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4篇)
【导言】此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篇】
1.把握菱形的判定。
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
引入新课
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答:定义法。
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讲解新课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
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
分析判定2:
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
生答:两个。
师问:哪两个?
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
(由学生口述证实)
证实时让学生注重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
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
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但都不是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
注重:(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例4已知:的对角钱的垂直平分线与边、分别交于、,如图。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按教材讲解).
总结、扩展
1.小结:
(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
(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思考题:已知:如图4△中,平分,交于。
求证:四边形为菱形。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9中9、10、11、13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3)会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从走入数学到走出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体会到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来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以及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学情分析
对圆的方程有个初步的认识以及在上章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学习圆的方程,学生还是可以接受。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性原则,并且与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进行类比,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特点的明确。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闻联播片段
全党同志与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圆心的党中央周围。
请结合数学中圆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2讲授问题1.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A (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M(x,y) 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活动3活动想一想!
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长为r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活动4导入试试你的眼力!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圆的标准方程:
(x-2)2 +y=8;
(x-2)2-y2=8;
(2x-2)2+y2=8;
(x-2)2+y2=0;
(x-2)2+y2=a;
(2x-2)2+(2y-4)2=8。
答案:都不是,第6个可以化为圆的标准方程。
活动5活动再试一下!
圆(x1)2+(ay2)2=1a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什么?
答案:圆心坐标为(1,—2),半径是 √2
活动6活动问题2.
要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只需知道圆的哪些量?
怎样判断一点是否在一个圆上?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活动7活动例1
写出圆心为A(2, -3),半径长为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M1(5,7),M2((√5,1) 是否在这个圆上。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后,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本题解法。
活动8活动探究
你能判断点M2在圆内还是在圆外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点与圆心距离比半径大等价于点在圆外。
点与圆心距离比半径小等价于点在圆内。
点与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等价于点在圆外等价于点的坐标满足方程。
活动9讲授解题收获
1.从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即圆心和半径入手,直接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直接法。
2.类似于点与直线方程的关系:点在圆上等价于点坐标满足圆方程活动10活动试一试!
例2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 -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师:△ABC的外接圆的圆心简称什么?
学生回答
师:△ABC的外心是什么的交点?
学生回答
师:求圆的标准方程,只需知道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这三点都在圆上,其坐标一定是满足所求圆的方程。这样就可以设出圆的标准方程。
学生阅读教材例2解法。
师:提示:方程组中
(1) (2)得到什么?
(1) (3)得到什么?
然后,怎样就可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活动11讲授解题收获
先设出圆的标准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组,从而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方法——待定系数法。
活动12活动动手折一折
请同学们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能否用手工的方法找到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学生回答过程。
把三角形的任意两个顶点重合进行对折,就可以得到边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是三角形的外心。
师:把圆的弦对折,折线一定经过圆心。即圆心一定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
活动13活动Let’s try
例3 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 -2),且圆心C在直线m:x - y+1=0 上,求圆心为C的圆的标准方程。
由学生阅读例3,学生总结解题步骤。
活动14讲授解题收获
由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然后写出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法。
活动15活动小结
一个方程
三种方法
一种思想
活动16讲授作业布置
作业:教材P124习题A组第2题和第3题。
课下探究:
(1)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是圆。点的轨迹是圆的方法很多, 请试着找出来,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2)直线方程有五种形式,圆除了标准方程,还有其它形式吗?
