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近几年大多数学校都组织开展了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公开课大赛,开展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对七年级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也可以让教师吸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由于新教材的内容跨度较大,因此,面对当前七年级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严重挑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加强语文教学,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面对新教材内容的改革,教师应注重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材的知识内容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新教材内容比较注重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要求却不都清晰和明确,即新课标下的七年级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学习习惯和理解词语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领悟,但是,新教材知识点在练习中的要求却不够明确,例如标点符号和句式训练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适应新教材,教师不仅要足够了解新教材教学的知识内容,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情绪,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不断调整课堂教学。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来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对学生真正有所了解,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新教材内容跨度较大,若开展语文习作练习,这可能让很多学生感觉困难,这时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进行反思总结,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满堂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改革下,要求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不能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改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若教师采用讲讲写作要求、读读例作、作后评价的方式来开展作为教学,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为了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教师应多读一些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多向同行的语文教师、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注重新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握,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总的来说,无论是在作为教学中,还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关系的处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想法和说法不是月薪约好,而是用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润化,学生受到感悟和体验后,才能有兴趣学习知识,才能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结构和改变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三、对语文课堂中的现象的反思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象,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第一,在课堂的自主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该学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也应注重结果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理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新课标下,着重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虽然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其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默读和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四,注重语文的学科特色和教学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采用数学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这样不仅不能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色,也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因此,采用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保证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针对七年级的学生,其刚刚从小学升至初中,当刚进入七年级时就进行练习写作,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因此,面对新教材的更新,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完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勇。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反思[J]. 考试周刊,2013,90:34.
[2]贾丽。 唐山市第七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词汇学习策略;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111
本实验研究以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以教会学生必要的英语自主学习策略为途径,旨在通过分年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策略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自主地、高效地实施英语学习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成效进行有效监控。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八年级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九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一、研究设计
1. 受试对象:抓阄抽取自然班七年级一、三、五、七班,八年级一、三、五、七、九班,九年级二、四、六、八班为实验班,其他班为对照班。七年级共442人,八年级共546人,九年级420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人数各占一半。
2. 实验设计与步骤
(1)实验前:①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对试验班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从动机态度、计划性、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几个方面进行调查。②分年级进行前测分析(以期中考试成绩为准)
(2)实验中:针对实验班的学生实施以下措施:①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②自主学习策略的训练。对实验班的学生从第二学期第一周开始每天用课堂的前五分钟时间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训练,实验时间共十周,七年级共八周。每周的前四天进行策略的学习和训练,最后一天复习并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本周所学的自主学习策略。
第一周:动机和兴趣的培养。
第二周:兴趣和信心的培养。以歌曲、游戏、故事、竞赛等多种形式。设计中用较难的梯级任务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信心。
第三周:记忆策略。以词汇为例:将所要记忆的词汇置于一定的上下文中,在词汇之间建立语义联系。例如:An orange is orange.利用词根词缀记忆单词。Work-worker, teach-teacher, rob-robber, help-helpful-helpless, use-useful-useless。将所学单词和其相应的映像结合起来。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学培养学生的映像记忆技巧。将所学词汇制成卡片,一面写英语,一面写汉语,互相考查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第五天:词汇记忆大比拼。综合训练记忆策略。
第四周:分类策略。以词汇为例:训练学生将所学词汇句型等进行分类。词汇可按词义分类。如:Fruit: apple, orange, banana, pear,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主要习惯有预习的习惯、整理课堂笔记的习惯、高效听课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等。Peach Furniture: chair, sofa, desk, TV set Sports: basketball, football, volleyball, table tennis...;按词性分类。如:Nouns: pencil, milk, cake, porridge. Verbs: jump, come, write, read. Adjectives: sad, happy, slow, warm; 按用法分类。如:want/hope/decide/ to do something, ask/help/wan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finish/practice/enjoy doing something.第五天:分类大比拼。综合训练分类策略。
第五周:做笔记和做小结的策略
第六周:复习的策略和预习的策略
第七周:指导学生确定近期的、具体的、有一定难度的学习目标。如本周内每天用10分钟记住15个单词。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如每一天要记哪些单词,怎么记,怎么检测效果。
第八周:引导学生严格执行计划,监控计划执行的效果,据完成情况对自己进行奖励或惩罚。第四至五天引导学生根据实施的效果对计划进行调整。如总能轻松提前完成任务则可适当增加任务难度,如果十分努力了,仍很难完成或效果不好则可适当减小任务难度。
对七年级学生可帮他们制作一些简易的监控表,如:作业自我监控指导表。
(1)布置的作业及要求记清了吗?(2)做作业的时间是什么?(3)作业完成的质量高吗?(4)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5)作业完成后检查了吗?谁检查的?(6)教师批阅后认真阅读教师的批语并及时认真改错了吗?
