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精编4篇
【导言】此例“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1
一、铺垫孕伏,为新知奠定基础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让学生按顺序背诵乘积不大于12的2~6的乘法口诀。如,让学生背出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2.出示填乘法口诀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如,二( )得八、( )四得八、二( )一十、( )六十二、三( )得九、( )三得六、三( )十二。
3.借助图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找出每个乘法算式里的另外一个因数。如,( )×2=4、3×( )=6、2×( )=10、( )×4=8、4×( )=16、3×( )=12、( )×6=24。
4.认真看图(出示火柴棍图),独立思考,完成填空,说说想法。12÷3=、12÷4=,在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第一空填4,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所以12除以3得4;第二个空填3,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每4根一份,分成3份,所以12除以4得3。”
二、自主探索,学习被除数不超过12的除法
在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和理解除法的含义后,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师可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主探索,了解求商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生动,重点要突出,以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方法一:每个小朋友先分1个,还剩4个,再分1个,刚好分完,平均每人分得2个;方法二:一个小朋友分去2个,2个小朋友分去4个,3个小朋友分去6个,4个小朋友分去8个,刚好分完。用乘法计算2×4=8,口诀:二四得八。方法三:说乘法想除法。想:( )和4相乘得8?填:( )×4=8,说:( )四得八,算:8÷4=2(个)。
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例题教学和练习训练。
1.教学例1:(1)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12÷3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怎样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求商的方法。对学生想出的计算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了解、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12÷3=,想:3和几相乘得12?3×( )=12,三(四)十二,商是4。(2)12个桃平均分级4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用哪句乘法口诀?让学生清楚计算12÷4=时,要想:( )四十二,即:三四十二,商是3。
2.设计练习,巩固求商的方法。如,(1)有10朵纸花,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朵?(2)9个小朋友去划船,每船限坐3人,一共需要多少条船?(3)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写出除法算式后,再说说“用哪一句口诀想出商”,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借助乘除法的关系,掌握求商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被除数不超过12的除法之后,教师再根据教材的编排内容,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教学被除数不超过36的除法,让学生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教师还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教学情境,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引出乘法算式和相关联的两道除法算式,用乘法算除法,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理解求商的思路,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例2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等信息,先解决问题“一共要栽多少棵树?”4×6=24(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提出需要用除法计算解决的不同问题,并列出除法算式,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即:
(1)有24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
24÷4=,想:4和几相乘得24,4×( )=24,口诀:四( )二十四。
(2)有24棵树,可以栽6行,每行栽几棵?
24÷6=,想:几和6相乘得24,( )×6=24,口诀:( )六二十四。
在学生进行除法计算时,要让他们充分思考、讨论,知道怎样想,怎样算,用哪句乘法口诀,真正掌握“可以栽几行”和“每行栽几课”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掌握求商的方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第5题。
第2题。
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3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且会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设计特色
让学生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快乐地发现知识,总结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P52页“5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练习题。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合作、探索、发现、概括、推理、表达、记忆、计算、应用等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境、观察、合作、探索、发现、概括、推理、记忆、计算、应用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形成对新知的建构,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成功、愉悦与自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情趣,认真编制5的乘法口诀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计算活动与应用中感受5的乘法口诀的价值,并渗透思想品德相关教育。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能正确无误地应用。
难点: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编制规律。
六、教学准备:课件
七、教学方法:启导、自主、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
八、教学过程
1. 前置学习,课外预练
(1)5个5个地数,从5数到25。
(2)填写表格
评析:前置学习与新课紧密联系,第一题55个地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第二题填表格,既是对上节课所学的“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的回顾,又可以让学生在先学中初步全面认识5的乘法口诀以及如何编乘法口诀,同时又可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便以学定教,真可谓一举多得。
2. 课前反馈,形成学习问题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预习填写的表格,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两盒……五盒一共有多少个呢?你们会数吗?谁来展示一下?
生:一盒就是5个(师强化:一个5就是5),两盒是5+5就是10个(师强化:2个5的和就是10个),三盒是5+5+5就是15个(师强化:3个5的和就是15)四盒是5+5+5+5就是20个(师强化:4个5的和就是20个),五盒是5+5+5+5+5就是25个(师强化:5个5的和就是25个)。
师:你说得真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自己数的得数填在书上空格里。(边填写边可以按教师说法去说:一个5是5;二个5的和是10……)
+5 +5 +5 +5
5
师:你们能完整表述上述式子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生1:1个5是5,2个5的和是10,3个5的和是15,4个5的和是20,5 个5的和是25。
生2:5是1个5,10是2个5的和,15是3个5 的和,20是4个5 的和, 25是5个5的和。
师:你们能省略“和”字说吗?
