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育儿教育经验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296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育儿教育经验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育儿教育经验范文1

文学语汇是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语和词的总汇,它是文学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文学语言的构成要素。文学语汇对幼儿早期文学语言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和主题,同时它还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材料。然而对教师而言,要帮助幼儿获得文学语汇学经验并非易事。为此,我们对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内涵与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支持策略。

一、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内涵及发展阶段

依据文学语汇所包含的内容、幼儿文学作品的特征以及幼儿理解与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从词语、语句以及修辞手法三个层面来构建幼儿文学语汇学习的核心经验。

(一)词语经验

词语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部分,理解与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是文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要发展幼儿的文学语汇能力,首先要让幼儿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其次是要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并能逐步运用获得的文学词语进行创意表达。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上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喜欢听成人诵读儿歌,能感知不同词语构造出的语音效果,如在听成人念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时,能感知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中的词语变化所带来的流畅而生动的音韵效果;在倾听文学作品时,能凭借在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去理解作品中对应的词语;在讲述或日常生活中,能逐渐学习使用文学作品中表示人或物的名词、动词、象声词等。

2.稳定阶段:愿意大声朗读有汉语押韵规则的儿歌和儿童诗,能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自己不懂的新词,如根据上下文内容来猜测童话《鸭子骑车记》中“疯狂”“打赌”“一摇一摆”等词语的意思;尝试用作品中的修饰性词语进行表达,如一个4岁男孩讲述在海洋馆看到各种鱼的情景时用到了童话故事《我是彩虹鱼》中的“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等词语。

3.拓展阶段:能初步理解表现人物特征、情节发展或主题的关键性词语的含义,如童话故事《最奇妙的蛋》里的“最奇妙”“最完美”“最大”“最不可思议”等词语;愿意尝试用获得的各类文学词语进行仿编,体会创造新的语言音韵效果的快乐。

(二)语句经验

理解复杂的汉语句法结构和熟练地使用这些句法结构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学习句法结构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与成人的交谈,二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语句是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联的一组词构成的。相对而言,文学作品给幼儿提供的语言句式更为丰富,也更为规范。幼儿能从中感受汉语词序(也称“语序”,是汉语中的一种主要语法手段,具体指语言里词语组合的次序)排列的规律,简单句子的构成方式以及由于词语顺序变化所带来的语言效果,并逐渐学习使用正确的语句进行表达。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上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能通过聆听的方式形成对词序排列的初步印象,并乐意模仿儿歌中有趣的语句,如当成人读儿歌《小板凳歪歪》中“小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的语句时,幼儿不仅能初步感受汉语中的词序,而且还会模仿。

2.稳定阶段:能逐步感知零星的词语组合成简单句子的方式,如感知儿童诗《月亮》中的语句;能感知作品中不同的词序可以构成不同的句型,如叙述式的陈述句、抒情的感叹句、存在疑惑的疑问句等;在感知文学作品语句形式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正确的语句形式进行表达。

3.拓展阶段:在接触多种文学样式的基础上,能逐渐感知不同体裁的作品所产生的不同的语境效果,如儿歌的音乐性、诗歌的含蓄隽永、散文的清新抒情、故事的生动有趣;伴随着文学语汇学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尝试运用文学作品中简单的语句形式进行仿编和创意表达,如一个5岁的幼儿根据儿歌《什么弯弯》中的句式仿编出“什么弯弯在泥土里?蚯蚓弯弯在泥土里”的语句。

(三)修辞手法经验

修辞手法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具体指比喻、夸张、比拟、反复等。文学作品是幼儿学习修辞手法的重要媒介,修辞手法经验的获得有助于幼儿欣赏、理解文学语言,使幼儿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得到提升。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的发展上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文学作品,如运用反复手法的儿歌、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的童话故事、运用比喻手法的散文等会表现出喜爱之情,乐意倾听或自己吟诵;通过接触这些具有多种修辞手法的文学作品,为修辞手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2.稳定阶段:能借助已有经验去理解文学作品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尝试仿编,如要理解诗歌《月牙儿,一晃一晃》中的比喻手法,就需要具备与“冰灯”“菱角”相关的生活经验,一个中班幼儿在理解这首诗歌的基础上仿编出了“月牙儿,一晃一晃,我说那是秋千挂在天空上”的比喻句。

3.拓展阶段:随着修辞手法经验的不断丰富,能逐渐从仿编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过渡到仿编段落;在日常生活中,会尝试运用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描述人、物或景,如一个6岁的孩子看到晚上的满月时说“月亮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看到月牙时说“月亮弯弯的,像一艘小船”。

