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汇集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②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③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③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教学。
②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资源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多媒体显示)
三、声音的特性
含 义
决 定 因 素
相 关 问 题
音 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 度
声音的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 色
声音的特色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课堂教学程序
教师教学及主要语言
学生教学
说 明
导入新课
复习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敲击“水瓶琴”发出音调不同和响度不同的声音。由此引出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而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会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作出猜想。
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结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提出问题: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什么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
给出蝴蝶和蚊子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0页,达到正确解答上述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课文第20页还了解到什么?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了解多少?
二、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前阶段的探究实验中,是否也发现了能说明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一些现象和事实?交流实验现象和判断结果。
对学生实验认真,观察仔细,的科学态度给予赞赏。
演示课本P21、图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归纳探究结果。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三、音色
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夸学生辨别准确。)
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辨别不同的发声体的。
教师归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凭音色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事例。
用示波器分别显示音叉发出的不同音调、不同响度的声音信号波形以及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的声音信号波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特征。
用示波器观察学生(男女各一)说“我喜欢物理”的声音信号波形。
归纳小结
1、学生小结。
2、课堂练习反馈。
3、组织学生演奏、欣赏乐曲《欢乐颂》。
布置作业
举手回答
加深对声音的不同性质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回想所听到过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及发声体相应的振动情况。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明确实验目的,两人一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讨论、再验证、评估。
举手发言。
学生交流猜测。
自学并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作答。
积极举手回答,汇报自学成果。展现自己的科学素养。
学生分组讨论、再实验,并举手作答,其他学生评估。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积极举手作答。
积极参与做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
举手回答
分组讨论,踊跃举手作答。
观察比较不同声音的波形,集体回答判断结果。
积极参与教学,认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提出猜想。
尝试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材。体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整理信息。
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用学生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教育学生观察生活、服务生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对技术应用的关注情况。
及时给予鼓励,益于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教学。
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利于形象深刻地理解声波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能增强学生对乐音特性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案例(声音的特性):
一、引入新课:
师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靠什么传播?
生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师: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会发出声音。
师问:啤酒瓶发出的声音相同吗?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敲击啤酒瓶发出“1,2,3,4,5,6,7,i”的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讨论后再回答。)
生答:不同啤酒瓶发声的高、低不同。
(同上法,轻敲啤酒瓶发声。)
师问:这次啤酒瓶发出的声音与上次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比上次的声音小。
师:声音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声音有高低之分,有大小之别,还有不同的特色。人们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来分别描述声音的这些不同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这些性质。
板书: 三、声音的特性
二、教授:
师问: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那么,音调的高低是与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所听到的声音的高低、所看到的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作出猜想,并给一定的时间讨论)
生甲答: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因为小提琴发出高音的弦振动得比较快。
生乙答:唱歌发高音时,声带振动也比较快。所以音调的高低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甚至有错误的,但没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也需要用实验事实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就是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作出设想,勤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师:同学们可以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说说你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供大家讨论交流。
生甲答:我们用硬塑料片拨动疏密不同的木梳齿,拨动密齿时,塑料片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生乙答:我们把橡皮筋拉紧后拨动它,发现橡皮筋被拉得越细时,振动越快,发声音调越高。
生丙答:我们按书上的方法,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较长时,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
(教师和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和结论共同讨论、评判、再验证,达成共识,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师问:通过以上研究,哪位同学能概括得出的结论?
生丁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快,发声音调高,振动得慢,发声音调就低。
师:物理学里,用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发声体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振动慢的,频率小,音调低。所以,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
师问:我们知道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但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稍停、让学生猜测、交流,更多的学生会不知其解。)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为解答这一问题,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有多大?请阅读课本第20页的内容,看谁能尽快完整地回答。
(学生阅读并交流。)
生答:因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所以人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声。而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向他表示祝贺。
师问: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第20页还了解到什么?
生甲: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生乙: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不同。如猫和狗发声频率较低,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见;而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很高,可以发出人听不到的超声波。
生丙: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也不同,有的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有的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大象就是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使用次声波交流的。
师:很好。次声波和超声波有哪些应用,你了解吗?
