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参考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参考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第一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
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好奇好动,爱探索,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幼儿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该说,大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但目前幼儿的安全教育实效差强人意。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的幼儿有过在游戏中摔伤或碰伤的经历;%的幼儿有过从床上摔下的经历;%的幼儿有过从楼梯上摔落的经历。2010年我国幼儿园连续发生恶性安全事件,幼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
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要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强幼儿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除了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外,重点应该放在幼儿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化安全行为的形成。幼儿安全行为包括两个方面:
1、预防性安全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旨在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行为,如不把异物放进口鼻中,安全用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
2、安全自救行为,即在出现意外灾害时能沉着应对,学会自救避险,如拨打急救电话,火灾自救,地震避险等。 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策略
1、 在愉快的游戏中有意识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自然融入安
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护自己的经验,也可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获得成功和信心。因此,游戏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安全行为的练习,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安全行为方面的表现,发挥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老师一方面要创设自由、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一方面可有意识的发展出“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戏情节;组织开展“红绿灯”游戏,让幼儿掌握“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有关规则。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吸收了丰富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游戏性质的角色表演,获得了深刻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自我保护行为的锻炼。
体育游戏
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防不胜防。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及手臂、大腿肌肉的力量,影响着幼儿安全自护。可以通过“抓尾巴”、“大风和树叶”等有趣的游戏,增强幼儿躲闪、呼喊等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设计专门的体育游戏演习求救技能,如尝试越过障碍物。通过这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力。一旦面临相应的危险事情,经过训练的孩子因为有行为和心理的准备,自救逃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情境游戏
师幼共同创设一种模拟意外或灾难的特定情境,让幼儿设想、体验身临其境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它具有防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创设一个“火场逃生”的场景:某处发生火灾了,旁边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门、窗等多种物品,幼儿当场进行保护自己的逃生演练。通过情境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灾难自救的意识,并能想出一定的办法解决遇到的有关灾难自救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战胜灾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
2、 在一日生活中自然渗透
《纲要》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才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避免出现幼儿的伤害事件。如;入园——不带小刀、扣子等危险物品进园;进餐——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以免呛着);睡眠——正确睡姿,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含着东西睡觉;行走——行走时抬头挺胸,手前后自然摆动,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以免碰撞、摔倒);游戏等活动——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离园——有序活动,静待家长,安全返家等等。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因此,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方法外,还要经常提醒,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由于意外事故的残忍性,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将事件真实再现,而只能言语描述,很难引起孩子的重视,例如告诫幼儿“不能独自去游泳,可能会溺水”,幼儿是很难理解和重视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抓住契机,让幼儿引以为戒。如针对孩子不遵守规则而发生摔伤事件,当孩子对摔伤的后果有清晰认识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思考: 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事故,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预防等等
3、 在未雨绸缪的演习中实践
福建省某幼儿园今年3月发生火灾,幼儿园教师立即组织300多名孩子有序疏散到园
内的空地上,整个过程只用了3分钟。工作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水管等灭火工具积极组织自救,10分钟后大火被消防大队成功扑灭。这次火灾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该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成效。开展常态化的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台风等。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但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或台风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针对恶性伤害的“恐怖事件”,幼儿园也要组织相应的演练。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逃生的方法,当灾难发生时,能冷静、正确的保护自己。经过多次的模拟演练,幼儿自救的意识增强了,自救动作更迅速
进行安全模拟演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比如幼儿园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自救或疏散演习预案,各班教室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向幼儿讲清为什么要进行演习即演习的目的、意义,使幼儿做好心理准备,还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思考、讨论防灾、避震、躲避伤害等自救的方法,在进行实战演习,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除了其他的安全行为练习和巩固外,幼儿园要未雨绸缪,将安全模拟演习常态化:除了各班平时加强教育和训练外,最好一学期开展2—3次全园性的大型演习,让幼儿对紧急情况和突发灾难有较好的应对。
4、 在适度的自然后果法中内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从行为的自然后果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使
孩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负责。自然后果法可以帮助幼儿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在自己的不恰当甚至危险行为导致的后果中获得体验,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例如孩子的手指被火烫了一下,知道被火烫了会疼,以后就再不会随便接近火了。如果他曾从高处跳下时被摔疼了,以后走到高处自然就小心了。这就是孩子从自然的后果中懂得了如何去做。当然,这种“自然后果法”仅适用于不会导致幼儿身心的严重伤害、没有生命危险以及不给家庭带来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如果幼儿玩火而成人不及时阻止,则可能出现家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如果说前面几种方式或多或少有“教育”的痕迹,那么自然后果法则是通过儿童自己的过失行为获得必要的警示,其抵触情绪小,能够引以反省,促使其改正过失,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有时幼儿并不必然体会自身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的引导幼儿。与此同时,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具体指导,使幼儿弄清楚:做事或行动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在家喝豆浆太急被烫到手后,家长要指导孩子通过触摸试探、吹凉等方法预防烫伤
5、 在家庭生活中巩固
教师要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父母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从孩
子幼年时就加强对安全行为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家长平常带孩子外出时,应指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指导幼儿明白走失时怎么办,让孩子牢记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本人就是做幼儿安全教育,教材的。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第二篇】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
