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79106

【导言】此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1

关键字: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创新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在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们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和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重在能够让学生正确真切地体会作者情感目标,只有正确理解作者情感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训练以及让小学生的阅读各项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方面,想象力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此,帮助学生发挥想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发挥想象的同时更能够接近作者情感,比如,当作者描写景物时,老师们让学生们根据阅读中的语句描绘画出一幅图像,在绘画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以及思考还有想象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走进作者的思想中去。因此,老师要多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发挥想象。比如,通过绘画的方式,通过观察阅读配图的方式。老师还可以给课堂多增加一些创新元素,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发挥想象。老师可以把阅读中出现的事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比如,用PPT或者是音频、视频等,这样的方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发挥想象,有利于学生们在想象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阅读课堂是他们学习基础知识,积累阅读技巧的重要时期。哲学上说量变促成质变。为了从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有义务引导学生们拓展阅读的视野。比如,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在每节课结束之后,给学生们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类似于当天学习内容的阅读练习,或者是一些与阅读中知识相辅相成的阅读内容。作为老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们抽出特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每周的阅读课,老师应该尽量安排在每周的相同时间,这有利于学生们在同一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自主的阅读教学课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安排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所阅读的作品和内容,让小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将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摘抄下来进行知识积累。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生们对不同阅读作品类型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另外,作为老师,也要适时地给学生们推荐一些有利于提高阅读的课外读物。以上这些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更有利于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投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努力与学生们建立师生友谊。举个例子,在阅读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角色阅读课文,这样有利于学生们投入情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老师还要在阅读课中对学生们的进步予以表扬,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增强学习自信和兴趣;老师要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多了解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生活,试着与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在很多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没有活力和吸引力以及对于老师的生疏。所以说,作为老师,要做走近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四、避免题海战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在阅读课结束之后会让学生们完成相应的阅读练习。还有老师会在阅读课结束之后给学生们分布一定的额外练习甚至给学生布置超负荷的习题。这些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作为小学阅读老师一定要明确不能实行题海战术,这只会消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耐力。另外,在习题的布置与讲解过程中,老师不要照搬答案只根据答案进行完成练习,还要在做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问一些为什么,多补充一些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够不仅达到检验阅读理解的目的,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每当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老师一定要进行及时地讲解,否则练习只会变成没有作用和效率的练习,错误没有得到改正,学生下次遇到还是会错。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之间互相帮助,对所完成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比如,老师把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在深入分析一片阅读文章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以所在队伍为单位进行互相提问,如果能够答对对方小组的问题,则可以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分;如果回答错误,则提问的小组加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们的回答问题能力,还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们更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阅读文章。同时,也让教学课堂更有活力。

总而言之,小学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善提高,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要注重对学生量的积累以及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38-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要的作用。由于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主要是停留在督促和检查的层面,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还缺乏了解,很少或不能给予有针对的指导。另外,阅读目标取向的浅近,学生阅读的狭窄,削弱了教育者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与实施。因此,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现实情况下,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几方面进行指导。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关键

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安德森教授表示,在儿童启蒙教育阶段,培养他们对语言的阅读的理解非常重要①。在我们教学中,对很少进行阅读的学生而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感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学生普遍喜欢读的是情节性、知识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而对于老师、家长推荐的,他们自己也认为是有益的,但对其中的不少内容提不起兴趣。《新课程怎样教》中写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下一番工夫去制定阅读计划、实施和指导,应以年级段课外阅读的目的和任务、阅读主体的阅读背景为主要依据。

教师示范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示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我在教课文《青山处处埋埋忠骨》时,通过有感情示范读课文::“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对接到电报后种种表现的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让学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为理解整篇课了铺垫,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熟读成诵,兴趣升华,体会意境。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匆匆》时让学生在抓住课文的写作意境,感受作者思绪万千,带着饱满的情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句,以细腻独特的笔触,形象奇妙的构思,写出了无法挽留时间的感慨及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使学生体会《匆匆》一课的语言像诗般优美,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着的小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游戏设趣,或以故事激趣,或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引趣等。

