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精彩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的舞台》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句)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二)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设计意图:抓关键句子体会舞台队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让学生自己读书,勾画所得句子品析,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多了解评剧和评剧艺术。]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从上一个重点问题过渡到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教学思考: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时要着眼于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艺术给人的神奇魅力,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和画找语句来感知课文,并通过朗读或形象描述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我的舞台》教学反思
《我的舞台》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 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 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 1991 年第 3期上的1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
在自己实际教学后,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更多的审视和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长文短教:
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将它越读越薄后,才算是读透了,读进去了,读懂了。那么1篇文章也是这样,这篇文章比较长。1篇长课文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每读一遍提炼一下,浓缩一点,这样在反复读后,也就将1篇长文读成短文了,或者是浓缩成了一段话、一句话、几个词了,才算是真真读懂了。
教学《我的舞台》这一课时,在设计上就是采用围绕一个问题“舞台在哪里”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去读懂文章,体验情感。在每次读的时,给予具体的要求,逐渐浓缩,让条理逐渐清晰,中心逐渐明确出来。
如在第一遍接触课文时,设计扫读课文,画出课文围绕那句话写的?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找出表达中心的句子。同时找出前后呼应的句子,感受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
第二遍快速自由读时,寻找课文写了舞台都在哪里?通过交流,理清课文条理,提高概括内容的能力。
第三遍默读时,深入感悟思想含义,找出课文中最吸引你的句子,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学生抓住她随母亲演出时,挤在厚厚的幕布后面,憋闷得满头是汗等词语体会出她对舞台的热爱和对评剧的浓厚兴趣,以及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感染后的执着追求。在此适当点拨孩子联系前文感受首先母亲就非常热爱评剧艺术。
再就是结合她六岁时的拜师学艺的刻苦练习,特别是动作的细致描写,奶奶的侧面描写,感悟她对艺术的坚定信念,以及她踏实做人的品格。
这样一个问题的牵引,通过朗读和体验由课文表面内容到内涵思想上的逐渐深入理解,使课上得实在。
二、注重体验:
本文的描写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执著。于是,体验作者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孩子交流不同的描写带给你的内心体验是课堂上我用心想要引领孩子的地方。如描写呀呀学语的我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学生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露的童趣,重要的是要试着去感受一个小孩子对艺术的朴实的爱。
新凤霞对艺术的热爱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这是在自己朗读中没有体验到的——此时安排学生了解新凤霞的资料,并欣赏《刘巧儿》片断,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内心的体验也更为强烈。
最后请学生谈学习后的启发、收获,升华思想情感,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阳关道,必须付出艰辛和心血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
尽管在课前我们经过了认真地思索和设计,但是从整个课堂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提高。
1 、坚持培养学生课前用心读书、思考的习惯。课堂上学生的思考、朗读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数不少的孩子不会用心预习。
2、在课堂上我还是引导得有些多,孩子交流得也很多,而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体验的练习还是偏少,在今后应以朗读为主,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3 、课堂时间安排有些挤,最后的交流启发和回顾摘记没有完成,课堂生成的东西太多,应该适当取舍。
4 、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四字词语的练习,细节描写的积累等。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揭题导入
这篇文章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谁能说说:“舞台是什么?{供演员表演的台。舞台艺术的生活,历史政治}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舞台,那么你的舞台在哪里?作者的舞台就是艺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去体验她的人生历程,去感悟她成功背后的付出,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对舞台的感情的一句话是什么?用横线画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找出与这句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两句)划下来。
2、交流。
3、齐读这两句话(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总领全文也叫总起句。我在舞台上勇气和毅力,在文章的结尾,起了总结性的作用也叫总结全文,这样的写作方法前后呼应。
4、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还要注意,课文中的我采用了第一人称手法来写,以我的成长线索来写的。
5、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课件)齐读。
三、细读课文
1、根据学习目标边读边思考:作者不同时段的舞台在哪里?交流(课件1没出生2刚会走路3随母亲演出4六岁5几年后)
2、同学们总结得不错作者的舞台无处不在,正如有一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课文中的哪些具体的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呢?请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用心体会,写出你的感受。
四、认真品读,深入体会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谁来说说。
1、爷爷奶奶——半天没缓过劲来。
