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博士生学位论文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09406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博士生学位论文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博士生毕业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德国;美国;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73-02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可以说是“源于德国,盛于美国”。19世纪,洪堡创办德国柏林大学,并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由此,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培养科研人才”成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美国在借鉴德国培养哲学博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快速发展具有美国特色的博士培养模式。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开端。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美国博士生教育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典范。由于这两个国家高等教育实施的都是弹性学制,即根据修学时间的长短和通过的相应等级考核来确定授予的学位等级,由此可以得出,两国博士培养采取的是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选择德国和美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对我国实施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所借鉴。

一、概念厘清

目前国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有多种说法,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机制说。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将“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规定着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总和。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打通,统一安排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德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与我国目前的三级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不同的是,德国高校直到20世纪才开始从只设一级学位(博士)改为授予二级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近几年,德国一些大学为适应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三级学位制度,逐渐在一些专业也设置了学士学位。

(一)入学方式

德国的博士生教育不设置专门的入学考试,但整体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申请人必须是13年制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大学或与大学同类的高校专业考试,成绩至少为良好(德国高校采取5分制,1分为最好)。同时,申请人得联系一位导师,向导师阐明自己的研究意向、论文方向。在德国,导师在招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权,如果导师同意,就会向系里推荐申请人,系博士学位委员会仅就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当然,导师对申请人的考察也是非常严格的。

(二)课程设置与科学研究

在本科学习期间,德国大学在课程上注重跨学科、宽口径设置,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并及时开设新兴的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国大学并不为博士生开设专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论文的需要自由选修课程。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门针对博士生开设跨学科课程,代替以往狭窄的专业教育。同时,还针对博士生专门开设了外国语教学课程,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各种外国语言,以提高外语表述和写作能力。

德国大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科研和给教授当助教得到锻炼。博士生必须成为导师科学研究的助手,通过给学生上习题课、实验课,带学生参观学习,辅导作业或毕业论文,边工作边提高。另外,博士生必须参加教研室的研究工作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作学术报告,也可以到外校或者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掌握科学前沿新动向。

(三)导师指导

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是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导师对博士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并且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负责,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类似一种师傅带徒弟的关系。导师不仅对博士生进行系统的科研培训,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博士生对科学研究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学术信念和学术道德。

三、美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分为研究型和专家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哲学博士,专家型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培养专业博士。研究型博士修学方式以全日制(full-time)为主,专业型博士修学方式以兼读制(part-time)为主。采用全日制修学方式以本科或者硕士直接毕业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为主。实际上,在美国大多数学生读完本科就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只有少部分高校或学科要求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必须获得硕士学位。

(一) 入学方式

注重全面考察,重视考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发展、研究水平,不单纯以分数取人。研究生入学程序一般为考试、申请、面试。(1)考试。参加美国考试服务处举办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并达到相应学校的录取分数线。(2)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一般包括:大学本科或硕士期间所学各门课程的学分及成绩(GPA);2―3名教授推荐信;个人简历;大学期间或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3)面试。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等各种能力,测试申请者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设想和主要倾向,综合考虑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生源状况决定是否录取。面试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往往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二)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中,一是注重基础理论课,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一般所占比重都比较大;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十分注重加强文理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避免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许多博士生专业开设了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外系课程。另外,一些大学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研究项目推动跨学科课程学习。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更新很快,特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不断更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研究生在培养中十分强调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研究生活动时,都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为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导师常常把基础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融合,构成研究生教育的两翼。

(三)导师指导

美国硕博贯通研究生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团队合作式指导方式。美国的研究生不是一入学就选择导师的,而是先参加课程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和教师互相了解,然后学生根据对本专业师资力量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和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般情况下,硕士生指导委员会由3―5人组成,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由5―7人组成。这种学科团队合作指导的方式,具有教授之间学术优势互补、提供多方面研究机会以及应变能力强的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扩展和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在特殊情况下,学生有权提出更换导师或重组指导委员会。

(四)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也称综合考试(general examination),一般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两年后,根据学习进度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组织3―5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口试、文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和论文等方式。资格考试的难度非常大,淘汰率一般在5%―20%。如果2―3次没有通过考试则会被淘汰,学生只能获得硕士学位。

四、启示

通过对德国和美国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第一,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国家、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实际情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各有特色,但是都与自己国家人才培养传统制度相符合,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生源遴选上,严格而又灵活。两国的贯通博士生在生源选拔上都不完全以分取人,而是通过多方面、多方式考察来确定,更加注重对科研素质、科研潜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的考察。第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培养过程管理。两个国家在贯通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制度,从入学、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到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答辩,以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第四,课程设置上重基础,讲宽泛。德美两国在贯通博士生培养课程上都注重跨学科交叉,宽口径设置,鼓励学生跨系选课,以培养学生宽泛的知识结构。课程知识都更新很快,与前沿研究结合紧密,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互贯通,理实结合,科教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之,德美两国在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贯通与开放的原则,尤其是美国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全面的贯通与开放,贯通的课程体系、导师指导制度、分流淘汰机制,开放的学术氛围、课程选择、能力培养等。当然,两国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提醒我们在构建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注意,比如德国单一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导师水平、精力限制,可能影响指导质量;美国严格的资格考试,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致使博士生的流失率偏高。

参考文献:

[1]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2]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2).

