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山区教师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7665

【导言】此例“山区教师优秀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山区教师【第一篇】

我叫李崇,女,40岁,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都坚守在最边远的山区承担小学教育教学。23年的教育实践,让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身为一名教师,本人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思想觉悟。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表现出极好的组织纪律性。

我从事偏远山区教育工作23年来,担任过12年的班主任,18年的少先队辅导员,2年的教导,现任自强辅导区副校长。在教育工作,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点点滴滴,教师们都得操心。近些年来,孩子们的家长有进城务工的、父母离异的,对于学校的这些“留守孩子”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为此,我给学生分组,利用本人QQ,微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平时利用体育课给他们一起玩游戏,和他们分享开心的事,诉说生活中的不快乐,怎样克服困难;每个月给班上的孩子每人买一份礼物,并找到激励他们的理由。使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的关心是无比的温暖。我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在我教书育人的时光里,我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也让学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我所带的班级都是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2017年本人还在产假期间,因为学校个别老师考调、加上学校面临两基均衡验收、学校修建等多方面工作,本人不计个人得失,提前一个月上班。2018年春期,由于偏远山区教师缺编 ,我又主动申请到我辅导区最偏远的村小任教。

在教学工作23年中,曾8年获得辅导区同年级第一名;3年获得辅导区同年级第二名;获得过4 次优秀辅导员称号;获得过4次学生指导奖;参加过乡级青优课竞赛,荣获三等奖;参加过泸州市市级村小教师培训,获得优秀个人称号;参加过市级心理健康培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在本乡镇曾多次获得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在这些荣誉里,不管是所教的学科还是兼任的各项工作,我都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尽可能去争取做得更好。也很多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赞同。

虽然是这样,我也不会妥协,教学工作路还漫长,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改善不足,发扬优点,生活在山区,扎根在山区,为山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山区教师【第二篇】

关健词: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调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配合,构成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完整内容。学校体育在现代社会中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出好人才、多出人才的重大使命。篮球运动自传入中国以来,逐步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是比较普及的一项体育项目,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的教育思潮的兴起,文山地区学校体育在经费和场地设施器材方面都得到了逐步增加和改善,但是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状况如何,尚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地方学校篮球水平发展的关键是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因为他们不仅是学校篮球体育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学校篮球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地方学校篮球体育工作要发展必须有一支热爱地方篮球体育工作事业的篮球专项体育师资队伍。

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与分析

学历是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的标准之一,代表了一个人所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程度,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训练和科研发展潜力。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规划的意见》规定:“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合格学历的要求为:小学最低中等师范毕业,初中最低专科毕业,高中要求大学本科毕业。”由此可以看出,从事篮球教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直接影响着篮球教学工作开展的水平和质量。

据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大专学历的人数为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一位;本科学历的人数为1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二位;中专学历的人数为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三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为零。从总体上看,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学历主要以大专和本科为主,其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教育部门加强了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以及对边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部分边疆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在职函授、培训等形式,在学历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职称现状与分析

职称是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教师的工作得到承认和认可的标志,它体现了一个教师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水平的高低。

据表2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具有(中)小学一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2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一位,具有(中)小学二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1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二位;具有(中)小学高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三位;具有(中)小学特级职称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零。笔者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边疆地区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没有得到和其它学科一样的重视,在职称的评定上很难与其它学科的教师相提并论。此外,由于各边疆地区学校的职称评定名额有限,在进行职称评定时,学校往往会先考虑其它学科的教师,特别是一些所谓主科科目的教师,从而影响了篮球专项体育教师正常的职称评定工作。

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年龄现状与分析

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机能的标志,而且是一个人知识积累多少,智力发挥高低的标志,是师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表3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年龄在31―40岁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2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一位;年龄在30岁以下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二位;年龄在41―50岁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1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居第三位;年龄在50岁以上的篮球专项教师人数为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文山边疆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中,青年体育教师所占比例偏多,富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体育教师偏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他们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正在经受实践的洗礼,正是创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文山边疆地区将来从事学校篮球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教龄现状与分析

教师的教龄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积累的具体反映,也是一个教师经受过多少实践洗礼的具体标志。

