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物理课教学(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63190

【导言】此例“物理课教学(实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物理课堂1

一、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课堂上只听到老师在说话,没有学生的回应,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坚持四十五分钟的,甚至老师的说话声正好起到催眠曲的作用,即使不瞌睡,也是人在心不在,或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唯有师生互动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不失时机的围绕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请学生上台板书方式和上台操作方式,这样既维持好了课堂纪律又保证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互动可以让师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师生互动对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老师很清楚,认为很简单,很好理解,就以为学生应该是理解了的,其实不然,因为学生毕竟是年龄小,见识少,生活经验少,分析事物的能力差,接受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老师必须多举实例,让学生在头脑里除掉不正确的似是如非的认识,建立起具体的正确的物理模型,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

互动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老师会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授课艺术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即时地采取补救措施,避免“煮夹生饭”

三、互动的方式

(1)相互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正是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提问,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发现自己能成功掌握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教师也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情感。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提问不仅是老师向学生发问,也可以是学生向老师发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即使学生提问中显露出错误,除了要纠正错误,还要加以鼓励。

(2)上台板书方式,比如一些作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的上讲台板书,没人自愿上台就请一位上台,其他同学会非常关注台上的同学的解答过程,对照自己的解答思路,从中学习别人的经验,发现别人的错误,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学生喜欢,精神焕发,不会疲劳,记忆深刻,效果非常好。对自告奋勇上台解答的同学即使做错也要特别加以表扬鼓励。

(3)上台操作方式,一些实验课,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操作,老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对其他同学能起到示范作用,因为实验小组较多,老师不容易发现各小组的不正确操作,此法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下段时间里,学生会很顺利的正确的完成实验,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四、师生互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只提问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应该是易答的问题提问差生,答对了一定要给予表扬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中等难度的则提问中等的学生,较难的问题提问优等生。

(2)对解答不出或解答错误的学生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3)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物理课程2

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不断创造性开发和整合。要精心制作、整合一个好课件,从构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同一课题多人赶制、质量不高,没有统一部署,教师的保贵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合理使用宝贵的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物理教研组应该把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把这些小规模、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保留、优化并加以利用,共同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除了需要发挥专家、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要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他们可以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如:让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让学生调查、分析马路灯为什么用红、绿、黄三种颜色;让学生自制照相机等。为配合浮力、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电磁等教学,可以让学生制作土密度计、橡皮筋测力计、杆秤、指南针电铃等。教师也可以结合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调查、探究活动。如学习《功能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后,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活动,学习《生活用电》后,可开展农村照明问题的调查活动;学习《压力和压强》后,可开展农村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活动。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归类、重组、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现有资源,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从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展的需要,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来说,都迫切要求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

怎样进行校园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呢?首先学校要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整合的导向制度。建立促进这项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措施,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其次,教师要注意各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积极地进行教科书内课程资源的整合。教材中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等内容,穿插相关的图片、表格、资料来呈现教学内容。第三,课组老师要实现教科书的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介绍一些家用电器等的结构、实施原理及其发展史,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生活,讲一些有趣神奇的物理现象,以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前沿科学的物理渗透其中,实现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还要加强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加强学科内外老师之间的联系,实现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

物理课堂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和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气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以来盲目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让教师忽略了营造良好物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兴趣教学的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反馈,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快乐地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既有熟悉感也有陌生感,在心理上非常希望能学好这一门新的学科。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时机,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物理知识的世界。

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组织教学材料。备课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开始,教师需要了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并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此外,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实验比较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实验教学的安排,尽可能将物理实验带入课堂,将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相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此外,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有关物理现象的素材,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到书本上的物理知识,而且可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采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较为紧张,学生的负担较重,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往往会出现思想开小差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在物理课堂中,教师有必要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物理课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放下教师的身份,减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与学生互动。此外,教师要锻炼自己的说课能力,在观摩优秀教师说课的同时,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形成自己独特的说课风格。最后,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爱好相结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专门抽出一小段时间,布置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独立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调控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控制和引导。此外,在实验课上,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电路实验的教学。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和共同思考。

最后,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评价和总结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学的评价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提醒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收获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学方式和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生互动的增加,为创造平等和谐的物理课堂氛围奠定基础。

积极活跃的物理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课堂气氛的主导者。因而,教师在精心备课、幽默教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进展,体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从而让物理课堂的气氛向积极、活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先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7月,第28卷

[2]吴成。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1,12

[3]朱文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技术物理教学,2012年3月,第20卷,第1期

[4]赵利果。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技巧[J],学周刊,2012年第2期

物理课堂范文4

一、设计教学情境,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前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身边真实的物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物理问题的冲动。例如,在《物体的浮与沉》一节,要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先创设问题情境:“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为什么上浮,而浸在水中的铁块为什么下沉?”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向教学主题,学生讨论后,有的认为是乒乓球轻,而铁块重的缘故。接着创设实验情境:教师把一个重的乒乓球和一个比球轻的小铁块放到水中,结果铁沉球浮,出乎学生的意料。这时学生的脑海里充满了疑惑、好奇,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哪些物体是上浮的,哪些物体是下沉的,怎么使上浮的物体下沉以及怎么使下沉的物体上浮,从而搞清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演示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伸长脖子看,不仅很多细微的现象无法观察到,且对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学生来说,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创新的激情,这样便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功能。而学生实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动手实验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例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让学生向干冷的玻璃呵气,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很容易理解“液化”的概念。

三、精心设计分层课堂练习,强化不同层次学生自主练习,巩固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

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教师接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所以课堂教学应贯彻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的原则,每节课根据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难易不同的随堂同步练习,让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回到实践的练习中,再从练习中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教师设计的练习不能太偏太难,教师还要精心编制题型多样、难度适中、一题多解、突出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

例题 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

学生都能根据公式,进行较完整的解答。这时可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的变形题。

1.一个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2940帕,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2.用20牛竖直方向的力,提在水平地面上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

3.用20牛沿水平方向的力将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通过变换,可以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反映出的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模糊认识加以纠正;对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出现的疏忽、遗漏加以强调;对题中的隐含或多余的条件加以挖掘或否定;对所得结果进行再探索。

四、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为了使这些学习方式真正内化成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按这些学习方式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实验教学中往往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把不难理解的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讨论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当然在尝试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还要重视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活动中的运用,如讨论法、对比归纳法等。

五、把教学难点分解设计为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16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