生3: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15,4个5是20,5个5是25。
生4:5是1个5,10是2个5,15是3个5,20是4个5,25是5个5。
师:同学说得很好!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你还能想出更好的算法吗?
生5:可以用乘法算。
师:你可真聪明啊!如果用乘法算,需要用到乘法口诀呀,那我们就赶紧来学习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评析:通过观察、思考、表述,学生初步认识到几个5连加的结果,整个过程突出“几个几”这个乘法的本质与意义,为下面编乘法口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后,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激发起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3.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探究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学生在小组内重点研究一个乘法算式怎样写
如:2个5: 5+5=10 5×2=10
师生共同得出:相同加数5写在乘号前,相同加数的个数2写在乘号后,和数即乘得的积10写在等号后。
②拓展探究:1个5 的乘法算式又怎样写?
生:5×1=5,依据上面式道理来写的。
③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并正确写出课前预习表格中的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然后展示:
2个5: 5+5=10 5×2=10
3个5: 5+5+5=15 5×3=15
4个5: 5+5+5+5=20 5×4=20
5个5: 5+5+5+5+5=25 5×5=25
师强化: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相同加数5写在乘号前,相同加数的个数2、3、4、5(简称个数)写在乘号后,和数即乘法算式的积10、15、20、25写在等号后面。
[评析:这个环节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等能力。先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2个5”的乘法算式怎么写,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创设探究新知的平台。同时,强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步骤,渗透乘法算式含义。这个学生认知难点是十分重要的,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探究依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
①依据乘法算式,小组讨论如何编5×2=10的乘法口诀
师生共同结论是:先说乘号后面的数2,再说乘号前面的数5,最后说得数10。口诀是:二五一十。
②依据乘法算式,小组讨论编出5的五句乘法囗诀
1个5: 5×1=5 口诀:一五得五
2个5: 5×2=10 口诀:二五一十
3个5: 5×3=15 口诀:三五十五
4个5: 5×4=20 口诀:四五二十
5个5: 5×5=25 口诀:五五二十五
③师生强化编口诀的规则要点
编五的乘法口诀时,先说乘号后面的数1或2或3或4或5,再对应地说乘号前面的数5,最后说(乘的)得数。
④五的乘法口诀可应用拓展
利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道理,如,5×2=2×5=10,在计算2×5的积时,我们仍可以利用口诀:二五一十,算式意义不同但积相同,即2×5=10。以后我们还可运用口诀:五二一十就更好了。
据此,我们可用一句口诀计算两个乘法算式的积:
5×1=5 1×5=5 口诀:一五得五
5×2=10 2×5=10 口诀:二五一十
5×3=15 3×5=15 口诀:三五十五
5×4=20 4×5=20 口诀:四五二十
5×5=25 口诀:五五二十五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分四个层次进行。先和小组里的学生交流,形成共识,再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尤其是第4个层次,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与一句口诀管两个乘法算式结果的道理,避免负迁移,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3)探究五的乘法口诀的基本规律
①同桌相互讨论
②同桌展示汇报
同桌1:我发现5乘几的积的个位上不是5就是0。
同桌2:从上往下看,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分别是一、二、三、四、五,从小到大,第二个字都是五,这样很有顺序性,我们记口诀就容易多了。
同桌3: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同桌4:每一句口诀的得数比前一句都增加5,比后一句减少5。
同桌5:当积不满十时,要在积的前面加个“得”字;当积是整
十数时,直接读几十;当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同桌6:从上往下看,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分别是一、二、三、
四、五,从小到大,它们对应的积逐次有变化,按卧黾5。
同桌7:从下往上看,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分别是五、四、三、
二、一,从大到小,它们对应的积逐次有变化,按渭跎5。
[评析:这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发现这五句口诀的规律也很重要,特别是第一个数字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去渗透函数的思想是值得赞赏的。同时,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规律后,记忆五的乘法口诀就更扎实、更容易,同时又会为后面的口诀学习开个好头。]
(4)巩固五的乘法口诀
①学生自由背记五的乘法口诀:要求:用三分钟的时间,背记五句口诀。
②教师随机抽学生背诵五的乘法口诀。
③游戏巩固。
做对口令的游戏:师说口诀的前半句,生说后半句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生生对口令……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能不断用赏识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记忆口诀,而且还能寓记忆于游戏中,师生的互动,使原本静止的口诀记忆过程成为鲜活、生动的师生学习场景图。这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法所产生的无意识记的效果,要比强记好得多。]
(5)总结感悟分享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同数5连加的加法算式,它可改写5的乘法算式,5的乘法算式可编5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共五句……
生2:我会背5的乘法口诀。
生3:我会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
生4:我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有规律的,忘记了可以按规律去思考。
……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一定要熟记口诀,计算才又快又对。如果有遗忘,它是同数5连加而来的,对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都有规律的,可以自己推导的。
[评析:让学生谈收获,不仅是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也谈学法,更主要地让学生谈出数学课上探索新知的快乐是很好的。]
(6)课堂练习检测
①基本检测
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二五( ) ( )五得五 ( )( )十五
( )二十 五五( )
直接写得数。
5×3= 1×5= 5×2= 5×4=
5×1= 5×5= 4×5= 2×5=
做游戏:“开火车”。
一个学生说乘法算式,另一个学生说乘法口诀。
②综合测试
看图列式计算,并写出乘法口诀。
乘法算式:
口诀:
乘法算式:
口诀:
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5头大象运多少根木头?
