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经济全球化的专题论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3243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经济全球化的专题论文【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济全球化论文【第一篇】

《浅议经济全球化》

摘要: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当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考虑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将经济全球化看做客观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当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发挥企业力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策略;社会主义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国家的经济发展早已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而是各国间形成荣损相依的经济网络。一个国家不了解经济全球化、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经济上的出局,甚至政治上的淘汰。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阶级立场等差异造成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应掌握以下几点:

1、应当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方式定义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谈及经济全球化时,如果只强调生产力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就只呈现出客观发展的趋势,只是标记着贸易额、外汇储备量、GDP等数字化的全球化。但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也同时受到各国意志的影响,是各国家根据自身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忽略了生产关系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就只会看到经济全球化的一片繁荣,看不到强国对弱国的不公待遇。相反,如果只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将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或美国化,就会忽视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导致对经济全球化的排斥和抵触。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正视经济全球化。

2、应当将经济全球化理解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不是自始就存在,而是伴随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而兴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在普遍交往、相互依赖的基础上,世界性的交往代替了国家内部的交往,世界相互依存的经济状态代替了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自然经济状态。

3、应当注意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关系

在谈及经济全球化时,时常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等同,甚至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类推到政治和文化方面,但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以及政治主权等因素的制约,是不可能形成政治一体化或文化一体化。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不可能取代全球化,也不能强硬涵盖到政治和文化上,但要承认经济、政治和文化几个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在国家间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体现的各国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国际贸易,各国间的商品、技术、服务等得以交换和交流。国际贸易是各国间实现经济交往、经济分工和经济合作的基本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势头强劲,贸易全进程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贸易依存度超过了20%,21世纪以来更是接近25%。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因素。

除了世界贸易额增长、各国贸易依存度增强外,当今的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电子商务及网络采购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主要方式,非实物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2、生产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形态。生产全球化包括直接生产过程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化。直接生产过程全球化是衡量生产全球化深度的重要指标,它不仅使世界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真正成为全球性的,而且使各国的直接生产过程成为世界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统一的全球生产组织体系和一体化的再生产循环系统。正是以直接生产过程全球化为中心的全球生产组织体系和再生产循环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全球综合集成经济系统[2]。

3、金融全球化

在国际贸易大发展、国际生产广泛推行的同时,金融全球化的势头更加迅猛。国际金融流量巨大,远远超过国际贸易额。据统计,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一天的流量是6万亿美元,每天仅外汇市场的平均交易额就达2万亿美元。如果说生产和贸易是建立在有形资产和现实价值基础上,国际金融则更像是在虚拟世界里所进行的数字游戏,在伴有巨大诱惑力的同时也带有风险性和投机性。

随着各国放松金融机制监管,“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各国的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三、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及中国发展策略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国融入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是一致的,是逐步开放、逐步走出国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许多发展机遇。

(1)大量外资的注入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国际品牌的连锁经营店随处可见。外资的注入不仅解决了国内资金短缺的问题,也给中国营造了一个竞争市场;不仅繁荣了国内经济,同时也给中国的百姓带来了实惠。

(2)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还不能很好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外商在中国建厂以及国外招工,有效解决了我国就业问题,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社会问题,把中国也打造了一个面向国际的世界工厂。

(3)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帮助提升国内整体生产力水平。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缩短了国内研发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实现技术领先,从而整体提升国内生产力水平。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不再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基地,而是定位为技术研发基地。我国也有许多自主研发的品牌在国际领域享有知名度。

(4)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创新战略的推行。由于我国将外资主要集中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外资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企业当作投资获利的“领头羊”,因而缩短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降低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携先进技术、雄厚资金、管理经验和高级人才落户中国,也有助于中国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提升自身的国际竟争力[3]。

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1)因服从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规则,导致部分经济主权让渡。中国加入WTO后,必须遵从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履行双边或多边条约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让渡。

(2)跨国公司的强势导致民族经济受到威胁。融入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消除贸易壁垒,允许国外企业在本土经营,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掌握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将构成民族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一大部分民族企业一旦失去竞争力将面临被兼并或破产。

