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44268

【导言】此例“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热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教师论文【第一篇】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

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专职编辑,笔者在多年的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有鲜明的、丰富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但缺乏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学术论文除了个人认识、见证叙述外,还要进行逻辑论证。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常见问题有:一是理论不自恰,主要表现为有实践无理论,或者理论表达不完整;二是实践不落地,主要表现为有理论无实践,或者实践操作性不强;三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不明显。

(一)理论不自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理论不自恰,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论文内容多是教育教学中的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并没有对个人认识或见证叙述作理论提升,未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比如,关于“丛林造屋”的论文,原文只是描述了幼儿“丛林造屋”的游戏过程,作者没有阐述游戏的设计理念、游戏的价值,也没有对幼儿完成游戏后进行经验总结或问题反思。另一种是论文中有理论视角,但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理论视角的功能不明显,抑或只是作为一个独立词语存在。比如,《体教融合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改进措施研究———以发球与接发球为例》一文从学生发球、接发球技术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做好体教融合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做好体教融合还需教师在教学之外主动作为三个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但“体教融合”这一理论视角仅在引言的第一句话以及各层级标题中有所提及,它的内涵、特征或价值等未做单独论述,对教学实例的分析也没有体现“体教融合”的理论。

(二)实践不落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实践不落地,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论文内容多是中宏观的理论批判或愿景号召,没有实践支撑。二是论文中学术观点或理论表达的实践指导性不强,或者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困难较大。比如,论文《后疫情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五件事》,作者认为学校应在学生价值观教育、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学生生命生态教育、学生公民教育、学生诚信教育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应对疫情或其他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全文的表述仅是作者的个人认识或抽象的理论叙述,没有客观事实或典型案例予以支撑。如果说“五件事”的执行主体是学校,那么学校如何让这“五件事”以实际行动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作者没有具体阐述,原文的实践价值不明显。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论文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不强。比如,论文《均衡分班背景下基于质量提升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实践与思考》,先从国家相关政策中解读出,均衡分班背景下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应成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正文从均衡分班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具体举措,以及均衡分班背景下学校存在问题的反思及改进措施,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原文的论证结构并没有围绕研究问题(如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设计,正文的实践描述与研究问题、理论观点不相符,这种脱节的、明显的割裂关系,使论文呈现出一种松散的、自由的写作样态,违背了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致力于表达观点,并对观点进行清晰的、逻辑的论证的写作体裁。笔者结合自身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在多年审读稿件中,发现造成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写作的核心不同

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文本以创意写作为核心,多谈故事与诗歌,少谈论证与逻辑[2]。创意写作的核心是文采与故事,学术写作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2]。中小学教师的写作训练始于创意写作,写作内容多是故事与诗歌,故事与诗歌的语言和风格是开放的、自由的、灵活的、新奇的。学术论文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写作是提出论点(论题),用论据证明或否定论点(论题)的论证过程,论证的结构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结论要真实、有效。

(二)逻辑思维形式不同

教科书与中小学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既是中小学教师成为教师前的学习工具,也是成为教师后的教学工具。教科书的特点是一、二、三平行罗列,是一种平行逻辑的表达形式。学术论文的特点是向前推进,讲究的是论证与逻辑。两者就表面特征而言,教科书是横的,学术论文是竖的。

(三)错误参照写作范本

教科书作为中小学教师学习和教学的工具,而有的教师却误把教科书当作论文写作的范本。此外,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的撰写也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两者的内容表达都重在说明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术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是聚焦问题而展开的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呈现,重在研究过程和结论。

(四)论文写作训练不够

很多中小学教师接受学校教育时,对学术论文中的基本要素,如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专业的、系统的知识学习较少,没有打下良好的学术写作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会定期参加一些学术写作培训,但这些培训更多的是对学术写作的内涵、价值、原则等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包括研究选题的选取、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视角的确定等分层分类的专业、系统培训较少,培训内容多是一些泛化的、操作路径不清晰的中宏观介绍。学术写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要把写作培训中的抽象表达,内化到实际的论文写作中,需要经常地进行论文写作,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论文写作能力。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心是教学,论文写作只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是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定期完成论文写作。有的中小学教师的写作基础比较薄弱,写作实践比较少,学术写作训练不充分、不充足。

(五)论文形式不规范

中小学教师面对名目繁多的期刊,因各期刊的办刊理念、定位不同,对论文的风格、体例等有不同的规范要求,遵循哪种写作规范,选择哪种论文体例,采用哪种论证逻辑等,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参考范本,影响了论文写作中理论和实践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