1“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说得非常好。大家齐读。
2一个蹿字生动地写出小花猫的可爱,同时也写出了我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子,朗读时要读出这份情趣来,找同学读,带着这份情趣来再读。还有那句能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首次演出也兴味盎然(课件)
1抓住关键词谈体会2憋闷:我热得难受,兴味盎然,指我看戏的情趣很浓3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味盎然,谁来读一读,读出情感(指名读2-3人)
4通过刚才的读让我们感受了作者对艺术的痴迷,再来读。通过刚才的读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形象、生动。
(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3、六岁的小女孩——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1抓住关键字谈体会2重点这段表示动作的词(写出了“我”学艺艰辛)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从动词描写体会师父对我的教导。“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体会训练的艰苦。期待着度那话体会练功的艰辛。
3那现在老师要找同学起来说一说“为所欲为”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说一说。
4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奶奶并没有阻止师父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的躲到里屋,并不是奶奶对我无情,而是包含奶奶对我的厚望,带着这样的情感齐再读课文这段话。
五、升华
1、正是在家庭的熏陶以及自己在艺术与生活的舞台上练就勇气与毅力,最终使我走向成功。齐读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勇气和毅力。
2、读这段话后,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关键。
3、从这篇课文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谈话
让我们来回顾整篇课文,开头一句“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总领全文,结尾一句“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总结全文,中间部分依照时间顺序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首尾呼应,条理清晰,这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学习的地方。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说一说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2、通过“兴味盎然”“窃窃私语”等词语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3、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
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感悟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的成长之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评剧导入,直奔主题。
1、导入:
1)、教师清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与黄梅戏不一样的戏曲。播放评剧选段《花为媒》。(课件1)
2、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她就是评剧,是我国戏曲的一种,它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等地。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名曲选段《花为媒》。
3、有一位小女孩从娘胎里就被评剧深深吸引。她就是新凤霞的女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的舞台》的作者吴霜。
4、板书课题。释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齐读课题,师问:课文中吴霜的舞台分别在哪些地方呢?你能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出来吗?
学生快速读课文,用笔画出吴霜的舞台。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娘胎→床上→侧台→院子→客厅
3、这么多的舞台都能看到吴霜的身影,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舞台究竟对“我”有着怎样神奇的吸引力呢?让我们从吴霜的各个舞台中去感受吧!
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在你们小组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学习的风采吧。
出示问题:(课件2)
a、你们最喜欢吴霜的哪个舞台?
b、这个舞台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c、读一读、画一画这些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质疑,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把握重点
学生汇报交流,师小结。
一)娘胎“大闹天宫”。(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
二)床上惊魂。
1、手舞足蹈,憨态可掬。(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走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嘴里还咿咿呀呀的乱唱。)
2、从小喜欢表演。(爷爷、奶奶还有小花猫,都是我的观众。“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都会引起我的不满。)
3、赶猫下台,惊魂一刻。(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窜上了床。我为赶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的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来。)
三)侧台学戏。
1、每场必到。路途远,演出晚,都不怕,体现了一个孩子对戏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板书:热爱)
2、选择在侧台看戏。
小吴霜在侧台只顾,(学母亲演戏的身段,记母亲演戏的戏文,揣摩戏曲中的板眼……)忘记了
(侧台人多声杂,又热又闷,双腿都站麻了,大汗淋漓……)。这就叫做“兴味盎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进行说话练习。
四)院子学艺。
这样对戏曲“兴味盎然”的小姑娘,来到更大一点的舞台—院子学艺又是怎样的精彩呢?
1、师傅是怎样“整”我的?(严格训练):抓住一系列动作朗读体现学艺的艰辛。学艺需要什么?板书:勇气与毅力
2、奶奶看了师傅这样“整”我有什么表现?
目不忍视,抹眼泪衬托训练之残酷。
为什会有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什么?
总结:学艺过程中的血与汗、泪与痛,是多么的艰辛呀!让我们不由得想到这样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光是学艺,我们的学习也要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德育渗透)
五)客厅认真演戏。
1、抗议大师窃窃私语。在我认真演戏时,引来的却是两位大师观众的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在课文找到这个词,读读这句话。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窃窃私语?当小吴霜在客厅这个舞台认真表演的时候,两位大师却在窃窃私语,你觉得他们做的好吗?为什么?