(3)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中国家边缘化。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还主要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他们不但形成经济集团,还控制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以及经济摩擦的裁决上都有严重利益倾向,这就导致国际社会两级分化趋势日趋严重、发展中国家面临边缘化等问题。

(4)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内政治主权受到干涉,价值文化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提倡经济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妄图将经济上的自由化和一体化思想也贯彻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常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影响我国政治稳定。同时,西方国家也寄希望以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我国传统文化,达到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3、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应采取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要认清利弊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从而有效推动本国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尽管还会受到许多不公正待遇,贸易条件也时常显失公平,但仍然要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的历史过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必然的历史选择。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中性的,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两级分化,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因此,必须始终坚定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只有融入其中才有可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形成经济联盟,共同抵抗发达国家的经济霸权。我国应当积极加入区域性经济组织,尤其是要与亚洲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其次应当充分发挥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充分行使权利,敢于提倡自己的主张,对于不公正的待遇应当充分利用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条约,通过协商、调节乃至法律诉讼解决问题。

(2)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兼容的问题。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促使政府逐步放宽经济管制,但与国际市场的统一要求还有差距。我国应当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的投资环境和竞争环境,在扶持民族产业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无形作用,有效协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两个市场的优势,合理调配市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以建立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为主,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的依存度。

(3)发挥企业力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应努力提高国有及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树立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名牌。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但意味着要引进国外投资,吸引国外企业到中国建厂,而且意味着中国也应努力走出去,发展更多数量的跨国公司,从劳务输出转向产品输出,让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借助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努力摆脱加工初级产品的市场定位,转向技术研发、开创自主品牌。除了提高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外,政府也应加强宣传,帮助企业熟悉国际规则及法律救济措施,提高国内企业整体的法律意识。在面对反倾销及反补贴案件时,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主张权利。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鉴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政治稳定和文化传承。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改革的目标,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始终维护政治主权,强调全球政治的开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反对自我中心的封闭保守性,反对借全球化之名的沙文主义政治侵略,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在文化上要构建以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体系,构建一个兼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确立共性和个性兼容的文化发展方向,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创新机制。

浅谈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论文【第二篇】

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就要求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本文着重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有利机遇以及风险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对策

一、引言

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正在给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让我国经济更加全面的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国内国际贸易得到飞速发展,然而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更加不容轻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第一大经济体,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和策略,趋利避害,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带动我国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为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让各国经济发展得到密切的联系,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促进各国优势在互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互补。就我国而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方面的优势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得到凸显,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也将有助于对国内市场与资源约束的克服,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中两种资源,从而更好地壮大我国经济实力,有关这一点最好的例证就是近五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增长率分别保持在17%、22%、4%、19%、17%,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9%、24%、3%、17%、14%,对国外资源的利用加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式发展(中国统计年鉴,2011)[1]。

第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企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壮大,让我国企业逐步增强自身参与世界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通过经济全球化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国际间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交流的质量,推动我国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层次,一大批跨国公司陆续进入我国市场,并在我国各地成立建设自己的子公司,这就让我国企业有了直接面对和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在正面激发了我国企业在整体产业水平和规模方面的发展,从而我国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积极地发展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第一,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受到削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资在我国国内的投资不断增多,而我国的民族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受到巨大的威胁。首先,招商引资中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无形之中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次,相关主管部门对外资投资形式掌控不全面,致使对外资的管理出现失控,国内市场大面积落入外资手中,导致国内企业失去大面积的市场份额,再者,外资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给国内企业造成重创,国内企业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进而给民族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第二,金融产业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随着金融保险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大潮,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着遭受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金融调控难度显著增加,首先,我国的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尚不健全成熟的金融体系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能力欠缺,在面对国际游资冲击的情况下很难有效面对。再者,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超过我国,我国的金融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竞争优势,比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00家银行中,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就囊括了650家,在金融资产总量中占据了78%(中国经济日报,2011年12月),显然国外金融行业占据着垄断地位。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被对应的资本流动效应相抵消,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自然就增加了,风险也增加了[2]。

