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57331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紫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5角紫色正面: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1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go!

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首先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谁还记得,你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便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我首先用猜一猜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猜猜老师拿的信封里装的是什么?(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用“考一考”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认出是多少钱的。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数字、图案、大小等等几方面来说。(设计意图: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我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同时出示,让学生说说怎样区分它们。(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是很常见,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比较记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它们。)

最后,我用抢答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首先教师提出把这些人民币按照元、角、分来分类的要求,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迅速地分一分,让一个小组在磁力板上分,然后订正,归纳总结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分类整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学习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学习1元=10角、1角=10分

首先我和学生做换钱的小游戏:“老师这儿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角的零钱,想一想,你应该给老师几张1角的?如果换成2角的或5角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了1元=10角,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接着老师问学生:“谁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回答 (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首先用换钱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主动的获取知识。)这一环节比较难,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走进各组共同参与引导。当学生能答对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3.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课后做一做

(指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购物的游戏,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轻轻的倒在桌面上,现在请大家用这些人民币想办法凑出5角钱,来买老师手里这个棒棒糖,看看谁能拿得又快又对。(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拿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同学们能准确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民币的用处是非常大的,而且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

这节课,同学们有那些收获呢?(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1元=10角,1角=10分。课后我们和爸爸妈妈再做一做换钱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清明小长假都干什么?这些地方都要用到钱。”随之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认识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如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一、谜语激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本买笔都用它。”

二、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小猪、小羊、小兔、小狗在过生日呢,我们一起去祝福他们吧。(一起拍手唱生日歌。)

师:唱完了生日歌,每个小动物都许下了自己的愿望,我们来听一听。

(小狗说:

师:怎样帮小动物实现愿望呢?——(用钱买)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钱?(生自由答)

师小结:钱的作用可真大,谁知道现在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三、新课

(一)初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都见过人民币吧?桌上盒子里就有人民币,如果你认识,就像同桌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同桌活动)(二)认识一元

1、大屏幕出示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呀?谁愿意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你是怎么认出是一元的?)

师介绍:“壹”是大写的“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现在通常写成“元”(板书)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在一元纸币上你还认识什么?(毛主席头像、国徽等)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咱们再一起看一元人民币的背面,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样少数民族的人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再看正面还有盲文,盲人朋友只要摸一摸,就知道是多少钱。再看国徽,它是伟大祖国的标志,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也要爱护人民币。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不乱花钱、不在签上乱涂乱画等)

2、认识纸币和硬币

在你的盒子里找到一元钱,把它举起来。(有硬币、有纸币)

师问:“这两个一元有什么不同呢?”

认识硬币(简单介绍)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认识旧版)

(三)认识角币

1、师设疑:小朋友们快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大屏幕出示1角)

这不是数字“1”吗,怎么会不是1元呢?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后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字——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

1元和1角虽然都有1,可单位不同,差的可就远啰。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

老师随便指,你能说出来嘛?

2、圈出分币,认识单位“分”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能根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认识人民币,真不错!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57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