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4044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最新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第一篇】

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1篇关于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也是我在实习期间上的1篇新授课。下面,我将会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五大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一、教材分析。

这又包括了四个内容,即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1篇新闻特写,它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前1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已经复习巩固了新闻的相关知识。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 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 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基于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了解本篇报道与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暴行的强雷愤怒;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设为:引导学生领会记者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鲜明情感,同时,还要品位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含义。

二、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大屠杀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分析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传授知识。

其中点分析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以及问题法。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会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营造一种低沉的氛围,然后通过对比,过渡到二战期间欧洲的大屠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法西斯的残暴。以此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环节2:检查预习,浏览课文,巩固字音。这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翻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3:背景介绍。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导语部分,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历史,教师再做一定的补充。(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离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它的背景,便于理解)

环节4:文本主体分析。

在这部分,我以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

问题一:作者看到的现实的布热金卡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比分析奥斯维辛集中的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有利于过渡到下文的学习。)

问题二:记者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参观主体是谁?(设计意图: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

环节5:文本细节分析

在上一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了本文是以参观的地方为线索组织新闻材料的。而参观的地方分别有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留个地方。(板书)而参观每个地方,作者和参观者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依据参观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毒气室——恐怖、终身难忘。

在结合细节描写“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理解“令人终生难忘”的原因。赏析这个句子,要求学生在讨论探究后掌握对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对教学重点的落实。

按照这个教学思路,我会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参观每个地方游客的感受。焚尸炉——浑身发抖;女牢房——惊惧万分;实验室——羞;纪念墙——沉思;绞刑室——窒息。

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意味的句子,我会通过提问、讲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重点研讨的句子有:

1、在女牢房里,作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难道真的没有了吗?

2、参观实验室,为什么会羞红了脸?

3、“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以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这个句子?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接着,就是一个小结提升。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板书,学生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把自己和参观者的感受当做新闻的主体内容来写,并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感情,即对纳粹的控诉,对受害者的同情,对历史的反思。从而使本文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的限制,独具特色。

环节6:解题,明确中心。

问题:既然奥斯维辛集中营没有什么新闻,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下这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

(引导学生结合新闻的特点以及文本去分析。)

环节7: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谈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

(强调谈学生本人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文章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内心感悟。)

最后一环节就是布置作业了,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要求,写1篇小作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体现了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学以致用。

那么这就是我的板书了,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第二篇】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同学们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吗?  (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师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  整体感知

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让学生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点评、归纳,明确: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们的一系列行动神态来反映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以及他们内心的感受。如:“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②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这里进行集体屠杀”、“用人体做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的描述足以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充斥着杀戮,惨无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让人最受震撼的是: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顽强!

三、  精读品析

教师: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教师点拨、肯定、补充、归纳,明确:

①“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

②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

四、  感悟提升

让学生再速读课文,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一)、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3、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二)、教师小结: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五、拓展迁移

(播放《苏菲的抉择》中苏菲与女儿生离死别的片段)

让学生阅读下面的选文 ,并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角度写一则阅读感受,不少于300字。(课外完成)

①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 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

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 、温和的微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请学生找一找关于参观者感受与反应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想一想,写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公开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一、明章法抓取有效信息,理清文章思路,赏析写作技巧

二、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时意义

三、学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赏析文本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学方法即学习文本,通常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难点:

质疑探究即“为什么这样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材料,见“附录”)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预习情况检查:

文本中多次写到“奥斯维辛”下列对“奥斯维辛”概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

②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A.①②③,都不同

B.①②同,③不同

C.①③同,②不同

D.①②③,都相同

答案A

二、明章法

之一:讨论——全文共16个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意图:

(1)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2)通过内容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为教学“怎样写的”做好铺垫

教学流程:

