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实用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5、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
1、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下列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华北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蔗北菜”
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
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等。技术因素主要有: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
3、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4
(一)昼夜交替
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三)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四)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
学习目标
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
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发前与改革开发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
教学思路:
学时建议:2学时
教学资源建议
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
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4、相关网站:
5、生活经验:
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
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
教法与学法策略
1、人口的迁移
(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
(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因素:
(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
(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评价建议:
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