2、“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别人,而且要向吴霜那样“老实做人,认真演戏”板书:认真(德育渗透)
五、总结全文,感悟中心
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舞台感受了小作者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她对艺术追求的勇气、毅力与认真的态度。这些都体现在课文的第一段“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这句话里,那么,与这段话相呼应的又是哪一段话呢?(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明确作用。开头一段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最后一段总结了舞台陪伴我成长(板书:成长),既呼应前文,又点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写作时千万不能忽略这开头和结尾的重要作用哟。
3、总结:同学们,这热爱,这勇气,这毅力,这认真,成就了一个怎样的吴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成就吧。(拓展资料,用吴霜的成功励志。)
(课件3)出示吴霜简介:吴霜,新凤霞之女。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是啊!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让我们像吴霜这样,凭着满腔热爱的感情;凭着永不言弃的勇气;凭着百炼成钢的毅力;凭着一丝不苟的认真,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吧!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教材细读(择要):
本文是1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课文以“我”的“学艺的历程”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体现了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如,“我”在娘胎里就“登台唱戏”,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便“大闹天宫”;“我”躲在厚厚的幕布里看演出,被憋得满头是汗却兴味盎然等等,妙趣横生,读来意犹未尽。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本篇课文又是1篇略读课文,因此教学时,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着眼于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艺术给人的神奇魅力,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和画、找语句来感知课文,并通过朗读或形象描述,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细读本文,尤宜注重一些关键句子的解析。
(一)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一个“蹿”字,生动地体现了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忠实的小观众,这个字不但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而且对“我”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二)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台上在演出,一个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趣很浓,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教。透过厚厚的幕布,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我”那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三)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四)事后妈妈批评我没有风度,我说:“您不是常说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吗?”妈妈听了无言以对。
“无言以对”,课文指的是妈妈听了“我”的话,没有言语反驳。妈妈为什么会“无言以对”呢?这是因为,妈妈常教导“我”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新凤霞有一句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可见,作者从小就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这也与她后来艺术上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一反常态、为所欲为、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学艺的历程及“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三、资源链接
本文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1991年第3期上的1篇回忆录。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建国后,历任北京成京凤鸣评剧团团长,首都实验评剧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团长,中国评剧团和中国评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青联常委。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xx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吴霜,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我的舞台》《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吴霜在家里最小,虽然两个哥哥也喜欢看书,但只有吴霜才属于书迷。全家就她抢书抢得厉害,有些书从外边借的,她先抢过来,把着。她从小就对那密密麻麻的黑字非常感兴趣,吴祖光先生的藏书很多,七八岁的时候,吴霜就开始经常翻父亲的书架,但那会儿识字不多,想看这些书但看不懂,她着急,心里不舒服。那会儿她对父亲书架上那本浅绿色封皮的《红楼梦》最感兴趣,可是是繁体字,怎么也看不懂,吴霜甭提心里多难受了。吴祖光先生不让她看这本大书,吴霜就偷着看。偷着看,还是看不懂,于是吴霜那股子执著劲儿就上来了,她开始一段一段地“死克”,看一段,有不懂的地方,就问父亲,就这样,她和这本《红楼梦》“死”了十年,《红楼梦》硬是没拗过执著的吴霜,以惨败告终。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回想起这段“克”书的经历,吴霜仍是一脸的喜悦,一脸的幸福,吴霜坚信,只要你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根据课文的表达思路,以“导学式”串联梳理文章层次,即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突出“神奇的吸引力”,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充分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读: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本课的“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二)学艺的历程
1.读读下列词语:
不解之缘暗无天日一反常态为所欲为窃窃私语无言以对
2.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3.再次浏览课文,根据提示找、划文中相关句子来说一说我“学艺的历程”:
(1)我在……时,就……
预设(第2至第8自然段):
①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②我在一出世时,就亮开了嗓门……都为我喝采。
③我在刚会走路时,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
④我(后来)在每次演出时,就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也兴味盎然。
⑤我在六岁时,就正式拜师学艺。
⑥我在几年后,就可以下腰到地……更不在话下。
(2)读读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小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学艺也要付出汗水等。
(3)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学艺的艰辛”,请找出来读一读。
(三)学艺的艰辛
1.自由地读读第7自然段,找、划相关句子。
2.认真地读读下面句子:
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1)用“●”标出“我”学艺动作的词,想一想,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2)“目不忍视”是什么意思?奶奶为什么“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3)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
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个句子。
(四)学艺的哲理
1.引读(第9自然段):
事后妈妈批评我没有风度,我说:“您不是常说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吗?”妈妈听了无言以对。
(1)“无言以对”,课文指的是什么?妈妈为什么会“无言以对”呢?
(2)出示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
读读这句名言,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见,作者从小就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2.出示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的语句,请认真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①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②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离不开母亲的影响,离不开舞台的魅力。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3.小练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例如,同学们有“学习的舞台”、“生活的舞台”等等。请同学们写一段话,说说自己在学习生活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