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让我国原本就相对薄弱的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受到外资的巨大冲击,进而出现大批的失业问题,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优势产品和服务进入我国市场,国内相应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被迫降价,比如我国农产品遭遇国外优质廉价的肉制品、水果、奶制品等的竞争,部分企业经受不住巨大冲击,就出现倒闭和裁员的现象,这就导致失业人口的不断攀升,就业压力剧增。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需要我们更好地利用好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这就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操作。首先我们应当重视市场的巨大作用,充分认清国内外市场中的各种经济成分的巨大作用,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和规律对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效地转变,构建与市场要求向符合的经营管理体系,再者,政府部门切实做好职能转变,通过政企分开、明确职责的落实,消除阻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公务因素,有效发挥市场的调节机能,让企业获得更大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还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破除旧的体制约束,改善党的领导,抵御和防范腐败问题。

第二,构建有效的风险因素防范机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入,我国面临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也与日俱增,这里我们应当密切注视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构建有效地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构建一套稳健健全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运行机制,从而有效防御外在冲击。通过完善健全现有社会信用和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提升金融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再者,要进一步强化职能监督部门的市场监督力度,完善现有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最周,大力做好商业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加强对信贷比例的控制,有效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问题。

第三,大力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始终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策略。只有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创新能力落后以及自主研发实力滞后的劣势局面,从而逐步在高新技术行业超出发达国家,获得更加有利市场竞争地位,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创建有效的国家科技创新题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氛围,加大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力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真正将科教新过和创造知识资源落到实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在充分认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前提基础上,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挑战和分先,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才能更好的踧踖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杰,世界经济前沿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程恩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对策[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浅谈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论文【第三篇】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开展的必定趋势,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客观实际。但经济与文明密不可分,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显着加速之时,国际各种文明也呈现出某种全球化的交融趋势。所以,“全球化”首要是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出产力全球化、交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等。可是,全球化的内在决不限于经济层面,它必定以某种方法渗透到政治和文明损域,必定包括深入的文明内在。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文明全球化

全球化是建立在本钱、出产、通讯、技能一体化之上的,但它首要是经济的全球化,或者说“全球化的首要象征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传达的全球化”。可是,跟着经济日子的一体化,各国的政治和文明或迟或早也会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所以,全球化既有经济的涵,又有政治的和文明的内在,它既是“一种文明景象、政治景象,又指一种经济景象”。

一、作为作用于全球化中心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现已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客观实际,是国际经济开展的必定趋势。只需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它就必定要被归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当中,我国也不例外。所以,对于我国来说,与其被动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还不如主动地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一些专家指出,我国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只有着无法逃避的必定性,并且也是完结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途。对于开展我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为它们赶超发达国家供给史无前例的大好机会,是他们在经济上后发先至的必经之路。

全球化是一个全体性的前史开展进程,各国在经济上的日益同质化或一体化,一方面请求不一样的国家一起的游戏规则和准则组织,另一方面它反过来也势必要影响国际范围内的政治日子和文明价值。在首要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一起,不断增加的国内专家也开始重视非经济范畴的全球化疑问,特是政治、法令和文明的全球化疑问。

二、经济与文明交融的基本理论

在人类文明开展的进程中,经济和文明密下可分。从广义上讲,文明指人类社会在其前史实习进程中发明的物质财富和精力财富的总和。此文明又言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力文明。从狭义上说,文明指社会的认识形态,包括政治、法令、道德、价值观、哲学、艺术和宗教等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准则和组织机构。文明是一种前史景象,每一社会、每一年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明,并跟着社会物质的开展而开展。作为认识形态的文明,是必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作用于必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需求指出的是,跟着民族的发生和开展,文明具有民族性;经过民族方法的开展,构成民族的文明传统。因为经济与文明的联络非常密切,文明是经济的反映,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显着加速之时,国际各种文明也呈现出某种全球化的交融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国际市场开辟时,认为国际市场的开辟,不只打破了以往各地方、各民族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况,代之以各地方、各民族的互相来往和互相来往而走向国际,并且文明上的精力的发生也是如此,不断打破本民族文明在地域上的限制而提炼国际文明的共性,使各民族和各地方的文明与文明走向国际,构成人类同享的、公共的文明财富和资本。