[3]陈学飞。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0-75.

博士生学位论文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英国;新制博士;博士生教育;启示

近年来,英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新的博士生教育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受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影响,为应对知识经济、市场竞争等提出的新挑战,弥补传统哲学博士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英国博士生教育在传统哲学博士的基础上,先后衍生了专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课程博士(Taught Doctorate)、论著哲学博士(PhD by Published Work)、实践博士(Practice-Based Doctorate)、新制博士(New Route PhD)等类型,培养目标从单一的以学术为业走向职业分化。本文以英国颇具特色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制博士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介绍其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开设学校和专业,并从入学标准、课程设置和导师指导三方面分析其人才培养特点,以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示。

一、新制博士生教育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英国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哲学博士学位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雇主们认为博士毕业生并未具备长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技能;二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国大学面临的财政困难及随之发生的大学教职岗位的缩减,导致博士毕业生获得学术职业的机会减少;三是哲学博士的毕业率常令人不满意,导致人们对哲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和目的进行重新思考;四是针对新兴学科,尤其是专业领域,传统哲学博士并不适用;五是非全日制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更加灵活。1993年,英国政府在《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Realising our Potential: A Strategy fo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白皮书中指出,博士生教育在公共财政经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使对其的财政投入物有所值,不仅能满足纳税人的利益,也能满足博士生个人的发展需求。[1]

2000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总结了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特点:一是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不是局限于博士论文的狭窄领域;二是使学生具备重要的通用技能;三是开展团队合作;四是定期开展正式评价;五是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六是开展研究项目,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这与英国哲学博士聚焦于培养单纯的学术职业所需要的学术研究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开始思考英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建议重新定义博士生教育的学习课程、增加明确的培养内容、拓宽博士生的技能和知识领域。[2]

2001年,在英国政府、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全力支持下,英国10所著名研究型大学发起了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新制博士生教育符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制定的博士生教育标准和原则。

新制博士与传统哲学博士属于同等学位,是一种教育选择。新制博士生教育不是对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的取代,而是对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博士生教育的继承与扬弃,兼取两者之长、避其所短。它保留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通过增加通用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克服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因缺少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因技能培训过度专门化带来的博士生就业的单一指向性,新制博士能胜任大学教学、企业管理、政府和公共服务等工作(如图1)。

二、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开设专业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博士生教育应对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产物,由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开设,涵盖4大学科120多个不同专业,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选择。

(一)培养目标

新制博士生教育以培养大学、企业、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等领域从事管理和应用性研究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它不仅适合致力于追求学术生涯的学生,而且适合意欲进入企业或工业领域发展的学生。新制博士生教育毕业生是独立的研究者,具备相应的个人能力和可迁移技能: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交流的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媒体的相关能力,商业方法和经营能力,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创建衍生公司、高科技公司的能力等。[3]

(二)开设学校

就学生的研究经历、授予学校的声誉和学位的价值来说,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提供优质教育的里程碑。新制博士生教育由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开设。2003年,开设学校扩展至34所顶尖研究型大学(见表1)。

(三)开设学科与专业

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新制博士生教育开设学科包括艺术、人文、语言,经济、社会科学,医学,以及工程、科学和技术四大类,涉及120多个专业。其中,工程、科学和技术学科及其下设专业开设的新制博士教育项目最多,其次是经济、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文、语言学科及其下设专业(见表2)。

三、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特点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的一项国家计划,旨在使博士生具备大学、企业、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为此,新制博士生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课程、实践学习和高级研究经历,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提升其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开展跨学科学习扩展学生在新的研究方向上的专业特长。具体来说,在入学标准、学制与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等人才培养过程方面,新制博士生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入学标准与传统哲学博士相同

新制博士生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获得博士学位的“快速通道”,被授予荣誉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即可攻读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对于取得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新制博士生教育将拓展和进一步发展他们的专业和可迁移的通用技能。

新制博士生与英国传统哲学博士生的入学条件相同,主要包括学术水平和英语语言水平两个方面。与哲学博士生教育一样,所有学科和专业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都面向英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开放,但目前,主要面向国际学生,为国际学生提供获得博士学位的新路径[4],使其具备研究能力、其他技能和广阔的学科知识。