第九周:对八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策略的训练。对九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策略的训练。
第十周:对八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策略的训练。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学习资源利用策略的训练。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
(3)实验后:①用同一份问卷对试验班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从动机态度、计划性、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对比试验前后他们发生了哪些变化。②以各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英语试卷为测试材料,对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对比, 分析比较结果来检验实验效果。
二、实验后问卷和后测成绩分析
1. 实验后问卷分析
从实验后问卷分析表与实验前问卷分析表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前学生在动机方面,三个年级中均只有不到15%的学生认为学英语非常有用,实验后有58%的学生认为学英语非常有用。实验前55%的学生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还有30%的学生不知道学英语是为了什么。实验后29%的学生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还有%的学生不知道学英语是为了什么。在兴趣方面,实验前有30%的学生喜欢,35%的学生比较喜欢,还有35%的学生不喜欢学英语,甚至想放弃。实验后61%的学生喜欢,25%的学生比较喜欢,只有14%的学生不喜欢学英语,甚至想放弃。在自信心方面,实验前只有21%的学生有信心学好英语,48%的学生信心不足,31%的学生没有信心。实验后58%的学生有信心学好英语,23%的学生信心不足,19%的学生没有信心。 实验前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认知策略九年级33%,八年级%,七年级%,资源管理策略方面,九年级12%,八年级%,七年级%。实验后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认知策略七年级61%,八年级69%,七年级72%,资源管理策略方面,九年级74%,八年级24%,七年级16%。可见,实验前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尤其是资源管理策略方面,几乎是空白,认知策略的使用是主要的策略,但也不高。实验后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均提高幅度很大,其中七年级主要是认知策略提高的最多,提高了%。九年级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和资源管理策略方面的使用率提高最多,提高了64%。
2. 结论
从问卷和成绩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本实验通过重点教会学生必要的自主英语学习策略达到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兴趣和自信心的目的,实现了提高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的目标。
3. 结果与讨论
按照我们的实验计划,我们重点分年级对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习惯的训练。经过对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训练,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提高了很多: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简单的预习,如回答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拼读词汇等。能够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句等。
我们课题组的教师都能够结合本校目前正在推广的“学、导、练”高效教学模式的使用经验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探讨确定下周每一节课统一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自学所需时间、精选或设计当堂练习或检测题、板书内容、作业(分选做题和必做题),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何时、如何去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自学的内容和具体要求,需要讨论的内容、时间和方法等。他们已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每天大声朗读英语,及时总结回顾当天、一周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查漏补缺。
学生最大的进步是提高了当堂听课的效率。大多数学生已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听课,具体表现为:学生听课时能更经常地用眼神和言语、动作和教师进行交流,课堂练习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作业的整齐程度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他们课堂回答问题更积极主动,也逐渐能够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课堂笔记不再是一味地抄写,而是有选择地记录要点,个别同学还加上自己的评价或感想。
八年级的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九年级的同学们在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方面提高最快,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恰当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措施并有效地综合运用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切实地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们也在实验过程中都感到学生的态度和学习能力、效果均提高很大,对教师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们也在实验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形成了诸多的论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撰写课题阶段性小结,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及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以备课组为单位有侧重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策略的训练。
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提问原则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教学实际,以询问的方式逐步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这就是提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以询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根据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所使用的教学艺术。
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提问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地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服务。
(三)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习能力
提问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课堂提问不是空穴来风,它建立在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和教学对象基础之上,必须与学情、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这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首先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他们的注意力欠稳定、欠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七年级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七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他们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第四,七年级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只是获得肤浅的书本知识。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有以上心理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应力戒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戒语言缺乏美感,语言生硬,平淡无味;二戒违背认知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三戒满堂问,时时问。这样会让学生头脑疲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范围狭窄,只照顾“重点生”,让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五戒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信口点名,简单提问,问题的提出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课堂没有实效。
基于这些原因,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提问的原则,运用好提问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问学生所疑,解学生所惑,才能达到有问有答、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径和纽带,是教与学之间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它是催化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它是助推器,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是剂,能打开学生的思绪。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教学艺术。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掌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炼语言,美化提问
1 多选朴实、亲切的语言,增强提问的“感染力”。由于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满,分辨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提问时也应该选用口语化的,最好是跟学生聊天似的朴实、亲切的语言。朴实、亲切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明白,而且给学生一种真实感,有助于激发和感染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教师提问时要说实话、道真情、讲实理,尽量避免使用生涩、冷僻的语句。为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要注意对教案上的字词做一番筛选,剔除那些假话、空话、套话,尽可能把课讲得实实在在,讲得新鲜活泼。
2 多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喜爱热闹,对平淡无奇的事物不感兴趣,对课堂上教师乏味的提问也会顿生反感。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语言也需尽量幽默、风趣。幽默、趣味的语言具有生动、含蓄、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幽默风趣可以把语文课中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分神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趣味的提问,往往有“投石激浪”之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号召力、感染力、鼓舞力,使学生入耳入脑。因此,幽默、趣味的提问在语文课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犹如菜肴中的味精,少了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3 多说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恐慌心理。老师疼他、爱他,他才会接受你、亲近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贴近学生的提问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这时我们应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学生:“不要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提问:“再想想会回答得更好。”教师应多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所说的话、所举的例应尽量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事、视野范围、生活经验相接近,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讲出来,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听、愿意听。