三、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的写作策略

要解决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出现的理论不自恰、实践不落地、理论与实践不统一等写作问题,需要在探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明确学术论文要有理论视野,确保实践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帮助老师们规范地表达学术论文,准确地反映个人所思所想,提炼教育教学成果,以反哺教育教学工作,丰富学术研究的成果。

(一)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有理论视野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中有理论视野,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要对论文中呈现的事实、经验、案例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它们背后的本质或规律,形成具有指导意义或普遍性的理论表达。二是论文中选取学科理论、社会流派等作为研究视角,阐释研究问题或论点。研究视角在论文中呈现为理论指导型、融合型和框架型,老师们应结合研究问题或论点,思考采用研究视角的类型进行论文写作。比如,《教育评价变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研究》一文,以国际教育评价变革为理论背景,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构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以期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参考[3]。该文采用理论指导型和融合型结合的方式,设计论证结构和分析论证,并在分析论证时对事实、经验或案例等总结提炼,形成理论认识,得出研究结论。

(二)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实践落地

中小学教师学术论文要实践落地,主要表现为论文中要选择事实、经验、案例等,证明或反驳研究问题,支持或证明论点。比如,《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状、成因与对策》一文的论证结构从现状、成因与对策三个研究维度展开分析论证[4]。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现象的现状及成因展开实地调查,获得定量和定性数据作为论文的实践内容,并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展开分析论证。

小学教师论文【第二篇】

1.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保留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学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的趋势,而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导致师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封闭

目前的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强制性的要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达标则不发毕业证等)、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难以真正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教学技能培养以课堂教学、单一技能培养为主,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是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定位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本科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内容没有一个基本设定。我国职前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应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准,在实施中缺少可依据的文本参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教学技能目标的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培养目标定位水准偏低(目前的教学技能训练仍然以教学基本功为主),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单一,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这些已明显不适应学生及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构成,而且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较低,尤其是小学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教师的付出和他们的实际待遇很不相称。笔者近几年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了未来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就为就业做准备,忙于各种过级考试,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5.高师教学重学术、轻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主要还是讲授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缺少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一方面难以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经历,课堂教学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

第一,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实施3+1模式。一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在设置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和小学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为师范生拥有广博的而深厚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年级开设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和教育类选修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设置教育选修课程。例如设“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研究”等。三年级,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例如设“小学基本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等。四年级,进行一个学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第二,加强教育实习。新近的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关键要素。为解决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实习时间增加到16-18周,但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见习(每学期一周的见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两次实习,称之为小实习(集中见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等。见习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比较重视的一个实践环节,有逐渐增加见习时间的趋势。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见习本身的特点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见习的收效不大。易导致走马观花;由于见习时间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实习时间,而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取消见习,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年。为解决见习问题,建议实施“拜师制”,即有目的地选择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即安排他们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见面,确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明确以后,学生要和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联系,随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定期到小学观摩、助教。

2.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

第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该多元、开放。遵循的原则应是,统一要求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培养与专业方向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应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技能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际教学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还应使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多条途径,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的培养体系。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订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课程计划中统一安排实施。在计划中应规定培训的时间、学时、培训内容及达标要求,使教学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应加强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参加的领导小组;应制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训规程》,保证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3.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第一,应依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师范生的发展需要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办法确定培养目标。长远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适应小学教学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具体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培养具有基本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再次,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目标的落实,建议采用和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第二,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依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构建教学技能内容体系。教学技能培养包括一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三个层次。基本技能指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语技能(包括口语表达、体语表达)、书写技能、运算技能和艺体技能等;教学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作为适应小学教学要求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运用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选择课程资源的技能)、上课技能(导入技能、设计教学过程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外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强调训练的情景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说课技能、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沟通与交往技能、调控教学技能)、教学应变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

4.创造有刺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

第一,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生源问题。“两会”刚刚结束,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令人振奋,这将是提高师范生生源素质和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也能够选择一所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这将是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还应该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育的人才质量问题。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

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请优秀小学教师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对学生渗透专业理想教育,逐步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2)学习有关教学技能的文件,使学生明确各阶段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要求及措施,在知晓的前提下,导之以行。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和谐、活跃的校园气氛,是教师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环境和氛围,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立项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教育教师论文【第三篇】