二、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发展的教育支持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而要促进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发展,首先要帮助幼儿跨越语汇方面的“藩篱”,这样幼儿才能一步步进入作品的想象世界,体验文学美的意境。在实践中,为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育支持策略。

(一)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词语、语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上独具匠心,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文学语言范例。有研究者发现(郑荔,2009),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注重文学语汇的使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合幼儿词语选择的特点,更加注重感知觉的经验,常用具体的形象替代形容词,语言动作感和色彩感鲜明。比如,一个6岁半的幼儿说:“我的后悔只有小蚂蚁那么大。”在这句话中,“小蚂蚁那么大”就是用具体的形象代替了形容词。第二,语言符合幼儿运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幼儿运用最多的修辞类型是比喻、拟人和夸张,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大量运用这三种修辞手法。第三,语言符合幼儿表达的特点,即浅显、易懂、口语化、形象生动、具有审美色彩。这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教师为幼儿选择文学作品的参考。

在幼儿早期,教师和家长应尽可能为幼儿选择多样的文学作品,进而丰富其文学语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阅读材料往往以童话故事为主,儿童诗、儿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较为少见。然而,这几类文学作品在语汇方面各具特色,童话中的语句带有鲜明的叙事特征,同时又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散文的词句具有优美抒情的特征;诗歌中,儿歌句式多样,儿童诗语词凝练。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有利于获得更为多样的文学语汇经验。

(二)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文学语汇学经验

虽然早期阅读活动的侧重点在于发展幼儿的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等书面语言能力,但我们不难发现图画书的内容往往就是诗歌、故事、散文等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文学语汇学习的核心经验。比如,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晚上》的过程中,通过对图画书画面的观察、晚上发生的事情的解读,比较深刻地理解了晚上会发生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图画书中的语句“晚上,是星星和月亮捉迷藏的时候”,请幼儿说出“晚上,是星星和月亮_____的时候”,并启发幼儿将句子说得长一些。幼儿说出了“晚上,是星星和月亮一起拍皮球、跳绳的时候”,从而获得了词语和语句经验。又如,图画书《风到哪里去了》中有这样的描写:“小男孩感到太阳覆盖在他们身上,就像一只瞌睡的猫趴在他们身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柔软。”教师可在幼儿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模仿并努力说出更多类似的词句。比如,“夜晚的月光像一床棉被,盖在我的身上,好柔软,好舒服”,“我兴奋地骑着新买的小自行车,感觉车轮都快要转飞了”。

(三)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促进幼儿获得文学语汇学经验的机会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机会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发展。首先,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师要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并且告诉幼儿“春天来了,小草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柳树发芽了,细长的枝条像妈妈的长发在风中飞扬”,以帮助幼儿积累文学语汇;也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春游、秋游等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理解与表达文学语汇做好铺垫。其次,在日常生活环节中增加一些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比如,多给幼儿一些在阅读区域自主阅读的时间,在吃点心前欣赏《饼干歌》,吃水果时欣赏散文《橘子花》,午睡前听听小故事。第三,组织日常的专题语言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小小故事会、我爱童谣、周末趣闻等专题语言活动,给幼儿创造更多运用文学语汇的机会。第四,利用生活中师幼之间的语言互动机会,有效提升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如果幼儿在联想或运用文学语汇进行表达时出现困难,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表达的范例。比如,幼儿在观察金鱼后想用一段话来描述金鱼,但一时想不出来,教师可以先示范,如“小金鱼像时装模特儿,穿着大纱裙在鱼缸里走来走去”,由此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幼儿从审美角度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文学词语与句式。例如,幼儿在表达自己很热时通常会说“我快热晕了”。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我爸爸》这本图画书描写爸爸又高又大时,说他看起来像栋大房子。那么你很热,究竟热到了什么程度?”幼儿可能会作出进一步的描述:“我身上的汗就像下雨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蒸包子的蒸笼里一样。”

(四)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发展

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时,应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征,将作品中的文学语汇学经验体现在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中。

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教师需要分析文学作品的语汇特征,同时结合幼儿文学语汇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文学语汇目标。比如,在大班《对比歌》的活动设计中,教师根据儿歌内容提炼出“反义词”和“‘一个……一个……’语句”这两个文学语汇经验。在这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两个系列活动的目标:第一次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尝试操作图片,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在理解反义词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反义词进行描述。第二次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运用反义词学习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发现“一个……一个……”的句式以及每句话中都有一对反义词;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仿编诗歌。

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教师也应考虑幼儿文学语汇的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文学作品的学习经历了“感知―理解―表达”的过程,幼儿文学语汇学致也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过程,即幼儿对于文学语汇的感知先于理解,理解又先于表达。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小猴穿鞋》的过程中,中班幼儿对于新词语“悄悄地、偷偷地、得意地、凶猛的、笑话”的学习,表现为首先在听故事时,结合已有的词汇、生活经验和上下文来猜测这些新词语的意思,接下来在图片、动作等辅助下理解这些新词语所表现的内容,而后在表演游戏中运用这些新词语。那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发展呢?