跟着全球经化进程的深化,信息、通讯、交通、计算机、卫星、网络等技能的开展,使国际各国间的间隔减小、经济和文明间的联络增强。文明的共性日渐逾越各民族文明的特性,变成全球认识的主要表现。

当然,经济全球化与文明的联络,不该简单化。经济开展和文明开展并不常常成正比。经济不是文明的专一决定性要素,更不是那些具有认识形态性的文明的专一决定要素。

与科学技能的开展相比较,文明艺术的开展更具特殊性。跟着20世纪科学技能的一日千里,四轮马车和蒸汽机早已送进前史博物馆,可是在四轮马车和蒸汽机年代发生的优异文明艺术,并没有跟着那个年代的曩昔而被大家忘记,相反,它们以自个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一起的艺术魅力,仍然和咱们日子在一起,同咱们日子的年代休戚相关,持续给咱们以享用和启迪。这是物质出产和精力出产的一个显着不一样之处。在国际文明开展史上,各种文明、文明既互相区别、抵触,又互相交流、交融,一起坚持自身的特点,由此推进国际文明的不断开展。尽管国际文明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一起性和趋同性的一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以微电子技能和现代通讯技能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构变成象征的信息技能革命,已使全球联结成一个紧密联络、互相依存和互相联动的信息全体。

所以,“全球化”首要是经济全球化,表变成出产力全球化、交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等。可是,全球化的内在决不限于经济层面,它必定以某种方法渗透到政治和文明范畴,必定包括深入的文明内在。

经济全球化为文明带来的改变更直接地在大家的平时日子中表现出来,经济活动的频繁往来。信息获取的快捷和丰厚,各种强势文明要素逐步在国际范围内弥漫开来。相对于传统的人类文明格式而言,这种文明交流交融的新趋势是一种文明立异景象。在大家的平时日子经验中,最直接的同化感触更多地来自文明,各种文明表象,如报刊、文娱、资讯、广告等等的同化趋势现已变成不争的实际,最显着地表如今花费范畴中,大家所花费的文明产品以及花费行为中的文明品位大都现已同化与发达国家的水准。文明自身现已变成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要素,文明现已商品化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品和有效组成有些的文明的全球化也现已完结。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明

文明全球化是争辩较多的一个疑问。自从近代我国对外开放后,一向就存在着“西化论”和“国粹论”两种极不一样的思潮。可是,改革开放后边对着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流行歌曲、新潮服装、热销书本、时髦学说和价值观念纷繁在我国安家落户,文明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或多或少现已变成一种不争的`实际。无情的实际使传统的国粹者失去了辩护之力。国内专家所说的文明全球化首要是指逾越本乡文明的文明认同和价值认同。或者说倡议一种所谓的“全球文明”。有的专家这么来证明这种建立在全球社会化进程之上的全球价值或全球认同的必定性和实际性:人的社会化进程总是在某种文明环境中完结的,今日,大家赖以生长的文明环境现已超出了民族的和国家的界限。一个地球人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处在来自全球的文明信息的围住中,在享用和接受着属于全部地球的物质文明和精力文明,这个全球的社会化进程,使得一个人首要变成一个地球人,然后才是我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等等。尽管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坚持了其各自的特性,它们又进行了有些的交融,全球文明恰是这种交融的产品。全球文明的发生意味着一种逾越国界、逾越社会准则和逾越认识形态的遍及价值现已作为一种实际存在于世。

正如很多专家清醒地看到的那样,我国政府活跃奉行对外开放政策,标明我国政府正在以活跃的情绪参加全球化进程,也恰是绝大多数我国专家的一起呼声。参加全球化进程对于我国这么的开展我国家来说不是情愿不情愿的疑问,而是如何选择机会和方法参加的疑问。正如一位专家所指出的那样,我国专家有必要“充分认识到实际上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趋势的严峻效应,即机会与应战并存”。所以我国作为一个开展我国家应当小心地、审慎地参加全球化进程,着重选择参加的机会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君久:对于全球化的考虑与讨论。全球化的悖论