活动17导入结束语
圆心半径确定圆,
待定系数很普遍;
大家站在同一圆,
彰和谐平等友善;
半径就像无形线,
把大家心聚一点;
垂直平分折中线,
就能折出同心愿;
中国腾飞之梦圆。
活动18测试课堂测试
1.圆C:(x2)2+(y+1)2=3 的圆心坐标为( )
A(2,1) B(2,—1) C(—2,1) D(—2,—1)
2.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x2+y2=2 B x2+y2=4
C (x2)2+(y2)2=8 D x2+y2=√2
3 圆心为(1,1)且与直线x+y=4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x1)2+(y1)2=2 B (x1)2+(y1)2=4
C (x+1)2+(y+1)2=2 D (x+1)2+(y+1)2=4
4 圆A:(ax+2)2+y2=a+3 ,则此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_。
5 已知一个圆的圆心在点C(—3,—4),且经过原点。
(1)求该圆的标准方程;
(2)判断点M(—1,0),N(1,—1),P(3,—4)和圆的位置关系。
6. 已知△AOB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8,0), B(0,6),O(0,0),求△AOB外接圆的方程。
7 求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 上的圆方程
参考答案:1 B 2 B 3 A 4 2或√2
5 (1) (x+3)2+(y+4)2=25
(2)M在圆内,N在圆上,P在圆外。
6 (x4)2+(y3)2=25 。
7 (x1)2+(y1)2=4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练习
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总结。
PF2|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 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x2y211(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平面bcd。
变式一: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中点,连结ef、fg、gh、he、ac、bd请分别找出图中满足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的所有情况。(共6组线面平行)
变式二:在变式一的图中如作pq?ef,使p点在线段ae上、q点在线段fc上,连结ph、qg,并继续探究图中所具有的线面平行位置关系?(在变式一的基础上增加了4组线面平行),并判断四边形efgh、pqgh分别是怎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设计二个变式训练,目的是通过问题探究、讨论,思辨,及时巩固定理,运用定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中点,求证:ef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目标
(A)理解和掌握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并能应用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来解题。
(B)了解圆锥曲线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并能初步利用圆锥曲线的知识进行知识延伸和知识创新。
能力目标
(A)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C)专题网站中提供各层次的例题和习题,解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以及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解决轨迹问题和最值问题。
学习重点: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统一定义。
学习难点:圆锥曲线第一定义和统一定义的应用。
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圆锥曲线定义和定义应用为中心,主动操作实验、大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的基于学科专题网站下的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充分利用《圆锥曲线》专题网站内的内容,在着重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内延外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l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下学期学生,他们经过近两年的高中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
高二年下学期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他们保持着传统教学的学习习惯,在
l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不是太充分,但是如果他们还是乐于尝试、勇于探索的。
高二年的学生在学习交往上“个别化学习”和“协作讨论学习”并存,也就是说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能力的,还是能完成上课时教师布置的协作学习任务的。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2)局域网(3)城域网(4)校园网(√)(5)Internet(√)
(6)其它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网络课件)(√)(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其它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等)
《圆锥曲线专题网站》:从自然与科技、定义与应用、性质与实践和创新与未来四个方面围绕圆锥曲线进行探讨与研究。(IP:)
用Flash5、几何画板和Authorware6制作可操作且具有交互性的网络课件放在专题网站里。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性情境(√)(2)问题性情境(√)
(3)虚拟性情境(√)(4)其它
2、学习情境设计
真实性情境:用Flash5制作的一系列教学软件。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的教学软件。
问题性情境:圆锥曲线的截取方法、圆锥曲线的各种定义、典型例题。
虚拟性情境:Authorware6制作的《圆锥曲线的截取》,模拟曲线截取。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1)抛锚式
(2)支架式(√)相应内容: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统一定义。
使用资源:数学教材、专题网站及专题网站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生活动:分析、操作、协作讨论、总结、提交结论。
教师活动:问题的提出。学习资源获取路径的指导。问题解答和咨询。
(3)随机进入式(√)相应内容:圆锥曲线定义的典型应用。
使用资源:轨迹问题、最值问题、其它问题三种典型例题以及各个题目的动画演示和答案。
学生活动:根据自身情况选题、分析题目、协作讨论、解答题目。
教师活动:讲解例题,总结点评学生做题过程中的问题。
(4)其它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1)竞争
(2)伙伴(√)
相应内容: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统一定义
使用资源:数学教材、专题网站及专题网站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分组情况:每组三人
学生活动:学生之间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展开讨论,从而达到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活动:问题的提出。学习资源获取路径的指导。问题解答和咨询。
(3)协同(√)
相应内容:圆锥曲线定义的典型应用。
使用资源:轨迹问题、最值问题、其它问题三种典型例题以及各个题目的动画演示和答案。
分组情况:每组三人。
学生活动:通过协作讨论区,同学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各种观点互相补充。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做题过程中的问题。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它
4、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6)其它
2、测试内容
教师堂上提问:圆锥曲线的定义、学生提交的结论的完整性、学生协作讨论时的疑问、例题讲解过程中问题,课堂总结。
学生自主网上测试:解决轨迹问题、最值问题、其它问题三种典型题目。
(附)圆锥曲线专题网站设计分析
(1)设计思路
(A)给学生操作与实践的机会:在每一环节中建设一个可供学生操作的实验平台。
(B)突出教学中“主导和主体”的作用:在每一环节中建设一个可供师生交流的平台。
(C)突出知识的再创新过程和知识的延伸:如圆锥曲线的作法和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D)强调教学软件的交互性:如在题目中给出提示的动画过程和解答过程。
(E)突出和各学科的联系:如斜抛运动和行星运动等等。
(F)强调分层次的教学:
如在知识应用中的配置不同层次的例题和练习:
(2)网站导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