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陶行知教育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15924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陶行知教育精彩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陶行知教育【第一篇】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教师是千千万万个岗位中平凡的岗位,但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教师需要从平凡走向普通,从普通走向卓越。

一、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对教师的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说法,理论界对教师教育各执一词,对教师发展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叶澜的界定相比而言更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儿童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行为的规范者、人格的塑造者。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教师是栋梁的培育者,教师是播撒国家希望种子的园丁。

邓小平曾经提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陶行知在早年认为教师教育要从儿童教育开始,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鄙人主张,凡大学、中学、小学等教员,国家须有同等之酬劳,社会须有同等之待遇,然常人心理,多不明小学之要紧,师范生亦有不明此理者。教育是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平等的,不同阶段的教育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陶行知告诫后人不能忽视小学教育,不能忽视师范生教育。

现在为教师者,男则因赋闲无事,遂暂为之;女则因尚未适人,而暂为之。事既得,家既成,则远翔而不顾。陶行知看到的社会现实正是对现在社会现实的关照、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教师教育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应当成为真正引领学生的人,成为能让学生通过你的帮助走得更远的人,成为能够陪伴学生,和学生共同生活,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的人。加强教师教育培养,改变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比重。

二、教师素质的培养

在教师教育方面,陶行知提出了一句著名论断,即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新教员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对于教育要有信仰心,要有责任心,要有共和的精神(同甘共苦),要有开辟精神、试验精神。

(一)具备责任心、爱心

教师需要有博爱、宽广的心胸,能够用大爱教育和引导学生,为学生的发展谋福利。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认识到教育在救亡图存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师范学校负责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它手掌之中。既有这种责任,就必须观察教育的新趋势,谋进步教育。他认为中国缺少文化、缺少教授文化的教师,因此师范教育是当前中国的当务之急。于是,他当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针对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甚至弃高官不做,与农人下田,苦心孤诣,经营晓庄师范学校。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改革教育理念。本校只有指导员而无教师,我们相信没有专能教的老师,只有经验稍深或学识稍好的指导。所以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因为我们很有不及他们之处。郑杰说,教师要敬畏生命,生命是自然的精华,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体,他们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灵气、有灵魂,即使你看到个别学生再厌恶也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一生命个体。

(二)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注重教师师德的培养,教师的素质是教师整体水平的体现。盖兹达(GMGazda,1977)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应具有的人格品质包括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提高他们的果断性,以及形成并巩固他们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教师的师德教育是一项隐性课程,但是在这课程之中潜移默化、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纸上教育改造能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造。田慧生教授说,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有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有智慧的学生。由此观之,教师在学生成长中有着重要意义。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实施了新教师指导计划,其中包括为新教师安排导师,并规定了导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同时提出,理想的导师模式应该是良师益友型(critical friend)。导师要以朋友身份进行批评,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新教师能够接受的方法给予帮助等。

(三)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陶行知的思想可以用几个频繁的字眼概括: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关注教育要和实际结合,关注儿童教育,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儿童教育好了,才能更好地将教育理念在中国大地推行开来,而要把中国四万万、五万万的儿童改造好需要更多合格老师来教导。他认为教人如教己,主张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每个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主张要向儿童学习,主张传帮带,有经验的带没有经验的,会的教不会的。生活随处是教育,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教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人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可以自己动手,能够自立能够自强,能够想能够做,能够创新,而不是学死知识,读死知识,不是在死学校里面呆板地学习。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主体间的心智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于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康德曾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得知识的过程。

(四)坚持求真务实

陶行知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看小学生天天生长,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师范教育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天空,教育内在于一个人文世界,教育方向和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期待。

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取向和内容,体现的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传统塑造观。塑造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改变事物外形以达到人们理想中的状态的过程。陶行知认为,新教育需要各位老师教员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不同科目的可以交流,同一科目的教师也需要交流,理越辩越明。在《新教育评论》中,陶行知花费几页的篇幅劝说人们努力给自己一个切磋的机会。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同甘苦。要学生做的事,交换资源躬亲共做,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

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故开办学校,聘请教师,无一非为学生也。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的种种能力和态度,探求真理的泉源。

三、生活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如何紧密结合四化建设的实际,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陶行知说,如果师范教育造就的是真的人才,那《》么她的出路就不是一句话可以搪塞住的,如若不然,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找到好的出路,更不用指望靠教育行政。师范教育不能为了造就书呆子而避免教会学生本领,师范教育是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阵地,重视师范教育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在努力引导学生好学方面,必须拥有三个条件,一是好的教师同学,二是可学的工具,三是必学的督促。因为好的教师和同学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