[2]王朝才柳剑平:国际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安全战备的选择。全球化与我国1998

[3]黄卫平:全球化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球化的悖论

浅谈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论文【第四篇】

摘要:

中西伦理思想在不同的传统背景下发展而来,无优劣之别,只是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具有不同的特征。普世伦理是一种共享的全球性道德理想,需要在全球各种文明中寻找思想的资源。中西伦理思想异中有同,各有所长,随着发展中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加剧、全球意识的形成,唯有以此之明启彼之暗,取彼之长补此之短,才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伦理价值体系,使普世伦理的构建成为可能。

关键词:

中西伦理思想;全球化;普世伦理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直接或间接地觉察到它所带来的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问题: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中国人如何才能成功地“融入”今日之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何以才能够有效地应对以“普遍化”为追求的世界局势。今天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而形成的全球化,是发达的西方国家同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形成的双向、多向互动关系的全球化。

当今中西文化撞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西伦理价值观的冲突。中西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中国文化传统有把私利与公利相对立的倾向,基本上都是重义轻利、羞于言利。西方很少讨论人性善恶问题,尤其是近代以来更多的是强调抽象的人性论,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趋利避害以求自保[1]。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整体与个体,道义与功利,情感与理性[2]。这为我们理解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

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重整体轻个体,它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后者则是以中华民族共有的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涵括其他文化的体系[3]。在农业生产作为人们主要经济活动的传统中国社会里,经济活动的简单化导致家庭成为中国社会的核心,人们以家庭的模式来建构国家。所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的模式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以重整体轻个体为基本特征。忠、孝是整体主义集中表现出的两个基本道德原则。个体附属于家、国这样的社会体制中的实体。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隶属共同利益,这实际隶属于共同体的代表——君主。重整体轻个体的传统价值观也产生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整体主义价值观使“自我”无法生长,个体基本上是消解在群体之中的。群体是个体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从而导致个体对整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弱点所在。而另一方面,整体主义价值观又使个人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在民族危难关头又往往可以转化为以家族情感为根基的爱国主义。相应地,崇尚个体(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它体现了西方价值观的根本性质。西方很早就有了以交易行为的基础的商品经济,有了自由、平等权观的观念,这成为重构个人价值的制度和观念形成的条件。这种个人主义主张在人己、群己、公私关系上突出个性自由和个人权利,强调个人对社会的独立性。在西方人看来,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个人主义的伦理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至高无上性和个人行为、个人生活方式的最大限度的自由。个人主义是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历史形态,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这恰恰是发挥天赋才能、迸发创造力火花的前提和源泉,对维护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以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因其这种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在社会个体中,塑造出来的是完全的利己主义,继而伸张了人性之恶,使西方的个体独立性走上了极端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实质上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并非个人不遵从道德,而是其道德自身的危机,即个人主义的危机。

在处理义利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从道义出发,把义与利、公与私对立起来,是中国伦理学的主要特征。这种价值取向充分肯定了道德对于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揭示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及其倡导道德活动的意义。由于它过分重视封建伦理纲常,轻视物质利益,克制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和生活追求,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才能,助长了崇尚空谈的社会风气。西方人重视道德的功利性,重利轻义思想始终占据地位。在义、利关系上,西方是重利轻义,尽管他们强调分配的正义,选择的正义,但都是与利益直接关联的,谋求利益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这种义利观的长处是充分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促进了西方现代化的实现。但同时又肯定义就是利,混淆了“义”与“利”的界限,使道德变成了仅仅是追求利益的工具。另外,西方伦理在肯定道德的功利作用的同时,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逃避了社会所规定的个人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为社会应作出的贡献,造成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危及社会。