(二)课程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和论文研究贯穿整个博士生教育阶段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为应对迅速扩展的全球人才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提出的新要求而产生的,以美国顶尖大学博士生教育为参考标准,学制为4年,将所学专业的正式课程学习、广泛领域的研究和专业技能培养与具体的论文研究相结合。通常,课程学习占40%,专业技能培养与撰写毕业论文占60%[5]。学士学位获得者即可攻读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课程为相关专业的硕士课程;如果不撰写博士论文,学生可完成要求较低的硕士论文,只取得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年,其余三年的教学时间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减;专业技能培养包括专门技能和可迁移的通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安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但第三年和第四年也有所涉及;论文研究则贯穿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见图2)。可以发现,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前期强调课程学习,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用于研究的时间逐渐增加,到第四年时,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开展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6]。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类似于北美的博士生教育模式,但又不同于北美模式。它将课程学习贯穿于整个博士生阶段,而不像北美模式那样将课程学习全部安排在博士生教育的早期阶段。[7]

如在布鲁内尔大学,新制博士的学术研究要求与传统哲学博士一样,科研训练贯穿博士生教育全过程。课程内容包括通用技能和特定学科的专业技能培养两部分,共计120学分,课程学习主要在前3年开展,以为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见表3)。所有新制博士生都必须选修培养通用技能的五大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块则呈现出学科差异。

(三)个别指导与合作指导相结合的导师指导模式

新制博士生教育兼取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学徒制”个别指导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合作指导的特点,在合作指导的基础上保留了哲学博士“导师制”亲密的师生指导关系,将一对一的学术指导与小组指导、讲课和导师辅导相结合。在整个博士生培养期间,学校为新制博士候选人设立导师指导小组,为学生的研究项目提供建议,监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成绩,定期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采用传统的由内部和外部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的形式,学生进行口头答辩方予通过。

在德比大学(University of Derby)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中,学校为每位新制博士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为责任导师(Director of Studies),另一位为第二导师(Second Supervisor),两位导师都在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学术指导。两位导师定期单独或一起约见并指导学生,责任导师是博士候选人学术研究的首要责任人,负责监督学生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术和生活帮助;第二导师通常负责对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补充性指导和帮助。[8]

在布鲁内尔大学,每位新制博士生配有两位学术导师(Academic Supervisor)和一位项目教练(Programme Coach),学术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负主要责任,支持和监督学生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项目教练与学术导师协商后,在整个博士生教育阶段为新制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和通用技能培养提供支持。具体来说,学术导师的职责是就研究的性质和预期目标、研究项目的计划、文献和资料来源、课程学习、必要的方法论、范式问题等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定期的导师指导和研讨会与学生经常联系和开展讨论;当学生有需要时,能及时约见或安排其他导师约见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对学生的论文研究给予详细的建议,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学位论文;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学生的论文研究提出建设性评论;根据学校规定,定期召开导师会议,组织学生在讨论会或导师会议上汇报学习和研究情况;通过年度汇报,发现学生论文的问题与不足;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建议与支持。项目教练的职责是鼓励学生在整个博士生教育阶段审查和反思自己的进步与个人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给予帮助,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确定学习需求和探索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理解新制博士生教育的独特之处,鼓励学生与学术导师开展建设性的合作,确定开展某一研究所需要的学习要求。[9]

四、思考与启示

博士论文【第三篇】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内容来看,我国网民数量在16年间实现了高增长,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亿,其中,手机网民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在单位和家里上网的使用情况明显增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个小时,而1997年每周上网超过10小时的人数仅占%。笔者也曾做过一些青年人群的调查,在18~22岁的大学生中,只有10%通过电视新闻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有80%以上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知新闻信息。学生一般会人手一部手机或PC机,由于通过网络浏览资讯本身就有迅捷快速、节约时间、选择性强的优点,这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非常重要,并且它的可选择性非常强,如果不喜欢一个视频新闻中的单条节目,完全可以跳过它看下一条,电视新闻显然不具备这些优点,尤其是电视新闻会经常有些无关痛痒的冗长消息出现,这更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提前离开电视机。

二、网络时代下电视新闻变革必要性及重点方向

1.变革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活足以让大部分青年人养成从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如果电视新闻不进行改革,当这些年青人成为社会主流一代,那么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面对网络化的大潮电视媒体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革,因为网络化大潮是这个时代的趋势,也是“大势”,若我们从其而行,就应顺势而起。

2.变革重点

变革从何处开始,这就要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本人认为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改变节目编排形式,增强新闻内容吸引力;畅通新闻信息渠道,让电视新闻真正成为人们“喜闻常见”的“大众新闻”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新闻若要保持舆论主导地位,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发挥相应的“正”传播效果,所以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让新闻内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语言趋向平民化,内容贴近民生,让更多的与百姓相关的新闻信息进入传播领域,是新闻真正走向“百姓利益代言人”的一条正确渠道,甚至可以压缩时政新闻的报道篇幅以加大民生新闻内容的报道,让时政新闻真正成为“时政简讯”,让民生新闻“最大化”服务民生。