推动小学教育的改革

小学教育研究是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为小学教育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小学教育研究,转变教育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形成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形成对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正确认识。而观念的改革不是一蹴即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为小学教育观念的改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教育,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近些年来人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重新审视教育理念,树立起“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目标。某省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先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的认知规律,构建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通过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完善小学教育理论体系

虽然小学教育的实践性强,其研究也更加偏重于应用,但是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现象,小学教育研究不仅揭示小学的特殊教育过程,还在研究中挖掘教育原理,逐步发展完善理论体系,进而以理论指导小学教育实践,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如陶行知先生在不断的实践、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生活教育理论,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所以说,小学教育研究有助于完善小学教育理论体系,促进小学教育的学科建设。

2、小学教育研究面临的境遇和挑战

小学教育改革对小学教育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他们对基础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小学教育必须不断面临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共同发展。小学教育改革的这一现实需求又对小学教育研究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从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教育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小学教育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大学教育中为小学教育研究指出新方向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教师教育逐渐从以前的非专业、准专业向现今的专业化进军,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大学教育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众多大学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开始将视线投向小学教育研究,开始对小学教师专业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问题

在小学教育中,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一直以来为大家所重视,是小学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3、小学教育研究发展的思考

坚持基础教育的“两条腿”发展模式

基础教育研究要不断面向现代化,就需要坚持民办教育的“两条腿”,我国实行“两条腿”的办学理念,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教育研究活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应该注重深入开展小学教育研究实践。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该不断发挥民办教育的重要作用。

探索小学教师专业化问题

小学教师专业化既是顺应国际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需要。教育部通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来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具体的规定和部署,这也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迈入新的台阶和发展阶段。因此,小学教育研究工作也应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化问题,譬如:教师准入标准、教师素养、教师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行为/个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规划等,通过对这些问题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系统性的教师专业化理论体系,为小学教师专业化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4结束语

小学教育教师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小学专业化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性低是长期困扰德育的问题,也一直为多方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一)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随着教师的产生而同时进行的,而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教师专业化应该如何界定,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和认识。当然,国内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基本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途径,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自然是应有之义。

(二)德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化的教师

所谓的德育课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的。德育课与其他课程,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的引领和转变,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德育课堂上。德育课的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这样,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其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完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各门德育课教师多由专业对口的师范生组成,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多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1.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品德课教师绝大部分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较少。2006年,江西省针对农村骨干教师德育课程班全体学员、九江市市直小学及十三个县(市)区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11%为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除个别是因为年龄大受学校照顾只带德育课程外,其他多为学校领导或德育处主任;89%为兼职教师,兼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这些兼职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品德课教师,而且常常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而接受调整。他们当中接受职前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层次较低,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上岗。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加上德育专业知识缺乏,不利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2.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但是不少教师不了解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虽然大多数教师明了德育课的性质,但缺乏开展综合课程的经验,在内容处理、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多沿袭以往的其他课程的做法,专业化程度不高。

3.教师的专业执行力。教师的专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各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环节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教学方法也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方法;教学场所多局限在教室,很少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沿袭纸笔测验,或是评印象打分等量化的、不规范的方式。

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德育课教师是否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践中,小学德育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德育课教师无需特殊的素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德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组织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情意则主要关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在构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我们尤其强调德育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以利于其开展教学,并以其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该针对新课改以来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在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学习。

三、德育课教师德育素质的获得与提升

德育课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是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和教师个体自我修养的结果。现实的教育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教师教育

1.职前教育阶段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大德育,一般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进行德育的专门人才。但这些人才多流向中学。建议增强专门针对新课改以来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师资培养。对于这些对口的德育课师资,同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均应有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注重各领域学习的针对性,各不偏废。在课程设置上,建议丰富有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和教育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师德底线,使未来的教师队对教育专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2.职后继续教育

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时应紧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除了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针对道德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而且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应更具针对性。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障教育经费,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线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教育学院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专门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

(二)教师自修

除了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和进修,德育课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自我修养。这里提出教师提升德育素养的三个策略: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要圆满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对于实施德育有一种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德育主体内在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以此激励和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其践履师德和进行德育的巨大动力。

2.提升德育研究能力

德育研究不仅仅是专业的德育研究者的工作,要科学地开展德育活动,一线教师除了理解和运用已有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掌握德育研究方法,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德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带有观察和反思的视角,不断地探求适合自身的德育模式。

3.注重实践与反思

教师的德育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对道德的体认和反思对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德育实践也是检视其德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最好途径。正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才能更加丰富和深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自觉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惟此才能实现“实践——反思——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也才能收获学生进步和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94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