4 多出新鲜、生动的语言,加大提问的“吸引力”。学生都有喜新、求新的心理需求,当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吸引学生去注意它、了解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说与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时,就要特别注意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要注意传授新知识、选用新事例、讲出新道理,要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避免说别人讲过多遍、早就失去棱角的语言,更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那些没有新意的语言。
(二)注重方法,优化提问
1 围绕中心,破题提问。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不会太持久,教师讲课时就要避免泛泛而谈,长篇大论,不能让学生“啃了半天还吃不到馅”。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题目与文章的主题关系密切或题目就揭示了主题,这时可选用“破题法”提问,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破题法,顾名思义即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①“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斯科特的“悲”?③他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根据题目中“说”和“做”两个字设计问题:闻一多在“说”方面有何特点?又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破题提问,达到让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2 紧扣主旨,点睛提问。点睛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提问。如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可以根据几处中心句提问: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再如八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①文中“图画”、“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③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些词语?有何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篇说明文的主题。
3 探究因果,寻究提问。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外阅读《勇气》一文中,文末这样写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可设疑提问:她为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可设置这样的提问:①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美国伞兵做了什么?②她有怎样的勇气?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的思维上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联系实际,发散提问。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书本知识,也需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假如文中的“我”、“万芳”就在我们中间,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像类似这样的语言提问,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理论的、肤浅的了。
(三)把握原则,规范提问
1 层层深入,提问有“序”。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因此教师提问时切忌“一杆插到底”或盲目无序,而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深入,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式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式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式提问等。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内化知识。
2 捕捉时机,提问适“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稳定性不强,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不当提问时提问,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应该提问时没有提问,又无法使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如何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适时提问,在学生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在其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适时地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提问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
3 因人而异,提问有“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其接受能力的高低而体现出掌握知识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尤其是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教学和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提问语言,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 画龙点睛,提问见“真”。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实效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实在的。教师提问时要设计好适应学生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特征的问题,在提问时画龙点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初中;衔接
AbstractThe language discipline has utilizable, the humanity characteristic, the language is spirited, also has reading, to write two big requests, how to complete high,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engagement, enhances the student to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is a current big topic, therefore the teacher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student to study the method the instruction, carries out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ruly, rais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Language teaching;High junior middle school;Engagement
初中生升入高一,很多同学常常有一种不适应感。这种情况也体现在了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高中与初中语文的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思想上的衔接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了 9 年语文,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升到高中后,发现高中语文与初中的差不多,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是优良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时期。告诉学生不要松气,要加强各门功课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对发展智力、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表达思想的工具。未来的人才需要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需要良好的写作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语文学习的。再次,开讨论会,纠正对语文学科的错误看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2知识上的衔接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比初中阶段更系统、更复杂,但高初中的教材是统一的,高中的学习必须借助初中的知识。
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初中学过的语文知识,自觉地进行查缺补漏。
可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初中语文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短期突击复习的方法,使学生回顾旧知识,系统掌握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教师上课,应吃透教材,找准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点,做好听说读写的衔接,以旧引新,自然过渡。
3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阶段是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的时期,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很重要的。由于初中阶段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学生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知识,有些可能不太奏效。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改正语文学习方法中不合理的地方,使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环节的方法。加强指导学习,使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适时举行语文经验交流会,使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生自己占有的时间相对多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初中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自学能力的提高。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预习的习惯、复习的习惯、摘抄的习惯、背诵名句名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编写提纲的习惯等等。
4写作上的衔接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在作文中议论成份较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完成复杂的记叙文和初级的议论文,也就是记叙文中要掺入议论,议论文中则要求表现出一定的思辨能力。由于议论能力差,许多在初中作文时有几篇得意之作的学生,到了高中却似乎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从以下着手指导。
①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短文的杂文、文艺评论等,将议论精彩的文句勾画出来,反复诵读。
②进行议论语言的训练。议论语言不同于记叙与描写语言,它有自己的词汇系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实相当数量的议论常用词语,力求形、义准确把握。其次要熟悉常见的议论句式。议论句式多是复杂单句或复句,它不象描写句、抒情句那样句式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