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优质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优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 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 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近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1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比如黄山(简介)。而我国江西省的庐山,就是个风景名胜。还记得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美丽迷人。有一个著名诗人,叫苏轼,也到过庐山,并把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知作者,解诗题
1、作者简介:
师:大家对苏轼了解吗?
生: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2、解诗题:(结合课文注释)
题:书写。即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诗。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题壁诗在唐宋时期很盛行,那时侯印刷术不先进,诗人就把自己的作品写在墙壁上,就叫题壁诗。
三、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yuan)
2、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3、指导朗读。
指名生读。师评价。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就这首诗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大家愿意听老师朗诵一遍吗?师配乐范读古诗指导朗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们能不能也读得这么美,和我来比一比。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响亮
师:是啊,真的是很响亮。那么你能不能也响亮的读一读呢?
师:谁能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很有感情。
师:非常好,我看也可以录成磁带卖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在音乐中反复读,感悟古诗的画面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四、学习一、二句
1、接下来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视频)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画出来。
3、“横看成岭”是怎么看?(从正面看)“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
4、“侧成峰”又会是怎样的山峰呢?(课件显示陡峭、高耸的山峰)指导读第一句。并选择你喜欢的角度试着画一画。(简笔画)
5、那么,诗人从另外的角度看庐山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想象:横着看,庐山是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庐山是奇峰陡峭;从远处看庐山,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庐山,危崖险石;从高处(山顶)看庐山,深沟幽壑;从低处(山脚)看庐山,重峦叠嶂……(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师:作者是按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什么去看庐山呢?
生:可以不同的时间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由此可见,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桃》。
6、指导朗读:
师: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句诗的意思表现出来。(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那形态不一的庐山美景。听了你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千姿百态的庐山美景。)
庐山因为它的起伏变化而迷人,读古诗同样如此,抑扬顿挫才好听。咱们再来感受一遍,把两行连起来自己读读,请生来读。庐山真雄伟啊,真秀美啊,我听出了它的形态不一。
五、学习三、四句
1、诗人游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却留下了一个遗憾,是什么呢?(不识庐山真面目)
2、但从诗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诗人是很认真地观赏了庐山的,诗人从多个角度来看庐山,感受到了庐山的美,难道还没看清楚它的面目吗?为什么还说“不识”(不清楚)?
生:他的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师:我知道了。看一处,就只有一处的形状,看多处就有多处的形状。况且,同一处,从不同的角度看也有不同的形状。所以他就弄不清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而且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了。这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3、那么要怎样才能弄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你能给苏轼提个建议吗?
生:从庐山的整体上来看,才能了解他的整体形状;应该从远处看,了解庐山的走向、山势等。
4、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是时时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吗?要看清地球的全貌应站在哪儿去看?(太空)多美丽的星球啊!套用古诗的话说:真是……生接: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再比如说: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手工制作要从不同解度看。同样的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六、小结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游览庐山、在欣赏美景中还懂得了一些道理。最后,相信同学们已经可以背诵了吧!让我们再一次共同吟咏这首古诗。(配乐齐诵)
七、拓展:
用你喜欢的方式将这首诗介结给家人或朋友。
诗配画;编小故事;配上音乐,吟唱;书法;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句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次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句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读诗题,老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二、初读古诗,自学检查。
思考:
1、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
2、诗人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三、深入理解诗句。
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理解“寻”、“闻说”。
理解诗意:“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理解“缘”。
诗人为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
3、读古诗,说说诗人写这首古诗有什么用意?
四、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一、介绍诗人“苏轼”,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导入新课。
二、解题:西林壁,即西林寺的墙壁,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三、理解诗意。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意: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诗意:看不清,认不准庐山真实的雄伟山势。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不可能一眼看到庐山的全貌。
3、齐读古诗,指导朗读,评议。
四、思考:
1、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说理?
2、“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你对此还有什么理解?
一、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写诗的用意。
六、练习背诵。
七、拓展延伸:
1、补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地读一读,增加积累。
说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第五篇】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三、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四、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近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1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