每只小兔拔5个红萝卜,3只小兔拔多少个?4只小兔拔多少个?5只小兔拔多少个?
师:同学们辛苦了,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有一天,孙悟空遇到了很多妖怪,一个人打不过。怎么办呢?聪明的孙悟空灵机一动,拔出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4次,每根都变出了五只猴子,最后就把妖怪打败了。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只猴子跟妖怪打吗?(生答)
③拓展检测
[评析:课堂练习检测这个环节也是一大亮点,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形式多样,层次递进,又很生活化,显得非常生动有趣,使学生练而不厌。]
[总评:本课教学体现如下特点:其一,切实制定符合教学生态的课时目标,并时刻以目标为导向,努力达成目标;其二,教学结构“前置学习,课外预练;课前反馈,形成学习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五的乘法口诀;总结感悟分享;课堂练习检测。”符合学校课题研究中所要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三,对教材能深度把控,所以能做到设计新颖,尤其在新知认知中“探究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探究依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探究五的乘法口诀的基本规律。”教学主线清晰,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方法,顺利编制出5的乘法口诀和探究出5的乘法口诀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推理、归纳等能力。其四,精心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层次递进,来满足三类学生的认知需求,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其五,全程根椐学生不同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六,最后的总结既重知识又重学法。总之,这是一堂值得赞赏的好课。]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个5: 5×1=5 口诀:一五得五 1×5=5
2个5: 5×2=10 口诀:二五一十 2×5=10
3个5: 5×3=15 口诀:三五十五 3×5=15
4个5: 5×4=20 口诀:四五二十 4×5=20
5个5: 5×5=25 口诀:五五二十五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4
2011年,我们的工作坊围绕“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主题,以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9的乘法口诀》的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
第一阶段:工作坊主题引领,明确主题研修要旨
首先,工作坊围绕“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主题,组织低年级教研组7位老师学习“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理论,并掌握三点基本操作策略:一是寻找前后知识的共同点和联结点,创设具体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类推;二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对比分析、观察发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迁移类推;三是把操作、思考与表达紧密结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促进知识的迁移类推。
其次,明确如何围绕“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研究主题,按照教研组主题教研流程(见附1),把“教材分析·策略应用·质量诊断·反馈提高”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同时运用学校针对教研组主题教研模式制订的《教学目标简析评价表》《课堂策略设计评价表》《实践活动设计评价表》《课堂教学成效评价表》《课堂教学集体评议评价表》等评价体系进行专题讲研和案例分析,以提高教研组有理有据有法地开展相关项目研究的水平,并在共同学习、分工协作、反复探讨和成果分享中形成教研组自主研修文化,促进教研组全体成员的专业发展。
第二阶段:教研组成员组内交互,实践研讨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研组组内全体成员按照教研组主题教研模式进行集体学习、实践研究,反复研讨,不断修订教学预案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组内教研成果,以便大家共享。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共同学习,分工协作,形成个人研读与预设的材料
教研组内所有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组研修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中某个项目的学习研究,提升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能力,同时感受个人的深入研究为团队的成功带来的快乐。老师们在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有合作有分工,并适时进行角色轮换。例如,教研组在进行《9的乘法口诀》的课例研究时,把研究内容分为六个方面: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目标有效落实的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的科学预设、学生实践作业与目标落实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实践应用与分项观测分析、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反馈提高。每一个项目由一位老师参照项目评价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形成初步的个人研读与预设的材料。
二、交流研讨,形成共识
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流程,重点围绕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目标有效落实的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的科学预设、学生实践作业与目标落实设计等方面开展集体交流和研讨活动。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的研讨
由教研组成员韦秀华老师负责解读“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然后由组长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读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等相关内容,结合上课班级的学情调研分析,对目标定位、重点难点、关键项的处理及理论依据等逐项分析研讨,形成共识,再由韦老师负责形成《9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文字稿(见附2)。
附2:
《9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预设
1.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9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务必熟练掌握。教材在编写结构与前面乘法口诀的编排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空间,旨在让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形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并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抽象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乘法口诀知识的同时,还能从中感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2)教材呈现方式
