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分析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00981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育叙事故事案例分析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1

本学期担任了七年级的地理课,教学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总结过去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对读图、用图感到困惑,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粤版教材在每一章节的安排上都实现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这一特点,图像内容的大量增加,使之成为新教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既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们爱看图像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又养成良好的读图能力呢?首先是看图、指图。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与图紧密结合起来,凡是课文中出现的地名或地理规律,基本上都应在地图上找到其位置,或了解分布特点,指图要迅速准确。不同类型的图,看和指的要求也不同:

1、对于地图,要求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

(1)识图例和注记。地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它是由各种图例、文字、数字、颜色等符号系统组成,识图例是为了明确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什么”?

(2)确定方向。即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方向主要应解决地理事物“在哪里”?

(3)建立比例概念。以所用比例尺的大小,来衡量该图反映的空间大小,事物的详略程度。通过对地图的看和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建立丰富的地图表象,从而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产生广泛的地理想象,加强学生有意义的理解记忆。

2、对于统计图,要求学生按照“看图名--看坐标--看数据--分析数据--用文字揭示联系或规律”的步骤来看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曲线、降水多少等,培养学生善于从统计图中寻找关键的数据,从数据的变化中发现规律,从而解释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如讲到热带气候类型,看“热带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明确气温曲线、降水量多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得出:气温曲线变化不大,四地都是终年高温;四地降水量的多少不同。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四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3、对于景观图,引导学生从种类、数量、形态、色彩及时间变化等方面看和指。如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图,由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二是读图、填图。在图上明确了地理事物的名称后,就要对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熟读、多写增强记忆力。如学习七大洲、四大洋这一节,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反复读,然后在填充图册上填写,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以避免张冠李戴现象的产生,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三是板图、绘图。

在教学中,我注重地图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结合图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地图信息,通过地图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养成读图思考的习惯,通过师生双边共同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去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提高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更能使学生直观地记住各种地形名称及具体位置。比如在讲“中国的地形”这节时,我先把中国的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印一幅中国的轮廓图,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接着我在黑板上示范填出根据走向划分的几种类型的山脉名称,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相互比较,让学生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总之,地理教学过程中读图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在图中感悟地理事物,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全面,对学情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2、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还是不够,试题训练不足。

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及运用。

3、通过读图训练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教育叙事故事案例分析》,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2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市艺术教育工作的精神,认真做好学校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工作,为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而努力,积极参加市各项艺术活动,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学校艺术教育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校新学期发展计划为指导,大力推行艺术特色教育,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使艺术教育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喜爱、人人受益的校园艺术氛围。

二、工作重点:

1、成立小学艺术兴趣小组。

2、实施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3、提高艺术学科的教育质量。

4、加强校内外艺术环境建设。

5、细化、完善艺术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6、尝试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提高艺术教育的生命力。

三、主要工作:

(一)切实提高艺术学科的教育质量。

1、加强艺术教研组建设,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组活动,做到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学研究为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

利用网络加强集体备课,确保一人上好一节优质课。各年级至少有一到两次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可以是要上的校级或组内公开课。由上课教师主备,其余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并以博客的形式发到校园网上,由主备教师整理后完善备课。

公开课后认真开展评课活动,评课内容也以博客的形式发到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交流。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实教研活动,多观看一些优秀案例和课堂实录,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撰写学习心得。

2、重视课堂常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艺术课审美教育的作用,艺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恰当、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媒体,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3、加大常规监督力度,与教研组长配合多下课堂,加强常态课的听课力度,了解教师份额日常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4、改革调研形式,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考核,确保每年级每学期调研一次。五年级结合“体艺2+1”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的考核,其余年级以抽测为主。

5、继续做好“六认真”检查工作,艺术备课本学期侧重于反思的检查,艺术档案夹仍然是检查的重点。

(二)注重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寻求新亮点和发展点。

1、抓好第二课堂活动,创设艺术教育的课外活动氛围,大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继续开展好合唱、舞蹈、竖笛、绘画、书法、剪纸等社团活动,各组活动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进行科学训练和艺术熏陶。各社团期末必须上交或展示一定质量的作品。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市级艺术类比赛,及时发掘亮点,不断深化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3、结合“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类活动。

4、加强艺术活动与科学、综合等学科的整合,以艺术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学科的整合活动上学期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科学幻想画”比赛和综合的“植物名片”设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将继续深入地开展。

(三)加强校内外艺术环境建设,增强艺术育人氛围。

首先,继续利用校园网创设一个利于学生交流学习的良好的艺术环境。

其次,结合“艺术节”开展一次面向社会或家庭的文化艺术活动,做好向家长、社会的艺术教育宣传,使之形成全面的教育观念,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

