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最新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最新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建设论文【第一篇】
南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性地区和重要的模式标本集中产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积累、传承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围绕朴素的环境观、饮食观、消费观等而形成的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现代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云南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云南各民族群众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由于云南本身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云南各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文化意识。如前所述,云南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众多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包含朴素生态思想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系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是加快云南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继续强调民生建设,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更是民生建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素质提升,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让全省人民广泛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等,形成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而且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强化云南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本文作者:廖小明冯颜利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二篇】
盖志毅(以下简称盖):内蒙古许多地区可以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道路。如内蒙古扎兰屯市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质量效益型的生态农牧业。扎兰屯市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6万亩,占总耕地的74%,基地规模居全区第一;获“三品”认证4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6个,地标数量在全国县级地区排名第一;连续5年承办绿色食品交易会,成为全区绿交会固定承办地。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和荒漠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
记者:鄂尔多斯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走出了一条内蒙古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双赢发展的独特模式。
盖:是的,鄂尔多斯崛起不仅仅靠资源富集。鄂尔多斯市十分注重恢复地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生产和提高农牧民生活“三生统一”(生产、生活、生态)。并创造性地通过“一举五增”(沙柳增值、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把国家、地方、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书写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和互促的典型案例。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被誉为内蒙古民营企业“第一强”,也是斥巨资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领头羊”。总裁赵永亮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就是钱学森院士在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贺信中所说的“沙产业、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画句号。治理沙漠,生态建设是手段,发展绿色产业、向市场要效益才是目的”。东达集团搞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共包括3项建设内容:一是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首期工程10万吨,投资亿元);二是投资3亿元,在库布齐沙漠内建设沙柳种植基地20万亩,10年建成;三是投资1亿元,建设舍饲15万只白绒山羊的养殖基地,5年达到设计能力。这些项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绿色植被的建设尽快组合成沙产业、草产业的链条,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帮助群众奔小康上富裕路。
记者:东达集团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探索出了一条内蒙古“绿色崛起”的路径。
盖:可以这么评价。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他们依靠经济杠杆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每年洪水从库布齐沙漠向黄河输沙就达亿吨,曾经造成黄河断流改道、包钢断水停产。他们在库布齐选择耐旱的乡土树沙柳为治理沙害,防风固沙护堤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树。沙柳每3年必须平茬一次,“平茬复壮”下来的沙柳,可以用来造高档挂面箱纸板,不污染环境,拉起了产业链条。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福源泉生态基地投入3000万元,建立沙柳示范区5万亩,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沙柳,使项目区沙柳面积达到70多万亩。赵永亮主张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三业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生活三者兼顾。
记者:您在近期的著述里面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诠释经济学现象,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内蒙古目前在特定的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您怎么看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
盖: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就要使屏障内的负熵值的耗散程度尽量减轻。美国学者杰里米·夫卡金和特德·霍华德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系统的简述了熵定律和熵定律在经济社会的运用。熵(Entropy)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一衡量混乱程度的度量。在物理学中,熵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是守恒的,不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就表面看,这似乎是说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高枕无忧的滥用。但事实上,非常遗憾的是,物理学中还存在着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表明,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对人类来说是从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状态,从有效的到无效的状态转化。物理学意义上熵就是这种不能再被转做功的能量的关系。由于热力学二定律的作用,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时,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作某种功的一定能力。熵表明,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熵的增加,意味着有效能量减少。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无法逃避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向,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的基础最初来自太阳的能量,因此,生命也不能逃脱熵定律,有机体通过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来生存和进化,并不断从环境中摄取。熵是经济稀缺的主根,一切循环活动都要耗费环境中稀缺负熵物质,一个物质和能量上封闭的循环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的。
比利时著名学者、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指出:系统存在一个边界,在这个边界上它与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着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从边界外吸收低熵的物质-能量,通过经济过程内部的消费变成高熵的废物后,再将其源源不断地排放出去。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下的有序结构,就叫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一经形成,它就具有抗干扰能力,一般性的涨落(波动)会被耗散结构所吸收。