2.在教学中以阅读为主体,在阅读中思考、理解课文

通过以反复研读去理解课文。阅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②。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尽可能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学到知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讲到“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的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其中,作者为什么不写谈话的内容而写我的内心感觉?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时教师大可不必给学生做详细、理性的分析,而应采用以读代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及预习中的人物简介,便可悟出其中的含义,并深深地体会到叶老不仅亲切随和,而且还有着渊博的学识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他就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是教学中的首要部分,让学生走进文本,口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作者写作的意境及读出韵味。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公开教学观摩课中教《观潮》中第2自然段时,他让学生读了一遍,就紧接着问:“这一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潮水’,而写此刻‘满面上很平静’?‘早已人山人海’说明了什么?”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很多同学感到很茫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面对来听课的领导和教师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此时教师急了,于是便指名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回答,结果还是无言以对。由此可看出该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读书思考的重要性,没给学生留出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不是天才,不可能过目不忘,更不是一读便知。如果能回答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人人都可以当语文教师了,学生大可不必来上学,直接由父母指导就行了。因此,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真正让农村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通过阅读感悟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③。所以在农村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出文中的“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给学生。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 例如,在教《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么?”“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这究竟是为什么?”由学生读出情感,感受战争对动物的影响,体会作者对战争的愤恨与不解。教师通过四个连续的“再也不是”的引读,将美景与战争的场面重现在学生的面前。此时此刻,痛惜、伤感、愤恨、惋惜、难过等多样的情感在学生的心意升腾,使学生的感情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阅读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渗透了高尚的人文因素,真切地体现了文中的“情感”。

3.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阅读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大有裨益。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特殊原因,在阅读教学中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培养学生驾驭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观,确立主体发展意识,“授之以渔”孜孜不倦地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强者。从而更好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宗海著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60

[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接33页)

强化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也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治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政治教师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扎扎实实地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上接32页)

们是立体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在学校正常上课期间,我们在游戏厅或网吧有时会发现一些不上课的学生,无非是逃课的学生。对“目击”这件事的教育管理者或人民群众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游戏厅老板,会有两种选择:管和不管。管,就要通过询问了解情况,再进行恰当的教育;不管,就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两者的不同态度对这个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前者管了且进行了恰当的教育,以后在那个游戏厅或网吧会很少见到这个逃学的学生,因为那里已不能成为逃学者的躲避的空间,也切断了他形成不良习惯的路径。反之,不管,那么逃学者会频频光顾那个游戏厅或网吧,很可能那里就成了这些学生形成不良习惯的温床。如果我们每个教师、学生家长,游戏厅老板或社会群众,都能象前者一样,多关心教育问题,不给一些学生“流浪”的机会,遏止他们形成不良习惯的途径,那么他们就会呆在他们该呆的地方,就有机会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或许正是你的一席话使他们从此走出迷茫、重建自信,拥有美好的未来。这里或教师或学生家长或游戏厅老板或社会群众,都是立体环境的一部分,每一位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还协助教育工作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达到了一定积极效果,那么这个立体面就是高质量的,由他们所组成的立体环境也是高质量的,从而由他所进行的教育也是高质量的。这充分体现了立体环境及立体教育的重要性。

立体教育,需要一个有思想觉悟的教育队伍,需要一个热心教育的队伍,需要一个团结的队伍。只要做了我们必须做的,做了我们应该做的,那么,我们就会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掌握主动,就会在新世纪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立体教育是德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活跃在德育工作中的一缕清溪。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新课改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取信息、拓展思维、培养文学情操和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教师和教材交流对话的工具和载体。阅读教学和别的教学不同,教师的身份地位在阅读教学中与传统人们认为的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变成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引路人,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一、小学语文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探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首先应该明白小学语文阅读存在哪些问题。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1)阅读时间缺乏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所以从小学时期开始,他们不光要承担着各种课业负担,还要把本来就不多的课余时间挤出来分给社会上的培训班。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更甚,因为他们面临还有接踵而至的升学压力。白天上课已经很辛苦,晚上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加班加点的赶到晚上十点左右。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了。所以,孩子们除了阅读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之外,几乎没有时间涉猎课外读物。现在网络媒体发展也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大的冲击作用,与阅读相比,孩子们更愿意去游戏厅、上网及看动画片。

(2)缺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的缺失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致命的。研究发现,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是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他们觉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是一种不明智行为,阅读产生的结果是很抽象的,短期内也看不到效果,还不如等待老师的讲解,把时间用在作业习题上或者电脑游戏上。

(3)阅读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也喜欢阅读,也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进行阅读,然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不说,也没有对文章的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和把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精读和略读的把握不当,有些文章是需要精读的,例如,文言文,却进行略读;有些是需要略读的,如故事会、社会周刊等,他们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二)教师的角度