据表4所示,在被调查的54位文山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当中,教龄在1―10年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人数为3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一位;教龄在11―20年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人数为1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二位;教龄在21―30年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人数为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居第三位;教龄在30年以上的人数为零。这一调查结果说明:近几年来文山边疆地区学校青年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数量有所增加,但篮球专项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差,经常处在补充新教师的组合中,同时也表明文山边疆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流失较多。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缺乏高学历的教师。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是(中)小学一级和(中)小学二级居多,没有高职称的教师。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年龄偏低,有经验的老教师人数较少。

文山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专项体育教师的教龄20年以内的居多,教师的稳定性不强。

建议

加强《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的宣传与贯彻执行力度,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能按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文件正常进行。

重视对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培养,多为青年体育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他们能不断更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

改善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等,形成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梯队。

各级部门要加大对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的投入,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促进边疆地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平生,李玉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2-27.

[2]谭华,安国华,陈鹏。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1,(4):124-127.

[3]周登篙,刘海元。重构体育教学原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4]解长福。体育院校篮球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

山区教师【第三篇】

一、教师压力的原因分析

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导致教师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社会因素中,社会提供的教师待遇与地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变化等造成教师的职业压力;学校因素中,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对教师的评定和要求、学生的品行与学习情况、学校的人际关系都对教师造成职业压力;教师个人因素中,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感受力是引起教师职业压力的内部因素。[1]

1.从社会层面分析教师压力

(1)恶劣的生态环境与边缘的教师。农村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村落分散,山大箐深,教学点分散,交通不便,这给教学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高山、峡谷、河流把村寨分隔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小世界,彼此间“说话听得见,走路要半天”。贫困制约了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能力,而缺少教育使人们继续着落后的生活方式,继续着封闭的思想。这种落后的生活方式、封闭的思想又阻碍了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贫困农村学校教师面临的特殊困境,规定了其发展道路既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以一种务实而又不乏创新的精神,探索农村贫困山区学校教育综合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但是这些山区教师本身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其探索创新精神的发挥[2],使这些山区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2)社会期望与无奈的教师。多年来,我们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着用理想代替现实、用道德代替法制的倾向。强调教师社会责任较多,对教师自身的社会需求重视不够。而这种不正常的“红烛”文化在世俗世界里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塑造”成一种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形象,这种形象促使教师承担着一些超出自身职责的社会责任,这给教师以极大的社会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家庭“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农村教师被赋予除教学任务外更多的社会教养责任,甚至是监护人角色。调查时发现,“不少教师都骄傲地告诉我们,说他和村长一起走路,很多碰面的老乡都首先和他而不是和村长打招呼”[3]。对于许多农村家长来说,教师是改变孩子甚至是整个农村家庭命运的全部依赖。但是,农村教师对自己的一份投入期盼着一份回报,对自己的劳动收入一样充满企盼,为可能节省的每一分钱不得不斤斤计较。社会对农村教师崇高的职业期望与教师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反差,让农村教师生活处境尴尬。

2.从学校层面分析教师压力

(1)师资培训模式和无助的教师。就终身学习的意义而言,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不断地接受在职培训。大量研究表明,新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经验造成的,实地经历和在经验中学习对新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新教师所要求的是分享专业教师的经验,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和校外专家持续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职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实践、防止新教师的流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实际上,贫困农村山区的教师培训模式尤其是新教师培训模式忽视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培训模式陈旧,培训方式单一,而且多是学科培训,这些很难适应新教师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在效果上难尽人意。大多数学校由于公用经费不足,根本无力考虑教师培训进修与知识更新,再加上农村教师工资偏低,甚至长期被拖欠,教师本人无力承担在职培训和学习的费用,导致农村山区教师培训基本上处于无计划状态。农村山区教师所处学校普遍严重缺乏学习资源,又长期得不到进修学习的机会,难以随着形势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导致他们产生压力感。

