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基础教育研究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7446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基础教育研究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基础教育研究1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新视域

Abstract: During the profound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cope of research issues are being expanded. The new research horizon is formed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goal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forms, the choice of curriculum contents,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base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new research horizon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下,正实现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深刻的变革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以现代化发展为主题,拓展了研究的问题域,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研究问题域及研究的新视域。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七个问题。

一、对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课程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课程的现代化发展研究,首要的问题是课程目标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的课程发展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之争,即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目标定位上的分歧,集中反映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术取向与经验取向、教育准备生活与教育即生活的论争。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其核心和占主体地位的是以唯知识论为特征的课程思想,是工具理性论,强调知识专精化和窄化,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主要表现在:从概念定义出发,着眼于逻辑上的严密,重视形成演绎推理系统,忽视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科体系整体的综合功能;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片面强调技能方面的知识内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审视我国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变革,集中表现在从以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条文解释为唯一依据到多元的价值判断视角的形成。学者们抛开了长期以来对教育要适应政治经济发展,德、智、体几者关系等问题上的纯理论、思辨性探讨,形成了以下几种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选择的新思路。

1.从我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即对新型人才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主体性及鲜明个性特点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劳动力队伍需求出发,来考虑课程目标价值选择。

2.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上的二元化特点,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人才规格需要以及区域适应性的要求。

3.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价值观基本取向的变化以及网络文化背景下新的伦理问题的挑战和困惑,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4.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重新审视“基础性”的同时,以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目标,既有正常儿童的超常发展,又关照特殊儿童群体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

现代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立足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主体教育理论作为基础,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目标,指明了学校课程目标的方向。

课程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通过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在良好的品格方面不仅要求热爱祖国,有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抱负,具备乐观向上、健康活泼的个性品质。

发展性课程目标,特别关注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的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学会科学方法,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及自主、主动学习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具备健康体魄及审美情趣。

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首先是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的最优发展,通过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因此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必须体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特点。

二、面向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一统课程结构体制,尝试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体制,近十多年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以下三方面展开。

第一,根据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如何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且突破时空局限,形成立体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问题。这就是使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相结合,并设置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地方自主选择的课程。从而使这一课程体系将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依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学科群,调整课程结构问题。这就是,既要在中小学合理开设若干门课程,又要科学规定每门课在整个课程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和任务,同时将若干门相关学科整合成一个有一定功能的课程组块。在每一个组块中,既有基础类的语、数、外等学科,又有知识类、体艺类的多门学科。正是利用课程系统整体中各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提供的“附加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提高和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

第三,依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完善课程结构。如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教育、生活与社会等新课程的产生。应该看到,随着知识和信息的激增,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不断生成发展的系统。

三、基于现代化发展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一)关于课程的基础性问题

针对长期以来在唯理智主义思潮影响下,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所坚持的旧的知识观,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序,提出现代课程内容应以学生发展为主旨,构建更加简明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处理好课程中的“一”与“多”的关系。目前争论焦点在于:在现代意义上,如何重新理解课程的基础性。

什么是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的基础性,当前是应该加强,还是应该批判扬弃?近年来人们对“基础”“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基础”等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坚持基础,学生为本,这二者不应是对立冲突的。对“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有现代意义的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远不是一般的读、写、算基础技能,而是涉及人所必备的表达与交流、数据处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解决、交流合作以及自我更新发展能力等丰富的内涵。应该说,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些看法已基本取得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确立什么样的知识观。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知识观”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如何让学生均衡地掌握广阔领域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仍是目前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二)基础教育课程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

吸取1958年教育革命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粗陋的实用主义的覆辙,如何在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提升,在面向生活实际目标、内涵、内容选择、实施方式等根本问题上,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是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向生活实际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让学生体验过程,习得某种经验、经历和体验,这是一种凸显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这是基于教育是建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实现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一种活动的认识,课程目标指向儿童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社会生活经验(如对环境和人类发展的关心),还是学生生活实际,课程都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是对社会生活进行批判和超越,从而满足学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这是一种回归生活、强调生活体验的价值取向。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与双向拓展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分歧与对峙,走向并重、协调与互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问题是:科学性与人文性如何内在地统一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二者的统一在观念及实施行为两个层面上如何体现?我国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和内容,如何挖掘提升并与现代科学教育相互补充,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又有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在处理“一”与“多”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关系上获得了新的认识。尽管诸多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研究,但应该说已经初步确立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升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提升对人文因素的关注。认识到:学校教育的课程应既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又具有人文性、社会性,二者内在地统一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课程中科学性的一面表现在知识的、认知的、分析的、逻辑的、思维的理性方面,因果关系的解释,较精确的定量分析和预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而且具有科学知识,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其人文性、社会性的一面则表现在情感的、意志的、直觉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非理性方面。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环境的潜在影响,模糊的整体综合的定性分析,作为课程人文性社会性的体现,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以及共同参与;强调学习者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强调优化育人环境,发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效应。正是多种因素的互补及内在统一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应该看到,正是通过该问题的探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在课程研究的三个层面:课程观、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上,形成了研究领域并深入到实践领域。

