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9073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1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难点:

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樟、稠”等6个生字。

2、弄懂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

4、能给课文分段。

5、读懂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

难点:各哦课文分段。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木,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为什么喜欢它呢?(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3、收集有关宋庆龄的一些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崇敬”、“稠密”造句。

3、默读课文,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4、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弄懂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2)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那么主要写谁的事?(概括段意要抓住主要人物。)

主要写宋庆龄的什么事?(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课樟树)

(3)轻☆☆声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句话说明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非常喜爱和深深的眷恋,读时,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放映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的录象片段,请同学们仔细看,说说樟树什么样儿。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一次说话训练。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最能概括樟树外行特点的词。(蓬蓬松松)

(3)再读课文,画出作者用哪些词具体表现樟树的蓬蓬勃勃?(这里要抓住些重点词句,从樟树的枝、叶等角度感受它懂得勃勃生机)

(4)指导朗读。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给画面配音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5)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总的顺序描写的。

3、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1)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要求:给第五自然段分层,画出重点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交流,并思考:这一自然段分那两层?这两层分别写“别的树木,而樟树。主要写樟树的,为什么却写先写别的树木?(这是比较式构段方式,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3)出示重点句,品评: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A、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招——拒)

“招”和“拒”可组成哪些词?在这句中“招”和“拒”当作什么讲?(招引使虫不敢接近)

B、比较句子: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拒虫香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不是外加的)

C、“永久保持”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即使……仍然……)

“仍然”是什么意思?比较一下“枝枯叶落”与“枝繁叶茂”,作者为什么不写它枝繁叶茂时浓郁的香气呢?(因为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才能说明它本身有香气,能“永久保持”)

D、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是说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F、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男女生分别读一、二两层课文。

指导背诵,说说怎样才能背得又快又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G、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H、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是它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而且能永久保持。

4、指导概括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五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这两句合为一句作为第二段的段意;第二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和它的高贵之处。

5、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从哪个词可看出?

(3)“崇敬”是什么意思?与“尊敬”比较有什么不同?指导用“崇敬”说一句话?

(4)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5)指导概括段意

6、小结全文。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样子和高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不仅外形美,蓬蓬勃勃,而且本身有一种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是因为宋庆龄就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精神的伟大女性,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

2

枝干粗壮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崇敬怀念

拒虫香气 高贵之处

教后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

上课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科  目

语文

所属年级

(  四)年级 (下  )册

备课者

须靓玄

一。教学目标:

我的修改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故居、樟树、崇敬、稠密。

3、会用“崇敬”、“稠密”、“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情感与态度: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感悟樟树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2.领会樟树那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三。教具、学具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图片、资料,制作ppt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美丽、端庄而又慈祥,你认识她吗?(出示宋庆龄图片)她曾经担任新中国的名誉主席。她就是孙中山的夫人,被称为“国母”的宋庆龄。(板书:宋庆龄)。学习生字“龄”。

2、 在上海的那段日子,宋庆龄就住在这里。(出示故居图片)这座白色小楼就是她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上海的故居。(板书:故居)

老师结合图片介绍:这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位于上海淮海中路边1843号。1948年至1963年宋庆龄在此居住并从事国务活动。

3、 当年,周恩来同志觉得这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出示这句话,引读)(板书:舍不得) 听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交流)

4、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补齐课题)谁来把课题读好?指名一至两位。一起来读读。

二、 初读过渡: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呢?打开课本,读通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樟树?

1、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樟树  繁衍  劝说  搬家  稠密  蓬蓬勃勃  石榴  崇敬  瞻仰  抗拒  仍然  枝枯叶落(着重指导带点字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交流学会的词语。

稠密:多而密。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瞻仰:恭敬地看。                  蓬蓬勃勃:形容繁荣、旺盛。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请大家再看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那文章的重点就是写樟树,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看看那几段重点写了樟树?(4、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四、精读1-3自然段,感受喜爱

1、出示樟树的图片:两棵树在宋庆龄奶奶眼里是什么?谁能把她的喜爱读出来?当你读到“我舍不得这两棵树”时,请你想想,宋庆龄会在这两棵树下干什么?(指导交流)

2、指导朗读。

3、一到三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啊,这样写能不断引出下文,加深对樟树的印象。

4、那宋奶奶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再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崇敬  瞻仰

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3、仔细读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是写人们参观宋庆龄故居的心情。第二组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过渡: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具体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4、5自然段。)、

二、新授: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再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语圈圈画画,想一想,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它的生长特点。相机板书:“蓬蓬勃勃”。

2、 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1)体会枝干“粗壮”

出示图片:如果此时这两棵树就在你眼前,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像两把绿绒大伞,远看像两朵绿色的云朵。)

从它树冠的大体会到了蓬蓬勃勃。你能把这种“大”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樟树的蓬勃生机?