①教材主题图选用“龙舟赛”这种喜庆活动为背景教学“9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明白学习口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需要有一种朝气勃发、齐心协力的团体合作精神。
②通过袋鼠的均匀跳格(每格为9),让学生逐一算出2个9相加、3个9相加……9个9相加的结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9的乘法口诀中每一个积的来源,理解相邻两个积之间是一种相差9的关系,同时突出在数轴上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9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有意留出空白,旨在让学生完整地写出9的乘法算式,经历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1~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基本具备了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已能自主地按顺序背诵9的乘法口诀,但是如果单独抽出其中一句,有的学生就对不上了,只有个别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还比较陌生。
3.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课标的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联系本课内容,我们制定的知识目标为:理解和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制定的过程目标是: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和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推想和记忆口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课标的理念,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制定的情感目标是:在编写口诀和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在学习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乘法口诀的简便美;激发学生研究和记忆口诀的兴趣。
4.教学重点
因为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基础,也是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效工具,学生只有熟记这些口诀才能更好地去应用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把“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计算”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9的乘法口诀规律比较多。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但是还不够透彻,往往不能很快找到规律,需要老师的引导。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把“探索和发现规律并用它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要突破以上教学重点、难点,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发现规律;如何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思考和记忆口诀是关键。这样的教学是“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既尊重和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策略研讨
教学策略要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分析,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有利于目标的落实。在研讨过程中,不仅要说明运用什么策略,还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如何使用策略。这个项目由组内成员苏毅老师具体整理并形成《9的乘法口诀》的目标有效落实策略(见附3)。
附3:
《9的乘法口诀》目标有效落实及策略运用
学生活动策略:
1.在情境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的策略。创设“算一算、填一填、编口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在交互中学,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编写9的乘法口诀。
2.在交互讨论中学,在观察思考中学,在应用中学的策略。创设“看一看、找规律;说一说、用规律背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交互中学习,提高学习技能,在理解发现规律中记忆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灵活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策略:
1.情境创设与问题引导的策略。利用龙舟比赛的场景,生活中关于“9的数学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感知9的乘法。
2.直观演示与渗透类推的思想方法的策略。利用“小袋鼠跳格子的数轴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几个9相加的计算问题。
3.交流讨论与类推概括的策略。引导学生观察编出的口诀表,寻找规律,运用类推法判断和记忆口诀。
4.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记忆口诀的策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开火车、对口令、同伴互考、默记、抢答等。
教师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学生活动策略的设计,切实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保障学生活动的有效落实。
(三)教学方案的科学预设
在教材分析与目标科学设立、教学基本策略确定之后,由组内成员奚丹丹老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共识,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在形成教学方案初稿后,再次进行集体备课,对照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进行一一研讨和修正,形成《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预案(见附4)。
附4:
《9的乘法口诀》教学基本流程(节选)
1.复习旧知,促进迁移。(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激活思维,促进迁移。)
(1)对口诀。老师随机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对口令。
(2)呈现算式,口算并交流算法。
8+8+8= 8×3= 3×8=
8×3+8= 8×5-8= 6×7+7=
6×7+6=
2.创设情境,引出探究内容。(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呈现课本中的主题图,学生根据主题图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每艘船有 人,一共有 艘船。
(2)列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3.自主探究,编写口诀。(设计意图:引导探究,数形结合,渗透学法。)
(1)独立填写数轴,确定“积”。
(2)汇报交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独立填写课本第84页的算式及口诀。
①根据数轴填写口诀。
②汇报反馈:展示学生作业,共同核对。
③全班读一读。
4.引导探究,发现规律,记忆口诀。(设计意图:产生需要,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在活动中记。)
(1)要记住这么多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吗?引导学生找规律,用规律帮助学生推想和记忆口诀。
(2)学生自由读、背口诀。
(3)开火车说口诀。
(4)同桌互问互背口诀。
(5)对口令说口诀。
(6)听算式说口诀。
(7)举例子,推想口诀。
(8)找出下表中9的倍数,圈一圈,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你发现了什么?