1、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所见——客观事实

所思——主观感受

现时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白杨起舞,儿童嬉戏是一场噩梦,应该是没有阳光、百花凋谢的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来旅游,布热金卡是旅游中心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目睹历史,向死难者致敬历史的毒气室,焚尸炉(毒气室,焚尸炉的);

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特别恐怖、终生难忘;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女囚牢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不育试验室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

遇难者纪念墙

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窒息现时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游戏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思

之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教学意图:了解、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问题,学生可以答出许多“点”综合学生的思考,梳理出共性的“作法”,便于学生借鉴)

教学流程:

1、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选取典型细节(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首尾呼应

历史和现实对比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之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流程:就写作方法,逐一交流大体在以下内容上,达成共识:

内容摘录

写作手法

为什么这样写(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尾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首尾呼应

可以使全文结构缜密,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思想,可以使主旨升华

(1)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2)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3)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选取典型细节

(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以点代面,窥一斑而知全豹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

今天的奥斯维辛

历史中的奥斯维辛

历史和现实对比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对比中,主题得到强化

侧面烘托: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正面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使文章内容融入了鲜明的立场,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

三、质疑探究——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意图:(在学习中,基本解决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这只是一般层面的阅读,文本的阅读,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文本,探讨文章疑难,力求将文本读深、读透

教学流程:用问题,带着学生“咬筋”

问题一:文章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反复写到“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请问: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闻”?

问题二:“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难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气室”,另一个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为什么?(“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会使参观者“特别恐怖、终身难忘”?)

问题三:“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体内涵

四、小结(板书内容):

阅读文本的一般思路

读 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读 深:深入文本,读出字里行间的意味;

读出个性:对一些问题,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请以“为了母亲的微笑,我要……”做开头文字,写一段话

中国有没有“奥斯威辛”?

抗战爆发前的哈尔滨和长春就有两支日本秘密部队,它们在抗战时的秘密番号是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在他们眼里,活人就是解剖台上的木头、笼子里的小白鼠,他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高效、快捷地用细菌来消灭冒着热气的人体。

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军还对被称作大后方的重庆发起了218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

南京大屠杀,制造了30万冤魂!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各地的慰安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有流淌着鲜血的伤口。

统计学永远是无情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掩埋着无数个不为后人所知的悲痛故事可以这样说,纳粹把奥斯威辛变成集中营,日军则把整个中国都变成“奥斯威辛”

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前预习

一、关于“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5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1945年初,纳粹德国为消灭罪证,他们炸毁了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1958年8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仇杀希特勒杀犹太人是有计划的,而且是长远的计划,当时欧洲的犹太人有1100万名,德国人进入波兰后,建造的铁路比一般宽10公分(这样只有纳粹的火车能开到),开始骗犹太人说要在奥斯维辛建造一个类似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居留区,犹太人信以为真,收拾家当上了火车,走上死亡之路

当火车开到集中营时,犹太人在月台被分成两堆:一堆是暂时留下干活的,另一堆则是要被处死的,而要马上送去处死的犹太人,都被骗去洗澡,然后送到毒气室毒死,被杀害的犹太人,从头发到身上油脂都被当成物资利用,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头发编制成地毯……

在二次大战时,德国是个物资缺乏的国家,犹太人穿过的皮鞋被送到德国再循环,头发做成的地毯供军人使用

1945年1月,当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二、相关分析材料(选自《教师教学用书》)

本文是1篇新闻消息,而作者却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不是矛盾的呢?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个明朗、欢乐的场景,而作者却觉得是“一场噩梦”,“最令人毛骨悚然”,有悖于常理的感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作者要报道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却没有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集中营的建筑、布局、设施、刑具,而是更多地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能否传递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准确信息?文章篇幅简短,却有许多这样耐人寻思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消息报道一般由导语、主体、事件结果三部分组成,并不强调现场感知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富于文学色彩的描写本文也是一则新闻消息,但它更像1篇通讯,在客观记述事实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感受,富有文采的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三、课前思考: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文章的写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6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