(2)体会树叶“密 ” 、 “绿”

指名学生说,体会树的稠密,密得怎么样?引导学生想象一下。

“绿得发亮”问: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叶子绿油油的,好像有油要冒出来,樟树的生命力很旺盛)你喜欢这绿油油的樟树叶吗?谁愿意来读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写叶子的话。

(3)是呀,这可是两棵有着上百年树龄的樟树啊,它至今依然是那么蓬蓬勃勃。让我们一起来读1-2句,真是蓬蓬勃勃。这种蓬蓬勃勃是不是暂时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学习第三句话)

(4)出示句子,从这句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樟树的生命力很顽强)谁来读好它?指名读第3句。

(5)小结:是啊,樟树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呀!樟树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听听,这是多么顽强的樟树呀!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手句话吗?

(6)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读第四自然段。

4、读着文章,我们知道了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所以,当周恩来同志劝她搬家时,她不肯,说——引读“我舍不得…….”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那么,还有什么让宋庆龄舍不得呢?(出示第五小节,指名朗读)

2、樟树的高贵之处到底在哪里呢?再读第五小节,圈圈画画学。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香气能拒虫,(板书香气拒虫)追问:你从哪里读到的?

学习:“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过渡:香气还有什么特点呢?(香气能够永久保持。)你从哪里读到的?学习“而且樟树本身却有一种拒虫的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3、引读,是啊!当它枝繁叶茂的时候,它散发着香气,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依然……当它被砍伐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还是……

这就是樟树的的特质,这就是它的高贵之处。你家里也能发现樟树的踪迹吗?(樟木箱、樟脑)樟木箱里放些什么?(贵重的丝织品、羊毛衫等)哦,是利用樟木的香气来拒虫。

4、是的,在医生做手术的缝线里,在编织渔网的丝线里,在各种胶卷胶片中,都有樟树的身影、味道。不管它以哪种形式存在,虫类都怕它,只要这木质——,虫类就——。引读这句话。

5、这节是写樟树的香气能拒虫,又为什么要写其他树招虫呢?(引导学生体会,反衬樟树的特点)

6、小结:是呀,这一节通过对比的写法,更突出了樟树的可贵之处。

7、再次小结:文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难怪劝宋庆龄搬家时,出示“她不肯,说——”

(三)加深理解:

1、那么宋庆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了解她吗?学生交流资料,根据学生了解相机引导:

宋庆龄帮助孙中山闹革命。(她也是一个革命的先行者!)

宋庆龄曾经帮八路军送过药品。(她是抗日的先锋!)

蒋介石和汪精卫曾经用许多钱收买宋庆龄,要她到他们的政府去做官,但是她拒绝了。还把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通。(立场坚定。)

宋庆龄支持抗日,常常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有一次,她收到了一封装着两颗子弹的信,信里写着:警告你,子弹是不认人的!宋庆龄看完了,坚定地说:“我是不怕他们的!”你从这段资料中感受到了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结:无论是金钱的诱惑,还是死亡的威胁,宋庆龄总是那么立场坚定,坚强不屈。板书“坚强不屈”

在文革期间,反动势力四人帮妄图取消宋庆龄亲手创办的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闻讯立刻驱车前往,四人帮听说后只得悄悄地溜走了,这件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二十世纪新神话”。你从这段资料中知道了什么?(反动派很惧怕宋庆龄)是呀,正是宋庆龄的一身正气吓退了嚣张的反动势力!板书“一身正气”

2、(出示照片 )同学们,你觉得站在我们面前的宋庆龄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呢?(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法国著名的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支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4、今天,她虽然已经不在了,人们总是——出示第六小节,引读学到这里,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其实,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的真实写照,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看到了她的——指读板书: 顽强不屈,看到了她的——一身正气,看到了她——奋斗的一生。

5、总结写法:作者借樟树来写宋庆龄,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从樟树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宋庆龄那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此刻,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宋庆龄的音容笑貌,去缅怀她的丰功伟绩。(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6、指导背诵4、5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舍不得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顽强不屈 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 香气拒虫

七。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再次朗读课文。

3、学习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写一个人

八、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3

我这次比赛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我感觉还是比较生动的,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人物离学生较远,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让课堂出现了尴尬的瞬间,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

比赛已经结束,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当然,无论赛课的结果如何,对于我来说算是有了一次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也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获得。从教龄来说,我从教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这么多年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不少,但很多时候,只是知道了怎么上好课,对自己的某些不足,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只有通过这样公开的赛课、评课,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枝干粗壮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拒虫香气             崇敬怀念

永久保持    高贵之处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生字词三遍2组词;3造句;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描红

课外读课文

背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断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一)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理解“故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三)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四)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五)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六)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三、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 描红(书上)

四、作业

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2、指导用“稠密”、“崇敬”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二)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a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 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c 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

d 指导用“稠密”造句

e 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 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2 学习第1—3句

a 指名读

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 学习第4—8句

a 自由读课文。

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 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 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 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 指导背诵

a 师引读课文

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什么?

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 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 练习背诵。

7 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三)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 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四)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49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