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数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343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听课记录【第一篇】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在情境故事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分别有数字4、5、6的花架三个(白圆圈展示板); 红色的 花 朵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谈话导入:昨天,接到兔妈妈的电话,说花店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

(二)基本部分:

1、复习6以内的点数:

(1)出示4根花枝,让幼儿点数:这是花店的花枝,有几根枝条?

小结:两根两根合起来是4根。

(2)出示5根花枝,让幼儿点数:你怎么知道有5根?(幼儿点数)

小结:4和1根合起来就是5根,3和2根合起来就是5根。

(3)出示6根花枝,让幼儿点数:数一数有几根?(幼儿点数)

2、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师:兔妈妈说了,一根枝条插一朵花。

(1)教师示范在枝条上插花,采用一边说一边操作的方法。

(2)幼儿自选枝条,进行操作活动。

A、问:你插了几朵花?为什么是4朵?(幼儿回答)请所有的插了4朵花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B、 小结:因为4根枝条,所以插了4朵花。

C、请所有的插了5根枝条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你插了几根枝条?为什么?

D、小结:因为有5根枝条,所以插了5多花。

E、请所有的插了6根枝条的幼儿展示:你插了几朵花?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因为我有6根枝条,所以插了6朵花。

(3)出示花瓶:花是插在花瓶里的。让幼儿依次把花插在花瓶里,并表扬会等待的幼儿。

3、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出示花盆,启发提问:花盆里一粒粒、黑黑的是什么东西?(种子)

A、出示5粒种子的花盆,问:几粒种子?你怎么知道?提醒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师:兔妈妈说了,一粒种子开出一朵花,6粒种子会开出几朵花?(幼儿回答)

B、教师示范点数手上的6朵花: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五朵花、六朵花。

C、示范:在6粒花盆上依次贴出6朵花,小结:6粒种子长出6朵花。

(2)幼儿操作“种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在手上数出6朵花,提问:你种了几朵花?

(3)幼儿分享:谁种的花与种子是一样多的?你种了几朵花?让幼儿评价:5粒种子种了4多花,对吗?

(4)问: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几来表示?

A、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展示板上:6个种子的花盆、朵花,都可以用数字6表示。

(5)出示3个白圆圈展示板“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A、师:兔妈妈说了,要把花盆放在花架上。

B、出示6朵花的花盆,问:这要放在哪个花架上?

C、请幼儿轻轻的把自己的花放在花架上,提示幼儿:我放好了,也坐好了。

D、提问:这花架,你发现了什么?(幼:6朵花)他发现了花架上有几盆?(幼:6盆),教师带幼儿点数。

E、小结:6的花架上有6盆花,5的花架上有5盆花、4的花架上有4盆花。

(三)、结束部分:

1、活动小结:6粒种子、6朵花、6盆花,都用数字6表示。

2、师:今天兔妈妈要谢谢你们,帮了很大的忙。现在,我们把这些花架搬去兔妈妈的花店。

评析

教师教态好,目标明确,过程清晰,环节紧凑,老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及时的小结,是一节自然状态下很好的常规教学活动。但师幼的互动环节不够热烈,老师的应变能力有一点点欠缺。比如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要插在花瓶里,可很多幼儿插在地上,但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契机,让幼儿插在地上,而是强调了插在花瓶里,最终幼儿也是按老师的要求插在了花瓶里。如果老师的应变及时点,让幼儿感兴趣的把花插在地上,我想,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数学听课记录【第二篇】

活动主题:

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部分获一等奖教师“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

对象: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

早就得到这次活动的消息,本想两天都听,结果因为昨天又是京师论坛又是开题报告,所以只听了今天上午的课,现将本人最钦佩的一堂课的听课笔记在此分享。再次对麻明家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第二节:《圆的面识》 五年级 麻明家 (山东)

课前谈话:

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很好,都看着我啦。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

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生上台指出来。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一)起

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

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

(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

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

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因此,麻老师对这种方法有了一些预设。看来,要想克服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盲点,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一些原发的思维。

(2)组2: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再剪下来,拼成一个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师:怎么样?为什么说是类似于平行四边形?还是有点接近的噢!