(四)细化、完善艺术器材的管理和使用。

根据上学期创建市现代化学校专家提出的意见,实施好整改方案。

1、各类器材要分类贴好标签,标签上不仅要有名称,而且要标明总的数量,其中同一种类的器材也要贴好小标签,做到一物一卡,便于查漏和管理。

2、器材室管理人员不仅要确保各类器材的清洁卫生工作,而且要学习相关器材的养护、保养方法。各类器材应定期检查,按时保养,及时维修,并做好日常养护、维修记录。

3、教师借用器材必须填写好“艺术器材借用申请表”,管理员根据申请表才能借出器材,同时管理员要填写器材借用登记薄。

4、专职教师原则上必须带领学生到专用教室上课,并逐步增加驻专用教室办公的时间,由此逐渐向驻室办公过渡。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

2、签定专任教师责任书。

3、组建学校艺术兴趣组,并规范兴趣组管理。

4、校日常学科教研活动。

三月份:

1、艺术教研组组内研讨活动。

2、完善网络艺术环境建设。

四月份:

校艺术教学研讨活动,完善艺术教研网。

五月份:

校“艺术节”活动。

六月份:

1、县音乐、美术比赛。

2、总结,交流。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3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1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可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这个学期工作中十分欠缺的地方。

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希望我能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有所改进,查漏补缺,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4

包括我在内好多老师上课都是,老师在上面扯破喉咙,学生在下面谈笑风生,整个教室乱成一锅粥。这样的课真的很难上下去。

俗话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虽然当前的教育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室毕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公共场所,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什么课,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美术课上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课前准备:短句对答,师生互动。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把课前常规的要求编成几句简明扼要的短句,如:“手放桌面,脚放地面,身子坐直,眼睛看老师,不做小动作”等教给学生,每次课前都用“对答”的形式跟学生进行练习。

师:手放?生答:桌面

师:脚放?生答:地面

师:身子?生答:坐直

师:眼睛?生答:看老师

师:不做?生答:小动作

师:学具放在?生答:右上角

师:从大到小?生答:往上排

这种“对答”的互动形式带有一点游戏的味道,学生很感兴趣。简单的几句话,学生一下就记住了。他们一边回答,一边检查自己的常规,纠正不好的坐姿和行为。在短句的提示下,教室里马上就安静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老师身上,大部分同学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课堂纪律:明确要求,奖惩分明。

美术课以动手实践为主,学生在绘画和制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讨论、交流的情况。为此,我给他们制定了明确的要求:专心听讲,动静分明。

我告诉学生,课堂上随便讲话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尊重,再聪明的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学习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而且,一个人的违规行为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老师讲课时要专心听讲,不乱讲话。作业过程中,允许学生互相讨论,但是要求他们把声音控制在只有两三个人能听见的范围内。为了加深学生对声音

大小的理解,我用了两种动物作比方:一种是呱呱大叫的青蛙,一种是嗡嗡细语的蜜蜂,我要学生想象如果大家都像青蛙一样放声大叫会是什么情形,然后再让他们模仿蜜蜂飞舞时的声音,这样,大部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都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里几乎见不到学生大喊大叫的现象,偶尔有个别同学忘记了要求,旁边的同学也会马上把手放在嘴边提醒他收小声音。

明确要求后,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通过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继续好的行为,改正不好的习惯:每节课被老师表扬三次的同学,可以得到激励之星的奖励;被批评三次的同学,下课就不能活动。学生对老师的奖励是非常看重的,即使是一颗小小的红星,对他们也具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

在课堂上,我一般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方法,尽量多表扬学生。对进步大的同学,我会有意识地多给他们一些表扬,让他们在老师的肯定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对个别控制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失去课后十分钟的休息机会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因此,一般在我点名批评到第二次的时候,他们已经注意收敛自己的行为了。

三、课后清洁:责任到人,持之以恒

美术课学具较多,四年级开始要用到水粉、墨等材料,每节课的清洁卫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每个学生都在水桶里洗笔和调色盘,肯定会拖延下课的时间,而且也容易出现拥挤、争抢等现象。我规定学生先在自己的位置上简单清洗调色盘,把脏水倒到水杯里后再去水池洗笔和杯子,同时请班干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谁把桌面、地板弄脏了马上要求其进行清理。以上是我在训练学生课堂常规时的一点体会。这些训练方法也许不是最合适的,但是在我的教学中却非常有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