(1)语言训练方法不准确

许多老师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只是强调短期的结果,忽视学生长期语言运用效果。例如,很多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缺少对生活的感悟、词汇量不足等原因,看到作文就头疼,老师帮助孩子快速提高作文成绩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采用不当的方法,只能是适得其反。有的教师就介绍学生背诵参考资料上的优美字、词、句,在写作文的时候直接套用就可以了。像这种缺乏理解、忽视过程、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语言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误导,学生会以为阅读是浪费时间的行为,还不如直接记忆参考书上的句子来得爽快。

(2)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并不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随意选择教学文本,对文本的解读要么是不够规范专业,涉及到的教师个体的发挥过多;要么就是对文本的选择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无法理解。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修订版新教材的课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精读、略读及选读。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训练中要分清重点、难点,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运用阅读练习,实践,再到阅读的学习规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孩子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同时他们也热爱模仿。首先,从老师自身来说,要不断积累文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要关注当下的重大新闻事件,并能对此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想象,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语文老师,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崇拜和模仿心理的。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见多识广、出口成章的语文老师,都有可能是学生喜欢阅读的原因。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和好文章推荐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二)教师要树立起多读少讲的预读理念

新教材的编排中,略读课文的比重明显增大,这有利于教师指引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理论方法应用到阅读实践中来,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首先引导他们根据略读提示,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然后老师再有目的、有计划的编排自己的训练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学情况,选择学生特别有兴趣的几个问题进行全班学生的自主讨论。让学生从自主思考阅读实践中学习到读书的方法和乐趣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在略读《阿里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提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思考。教师可以问:“阿里山的云雾让作者感到惊愕与喜悦的原因有哪些?”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主动的反复阅读,从而理解阿里山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三)自读文选帮助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

人教社的《自读课本》是为了迎合新课改的号召,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编写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级对号入座、分册阅读,里面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可以为学生自主的运用语文知识阅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己的思考内容。

例如学生在学习长征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另一首李志民的描写长征的词《江城子。忆长征》,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己寻找与长征有关的诗词进行阅读,喜欢的还可背诵下来,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综上所述,寻找到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重视小学的阅读教学,加强阅读教学的训练,开展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李政权。语文学习中“读”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教师要把相似的文章或片段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一、读课本

一年级上册西师版教材编排了24篇学习拼音的课文,都是有趣的儿歌,童谣,浅近易懂的诗歌等。学生一学就会,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很有成就感。教材还编排了10篇识字课文,17篇阅读课文。可见,就算在学拼音,识汉字最最重要的一册教学中,阅读教学仍是重中之重。新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b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践行“群文阅读”,达成新课标目标,又有什么不妥呢?

二、读配套的书刊

近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同步阅读》,《学语文之友》杂志社出版了《群文阅读》,还有一二年级学生专属的《少年先锋报》,这些读本,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群文阅读的视野。课本中有大量的童谣,儿歌,古诗文,绕口令等,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引领学生们去阅读这些配套的辅助书刊,拓展阅读渠道,为学生提供有异于以往或以往没有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具体情境中收获阅读。比如我们在教学积累运用中的绕口令《画荷花》、《吃葡萄》时,适时引导孩子们拿出《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一年级(上)》,练读,比赛读上面的这组绕口令《舌尖上的运动》。孩子们在读好这些绕口令的同时,体悟了发音准确的重要性,从绕口令中获得了常识知识,也在练习比赛的过程中收获了欢乐,释放了激情。这不正是快乐学语文的精神所在吗?

三、读图书室图书

基于我校的现状而言:学校有大量图书,绝大部分图书是新进图书,在这些图书中不少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动漫画册。针对学生实际,注音读物学校购买得很多。每学期我们在开学之初就会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抱回人手一册的课外读物,大量的科普类,文学类,自然类读物应有尽有,都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好读本。一抱到班上图书角,孩子们就争着去抢图书,如饥似渴地看起来。一年级小朋友很多字都不认识,汉语拼音也是在逐渐学习,但图书上有精美的图画,孩子们是很爱画画的,他们会利用图画来猜测文本的意思,会争论,会请教,更渴望学好拼音尽早能独立看懂课外书,这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帮助也很大。不是老师家长逼着他们学,而是他们自己很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拼音的逐渐掌握,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浓了,人前人后都在大声朗朗地拼读,读课内的,读课外的,似乎在展现自己会拼读了,唯恐别人不知道似的。老师们不时地夸上几句,更比吃了蜜还甜,读得更欢了。要是提议让他们比比谁更棒,一个个摩拳擦掌,认真得跟上世界大擂台一样。输了的同学也不气馁,会不好意思地笑笑后更加发奋地拼读起来。