评:没注意到老师有否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转化的前提条件是问题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提到,那么为什么不在这里点出。

4、回顾小结:

两种方法,一种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种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图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有什么共同特点啊?(都是把圆形变成了其它的图形。)

(二)承

1、这两种方法变化后的图形尽管目前还不能直接看作学过的图形,不过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继续研究下去看看。

2、小组合作选择上面的其中一种方法继续研究下去。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1)组1:我们用第一种方法继续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师:为什么要折成16份?

组1:折得的份数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师:那么怎么样折会更像三角形呢?

生:再折下去

师:好折吗?那老师就用电脑帮大家折吧。

课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并不断问:分——像三角形吗?能更像吗?——再分

从视觉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把眼睛闭上,想像分的份数128份、256份,就…… 能想像到吗?

师又重复演示从四等分到32等分的过程。

引导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是——这条圆弧。高是——圆的半径。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会求吗?(底*高/2)那么这个圆的面积能求吗?

评:操作、演示、追问、想像、贯通,层次分明。不过,为什么会越来越像三角形?看着32等分的扇形,学生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可以把得到的这个扇形看作三角形吗?要知道这时候的圆弧弧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我想,第一要引导学生注意随着等分的份数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圆弧,逐渐在变直,所谓化曲为直;第二要点出,当等分的份数无限地多下去,那么最后得到的扇形也就无限地接近三角形。

(2)组2:我们用第二种方法,把圆片平均分成八份,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像平行四边形了。

另一组展示平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师将学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问:如果要比它还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课件演示32等分,拼成平行四边形。64份、128份。

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像……。按这样等分下去,会变成长方形。

评:不知是听课时没注意,还是麻老师没有点出。按这样等分下去,最后还是平行四边形,只不过,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两份,放在两头,整个拼成的图形才会变成长方形。其次,为什么一定要变成长方形呢?平行四边形不也挺好的吗?高与圆半径的对应也不会太难嘛。

4、回顾小结。

(三)合

1、 我们已经把圆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图形,数学不仅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师提供给学生辅助用纸(纸上印有圆一个、转化后图形各一个),生尝试推导公式。

2、 反馈:

生1:讲述利用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师在其讲完后问:(1)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2)宽呢?(3)面积怎么计算?

听明白了吗?再指生讲,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师:把圆转换成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这样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圆的面积。

师再讲解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板书过程,告诉学生面积的表示方法:S。

生2:讲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C÷32×r÷2)×32。

师:除以32是什么意思?

生2:如果等分成32份,那么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32分之一。所以用周长除以32。

师:为什么除以2?

生2: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乘32又是怎么回事?

生2:整个圆有32份。

师表扬鼓励之后,问:式子有点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生4:C=2∏r,乘2除2抵消。

师:也得到∏r2。那么如果是等分64份呢?128份呢?

生:也是会抵消掉,结果也是∏r2 。

3、看来,不管是哪种方法,不管是几等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都是——∏r2。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求一个圆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告知学生黑板上的圆片半径是10厘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计算。反馈校对。

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我们怎么计算面积呢?时间关系,留到下节课去讨论。

评:有人说这节课练习量是不够的。但为什么要拘泥于练习呢?学生通过本节课在思维上的练习不是最好的吗?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思想方法,呼应课前谈话。

心得:

1、正如专家点评时所说,听麻老师的课,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师的课是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数学课堂。这堂课有新课堂所应具备的所有元素:教师组织者、引领者,不越位代替学生的思考,大气洒脱;学生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探究、参与,数学之美、思维之美,体验得淋漓尽致。特别深刻的是麻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有步骤地探究,通过讨论怎么变——变得更接近——怎么算的过程,经历提出设想——尝试——反思——再深入实践——沟通建构,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处。

2、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

课后互动时,麻老师提出谈了一点自己的困惑: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其实他的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确非常有意义,相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言,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本节课中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有现实意义,花再多的时间也不过份。但是也不是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比方说本课中的极限思想。麻老师处理本课时,“转化”是贯穿全课,并再三点出的,除了没告诉学生“转化”这一术语。“极限”只是适当地让学生想像一下。因此,渗透的尺度应是: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与特点,相机点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长。

数学听课记录【第三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

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

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数学听课记录【第四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意见: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数学听课记录【第五篇】

第一次行动(教学)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精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很顺畅,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进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积极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进,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 ;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3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