三、结语

博士生毕业论文【第四篇】

博士生开题报告的写法

1、博士论文要有原创性知识;

2、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不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博士论文开题要确定用什么样的知识来回答提出的问题。这些知识应该是多学科的知识(cross-discipinary inquiry)。方法论包括两种:理论框架和技术性、技巧方法。开题报告不能简单罗列,只要做到同类项归类。另外,文献索引要规范,譬如可以采用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

论文开题是语境、语汇、逻辑和方法的统一体,开题是寻找一个合适的语境,用合适的语汇,以合理的逻辑,并论证方法的合理性。开题报告是一个过程,早点开始,不断去梳理。开题之前是决策,是选择,很痛苦(如何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很费心思);开题之后要硬着头皮坚持,总会发现精彩之处(找到了之后就好好过日子,会找到属于两个人的精彩的)。 开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开题性质的认识。开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功能是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是由博士生对博士论文研究报告的价值性和可行性的一个辩论文本。(2)选题。选题要有挑战性,理论性和可行性(feasible)。题目是研究出来的,不是给定的。问题有problem, question和issue三类。(3)文献综述。综述是指综合评述,是对知识的梳理。综述文献不是做相关领域的文献,那些不能证明问题,而是on??,of??的文献。另外,不能对文献有偏见,也不能出现很少有人研究,没人进行研究的语句。

4、开题报告的撰写时间至少需要一年。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竞聘演讲稿 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典礼演讲稿 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德育工作总结 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请示报告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

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法律移植研究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产品质量法制发展,相较于民事法学其他领域起步较晚,其自二十世纪初发端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产品交易频繁,致这一新兴法律领域迅速发展。而产品质量法演进,实反映近代社会运动史及经济史变化,若谓十九世纪系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时代,则二十世纪即堪称为消费者保护运动高峰。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及演进,始终遭受来自大企业及资本家积极阻挠或消极抗拒,致使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始终带有对抗及冲突色彩。

本研究即试图就产品质量归责原则法律移植的演进历程作为中心,根据回顾产品质量历经契约责任及侵权行为责任、过失责任主义及无过失责任主义等法学思潮变迁,据此重现产品质量法制百年来发展过程,试图对这一特殊而充满争议、冲突法律领域,对其演进作一个粗浅研究。

目录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中国古代法是否有类似条文或是制度

3. 近现代的引入背景、主要修正部分

4. 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5.拟研究提纲

正文:法律为人类试图以理性建构秩序产物,是社会文化现象一部分,随着人类生活发展,法律内容也须相应改变以适应新形态纷争。而重大的社会改变是源自于法律体是外,也就是源自于社会制度里面的法律体是外,法律体是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制度,法律体是不是遗世独立的制度,法律体是无法自外于外在的影响。法律于社会变迁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观诸民事法律发展,由早期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根植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致使西欧各国于十九世纪陆续制定民法典时,就侵权行为法制归责原则,均严格奉行过失责任主义,自十八世纪末叶工业革命发端,经过百年发展,生产技术革新造成产业结构重大改变,尤其是机械设备渐次取代手工制造,商品得以大量生产,使民众可很容易由市场上取得所需商品,此种生产消费模式演进,虽促进工商社会繁荣,制造商为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往往仅着重于降低成本,对产品安全性及品质则有意无意加以忽略,造成大量劣质商品充斥市面,复因一般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信赖及产品内容高度技术性,已无能力分辨其优劣,致使劣质产品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此于十九世纪末叶层出不穷。是以,产品质量(或称商品责任、商品制造人责任)概念,于十九世纪后半业即已散见于英、美法院判决中,斯时仍未形成具体法概念体是,且责任类型仍未脱传统契约关系相对性或侵权行为法过失责任主义范畴。迄至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及美法院判决已渐次就产品缺陷案例跳脱传统侵权行违法或契约法思考模式,寻求新的解决道;而德国法院也试图根据减轻原告举证责任方式,以平衡一般个人在举证上困难。

4. 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产品责任法制发展,相较于民事法学其他领域,起步虽然较晚,惟其自二十世纪初发端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而发展迅速,产品责任法制对于近代经济史及社会运动史可谓影响深远。若十九世纪系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时代,则二十世纪即堪称为消费者保护运动高峰,而产品责任法制发展及演进,始终遭受来自大企业积极阻挠或消极抗拒,视产品责任法为洪水猛兽,正因阻碍来自于企业,使产品责任法制发展甚为波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0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