一年级小朋友“群文阅读”怎么读?这正是我们在探究摸索的。

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用游戏比赛做载体,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他们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是尽快能够阅读,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必须尽可能快的使学生认识一定量的字,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目标分为“认识”和“学会”两个,鲜明的体现了“多认少写,认写分流”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我们切实要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声母,韵母,读准声调,识别整体认读音节,并能达到快速拼读。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快速认读生字。所以在教学拼音时,不仅仅要引导孩子正确发音,记住拼音字母的字形和书写位置,还要引导他们拼读相应的儿歌,在诵唱儿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熟悉拼音拼读方法,再结合每课课后练习题,目标清晰地教孩子们拼读,书写拼音的拼读,达到口、眼、手、心专注一致,提高拼音识记效率,同时孩子们在拼读儿歌时也自然而然记住了一些字的字形,加快了认字的步伐。在拼音教学中,我做到利用游戏激趣,调动学生全部感官,寓学于玩,让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扎实。

在汉字教学中先教学生认字为主,字的“讲、写、用”等方面速度可放慢,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也会及时跟上的。汉字教学上我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促成快乐识字,首先引导孩子观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再进行万花筒教学,编一编、比一比、画一画、组一组、抢一抢、说一说、变一变,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叠一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用鼓励激趣,相机进行“群文阅读”,阅读大量课外书识字。在课文阅读上,我很注重朗读指导,少齐读,多自主读;少讲解,多示范读;少重复读,多评议读;少放任读,多品味读;少单一读,多花样读……因为朗读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环节,它用有声语言来准确地传达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是促进课本语言内化的重要手段。在一年级阅读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多读,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注意读书形式的变化,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达到预定的阅读效果。我引导学生们图文对照,边读边想,以画促读,以演促读,熟读成诵。通过综合阅读、适时提问和引导等方式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阅读的热情,调动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扩展了阅读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成军。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06)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文5

一、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创新思维,将会带来教学史上的巨大革命,带给教师和学生以全新的理念。灌输式的教学,专制的传授模式必须打破。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第一,激疑促思。“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疑问是创新思维的火种。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兄弟。“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激疑促思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该怎么激疑促思呢?首先是引导。如从横向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广泛联想,认识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从纵向引导学生溯古探今,思前想后,由表及里,从浅入深,寻根究底;从逆向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反面另辟蹊境等等,促使学生思维从多方面发散。其次是分析比较,辩别异同。阅读教学中从横向、纵向比较中激疑,让学生辩别异同,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动力。

第二,讨论立异。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刀,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有讨论可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锻炼学生对问题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讨论中要让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给学生自信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划一的标准,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讨论中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讨论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由的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有好差生间讨论,还有师生间的共同研讨。课上人人是质疑者,人人也是解疑者。有人说,两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种师生间、学生间互相研讨交流,每个学生获得的又是多少种思想呢?其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改变了“作者主体论”的狭隘理解,代之以“读者主体论”的广阔思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代之以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自然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和学生观,还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教材的钻研和处理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学生的需求、选择、爱好,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指引学生走向成功。教材的处理上应该“求活、求实、求新、求放”。求活,指正视学生的差异,找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发展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化、层次化、趣味化,能直接辐射到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发展。求实,指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要实实在在,不求花样,不追时髦。教材处理设计的目标应导向在教学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否能体现学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教材处理的密度,效度是否科学等。求新,指教师处理教材的观念要新,要有前瞻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材,看学生,看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教材、围绕教学的设计共同进行的“三度创造”。求放,指处理教材时,教学框架的搭建要灵活、要开放,吞吐量要大,能便于教师在课堂中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的随即处理,教学过程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形成积极追求的心理倾向,教学境界旨在达到“放得开收得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二,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柳斌在“21世纪中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靠教师对词法、语法、学法的讲解,也不能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学生在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特级教师周一贯也曾指出:“按汉字、汉语的特点来指导语文课堂教学。”“要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通过领悟来掌握语言规律。”“要把语言的规律与语言蕴含的文化、思想、情感融合一体让学生感受、认识、发现,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小学阶段是学生习得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因此阅读教学的关键是为学生语言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学的设计都应具体地体现出学生语言的过程和有效性。把说话、朗读、默读、背诵等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而并不只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把感悟、体会、欣赏、想像等融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当中;把语言训练和学生的思考、想象、质疑、答疑、探究等活动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相象等思维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三、正确处理教材的方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17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