陶行知始终认为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生活教育和实践经验远比书本知识要更贴合当前实际,笔者认为这一看法对于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和师范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到实践的症结所在,然后在经验和实践的带领下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师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苦练基本功,在前面已经提及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师范教育学生在改变教育和改变下一代国脚栋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陶行知推翻了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说法,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认为,行动是得到知识的前提,并且举例说明小孩是先有实际生活经验之后才知道雪是冷的、火是热的等一系列知识。

陶行知教育【第二篇】

季显轮

今年暑假,我认真读了《陶行知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是陶行知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育。

反思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示课件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想究其原因是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三篇】

摘 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极大,本文从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出发,探讨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传播以及儿童教育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普及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界多年来研究的重要素材,陶行知的生平活动、教育理念以及人格魅力都对我国教育界有着深刻影响,成为广大教师实践教育价值、彰显教师人格魅力的典范。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的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历程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位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倾力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陶行知的一生中,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教育教学新理论、新理念以及新方法,特别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更为世人所知,被现今教育工作者所广泛借鉴。与此同时,生活教育理论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不仅如此,陶行知还一位意志坚定的民主革命战士,他将人民教育事业建设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相结合,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不但在国内的国统区和解放区普及,而且跨洋影响到了国外。陶行知一生的成就受到世人的赞扬,周恩来评价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毛泽东更是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研究及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国人能够真正意识到国内基本状况,以国情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的事业。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则是生活教育理论。起初,生活教育理论是运用于平民、乡村教育中,后来陶行知将其发展成系统化的教育理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逐渐融入了新元素,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重要教学理论。针对传统教育中老师死讲,学生死学的现状,他倡导老师教学方式的确立应该依据学生学习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要联系老师的教学方式,要高效化的将“教法、学法以及做法”结合起来。譬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一件事时,学生应该依据怎样做好这件事的方法就做到怎样的学习,老师需要根据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就做到如何教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教和学作为主体,这一事例清晰说明了教和学、学和做、教和做两两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老师制定教学方法的前提与基础。与此同时,陶行知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需要依据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展开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三、普及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毕生愿望就是将中国教育普及化,实现全民教育。他认为只有通过全民化的教育学习,才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在陶行知的教育事业生涯中,他起初发展的平民教育,接着又投身于乡村教育建设中,后来则着重发展大众教育,也许或有人对此不理解,为何他不执著于一种教育发展,总是花样百出的发展各式教育,但是事实上,这正是陶行知所追求的,因为他想普及教育思想,实现全民化学习,从而民族教育得到发展。他不畏艰难险阻,将自己一生默默奉献给了中国的普及教育事业。从1931年至1935年,历时五年间,陶行知开始了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提倡要将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全面普及给人民大众,要确保每一位公民都能有所学识。对于普及教育的教学方式,陶行知提倡到首先要在城市和农村同步执行,儿童教育要与成人教育相衔接;其次需联系劳苦大众的实际生活,设立乡村教学点,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也能学到知识;再次要建立起相关教育类的法律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普及教育,对于阻碍他人学习的组织或个人,需根据法律规章严格处理;与此同时,还需加强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三者之间的联系,确保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给予中国教育发展的资金保障,并且要加强对人口的控制,推动普及教育的发展。

教育发展是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也随之不断更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存有许多有益性、主张性以及价值性的思想理念和见解,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和知识指导的基础。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极具缺陷性,学校教育一味的重视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偏离,尤其是脱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还注重科学发展而忽略人学发展,严重缺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意识,所以改变这一现状刻不容缓,国内要加强现代教育体制改革,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重要的理论指导,联系实际情况,健全并完善我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开煌,周志平。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陈霞。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甘肃科。2009(03)

[3]翁冰心。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启示[J].福建陶研。2008(03)

作者简介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孔子和陶行知;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公平;爱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14-02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是“新中国教育之父”,一位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位是近百年前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他们对我们中华民族整个教育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对整个世界也是如此,其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并不多见。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者,而陶行知则是我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开创者,虽然二人的教育思想有着诸多不同,但诸如平民教育思想等方面有着神奇的相通之处,研究探讨二人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当今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高潮不断的历史大背景下,要处理和应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困难、面临的新挑战,如果完全摈弃这两位伟大的教育先行者显然是无益的,并且要付出太大的代价。那么如何继承、发扬他们的光辉教育思想,如何从这两位伟大教育先行者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益的丰富的营养,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新课题。作为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公平教育和爱心教育,两人都有过深辟的论述,在思想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一、孔子“教会做人”,陶行知“教人求真”,都强调道德教育

