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幼儿教育教学(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46030

【导言】此例“幼儿教育教学(精彩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教育教学【第一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法 课堂 微笑

如何提高幼儿的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文章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幼教工作后对幼儿教学方法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兴趣与幼儿课堂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的动力之一。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幼儿都是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的,进入幼儿园后他就会把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转移到老师身上。这时幼儿教师作为园丁,在激发和引导幼儿学习的兴趣上就起到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幼儿,经常的拥抱和抚摸幼儿能给幼儿带来亲切感。用最和善的目光去鼓励幼儿,使幼儿觉得老师和蔼可亲,这样幼儿对老师就有一种如同父母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下,幼儿就会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就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运用故事教学法。故事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兴趣的。像大灰狼的故事。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狮子王的故事等。这样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再次,把游戏引人课堂。幼儿是一个爱动爱闹的群体,所以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满足幼儿爱动爱闹的要求。幼儿会在游戏中锻炼自己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的兴趣。

二、微笑与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把微笑带进课堂非常的重要。幼儿在上幼儿园前,父母给予孩子最多的就是微笑和夸奖,这样孩子在一种很慈爱和和谐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父母的疼爱也通过微笑送给了孩子。这样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一步步成长,顺利进入幼儿园的学习当中。

微笑能使老师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使孩子在幼儿园中有一种家的温馨感觉。幼儿园的老师大都是天真活泼的,如果常带微笑,孩子会认为老师有妈妈的亲切、和蔼他们就愿意与老师亲近。通过微笑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无形中就会给孩子一种鼓励。当孩子取得一些进步时,比如说,孩子学会了一个字,并大声地念出来,这时老师就要微笑着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微笑也是一种有爱心的态度。这种有爱心的微笑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幼儿教学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就像催化剂一样能使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微笑可以给孩子学习和生活带来勇气和兴趣。幼儿教师用微笑这种有力的语言,架起一座和孩子进行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在这个桥梁的联通下,老师不仅仅能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能更好地对孩子在各个方面进行启蒙。比如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往往对自己看到的物品和现象产生浓厚的好奇兴趣,这时幼儿教师就要用微笑的方式积极的引导,在好奇心激发起的学习兴趣中把知识交给孩子。同时也鼓励了学生产生更多的好奇心。

三、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

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并在这种生活中学到知识,为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目标。但是目前幼儿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社会的激烈竞争,严酷的优胜劣汰,家长又各种课外辅导都安排在孩子的课余生活中。这样孩子就在一种很大的外界压力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并非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实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融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在社会大环境下关注幼儿的生活。使孩子在生活中吸收养分,把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教学水平。

首先,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也是孩子愿意活动、喜欢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运用行进行分析,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进而找到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孩子们洗手时,总喜欢用肥皂把擦手的小毛巾搓呀、洗呀,俨然一副做家务的大人模样。洗手帕既是培养幼儿生活劳动能力。热爱劳动情感的需要,其既是洗涤过程又是幼儿感兴趣的。

其次,将生活技能方法融入浅显易懂的儿歌中。很多儿歌都是来源于现实。对幼儿的启蒙而言,有很强的社会认知作用。儿歌的音调和节奏都很轻快活跃,孩子乐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将幼儿学习某种技能的方法、秩序甚至一些常规要求、品德教育都融人浅显易懂的儿歌中,不仅适用于集体教学,也为幼儿提供了自检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如让幼儿听和学这样的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快快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这样在优美的儿歌旋律中不但使孩子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还使他们学到了卫生知识。