(9)做手指操记口诀。
①展示手指图。
②边动手边说口诀。
(10)全班流动检测口诀。
(四)学生实践作业与目标落实设计
实践活动的设计是针对课例目标,从课内外学生学习巩固与实践活动练习来科学设计,着重考虑学生所学知识、能力在课内(课外)的巩固应用与拓展。在思考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实践内容的容量、层次性、多样次,还要考虑实践活动的方式,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的理论素养和实施教学技能。在《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案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目标达成在契合度、有效性和实践活动方式方面,由组内成员阮玉贞老师与教学方案设计奚丹丹老师协同进行,并在试教中有针对性进行观察、测试和分析,提出修订意见,形成设计修订稿(见附5)。
附5:
《9的乘法口诀》实践活动设计
1.新授课中的实践作业设计。
(1)编口诀、对口令。(与本课学习内容紧密相关,为有效迁移做准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
(2)填写数轴、算式、口诀三结合的实践作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达成目标1和目标2。
(3)圈出9的倍数,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促进个性发展,获得观察发现的成功体验,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以上两项实践活动,主要以学生的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方式进行。)
2.巩固练习中的实践作业设计。
(1)课本第85页第1题:数字转盘,说算式和相应的口诀。
如:9×5=45 五九四十五
(顺向思维训练)
(2)补充口诀。
如:( )九五十四
(逆向思维训练)
(3)判断。
如:9×4=35可以用口诀判断正误,还可以用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来判断。
(采用多种方法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个性。)
(4)“9元超市”。
想买什么?赶紧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如果只给你50元,你可以买什么?
(开放性练习。两个坡度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延伸练习:和家长对口令,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基础练习: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不断经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法口诀的优越性,逐步获得对9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为了避免学生机械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以“闯关”形式设计了“过三关”的练习,让学生在闯关过程中激活思维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拓展练习: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道题也是开放性练习,分两个坡度。首先是“想买什么?赶紧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全体学生都可以完成;其次是“如果只给你50元,你可以买什么?”融合了大小比较、加减练习。两个坡度的设计,体现了课标“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五)课堂教学实践与观察分析评议
先由负责教学方案设计的奚丹丹老师选择一个班级进行第一次执教,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观测、问卷、访谈等,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落实情况、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等方面,运用《课堂教学成效评价表》针对既定观测点,分析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找出教与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汇总原因,组内成员共商解决策略,调整教学方案,再次进行教学与观察研讨,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成本组的主题教研成果,由教研组长填报教研组主题活动汇总表,并将主题教研材料上传到校园网《教研组主题教研成果》(见附6)文件夹,供大家学习和采用。
第三阶段:区域展评,推广辐射
在教研组开展一个阶段的组内研修后,再参加全校性的主题教研展评活动。比如,在一年一度的“园湖杯”教研组主题教育展评活动中,全校各教研组按主题教研的模式流程举行分项集中展示与评议评比活动。展评活动邀请当地教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教育专家、名师作为评委和咨询指导老师,还通过上级教研部门对外活动信息,面向城区各校及大专院校的学生开放。这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各教研组的积极主动性,在由教研组长全程组织安排本组各项展评活动中分工协作,各教研组在研讨展评中反复交互,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问题研究与反思能力不断上升,并逐步形成了默契的团队协同教研文化。
第四阶段:交互研议,总结提升
在参加全校性的展评后,围绕主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工作坊还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后续研讨活动。
一、专题讲研活动。总结主题教研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并以案例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示范和引领。
二、组织网络教研。利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定期创建主题研讨贴子,以“案例研讨+问题咨询”的方式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一方面,工作坊定期网络研讨主题或案例。比如,2011年12月2日,我校举行了第十二届“园湖杯”主题教研展评活动,工作室及时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上主题教研贴:在“园湖杯”主题教研展评活动上,各教研组分别按“教学目标简析”“课堂策略设计”“实践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集体评议”等环节进行了展评,并请各位老师就本次展评活动,着重围绕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进行深入思考,交流研讨。工作坊全体成员及学校全体老师都参与了本次网络交流活动,老师们对本次展评中的课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老师们对本坊成员奚丹丹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认为该组提供的研究材料质量好,借鉴利用的价值高。又如,今年9月在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上的网络教研主题是:请各位老师研读分析人版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认识圆》这一教学预设案例,围绕“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立”“教学流程与目标的对应性”“作业预设对目标落实的对应性、有效性”等进行几何形体的认识教学专题研讨。老师们把研读分析的意见和建议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交流、讨论,同时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与答疑。此外,工作室安排一次《认识圆》的专家示范教学及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观察与评价作《课堂教学项目性评价》专题讲座,并现场利用专题理论针对现场教学进行评价交流。另一方面,鼓励老师们结合教学反思,将在实践研究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发现的典型案例等,定期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