生甲答:人们可以通过探测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前辐射出的次声波,来预测、预报它发生,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生乙答: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B超检测、超声碎石等。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踊跃。)
师: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医疗技术、工业生产以及各种探测等诸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并撰写小论文发表、交流。
师问:在研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中,你是否在不经意中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和事实,能说明声音的大小——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甲答:我们拨动橡皮筋发声时,发现拨动的幅度越大,橡皮筋发声的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大小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生乙答:我们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一定长度,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幅度较大时,发声的响度较大。
师:同学们的确是实验认真,观察仔细,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个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悬吊着的乒乓球,比较轻敲和重敲音叉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条件许可,也可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生答:重敲时,音叉发声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大,表明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师问:分析以上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答:上述各实验说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师: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可见,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好吗?
(事先请几位同学准备好口琴、小提琴、笛子、萨克斯管等,有三、四样最好。学生几乎都能靠听声音,辨别出各种乐器。)
师问:(非常惊奇地)你们怎么辨别得如此准确?是怎么辨别的?
生答:不同物体发声有不同的特色,只要你曾经听过这些物体发出的声音,知道它的声音特色,再次听到时就能辨别出来。
师:对,说得好。由于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也就是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通过听声音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就是靠音色来辨别的。
师问:哪位同学能举出人们凭音色来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事例?
生甲答:铁路工人检查火车机械部件是否有裂缝,总是用铁锤敲几下,就是靠听机械部件发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生乙答:同班同学,我们未见其人,只闻其声,就能辩知是谁,也是靠辨别声音的音色。
师:以上事实告诉我们,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除了音调、响度外,声音的又一重要特性。
师:为了让同学们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有更形象、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把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可以观察到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比较波形的特征。
(教师先后输入音调不同的音叉声音信号、响度不同的音叉声音信号、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的声音信号,让学生观察示波器的波形。由于第一次使用示波器,需要教师简单说明和引导。)
生甲答: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时,波形的疏密不同,音调高的,波形密。
生乙答: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时,波形的幅度不同,响度大的,波形幅度大。
生丙答: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音时,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基本相同,观察到各组波形的幅度和疏密就基本相同,但由于发声体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观察到波形上附加的小振动不同。
师:也就是说,声音的响度大小,可以比较波形的幅度;声音的音调高低,可以比较波形的疏密;声音的音色特征,可以看波形的附加小振动。
(可让同学看课本第22页的波形图。)
师问:有谁想看看自己声音信号的波形特征?
(学生举手踊跃,争着观察自己的声音信号波形。)
师:请两位同学(男女各一)上讲台,用话筒说“我喜欢物理!”。
(学生观察波形特征。)
三、小结巩固:
师问:同学们学习物理真的有趣有用,对吗?这节课学习至此,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甲答:我懂得了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大特性。
生乙答:我还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生丙答:我学会了靠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生丁答:我觉得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科学、有效、有趣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解答下面几个问题,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节主要内容。
(学生集体解答巩固练习,教师及时反馈评价。)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同学们,乐音是美妙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请备有乐器的同学为大家同奏一曲《欢乐颂》。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在欢乐、优美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
2、做课本第23页“想想议议”。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材分析
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
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
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
课题: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
(一)手耳并用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生2: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尖锐。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生3:有的声音浑浊,有的声音清脆。敲大木鱼,声音浑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木鱼,声音清脆。
生4:声音有强弱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强;轻敲,声音弱。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板书:
声音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与前面声音的不同对应。
板书:
声音振动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振动的幅度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频率:振动的快慢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有的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频率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锣面振幅小,响度小。
你是怎样比较出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将手指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指振动越强烈说明锣面振幅越大,振动轻微说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观的反映方法吗?
生2: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肯定学生的回答,点出该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书:转化法。
还有其它的做法吗?
生3: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
板书:(将响度与振幅用箭头联系起来)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三)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音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音调可能与频率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必须使振幅一定,即用大小相同的力使物体发声。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游戏: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介绍:不同的乐器演奏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曲子,声音各有特色,我们称之为音色不同。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
板书: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音色不同;不同人,音色不同。
教师介绍: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五)自己阅读教材,还能学到些什么?
让学生自学频率的概念、单位、超声波、次声波等知识,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想想议议: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六)课堂练习: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兴趣。
2、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
3、丰富词:振动、噪音。
二、教学准备
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
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
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
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
(1)出示青蛙和鼓
师:这是什么?(青蛙)
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
(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
(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2、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
师: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
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
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
(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我们去试一试吧!(6种颜色为6组)
(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
师:刚才你们都试过了,现在,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的?
(二)感知声音的特性
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
师: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请你们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空气)
2、感知声音的大小
(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
(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
师: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有: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
(3)教师: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喜欢听什么声音?