(2)评定方式和焦虑的教师。在贫困山区学校,有些教学管理已经具体规定到一周内必须考试多少次,批改作业多少次,备课必须写满几张纸,等等。管理者认为量化管理越彻底、越全面越好,认为这种管理简便易行,可以轻而易举达到管理教师的目的。学校评定带有明显的功利化、机械化色彩。但教师评定也应关涉教师的精神成长、生命与情感体验,对于教师个性化特质的评价是无法用数字加以量化的。不合理的评定方式给教师的人格、尊严、自我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又僵化了教师的心灵,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焦虑。

3.从教师自身层面分析教师压力

(1)权威失落与受控的教师。教师权威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角色与权威密切相连,教师权威只有在被学生承认和接受时才能有效地运用。在强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面临着“同一性”丧失的危机。一方面,社会在扩大自由的同时又带来了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意义的感受,它导致了生存的孤立。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永远处于制度框架和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意识和“此在”的冲突与崩溃,使教师在面对权威失落时越发觉得教学的无奈。

(2)职业多重化与僵化的教师。教师职业具有独立性、示范性和工作时空的相对无限性。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接受各种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早晚自习辅导、教案的详略、听课笔记等都是学校领导要检查的内容。据调查,云南农村贫困山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八个小时,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一般都要超过十个小时。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农村教师白天上课,晚上还得充当保安,一天24小时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工作一直是在被检查着、驱赶着、规范着进行的。这样一种缺乏亲和力与尊重感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难免使教师产生压抑感。

二、教师压力的缓解策略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缓教师的压力和不适,我们要具体针对教育教学的实际,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共同作出努力。

1.从社会层面缓解教师压力

(1)为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支持环境。建设性的支持环境不但有利于减少教师的顾虑,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这对于缓解教师的压力,推进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通过访谈发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一直对学生将来的升学心存顾虑。他们害怕在升学制度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一味强调新教材、新方法的使用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升学。这与国外学者切尔尼斯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切尔尼斯研究了因自己的学生没有取得成绩而产生沮丧感和无效感的教师,最终得出结论: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一定要有成效;如果没有成效,教师与其他专业群体相比,会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压力。可见,尽快使升学考试评价体系与教育改革评价标准相吻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2)对教师提出恰当合理的要求,减少教师的消极情绪。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具体的教学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谙熟了原有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教师而言确实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部分教师会感到自己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受到威胁,自然会产生消极情绪。要吸收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把改革的要求内化为教师改善教学的内在需要。教育改革的推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的要求也应当是不断调整和转变的。

2.从学校层面缓解教师压力

(1)把师资培训落到实处,防止教师产生专业不胜任感。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并使之制度化,是提高农村教师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增强农村教师队伍自身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为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加强对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宏观规划和要求,统筹管理和督导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教师培训。除切实推进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研修制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当地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当地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农村学校,帮助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农村教师培训计划与内容设置上,要立足于农村教师的教育实践,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共同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为主要内容,规划、设计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切实帮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质。

(2)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对于减轻教师压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王斌华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面向未来,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它没有将教师评价制度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机制。其目的是,在没有奖励和惩罚的条件下,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4]它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不同起点和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为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它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认为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广大教师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水平,有利于基层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理解,使他们切实成为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者和积极建设者。

3.从教师自身层面缓解其压力

(1)教师具备自我叙述能力。教师批判性反思的形成有很多方式,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自我叙述”来实现的。“自我叙述是凭借个体和他人所关心的故事,而对自我认同达成反思性理解。”一旦教师陈述出来他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甚至他的喜恶,就可以成为增进自我理解的资料;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师改进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促进教师发展和成长最强烈的动机作用,就是教师对于自身实践的“省察”与“反思”。要让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到有过大的压力,除了通常所说的责任感外,还要让教师体会到自我认同及批判性反思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能够从同事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通过听课进行教学交流,教师能够开阔自己的思路;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比如,开展示范课,交流在阅读中或参加会议中获得的知识,组织某项专题的讨论小组或书籍研究小组,参加专业机构的会议,担当实习教师指导员或小组长,加入某一团体等。教师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经常与同事交流思想,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又能体验到友谊,使交往需要得到满足,彼此产生相应的肯定性情感体验。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课余时间讨论一些诸如焦虑、压力的问题,能够从处于同样情境中的同事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或者得到解决压力的启示,这有助于教师积极消除不良的情绪。

参考文献:

[1]鲁小彬.在自由、正义与体制、物欲间的挣扎――对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EB/OL]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版网,2006-2-18.