1.丰富幼儿文学语汇的整体听觉感受。优秀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语汇信息,而这些信息要依赖听觉才能进入幼儿的世界。因此,在发展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时要关注幼儿的听觉感受。教师可以采用录音磁带、多媒体播放或现场诵读等方式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例如,教师在朗诵《小草偷偷地笑》时可配以轻柔的钢琴曲,让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渐渐在幼儿的脑海中丰富起来,从而加深他们对作品语汇的体验,促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育儿教育经验》,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育儿教育经验范文2

(一)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数学这个学科是反映事物之间的一种抽象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使数学教育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难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执行)》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并从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二)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不是单个事物的一种关系,而是多个事物多种关系的组合。而且每个事物每种关系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幼儿时期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时期,学好数学对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帮助。

(三)数学是一个应用广泛性的学科

数学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的学科,广泛的应用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广泛的应用性为幼儿的数学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教孩子们学习数学。

二、幼儿数学的重要性

(一)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在社会学科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数学计算是人类必须掌握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信息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幼儿时期是孩子接触数学的起点,孩子如果在这个时期就学会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反复记忆来理解数学这个概念,并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为孩子以后学习数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数学的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三、结合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其重要性,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怎样提高幼儿数学教育

(一)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适宜

幼儿教育阶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幼儿的教育内容一定要是简易直观的,幼儿的思维只是形象思维,幼儿老师必须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盲目灌输,也不能随意增加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会很吃力,难度增加,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幼儿数学教育一定要与生活密切结合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把数学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将数学教育变成源于生活的学科,把课本上复杂乏味的数学题转换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这样就会引起幼儿浓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幼儿数学教育一定要增加趣味性,让孩子快乐学数学

1.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用具,多用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方便操作的、具有美感的教具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感兴趣,才会愿意去学,多用一些孩子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东西,比如孩子们吃小饼干或者水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学着自己来分配,一共有多少个,吃了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这样孩子们就会有一种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接受非常快,效果也非常好。孩子们由于年龄特点,很难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一种教具上,幼儿老师要经常变换教材教具,不能单一地重复的使用一种教材教具。人们都喜欢具有美感的东西,幼儿也不例外,多采用一些具有美感的五颜六色的教材教具,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故事形象生动,有情节具有趣味性,也很符合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通过在故事情节当中穿插一些数学内容,既能避免数学教育中的单调乏味,又能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根据教材,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一些故事情节,真正做到在讲故事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学会讲故事,有利于幼儿的思维拓展。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玩游戏也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如果在玩游戏过程中融入一些数学元素,也可以在数学课上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这样既玩了游戏,也学习了数学,真正做到从玩中学,在学中玩了。这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

3.通过操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了。”幼儿老师不光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自己动手动脑为自己做教具。操作课上可以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把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当做教材,让孩子们用自己做的教具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又会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育儿教育经验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管理;全人教育;台湾

2014年2~3月,由内蒙古教育厅牵头组织,内蒙古各职业学院幼师专业教师一行30余人到台湾地区学习。在此期间,共参观6所幼儿园、2所职业学院与1所大学,并在玄奘大学集中学习幼教相关课程,授课老师均是来自台湾幼儿教育领域的精英。此次学习为大陆地区的老师们带来了幼儿教育领域全新的理念与启示。

一、统整不分科的课程设计

2003年9月,在台湾召开的“全岛教育发展会议”上,确定将5岁幼儿纳入国民教育体制。2012年1月1日,《幼儿教育及照顾法》在台湾正式实施,整合了多年幼儿园与托儿所分治的状态,并在新课纲中强调幼儿教育课程采取统整不分科方式进行教学,注重身体动作与健康、认知、语文、社会、情绪与美感等六个领域的内涵。除统整课程外,台湾幼儿教育的课程设计与管理还存在以下特点:(1)小班化;(2)师资要求专业化;(3)教育理念与方法多元化;(4)课程内容生活化。