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他认为一个统治者首先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君子。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他的道德教育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中存在着重德的倾向,历代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中存在着重气节、刚正不阿的传统。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的,明显地打上了封建的烙印,但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评判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德育教育,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孔子的德育教育,我们不难从中找到具有现代价值的精神和方法为我们所用。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这种主张虽然有“重德轻智”偏向,但在揭示德与智的关系方面,指明了德对智的统率作用。孔子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也非常得当:“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是陶行知的德育培养目标,真人就是真善美的人,真人就是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首先,陶行知的真人培养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培养“假人”的教育提出来的。陶行知写过一首诗《假人》:“世界如何坏?坏在假好人。口是而心非,虽人不是人。”这种假人使得社会充满黑暗,因此,陶行知要培养真人。真人读书不是为了文凭,“宁可真白丁,不要假秀才”;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学到真本领。其次,陶行知的真人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为升学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个人发财而读书提出来的。他要培养的真人是从老百姓中来,最终又回到老百姓中去,为老百姓服务。真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美人不能动,要以这样的德行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第三,陶行知的真人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培养的那些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要人侍候,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他要培养的真人就是:“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的精神”。

无论是孔子“教会做人”的德育方法,还是陶行知的“教人求真”的德育论,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展现“学做人”和“做真人”的崭新风貌,致力于培养知行统一的现代德育主体,将会使我们的德育踏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二、孔子讲“有教无类”,陶行知倡“平民教育”,都强调公平教育

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子弟。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并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上,他的弟子分布地区广、成分复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在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除了出生平民的,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弟子之中,各色人物都有,但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像他的弟子子贡是学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为他富有而特别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其谈的毛病。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做到的“教育公平”,激励并要求着今天的教师们也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公平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的全民教育。

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极力推崇教育的公平性。他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步的科学方法。普及教育运动之最大使命,便是把这个钥匙从少数人的手里拿出来交给大众。”在《民主教育》中又指出:“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女、老、少、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陶行知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它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孔子和陶行知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他们都认识到:只有平等接受公平的教育,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孔子是“仁者爱人”,陶行知则“爱满天下”,都强调爱心教育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仁爱侍人”。这体现了孔子极力提倡自爱和爱人。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不仅提出了“仁爱”思想,而且身体力行,用这一思想指导他一生的实践活动,更是把这种“爱”广泛深入地渗透在自己教育过程的始终。

宰予可以说是孔子“最不得意”的学生。曾经“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g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这么严厉地批评学生,翻遍《论语》,这是唯一的一次。但在《先进篇》孔子赞扬道:“言语:宰我(即宰予)、子贡。”我们看到对于宰予,孔子不仅没有放弃,还进行过赞扬。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闵子骞是孔子学生中又迟钝、又贫困的学生,在家中常受到后母的虐待。孔子不但没有看不起他,反而给他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他,表扬他,并把他作为孝的代表。对待学生,孔子不看重成绩,不看重家庭出生,更不看重贫富,他看重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不幸早逝,孔子的伤悲超过父亲对儿子的哀痛。《先进篇》有两段这样的话:“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种对学生的爱是何等的纯洁和高尚。

陶行知用几块糖感化一个学生的故事,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对学生的爱。他认为教师必须充满爱心,因为教师不仅是“经师”,更应是“人师”;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陶行知曾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范文【第五篇】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开始,但是学习的内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儿教育,就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渗透。民国以后,虽然政府提出要加强幼儿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内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资助和提倡,或是教会办学。后,新式教育开始在国内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仍几乎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亲自实践建设中国的、平民的、乡土的、省钱的幼儿教育。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对于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都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他也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期待针对国内落后的教育状况,以“教育”实现救国。

(二)发展期。1926年开始,陶行知发表了多篇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开始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女子幼儿教育和农村幼儿教育看做未来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大对平民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强调对人的教育要从小做起,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尊重儿童的人权,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思维。2.在中国普及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改变过去忽视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态度;要改变办园的方式方法,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普及女子幼儿教育;要改变教师的培养制度,形成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3.要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