依照这一理论,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把对生态屏障的破坏压缩到最低。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内生的、自运行的动力。要关心在内蒙古的产业原材料从哪里来(From where)、生产什么(what to do)、如何生产(how to do)为谁生产(for whom)、到哪里去(To where)等问题。博尔丁从“物质不灭”定律出发,把地球比作宇宙飞船,旨在说明地球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在其中,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应是线性关系,而应是循环的关系。这就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仅仅将经济的目的视为创造效用并相应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狭隘视野,重新考虑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为我们获取效用的行为所设定的限制或界限。世界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1970年提出“稳态经济”理论,它不仅直接受到约翰·穆勒的“静止状态”思想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的阐释。 特别是,戴利通过“规模”概念,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均衡关系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形成广泛影响。戴利指出,经济系统是具有有限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戴利把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合理的规模”与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产品的合理分配”并称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目标。显然,这是一种“内外均衡”的思想。把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关系的“内部均衡”,与反映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再生产关系的“外部均衡”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角度,统筹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关系;其二,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功能上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大系统,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均衡与持续出发,来把握人类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在承认经济活动的规模受到其所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提供能力和环境容量的严格限制的前提下,研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以功能(资源提供、废物消纳、生态服务等)为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保持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和谐、稳定和协同演进意义上的广义循环为目的,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功能的均衡和协调关系。
生态环境承载力——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内蒙古经济发展置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
经济规模 or 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禀赋 or 环境容量
要实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 在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下,追求资源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以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率”来评价与引导经济活动的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三篇】
关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此同时我国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这两大战略实际上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而这两大战略本身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国际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有“弱可持续发展”与“强可持续发展”之分,总体看前者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而后者对发达国家较为有利,在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以前,国际社会以前者为主流,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弱可持续意义上的。弱可持续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科技优先,通过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制订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体现了科技优先的理念,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全部环境保护的立法都写入加强科技的条款,立法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科技优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环境立法中科技规范(如环境标准)的发展,但也带来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新问题,最突出的是用科技代替法律,或者是科技优先法律,法院审理环境案件不看法律而只认技术鉴定,环境影响评价以技术评价为主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影响,这导致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的社会反响迅速降低。科技优先还容易被理解为科技万能,认为只有科技发展才是环境保护的唯一出路。实践表明,近年来我国环保科技虽然迅速提升,但环境却以更快的速度恶化。我国一度环境法制较为保守和停滞,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水平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很不适应。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与管理和科技相比,生态文明更多地强调的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相对滞后但不能长期滞后的领域。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生态文明已明显落后于管理和科技,亟待大力加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设计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举例来说,循环经济在欧美实施较为成功,我国引进后却效果不佳,还助长了洋垃圾进口等严重环境犯罪问题,究其原因,有管理上的、技术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公众环境意识问题,缺少了公众高素质的主动参与,循环经济必然是因这个巨大的缺口而阻断循环。又如,“两型社会”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本质上不是管理的问题,科技问题也有限,根本上是环境意识或生态文明的问题,而这一切在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制中非常薄弱。
2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背景
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环境重要的历史关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
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消极地等待。不少人幻想中国人均GDP达到五千美元时,会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那样进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到达这个“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由高趋低,逐渐减缓。但要看到,这个拐点在大多数国家并不是自然就到来的,而是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后才痛下决心进行治理,这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不应重复。况且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压力大、欠账多,拐点迹象迟迟不出现,而如果该拐不拐,就是违背历史和科学的规律,就会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近来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就是警示。因此,党和国家要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地推进这个拐点的到来。这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却不是一帆风顺
例如早在2005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10省市启动绿色GDP试点工作,时隔仅一年,这一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新型核算体系就面临杯葛而告终止。仅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严峻程度与传统GDP增长速度形成的鲜明对比,即足以证明实施绿色GDP已势在必行。如今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局面已充分证明了这种必要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必要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比当年的试点机制更完善更科学,不仅有目标,也明确要求作为考核办法,而且规定了具有强制力的奖惩机制,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最佳途径,要借助法律的利益协调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和谐与共赢,而不是势不两立的对抗或此消彼涨的博弈。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局势引发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西方国家都曾经历过这个历史阶段,污染事故频发、群体性事件激增,欧美形成了所谓的“社会生态运动”。我国长期以来是行政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机制,造成了公众参与的先天不足和公众在环境保护上的政府依赖心理。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公众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拓展空间,并引导这种参与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和社会生态运动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经验教训,欧美生态运动概括为二种类型,一种是以“彩虹勇士号”为代表的激烈抗争的法国类型,另一种是以信任原则为代表的妥协互利的英国类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历了太多的革命和动荡,更需要的是和谐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培育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哲就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的理念,所谓天地化育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而所谓“赞”,表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首先是要积极地作为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其次是要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赞”就是要“大力推进”,是和谐与共赢。
3生态文明呼唤环境权利