再次,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幼儿来说,有序的、系统的知识并不是最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而日常生活中体验性、探索性的知识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常常蕴涵着一定的自然和科学规律的道理.凝聚着日常人们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应从中发掘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教育与生活紧密融合。曾经有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一个幼儿园中班的教室内正开展着“我的玩具”的主题活动。教师请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一样玩具来园与同伴分享。这时一个同学肩上扛着一根黄澄澄的“金箍棒”。神气活现地走进教室。他得意地扫了大家一眼后大喊一声:“我是孙悟空! 变!”只听“啪”的一声。手上的“金箍棒”猛的变长了许多。 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全粘在了他的身上。大家都想玩他那根金光闪闪的金箍棒。这时教师说了:“我们一起来做金箍棒吧!”并从储藏室取出许多废旧挂历、彩纸,师生共同做了好多彩棒,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兴奋。

参考文献:

[1]周兢主编。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语言》.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徐明编著.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幼儿社会教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幼儿【第二篇】

幼儿园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实行自我管理与控制。目标管理的实施,是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有利于完善和巩固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首先由园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商议,形成各方共同承认和接受的工作指向,提出幼儿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其次将目标层层展开,建立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的目标体系。最后围绕目标制定计划,使管理活动按照科学的运行程序向前推进,逐步接近直至实现幼儿园的目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园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环境整体的教育功能。以陶艺、舞蹈、英语口语为特色,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努力将我园办成一流名园。

规章制度是幼儿园的“法”,是为实现幼儿园的目标,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和对各类人员的要求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对完成幼儿园各项任务,建立正常次序,提高各类效益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各项目标的实施。开园以来幼儿园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全园性的制度有:泰景幼儿园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及教研制度、考勤制度、家长工作制度、幼儿作息制度等。部门性制度有:卫生保健制度、财务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备课及听课制度等。岗位责任制度有:园长职责、教育主任职责、班主任职责、保健员职责、炊事员职责等。其实制定规章制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严格执行。

二、坚持保教并重,注重提高教师素质。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为了使我们的保教工作的管理与组织有系统、有目标、有层次,我们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指导教师、保育员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总结。使目标管理落到实处。在保教工作的实施过程还会出现重教轻保的思想,经过多次的学习、教育教师们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保育工作的质量。

高素质的保教队伍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新学期里我们把提高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来抓。(1)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己的学历。(2)开展园内的教学观摩活动评比、取长补短、互相提高、共同进步。(3)外出学习时将学习内容记录或摄影回来,在教研活动时学习、讨论。(4)定期召开教研会议,组织教师学习幼教新动态,新理念、搜索新消息。(5)开展教师技能训练。(电脑、陶艺等)。

三、教研方面

1、成立教研小组并加强教研小组的领导,完善教研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我园四个办园特色、电脑、英语口语、陶艺、社区网络,以教研为突破口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熟话说,要给别人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老师本身对这四个特色都是门处汉的话,谈何特色教育。更别说让家长满意,现在幼儿园的宣传力度已经做得不错,下步的就是看老师们如何将教育跟上去,服务质量跟上去,才能做到各符其实让家长满意。

2、老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制定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学期目标。在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写出学期教学内容安排。在学期结束之前会将教学目标作为测查小朋友的依据。进行抽测,检验各位老师的教学效果,并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

3、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做到动静结合,室内处结合。保证幼儿有2小时户处活动时间,认真开展各类游戏活动。提高幼儿整体素质。

4、发挥勤俭办园的精神及增强环保意识,平时注意收集废旧物品,如旧挂历、月饼盒、易拉罐等,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教玩具制作评比,也可动员家长举行亲子教玩具制作比赛(利用废品),发挥老师、家长、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卫生保健方面

1、成立卫生检查小组,加强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卫生保健工作各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2、加强幼儿饮食卫生管理,订好营养平衡的食谱,按防疫部门要求养需要及安全。

3、极积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处活动,坚持晨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体育锻炼。定期对幼儿园的设备、设施、园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五、家长工作

幼儿【第三篇】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如何做到有意的培养呢?我认为: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何等重要。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