二、传授知识转变为主题式自由探索

1.知识传授是传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但在互联网时代,电子资讯膨胀发展,传授知识的教育已经过时,主要由于:(1)新知识大爆炸,人类近几十年积累的知识是过去的千万倍,教师无法把这些知识都传授给孩子们;(2)知识更新快,现在教给幼儿的知识,也许等他们长大时已经用处不大,甚至被;(3)传统上需要记忆的常识,可以随时在电脑或手机上搜索;(4)现在的孩子不缺乏知识,和以前农耕社会时孩子的天真状态相比,现在的孩子懂得过多。(5)现代社会的人的价值在于创新,而不是重复,创新的价值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而这无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

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台湾幼儿园抛弃了传统的课本教材,转向主题式自由探索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包括:(1)不使用课本,老师采用“鹰钩”的方式给孩子提供探索的素材和方法;(2)不急于面面俱到,往往一学期内只进行一两个主题,通过持续与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幼儿深入探索下去;(3)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自动自发地探索发现,透过自我引导,整合新旧经验。

三、艺术教育在落实培养孩子真、善、美内在素质方面至关重要

现在风靡世界的华德福、瑞吉欧幼儿教育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但是,在传统艺术教育方面,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达到一定的艺术成就。这样的教育仅仅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例如,教孩子画画时要画得像,会运用色彩;学乐器的时候,应当尽快熟悉乐谱并会弹奏几首乐曲,这种艺术教育只是在强调取得一定的艺术成果。

台湾的现代幼儿教育观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通过艺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意志力、想象力及情绪与情感生活。至于孩子最后在艺术领域发展到什么程度,则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及潜力顺其自然地发展。

四、正向引导的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播到台湾、日本等亚洲地区,并对台湾地区的幼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倡导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使其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最重要的是发展和发挥孩子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不是一味纠正他(她)的缺点。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潜力。

五、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

游戏,本来是儿童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却在现代高科技商业化世界中逐渐消逝。游戏代表了儿童欢乐的自由和意志的选择,不具强制性,也不需要成人的指导与事先的计划。儿童自发性地在游戏中成长、发展与学习,在游戏中获得一种专注、满足以及充满乐趣的经验。在人类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这是极其自然与重要的事。

育儿教育经验范文4

关键词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经验;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5-0050-03

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基于无法回避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的现实,开始大力推行幼儿教育改革,致力于扩大幼儿教育规模,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1998~2000年、2002~2004年,国际经合组织教育委员会先后两次对包括英国在内的数个成员国的早期教育与保育政策和服务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了比较研究报告:强势开端――幼儿教养研究(OECD,2001)〔1〕、强势开端Ⅱ(OECD,2006)〔2〕。这两份报告均对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成果给予了肯定。例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强调立法,加强统一管理,增加幼儿教育投入,扩大幼儿教育规模,制定并数次修改早期教育与保育课程等,这些举措均推动了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英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改革的主要经验

1.保障并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投入

幼儿教育投入是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英国政府注重保障并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投入。以资金投入为例,英国政府在社区幼儿服务中心投入了大量资金。社区幼儿服务中心均由政府投资举办,为社区里的所有3~5岁幼儿(有的社区是0~5岁幼儿)提供每天2~3小时的免费幼儿教育服务。〔3〕有些社区幼儿服务中心还派出流动的学前教育服务车,定期为居住分散的幼儿送教上门。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如语言发展有障碍的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肢体残障的幼儿等,政府为他们配备专门的教师或负责人,使特殊儿童在幼儿阶段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教育干预,从而缩小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距。另外,投资主要用于与幼儿发展有关的物质材料改进,而不是用来装饰幼儿园的门面。英国的许多托幼机构十分朴素,房舍等装饰很少,甚至略显寒酸,但机构中与幼儿发展有关的图书、玩具、活动材料等却十分丰富,这无疑为幼儿发展提供了最实在的帮助。

2.托幼机构形式多样

英国的托幼机构形式多样,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4〕为了让托幼机构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英国政府在托幼机构多样化方面作了不懈努力。在英国,侧重于保育的托幼机构主要是托儿所,以0~5岁幼儿为教育对象,由卫生部门管辖;侧重于教育的托幼机构有保育学校(幼儿园)、保育班、幼儿班等,保育学校和保育班以3~4岁幼儿为教育对象,幼儿班以3~5岁幼儿为教育对象,它们都由教育部门管辖。