环境管理在法律上主要对应的是责任,环境科技在法律上主要对应的是标准,这二者构成目前我国环境法的主体。也就是说我国环境法缺少权利的内容,这既是我国环境法制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环境法制与发达国家环境法制相比的主要差距。我国目前环境法在权利设计上是把环境权利附随于民事权利,而在民事权利上限于侵害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私权利而通过侵权法救济,民事权利是不可能包容环境公益权利的,而这却正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所在。其次,我国环境权利保护还适用相邻权的规范,而此种民事权利是低等级的民事权利,仅限于个人之间,且可以自由处分,此外,现代民法还要求相邻人要相互容忍,这些都是与现代环境保护渐行渐远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此宣言明确将环境权与人权结合定义,而此后许多国家均将环境权入宪或入法。目前我国宪法已写入人权,而《人类环境宣言》中环境权与人权结合定义的表述“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也已迅速成为举国上下的共同追求,环境权具备成为我国宪法中人权细化规定的切入点的条件,建议及时写入宪法和法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可通过赋予公民环境权或生态权弥补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主导的不足。我国环境立法强调行政主导,造成公众对环保的消极甚至抵触,此次环保法修改公众参与的程度极低,远不及物权法等立法那样引起社会的普遍和积极的关注,另一方面,启东等地恶性环境群体事件表明我国公众生态文明程度很低,以及对现行环境法制的极不认同(这是环境法制崩溃的先兆),也说明我们的环境法制本身有严重缺陷,公众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而基本上没有权利。这种情况与世界上环境法制发展的主流是不符的。总体看西方国家目前主要通过环境权赋予公众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我国借鉴。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几点建议
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首先可通过生态文明职能机制(委员会或促进会等)颁布政策性规范,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通过工青妇等团体共同推动,特别是重视发挥政协的作用,从国外的两院职能实践来看,大财团主导的众议院往往更多地关注经济,而参议院则更多地关注包括环保在内的社会文明。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政府官员和经济界人士居多,而政协中社会贤达(国外非常强调环境保护启蒙者的作用)在环保方面有更宽阔的视野,相信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其次是制定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纲要》,首先,可借鉴俄罗斯的经验,该规范亦属于软法,但具有较优先的法律地位,目标是实现生态建设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性,具有环境基本法的意义;其次,可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经验,强调该法的政策功能,即规范政府的行为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是对现行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要把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评价要素,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法制上的五位一体融合效果。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四篇】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3.构建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完善生态景区。深化生态文明,要以新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兴起一股迎接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生态经济与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时代到来的高潮。通过发展森林文化、梅花文化、桂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在景区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融入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文明的旅游形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色彩与自然色彩的融合;通过完善生态景区,对景区进行分类设计和管理,对景点建设导入特色生态文化背景,将紫金山进行功能划分,山东南部为现代休闲娱乐区,山西部为六朝文化旅游区,山北部为生态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中山陵为民国文化旅游区,明孝陵为明文化旅游区等,达到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建设景区生态文明是实现景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加快新景区的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6,(9):140-141.
[2]万志洲,李晓储,徐海兵,黄利斌,刘署雯。中山陵风景区(紫金山)森林景观建设的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7-19.
[3]徐菲菲,薛景华。生态文明意识与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中旬刊,2007,(1):390-391.
[4]燕乃玲。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N].解放日报,2007-10-24.
[5]冯立梅,胡阿祥,任黎秀,杨达源。著名风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以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J].成才之路,2007,
(1):9.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景区生态文明包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容,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更要以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为目标,通过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等,开创景区发展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五篇】
1.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主导性作用。地方党政机关及相关部门,要努力强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范畴,进而延伸到农村社区教育规划之中,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与此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手段,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方因素,努力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有效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另一方面要组织和督促各类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比如:可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宜居环境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各级卫生文明创建及星级家庭评选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最大范围内有效地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机制。
2.积极发挥教育机制的先导性作用。突出生态文明因素,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一是教育内容力求因地制宜。比如: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着重介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状况,快速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有效激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如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价值、生态道德和生态消费等价值观念教育;强化土管、水资源、森林和环境等生态环保法制教育;注重对节能减排、防病防疫、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等生态技能教育;提供特种绿色种养的技术指导,开展家政、保洁等职训服务,畅通社区居民的绿色收入渠道。二是教育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由于文化层次、思想意识有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从中取得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通过资料读本、案例分析、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和社区评选等形式,取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以评促教的效应。三是教育对象上力求全面化。无论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移民”;无论留守老年妇幼,还是外出流动人员,都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教育。
3.有效发挥社区民众的自治性作用。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的有效维护和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引导和社区自治共同完成,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深度。群众自治是有序化和有益性的疏导,它“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陶行知语)。对此,可以成立社区各类自治组织,如社区养殖业协会、绿色农副业合作社、环保巡防队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管理,通过这些自治组织引导和强化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可以通过农村社区全体居民或居民代表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章程规范,如社区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从而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当然,社区自治尚需注重发挥科学舆论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多一点生态,就会多一丝绿色;多一点教育,就会多一些文明”。农村社区属于基层“气根”,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地气”化教育。若两种教育和谐相融,那么广大农村“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