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英语教育(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成年人英语教育(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成年人英语教育范文1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英语教育产业化
近年,我国已攀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商务活动逐年增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英语教育产业的发展步调。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英语教育不再局囿于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市场涌现出了大批的英语语言培训结构,为英语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的英语教育已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然而,囿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问题凸显。从语言经济学视阈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产业化不但可有效解决各种问题,且将对我国教育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语言经济学内涵
语言经济学滥觞似有40年余,约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欧美学者提出,该学科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语言的传统认知,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沟通交流的工具,且还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四大经济学本质属性。由于语言经济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国内外均缺乏对语言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但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经济学具有以下内涵:其一,语言属于人力资本,并且是一种工具性资本,与其它人力资本不同,语言能够成为人们获取其它资本的重要工具,从而有效提高人力成本的附加值。其二,语言教育的成本投入与实际效益难以估算。语言教育的实际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在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估算,且不同经济成分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价值不同,因此,很难找到语言教育成本和收益的平衡点。其三,影响语言经济属性的因素较多。语言能够成为一种价值较高的人力资本,取决于该语言种类在特定区域使用的深度与广度。总言之,在衡量语言经济效益时需进行综合分析。
二、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英语教育已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对英语教育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系列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但从全局角度来看,我国教育产业化的深度还远不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需求。当英语教育产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时,势必出现更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弥补教育产业的不足。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进行必要的“投入”才能享受丰厚的“产出”,而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此种交易达成。
从语言经济学视阈,英语的学习与使用也是供求关系的一种。现代社会,各领域均需要专业化的英语人才,但如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模型”来解释英语市场的供求关系显然乏力,因为在教育市场的供求曲线中,价格变动并不能影响市场需求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的深入发展,英语教育市场雏形已成,市场主体多元化,既有众多中方独资的英语培训机构,又有国际资本进入我国英语教育市场,为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英语教育产业化的语言经济学意义
(一)英语教育产业的纵深发展提振了产业链条的经济增长
语言经济学将语言视为一种人力资本,该资本的形成需要历经漫长的过程,是知识技能和积累的延伸。学习者受教育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消费,但其实质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英语学习不仅仅要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且需要英语产业链条中其它产业的辅助。目前,除了最基本的学校教育构成,我国英语产业链条中最火爆的非英语培训班莫属。新东方是国内较为大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业务体系以英语及其它外语培训为核心,2016年,新东方净收入将近15亿美元,同比增长%;运营利润同比增长%,学生报名人数上升%。由新东方的案例可知,英语教育产业已发展成为完整的链条,但与学校教育不同,与新东方类似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成熟的经济运作才能确保稳定l展。现今信息化时代,各种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成为了英语教育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对英语教育产业的纵深发展影响深远。人们已深刻认识到英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学生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英语教育投入的比例逐年增加,少儿英语培训市场份额更是水涨船高。
(二)英语教育产业的纵深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普及,地球已经成为了“地球村”,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各个国家文化的碰撞日趋激烈,全球经济文化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无论是加深文化的交融,还是促进经济的合作均需通过语言沟通来实现,在此背景下,人们学习英语的愿望日益强烈,希望能够通过语言学习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从而能够更好融入到全球经济文化共同体中。语言经济学力证了语言的经济学内涵,而语言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则是其经济属性的具体体现。作为信息交流的符号,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会遵循特定的习俗和法规,它可以准确反映出使用者表达言辞的习惯,是各种规则制度的信息载体。英语教育产业化不仅需充分展现语言的教育功能,且必须要不断传承文化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的经济价值。
(三)英语教育产业的纵深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语言交易成本是对外贸易中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各个国家都在深入思考的问题。英语教育产业的深入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英语人才,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丰富的英语人才储备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语言交易成本,有效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英语专业人才的大量输出有利于打开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贸易商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总言之,英语教育产业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语言经济学视阈下考量我国的英语教育专业化会发现我国的英语教育产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域间,对英语教育产业链条的形成,乃至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均具重大的影响。
四、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的弊端
