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7569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篇】

心理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据调查表面,小学阶段,有将近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当成为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那么,当前小学生有来自哪些方面的心理问题呢?

一、来自社会的心理问题

由于小学生辨别能力差,近年来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社会的思想垃圾、丑恶现象趁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遍布城乡的游戏厅、台球厅等是诱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

二、来自家庭的心理问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诱因。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高压型”的家庭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违反心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极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三、来自学校教育的心理问题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术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罚做200遍作业,罚读50遍书等等现象。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另外,由于学校生活单调、乏味,许多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产生心理恐慌,导致信心不足;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身心特点,教育学生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甚至被教师所嫌弃,从而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以上的种种现象就造成了学生心理频受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共同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优化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就要大力提倡树新风讲正气;要努力消除各种精神“污染源”;要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自觉远离游戏厅、录像厅等不宜进入和涉足的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同时,要努力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少年儿童,满足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积极营造适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解决他们的烦恼。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异常。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解决。教师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几句谈话,几声鼓励,一点暗示,一个微笑等等,都能给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五、多走访,与家长沟通,共同担起育人的责任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又一关键所在。有些学生与家里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认真的调查,找出原因,然后教给他们一些沟通的方法。比如主动向家长如实地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态度、表情、口气等。大部分学生说,这样做,他们的父母比以前对他关心些了,对他的学习也重视些了。教师每次家访,应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不向家长告状,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融洽师生关系,这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目的。

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就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由于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所学的知识,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差异,共同点多,极易沟通。教师应在班会上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朋友、互帮互学和谈心活动,特别是对那些有点小矛盾的学生更应关心和帮助。

七、要全面提高少年儿童自身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63-02

DOI:/

在小学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心理教师以及相关设施的配备不全,加之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完整,因此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仅依靠专职教师或者为数不多的几节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应当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一、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挖教学资源

从当前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内容来看,课程内容中可深挖和利用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准确把握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是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生活等社科类学科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显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仅从课程内容以及题材中即可挖掘很多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北师版《镜子里的我》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懂得如何悦纳自己,引导他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学过程为:(1)课程导入。教师向学生说:“大家都是好学生,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新朋友,但是它的心情并不好,大家一定要帮助它。”(2)学文明理。采用播放录音的方式,给学生将课本上的故事和内容,然后让学生对小黄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教师做好录音工作。(3)总结课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了如何正确找到个人的优点与不足,并将其贴在床头上,每天都要看看个人的长处以增加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虽然内容上没有明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比如,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演算等教学实践,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细致严谨以及科学认真的态度。再如,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倾听和领悟音乐过程中,既要调节学生的生理,又要改善学生的情绪,无形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倾听。这既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又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体现。实践中,我们应当深挖教材内容,为各学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r,我们还要加强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教师应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二、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内外渗透

挖掘出各学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后,若想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内外渗透是关键。

(一)教学内部渗透

1.目标渗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级,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借鉴和根据各级目标要求,并将各学科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整合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情感态度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快乐的人。上述三级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效地渗透到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

2.方法渗透。各学科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渗透,属于“内部渗透”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谈话法、讲授法以及演示实验法和讨论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采用常规方式外,还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移情以及做游戏等方法。在组织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分享和感受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这有利于他们更好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二)教学外部渗透

1.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小学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特点,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不足之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客观公正,多利用一些肯定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课后会主动整理运动器材。对于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做文章”,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2.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渗透。除教学评价方法外,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也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是非常好的手段和途径。教师在教学课堂管理过程中,可采用民主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尊重和理解学生,并倾听学生的内心,采用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愉悦的情绪,以此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需自然渗透,切忌强硬渗透,而且,还要注意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应当张弛有度。心理健康教育,切忌喧宾夺主,讲究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对学习、考试、人际交往、家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上准备不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小学生心理问题已非常迫切,不容忽视。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家庭原因。

(1)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使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

(2)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带坏了孩子。不少家庭不懂得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没有耐心;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或者见识面狭窄,教育方法难于奏效,致使学校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

2.学校原因。

(1)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太大。有的学校“应试教育”主宰、统揽一切,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频繁的考核、竞赛,以及同学间的“不健康竞争”等,势必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网”。

(2)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有的教师一味抓所谓“教育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张扬,能力、特长无“用武之地”,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少数教师歧视、羞辱差生,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常常为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大动肝火,甚至去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学生神情恍惚、精神紧张,给学生心灵造成了严重伤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胆小、恐惧等心理障碍。

3.社会原因。

主要是不良社会风气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文艺出版界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拳头+枕头”,学生接触多了会起到负面作用,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环境,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庸俗的思想,贪污腐败、不公平竞争等丑恶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形成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以便取长补短,并根据这些心理特点予以启发、化解或引导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2.重视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三个方面。

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引路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要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也将初步得到开发。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 《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论文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2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