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把鸡蛋放在屁股下想孵出小鸡;做化学实验乃至起火;因顽皮被学校开除,但他母亲能容忍他的“顽皮”、“出轨”行为,使他的创造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有时甚至会有出轨的“顽劣”之举,但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定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励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所谓创设情景,即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需提供可让幼儿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取出玻璃球,再一次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们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这时老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极为平常,但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地进行,孩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3.发展语言,促进思维。

众所周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还可促使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这样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如教师讲述故事时,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引导幼儿探究问题。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幼儿思考与语言表达,让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

二、有度:即把握尺度,指在思维活动中把握幼儿创造力的规律。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忽视幼儿创造力的萌芽,必将导致对他们潜能的巨大浪费,而若拔苗助长,则欲速不达。所以,我们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应遵循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规律,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中让幼儿尽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及时地给予启发、引导,但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适度引导。由于幼儿受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对某一科学现象的探索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因此,十分需要教师的支持鼓励和灵活、适当的指导。有一次,小朋友在玩吹泡泡的游戏,刚吹出的泡泡都是向上升,之后又落下来。一幼儿问身边的小朋友:“你看,泡泡向上飞一会儿就慢慢地落到地下碎了。”另一个幼儿说:“泡泡快落的时候你就用嘴吹它。”“那为什么不吹泡泡,泡泡就要落下来呢?”这里,幼儿已经观察到有关重力及空气浮力的物理现象。因为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教师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知识方面的延伸,只能给幼儿简单的解释,却不能用物理术语强迫幼儿想象,干脆留给幼儿悬念——待上中学时就知道它的奥妙。

三、有机:即有机渗透,是指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艺术活动中。

幼儿如何教育【第四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引导 适应社会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36-01

幼儿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十分关键。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应该从幼儿的终身发展需要入手,一开始就注重素质教育,通过多种有效手段,着力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良好品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如何引导幼儿适应社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科学教育观,自觉遵循幼教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幼儿目前尚处在学前时期,但幼儿的成长也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此,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教育实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有超前意识,要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自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学会尊重孩子,主动赋予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利,引导幼儿逐渐养成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幼儿的整个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尊重,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同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也是教育活动能否见到成效的关键所在。例如:幼儿吃饭时,教师和家长一般情况下不宜强逼;幼儿做错了事,教师和家长也不应该横加斥责;孩子需要更换衣服时,幼儿教师更不宜用命令的口吻来要求孩子。孩子什么时候干什么,想干什么,是由孩子的生理需求决定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孩子需求,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孩子的需求,教师才能得到孩子的欢迎,才容易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如果教师不注意,只知道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观念来管理孩子,甚至强迫孩子按照成人的行为行事,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上带来压力,甚至还给孩子留下自卑的阴影,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可以说,幼儿教师能否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能否自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自觉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幼教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学会尊重孩子,保护孩子自尊心

教师要尊重孩子,就应该做到:

一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甚至盛气凌人地对待孩子,教师缺乏民主平等的态度,常常将幼儿看做不懂事的娃娃,在教育实践中,甚至有的教师既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教师还常常拿孩子出气,孩子稍有过失,动辄就就厉声训斥,孩子的自尊心在训斥中被无情的伤害。这样做的结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甚至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二是幼儿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实践证明,好孩子多是夸出来的,训斥和指责往往不利于幼儿成长。我在教育活动中,一般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由于孩子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有限。所以,幼儿有时会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是很正常的现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我尽量不采用容易产生负面效应的批评、惩罚手段,而是通过肯定、表扬文明行为,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教育孩子学会善于换位思考,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法去疏导孩子,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三是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教育的对象虽然只是孩子,但孩子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保护他的自尊心,应该是幼儿教师强烈的意识之一。教师应该把孩子当做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像尊重正常人一样尊重幼儿,就必须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事情、思考问题,学会用孩子的观点换位思考。幼儿教师只有在与幼儿友好相处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会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尊重。如果教师也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甚至随意拿他来做取笑或是迁怒的对象,孩子就会陷入自卑或反抗的情绪之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04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