(一)行业门槛低,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较之于学校英语教育,英语培训机构的运作模式更加灵活,然而,由于行业的准入门槛低,且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大量根本不具备培训实力的机构涌入到英语教育市场,不但扰乱了我国英语教育市场的正常发展秩序,还将对我国英语教育的长久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我国英语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外教为噱头,而很多所谓的“外教”并无相关的教育资质,也不具备专业的语言传播及教授技能。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我国英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我国英语教育产业的有序发展。此外,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其制定的课程价格与实际的服务严重不匹配,违反了语言经济学中“收益―成本”原则,给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的深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英语教育产业资源分布不均,教育差距大
教育产业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只体现在英语教育方面,且体现在教育领域的众多层面。我国的英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而偏远地区的英语教育资源十分匮乏。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许多培训机构开设了网络培训课程,虽然网络培训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但偏远山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英语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加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限,无力支付昂贵的培训费用,久而久之,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的英语水平差距愈拉愈大,滞障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五、英语教育产业发展的径向
(一)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净化和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英语教育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政府须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确保所有参与到英语教育行业的市场主体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强大的师资队伍,能够胜任英语教育培训工作。此外,政府要加强对英语教育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和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为英语教育产业化的深入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严控英语教育培训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收费监管规制
针对培训机构乱收费问题,政府除了要加强监管之外,还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收费监管规制,明确收费标准,确保英语教育培训的投入与产出相互匹配,使英语教育产业的运营更加规范。此外,国家应将英语教育产业法治化,制定严格的处罚条列,一旦发现乱收费问题要严厉查处,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逐步提升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培训水平
农村地区是我国英语教育培训工作最为薄弱的地区,国家要逐步实现英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要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加大乡村地区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改变城乡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发展现状。政府在做好学校英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城乡教育帮扶等举措切实做好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工作,实现城乡英语教育的协同发展。
六、结语
英语教育产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语言经济学视阈下的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应逐步改变英语教育产业中不契合时展需求的投资模式,积极调整教育政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规划,确保我国英语教育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呈正比,促使中国英语教育a业迎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晗毓。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英语教育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0):82-85.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成年人英语教育》,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成年人英语教育范文2
一、日本英语教育始于“法顿号”事件
让日本人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的是“法顿号”事件。日本的英语教育也正是始于“法顿号”事件。1808年英国军舰伪装成荷兰船进入长崎港,并逮捕荷兰商馆馆员为人质强索薪水、粮食然后离去。此次事件让幕府了解到当时的荷兰在欧洲诸国中国力已经中落,英国已经崛起,并深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此之前,荷兰是日本唯一的西方情报源,以荷兰提供的信息来决定外交政策。1809年命令兰学翻译开始学习英语。荷兰商馆馆长推荐荷兰商馆副馆长布罗姆霍夫教授荷兰语。他曾经任职于阿依鲁兰德的英国军队,之后1804年,涩川敬直把荷兰语版的林德雷?马利的《英语语法》翻译成英语《英文鉴》并出版。1811年长崎翻译本木正荣等人共同编写的《谙厄利亚 语学小全》得到正式出版,其中收录了2000多个英语单词和会话文。之后长崎翻译们 又花了三年的时间,于1814年完成了日本的第一本英日词典《谙厄利亚语林大全》,其中收录了6000多个词汇。
1853年6月3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四艘黑色大军舰驶入浦贺近海。这是日本闭关锁国以来,外国军人 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国土,佩里递交了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国的亲笔信。1854年1月16日,佩里率领七艘军舰再次来袭,这次是驶入江户湾,迫使日本签订条约。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幕府被迫屈服,和美国签订了用英、日、汉、荷兰语4种语言写成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谈判期间,来自长崎的翻译堀达之助自如的使用英语和荷兰语进行谈判,让美国人倍感佩服。“黑船来袭”不仅叩开了日本紧闭的国门,也让日本人益发感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1856幕府把洋学所改为“藩书调所”,以教授荷兰语为主,英语为辅,具有教育机构的功能,当时的外交文书由长崎的阿兰托和附属语江户天文台的藩书和解御用员负责翻译。1858年幕府在长崎开设了“英语传习所”,1859年中滨万次郎出版了《英美对话捷径》。1860年英语成为藩书所的正科,1862年藩书所改称为“洋学调所”。1863年改称为“开成所”,直至幕府崩溃之前是洋学研究、教育中心。之后堀达之助的《英和对译袖珍辞典》、由开成所翻译的《英吉利文典》、岸田吟香的《日英语林集成》分别于1862年、1863年、1866年相继出版。
1808年的“法顿号”事件到“黑船来袭”事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作为日本社会的一部分,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必要语言已经从之前的荷兰语逐渐变成了英语。一时之间,英语一下子成为了日本人最有必要学习的外语。 总而言之,明治维新以前的英语教育强调学习论的内容,并且重视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二、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英语教育
1868年,日本迎来了明治维新。社会发生巨变的同时,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之影响,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新政府从欧米招聘专家,涉及军事、铁路、电力、通信、经济、法律、文学等领域。整个明治时代所招聘的专家3000人以上。其间相当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英语,他们想从这些专家身上直接通过英语获得知识。明治政府于1871年7月新设了文部省(教育部)之后,翌年1872年,又公布了仿效法国学区制的统一学制,这标志着日本现代教育开端的学制让日本的教育正式隶属于国家教育行政管辖。1877年明治政府倾力创办了东京大学,并把它当作学习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门户,用于培养高级人才。东京大学创建之初,尤其突出外语(尤其是英语)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学习英语这股热潮中,首任文部省大臣森有礼、福泽谕吉倍受瞩目。森有礼提出废止日语、英语国语化论的主张。1873年,时任文部省学监的大卫提出了尊重日本传统,保存国语就是保存国民性的见解。这和 森有礼的主张背道而驰。同年森有礼和福泽谕吉共同创办了明六社,之后森有礼初任首任文部省大臣,1886年公布学校令。1887年以后,“富国强兵”的国策使英语教育受到极度的重视,英语教育也因此成为了日本社会文明开化的象征。