除了发展正规的托幼机构外,英国政府还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开办以2~5岁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游戏小组,以弥补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不足。“游戏小组是儿童在游戏中观察、学习和参加社交活动的集体,它也是成人的组织,因为成人是小组的支柱,为儿童提出各种游戏的建议,并在工作中使自己也得到丰富和发展。”〔5〕学前游戏小组是家长们自筹资金、自我管理的一种托幼机构。在这种机构中,幼儿可以和家长在一起,家长在这里以教师的身份轮流出现。学前游戏小组较好地处理了支持妇女就业而发展幼儿教育与保育的现实需要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于是有人称之为“母子俱乐部”。

其他托幼机构,如公立的混合型幼教中心、国小附设预收班和私立的亲子团体、居家保姆家庭日托等,也都在为家长提供不同形式的幼儿教育与保育服务。多种多样的托幼机构形式适应了家长对幼儿教育与保育的不同需求,为家长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3.保障处境不利幼儿的受教育权

在英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制定及经费投入等方式,保障幼儿尤其是处理不利幼儿的受教育权,以减少儿童贫困和社会排斥。〔6〕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幼儿受教育权的政策法规,如《每个儿童都重要》《儿童保育十年战略》《儿童法》《儿童保育法》《每个儿童的未来都重要》《儿童计划》等。英国中央及地方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保证经费支持,为0~4岁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和贫困家庭的幼儿提供早期教养服务,所需费用视家长收入水平收取或由政府全部承担。

4.为幼儿及与幼儿有关的人员提供综合服务

幼儿除了在正规的托幼机构获得受教育机会外,也在家庭和社会中学习和发展。英国政府注重为幼儿及与幼儿有关的人员提供综合服务,以扩大幼儿受教育的机会。例如,幼儿服务中心既为幼儿提供保教服务,也为幼儿家长找工作提供便利,还免费为幼儿家长提供职前培训场所,提供英语、计算机、手工制作、烹饪等技能培训,也为幼儿家长咨询家庭事务提供场所,如替家长约见财务、法律顾问等。英国社会认为,只有把与幼儿家长有直接关系的所有事情都做好,家长才能心平气和,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成长才有保证。

5.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程支持

“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全程支持(宋红娟,2007)。“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特别强调教师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在英国,每位新教师都要建立一份记录专业发展的档案袋,经常对档案进行更新,总结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并定期进行档案袋展示,与同行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改革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幼儿教育改革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1.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英国幼儿教育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中央对各地学前教育的管理通过制定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来实现,地方在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政策、计划的同时拥有一定的自。

一直以来,为确保每个幼儿在生命早期拥有最佳开端机会,解除妇女参加工作后孩子无人照管的后顾之忧,同时为消除家庭和社会贫困,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英国中央政府竭力强调自身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规划、组织领导与协调职责,但由于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难以有效地为本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管理的责权界定不清,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一个简洁、明确、适当、高效的组织体系,导致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管理绩效低下;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责任分散或交叉乃至重叠,导致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在部门之间共享,使幼儿得不到及时的相应服务(庞丽娟、刘小蕊,2008)。

当前,英国政府正致力于推出一些新政策,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力,推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例如针对长期以来幼儿教育领域中保育和教育在体制上分裂的状况,推出了将两者整合的“保教一体化”政策,但这些政策效果如何,尚有待观察。

2.师资队伍不稳定,保教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英国最近的研究证实,在幼儿教育领域,员工素质越高,尤其是教师素质越高,幼儿进步越大。〔7〕然而,目前在英国托幼机构的从业人员中,只有20%的人具有大学学历。在英国,要成为托儿所的保育员或合格的助教,必须接受为期两年、包含16种课程的培训,但是对保姆、居家保姆一直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在游戏小组及课后社团工作的人员也大多不用接受这种培训。然而,在家庭式环境中工作的保姆和居家保姆却是英国儿童托管服务队伍的主力军,约占托幼机构从业人员的57%。〔8〕其余未接受过训练的从业人员有的在游戏小组工作,有的在课后社团工作,他们占托幼机构从业人员的比率也比较高。另外,在幼教工作者的薪资方面,一般而言,教育机构薪资比保育机构高,合格教师薪资最高,而保育机构工作人员的薪资低于全国最低工资水平。〔9〕工资待遇低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流动性很大。

要保证幼儿教育质量,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就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稳定师资队伍,就要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如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英国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并加强监管。

参考文献:

〔1〕〔2〕〔7〕朱家雄。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3-64,69,76.

〔3〕安颖,徐明。北京英国幼教考察团报告〔EB/OL〕. 〔2006-09-25〕.http:∥baobao.省略。

〔4〕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0.

〔5〕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

〔6〕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8.

〔8〕〔9〕简楚瑛。幼儿教育与保育的行政与政策:欧美澳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3-105.

Experience and Problem of Reform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UK since the 1990s

Fan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5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