2、放录音
师: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为什么?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
3、:
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四)声音的保存
师: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
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
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教师指挥)
四、教学结束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声音的特性。
2、说出乐音的音调和响度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3、简述乐音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2、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架台、口琴、笛子、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却使人烦躁、难受。即使同样是动听的乐曲,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有的音调声,
有的音调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而且各种乐器,即使演奏同样的曲调,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声音的特性。
板书:三、声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
音调
演示实验:用口琴吹奏1、234、5、6、7时吹不同的孔,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音调低。
师:你发现生活中哪些声音的音调不同?
生甲:女生的音调高,男生的音调低。
生乙∶小孩的音调高?大人的音调低。
生丙:在键盘乐器中,越是右边的音,音调越高;越是左边的音,音调越低。
师:三位同学平时注意观察,事例举得很好。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是什么因素决定音调高低?
点拨思路: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肯定与物体振动情况有关。猜想一下,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
生:音调高低可能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师:如何证实你的猜想?
生:进行实验。
师:好,大家现在基本上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了,请你们分组讨论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
生:将钢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它会振动发出声音,钢尺伸出桌边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也不同。
师:你设计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在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高低。
下面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
师:通过实验,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甲:两次振动快慢不同。
生乙:振动快的音调高。
师: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可见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高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l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约是100Hz。
板书:1.音调是指声音高低,频率决定音调的的高低。
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二、三、四段,你能获得哪些知识?
生阅读,思考。
生甲: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生乙: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生丙: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
生丁:大象的语言是次声波。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
生戊:猫能听到超声波,狗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海豚也能听到超声波。
师:同学们阅读很认真,自学能力很强,讲得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下面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频率声波的波形。
演示与实验:①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
②通过示波器观察男女学生声音波形的不同。
师:频率(音调)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何不同?,
生:频率(音调)高的波形比较密一些,频率低的波形比较疏一些。
师:请大家看课本P21想想议议,并进行讨论: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生:蝴蝶的翅膀振动比较慢、频率比较低,低于20Hz,所以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振动的较快,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所以我们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2.响度。
师:有的人说话声音宏亮,有的人说话声音很小。说明声音不仅有音调不同,也有强弱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对于声音的响度,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生:可能跟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
师:怎么证实你们的猜想?
生:实验。
师:对。下面分组讨论: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生;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的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师:你实验设计得很好,简单、容易操作,现象明显。下面各组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生甲;音叉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得越开。
生乙:音叉的声音越响,线摆的角度越大。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正确,乒乓球被弹得越开、线摆的角度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通过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板书: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
师:音调和响度完全相同的声音,是不是就完全一样?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不一样。用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C调1,我可以分辨出它们。
师:对。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也不同。
板书:3.音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
师:综上所述,声音有几个特性。
生:声音有3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师:不同的物体,音色是不同的。如不同的乐器:大提琴、小提琴、钢琴等音色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同:一个人不同年龄,音色也不同。音调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演示实验: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示波器分别显示各种波形。
生甲: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相同,即音调相同。
生乙:振幅不同,即响度不同。
生丙:大振动波形相同,小振动的波形各不相同。
师:以上同学说得很好,波形各不相同,说明音色不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P23想想议议,并进行讨论。
生甲:我认为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和我自己的声音不一样。
生乙:我听其他同学的讲话声和从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是一样的?
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而从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是空气传导。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导,平时别人听到的声音也是靠空气传导。传播途径不同,音色不同,所以自己的声音与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不同,而别人听起来相同。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并回答以下问题(多媒体字幕打出):
(1)什么叫乐音?
(2)乐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3)乐器分为哪几类型?怎样发声的?怎样改变音调的?
生甲: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起来感觉非常舒服,人们把这类声音叫乐音。
生乙:所以乐器的物理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生丙:乐器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生丁:打击乐器是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如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弦乐器是通弦的振动发声的。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音调低;管乐器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空气柱长音调低,空气柱短音调高。
师:大家阅读很认真,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好,全班同学掌声鼓励。
课本展示: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不同的音调。
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讨论、交流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频率,响度大小由发声体振幅决定的。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还知道了超声波和次声波。
师:你归纳得很全面,也很简练,大家掌声鼓励。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课后练习
1、课本P24:动手动脑学习物理:1、2、3、4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2、响度:声音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3、音色: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