当时的英语学习分为规范英语和不规范英语两个种类,这样的说法开始于开成所时代。最初规范英语指的是语言学,而讲解被认为是不规范英语。之后,由于教授方法不同,跟从英美老师从发音、会话开始学习的英语被称为规范英语。跟从日本老师从训读、讲解开始学习的英语被称为不规范英语。庆应义塾采取两种方法并用的方式。明治期,在第一所由政府成立的东京开成学校里,雇用英国人、美国人还有法国人担任教师,并且只用外语来授课。优秀的学生作为政府派遣留学生被派往发达国家进修学习。当时,每年派出50人,学习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数年之后,这些留学生学成归来后,取代之前由政府招聘的那些外国专家来教授外语。他们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外国教材,但是他们在教授课程或学习时使用的口头语言都是日语。日本在日清、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威,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使日本人重拾信心。英语教师逐渐被日本人所取代。从明治中期到后期,解雇了很多外国人教师,在此背景下,英语教育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从跟从外国人直接接触、直接学习变为读英文原著跟从日本人前辈用日语来学习英语。与此同时,反对英语的倾向也逐渐抬头。这都是因为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1890 年第一次帝国议会的召开、1904年日俄战争的胜利。与其说是反对英语不如说是国家主义的抬头。
成年人英语教育范文3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我国外语教学发展;英语课程目标
回顾我国外语教学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英语教育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各时期外语教学发展及英语课程教学特点
我国建国前的外语教学
我国建国前的外语教学主要分为清末明初和统治期这两个时期。
清末明初的外语教学
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了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于第二年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学制为四年,外语为中学必修课程。此后,教育界人士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对中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一时期,我国外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仍然重视语言知识,但比以前有所扩展;教学方法以翻译法为主。但后期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并重。教学中阅读、翻译、会话等全面进行,增加了语音、会话、作文,甚至文学要略,注意到了语音的学习、会话和作文。
统治时期的外语教学
1922年,南京政府实行“新学制”,中学从学制、学科、教材到教法,由仿效日本为主改为效法英美为主,学制实行三三制。外语作为必修课,由初中起开始设置。1923年南京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纲要初、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外国语课程纲要》,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从这一时期到解放前夕的二十多年,国民教育部又对英语课程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每一次改革外语课程的目标并没有重大改变。
我国建国后的外语教学
我国建国后的外语教学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迅速发展俄语教学阶段
这一时期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当时中学的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导致大批英语教师改行。由于俄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954年秋季起,教育部又决定初中外语课停开,致使中学外语教学受到严重损失。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初步恢复英语教学阶段
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及时发现前一阶段我国外语教学工作上的失误,开始加强外语的教学工作。外语被列为一门重点学科,并调整了俄语和其他外语的开设比例。扩大英语教学面积,增加了英语课时。1962年起,外语教学开始出现了新局面。外语被正式列为高考项目,成绩计入总分。此后,学生外语水平逐年提高。
遭受破坏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的时期。学校课程中又一次取消了英语课。“”前使用的英语教科书受到批判并被禁止使用。这一时期,学生英语水平降到了极低点。
繁荣发展阶段
结束以后,英语课又得以恢复,并受到重视,英语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中学三门重要的基础课。特别是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英语教学的形势越来越好。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培训了一大批中学英语师资。制定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了全国通用的英语教材并将英语成绩计入高考。
2 我国基础教育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力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促进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在教学观念、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现代教育对其赋予了新的内容。课程改革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课程设置上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程目标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发展,课程设置就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观念,积极探索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的课程整合模式。
课程内容上包含了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
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还要让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认识的敏感性,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英语。因此,教材中要更多包含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英语环境中,学到地地道道而非中国式的英语。
课程实施上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从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情况来看,不少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准确,这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贯彻与深入实施。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认识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同时要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素养。
课程评价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课程评价是影响课程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结语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教学观念、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创新是顺应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也顺应了时展的要求。英语教师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发掘,进一步把握英语课程改革及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包天仁、崔刚,《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M] 沈阳出版社
[2] 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