[2]王凌,罗黎辉等.以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来自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的研究报告.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5.

[3]项贤明.中国西部农村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J].教育研究,2004,(10).

山区教师范文【第四篇】

在我国经济基础相对富裕的今天,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其他方面的教育也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教育配件与设施落后,师资匮乏,好教师留不住,即使普通的教师有时也是一人身兼几职,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尤其像地理等所谓的“副课”同样面临如此尴尬境况。面对这样的现状,许多从教者在思索在探讨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落后漠然的现状。本期我们编发了几篇有关农村教育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真正关注默默躬耕在偏远山区的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对农村教育全面重视起来。也希望正在辛勤工作的广大农村教育教育工作者积极与我们探讨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我们能够及时报道,进一步关注。

我的很多同事面对山区学生成绩的难以提高,面对家长们的“非议”,于是调到了县城学校去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摇身一变,由“水平差”的老师顷刻成了学校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周末我去拜访了他们(调到县城学校的老同事),问起他们的工作情况。他们说,城里学校的工作负担轻,相当轻。首先,代课单一,每位教师只会担任一个年级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单班单科),任务最重的也不过担任同年级的双班同科教学任务而已。其次,课外辅导任务量小。学生的作业分为“在校作业”和“家庭作业”,“在校作业”老师在课余时间就批阅完毕了,“家庭作业”由家长或家教老师负责检查批阅。家长和老师分工明确,真正实现了家、校合作的教育。再次,县城学校教师总工作量小。科任教师基本没有兼职工作,只管上课,其他后勤、活动、建立档案资料等等方面的工作有专人(不代课教师)负责。下班之后无牵无挂,照顾孩子、做家务、逛街、交友……真可谓工作生活两不误。

听了他们的介绍和切身体会,再看看和我一起奋战在农村山区教育岗位上的同仁们,我不禁内心充满了困惑。我和我的同事们,每日里上课忙、辅导忙、改作业忙,还得为兼职工作(少先队、图书室、校园安全检查、“普实”验收、“316工程”督导……)的开展和资料的整理忙得不亦乐乎,在校基本就没有了备课的时间。于是,下班后,晚上还得在灯下加班赶备课。我们的学生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家庭几乎没有起到一点儿辅助作用。学生的学习完全依靠老师课堂的讲解、引导,依靠教师凭良心的课外辅导。仅仅凭借这么有限的时间,仅仅依靠教师微薄的力量,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呢?教学质量又谈何提高呀?

于是,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走访了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家庭,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他们每日里能够抽出一些时间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检查、批阅和辅导,能够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以使学生学习成绩有较快的提高,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成绩。我刚刚有这样的想法时,同事们奉劝我,别白费心机。我不相信,我要试一试。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走访以失败而告终。我所走访的家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力不从心类。这一部分家长,支持“家校合作教育”观念,但因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担负辅导和批阅家庭作业的任务;第二类,工作繁忙类。这一部分家长,大多在外地务工,学生属于留守儿童,要么自己照顾自己,要么由爷爷奶奶,甚至有的还由亲戚邻居代为照顾。还有的在当地打零工和兼种土地,整日里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学习。第三类,不尽义务类。这是较少的一部分家长。他们有的有时间,也有能力参与学生辅导和家庭作业的批阅,但是,他们情愿把时间用来闲逛、打牌娱乐,甚至上,却不愿意尽自己作为父母的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尤其对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学校老师的事。要是靠家长的话,还要老师干什么呢?

走访失败,渴望家长的配合无果。接下来还得回到老样子、老传统的“农村山区教育”的特殊阵营中去,实行学校教师的单一化教育模式。内心充满困惑之余,我也真想像那些调走的同事一样,进入县城学校,轻松地工作,愉快地生活,成“名师”,当水平高的老师。可细细想来,难道都这样“跑了”,逃避农村山区教育的现实,让农村山区学校“”不成么?答案当然是不能。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37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