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臵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臵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老师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第三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好奇好动,爱探索,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幼儿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该说,大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但目前幼儿的安全教育实效差强人意。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的幼儿有过在游戏中摔伤或碰伤的经历;%的幼儿有过从床上摔下的经历;%的幼儿有过从楼梯上摔落的经历。2010年我国幼儿园连续发生恶性安全事件,幼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
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要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强幼儿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除了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外,重点应该放在幼儿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化安全行为的形成。幼儿安全行为包括两个方面:
1、预防性安全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旨在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行为,如不把异物放进口鼻中,安全用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
2、安全自救行为,即在出现意外灾害时能沉着应对,学会自救避险,如拨打急救电话,火灾自救,地震避险等。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策略
1、 在愉快的游戏中有意识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自然融入安
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护自己的经验,也可满足幼儿
情感的需要,获得成功和信心。因此,游戏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安全行为的练习,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安全行为方面的表现,发挥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老师一方面要创设自由、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一方面可有意识的发展出“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戏情节;组织开展“红绿灯”游戏,让幼儿掌握“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有关规则。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吸收了丰富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游戏性质的角色表演,获得了深刻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自我保护行为的锻炼。
体育游戏
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防不胜防。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及手臂、大腿肌肉的力量,影响着幼儿安全自护。可以通过“抓尾巴”、“大风和树叶”等有趣的游戏,增强幼儿躲闪、呼喊等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设计专门的体育游戏演习求救技能,如尝试越过障碍物。通过这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力。一旦面临相应的危险事情,经过训练的孩子因为有行为和心理的准备,自救逃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情境游戏
师幼共同创设一种模拟意外或灾难的特定情境,让幼儿设想、体验身临其境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它具有防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创设一个“火场逃生”的场景:某处发生火灾了,旁边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门、窗等多种物品,幼儿当场进行保护自己的逃生演练。通过情境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灾难自救的意识,并能想出一定的办法解决遇到的有关灾难自救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战胜灾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
2、 在一日生活中自然渗透
《纲要》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才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避免出现幼儿的伤害事件。如;入园——不带小刀、扣子等危险物品进园;进餐——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以免呛着);睡眠——正确睡姿,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含着东西睡觉;行走——行走时抬头挺胸,手前后自然摆动,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以免碰撞、摔倒);游戏等活动——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离园——有序活动,静待家长,安全返家等等。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因此,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方法外,还要经常提醒,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由于意外事故的残忍性,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将事件真实再现,而只能言语描述,很难引起孩子的重视,例如告诫幼儿“不能独自去游泳,可能会溺水”,幼儿是很难理解和重视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抓住契机,让幼
儿引以为戒。如针对孩子不遵守规则而发生摔伤事件,当孩子对摔伤的后果有清晰认识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思考:
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事故,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预防等等
3、 在未雨绸缪的演习中实践
福建省某幼儿园今年3月发生火灾,幼儿园教师立即组织300多名孩子有序疏散到园
内的空地上,整个过程只用了3分钟。工作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水管等灭火工具积极组织自救,10分钟后大火被消防大队成功扑灭。这次火灾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该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成效。开展常态化的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台风等。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但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或台风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针对恶性伤害的“恐怖事件”,幼儿园也要组织相应的演练。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逃生的方法,当灾难发生时,能冷静、正确的保护自己。经过多次的模拟演练,幼儿自救的意识增强了,自救动作更迅速进行安全模拟演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比如幼儿园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自救或疏散演习预案,各班教室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向幼儿讲清为什么要进行演习即演习的目的、意义,使幼儿做好心理准备,还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思考、讨论防灾、避震、躲避伤害等自救的方法,在进行实战演习,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除了其他的安全行为练习和巩固外,幼儿园要未雨绸缪,将安全模拟演习常态化:除了各班平时加强教育和训练外,最好一学期开展2—3次全园性的大型演习,让幼儿对紧急情况和突发灾难有较好的应对。
4、 在适度的自然后果法中内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从行为的自然后果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使
孩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负责。自然后果法可以帮助幼儿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在自己的不恰当甚至危险行为导致的后果中获得体验,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例如孩子的手指被火烫了一下,知道被火烫了会疼,以后就再不会随便接近火了。如果他曾从高处跳下时被摔疼了,以后走到高处自然就小心了。这就是孩子从自然的后果中懂得了如何去做。当然,这种“自然后果法”仅适用于不会导致幼儿身心的严重伤害、没有生命危险以及不给家庭带来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如果幼儿玩火而成人不及时阻止,则可能出现家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如果说前面几种方式或多或少有“教育”的痕迹,那么自然后果法则是通过儿童自己的过失行为获得必要的警示,其抵触情绪小,能够引以反省,促使其改正过失,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有时幼儿并不必然体会自身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的引导幼儿。与此同时,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具体指导,使幼儿弄清楚:做事或行动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在家喝豆浆太急被烫到手后,家长要指导孩子通过触摸试探、吹凉等方法预防烫伤
5、 在家庭生活中巩固
教师要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父母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从孩
子幼年时就加强对安全行为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家长平常带孩子外出时,应指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指导幼儿明白走失时怎么办,让孩子牢记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第四篇】
小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烧上了39℃,就容易出现双眼上翻、紧咬牙关、全身痉挛甚至丧失意识的症状,这有个医学名词叫小儿高热惊厥。如何给孩子适当的应急处理,从而稳定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