情感与理性均为人性,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理性主义,但是基于人性、人情基础上的情理。情为理先,由情入理,以理论情,情理融一。人们日常的主要社会行动是家庭性的行动,人们面对的社会关系主要也是大家庭的关系。因此从家庭出发,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伦理性道德,就成了人们日常行动的主要价值取向。生活中的感情化,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但由此也给社会发展中的公正和效率带来了无穷的变数。然而这种亲情伦理极易形成排斥理性的泛情感主义,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是以人情原则为最终根据而非原则或公道,这势必导致我国长期以来“人治”盛行而“法治”薄弱,有法制而无法治的局面难以彻底改观。西方社会的根基在个人,西方伦理把个体从家庭和现实社会中抽取出来,进行“原子”式的分析和类的抽象,从而使个体独立化、抽象化、理性化,并把理性和独立性认定为个体的基本道德价值。所谓“理性”,就是指人的理智能力,进而演变为认识能力。西方人在理性与感情之间画出了一道明确的界线,界线两边是不具有替代性的。纯粹的理性依照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判断与反思,强调理大于情,寓情于理,主张公平竞争,不崇拜权威,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以迎合他人,为西方锻造了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对民主法制的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但对人的理性和独立性的道德设定,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对立,促使西方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对立,导致西方在竞争中矛盾与冲突接连不断。

这两种差异悬殊、截然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因而中国伦理文化和西方伦理文化无优劣之别,只有特质上的差异。无论是西方现代性的还是东方传统的,也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无法单独满足现时代的道德文化需要。中西伦理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人类文化具有相似性,普遍性的价值是存在的,是可以交融的,东西方文化最终在人的本性和基本的人生问题上是可以共通的。普世伦理是协调人类行为的规范之一,当下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为各国不同的人群所认可。

普世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迟早也会感到绝望。普世伦理作为普遍的伦理规范,其建构需要从各个民族的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正如布劳德所指出的,“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半是野兽、半是天使。”[4]普世伦理站在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以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为单元,在承认、尊重并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发掘出能够普遍适用和遵循的伦理准则,寻求“在多样性中实现统一性”。普世伦理首先是各种价值观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它以区域伦理为资源,而区域伦理又必然融入普世伦理之中。作为普遍价值的普遍本身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不是针对所有人并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的,即不是一种事实的普遍,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和归纳来验证的普遍性,而是一种价值的普遍,是一种表述上的应当的普遍。这类普遍性命题只能为特定的文化所认同,有时甚至只能为自我所认同[5]。作为普遍价值的最高形式,普世价值的建立必然受价值普遍性自身逻辑特性的限制,不能指望它在价值上获得很高的共识,而只能是少数的、低限度的。因而,这种普遍性是涵容着主体不同体验的具体普遍性,是一种允许接受和理解上有差异的普遍性。这也说明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低线价值,只能以降低它的下限来求得它的普世性:底线越低,普世性越强。只有当我们这样去理解普世性的时候,才能找到普世价值。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概括和凝结而成的、其中所蕴涵的理论精华和积极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灵魂,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人的人生选择和人格塑造,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建构和民族精神培育,对民族的凝聚和社会的发展,都发挥过极其深远的积极作用,具有超越历史条件的普遍性,不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些糟粕就否认它的普世性。中西伦理思想在不同的传统背景下发展而来,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差异之中也有其相同性,普遍性的价值是存在的,是可以交融的,东西方文化最终在人的本性和基本的人生问题上是可以共通的。寻求“普世伦理”,需从各个民族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在尊重各民族传统伦理价值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有利于建构普世伦理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会有一种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趋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以及不同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6]。

以此之明启彼之暗,取彼之长补此之短:吸收中国伦理中重情感、重道义、重和谐的合理内核,剔除其轻理性、轻个体的局限;吸收西方伦理中重理性、重意志、重个体的特点,剔除其理性至上、轻情感、轻人伦的局限。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伦理价值体系,使普世伦理的构件成为可能,使真正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伦理体系成为可能,实现现代中国伦理价值重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玉荣。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西人性论的差异[J].学习与探索,2006,(6):42-45.

[2] 陈超。考量中西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与会通[J].新视野,2007,(3):52-54.

[3] 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85.

[4] C. D.布劳德。 五种伦理学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8.

[5] 袁景衡,余艳。从普世性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7):184-187.

[6] 谭颖沁。中西文化整合与我国文化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2):103-10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33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