四、现代课程文化的建设问题

对课程建设的文化学研究,这是一种建构新课程理论形态的积极尝试,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域,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将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如何在多元文化观的影响下,对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审视,从文化层面剖析课程发展的实质,我国的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民众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我国的学者关注现代课程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从多元文化视角对现代课程文化建设所涉及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首先是关于“课程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界定。什么是文化?文化,即人化。“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1]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那么,什么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产物。[2]有的学者提出:学校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也就是说,将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进而从理念和活动形态来加以把握。

其次是课程文化的内涵、特点问题。即关于课程文化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态问题。

课程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必须有自己存在的形式。有的学者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课程文化,一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这样,课程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方面就比较宽泛,既有教材中多元文化的吸纳,又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隐性文化。而主线,课程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2]

基于现代学校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的看法,基于初步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有的学者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来把握课程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点。在课程目标上,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和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正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目前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在课程内容上,是以“仁爱与情感”“和谐”“价值与信念”为标志的现代课程内容文化。课程文化,以其特有的视角体现了基础教育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借助于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把蕴涵在学科知识技能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在差异中存在共同的标志性话语,这是在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定位。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课程文化在实践层面的研究,在全球化语境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在北京、成都、重庆、深圳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结合学科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文化的实践探讨。其中,尤其是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以“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为语文学科的文化学基本特征,同时探讨多元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交流与批判。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包括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还包括数学态度、基本的思维方式、重要的思想方法、理性的艺术以及求实、质疑的理性精神。在数学学科,建构和实施了以“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为核心概念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数学课程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打破了数学学科教学的逻辑唯一性,尝试确立数学文化教学的人文独特性。正是通过实证研讨,加深了对数学课程文化特性的认识。

五、体现现代化发展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作为过程的对象化活动的领域,同样是课程发展的关键内容。遗憾的是,在半个世纪的探索中,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始终没有将课程实施状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纳入研究视域,相反,更多的是学校将此作为依据行政命令而执行的工作措施,教师依教材机械地完成教学的程序,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

如何构建体现发展性的课程实施方式,核心的问题是学习观问题。重新界定“学习”的概念,揭示学习过程基本结构与要素,重点阐明现代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与创新性。只有真正确立现代学习观,才有可能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创造,形成体现发展性的有丰富内涵的课程实施活动方式。

基于“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思路,作为对过去那种单一的“授—受”活动方式的突破,在课程实施方面出现了以问题解决和学生知识主动建构为特征的课程实施状态,并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方式,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以“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

六、现代课程发展的教育技术支撑问题

寻求教育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结合点,是这20年研究的重点并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正引发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信息快速高效传播和大量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不仅引发教育技术手段方法的改革,同时信息技术本身将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导致课程与教材的变革。这方面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我们需要借鉴外国经验。但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高科技与课程现代化的结合点,同时,人们需要关注以下诸多问题。

1.计算机的应用从文字信息编辑、问题求解等转向信息源共享、协作型的CAI教学模式的发展及模拟教学实验。如何克服技术工具论的影响,在观念层面上实现从技术工具到主体发展的认识转变。

2.信息网络,提供集成性的学习资料,不仅作为一种信息文化,而且将被广泛应用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如何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主体能动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

3.人工智能和智能教学系统,主要应用于“任务分析与专家系统”“个别指导策略与学习者控制”“学习模型建构与错误分析”“问题求解策略”等等,不仅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而且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那么,如何整合技术、教师、学生三个基本活动要素,充分体现基于资源的学习、个性化学习和交往实践学习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对课程与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导致了网络学习、虚拟学习、弹性学习、远程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面、工具功能提升出更上位的研究问题,从而开拓出我国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中的新思路。在我国,相当一个时期内研究的重点: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导致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将对多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上也将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当然,课程实施还涉及管理体制问题,这就是: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而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七、课程现代化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重要的是取决于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建设在研究方法方面采取的是经验总结、思辨分析的模式,受原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形成的是“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的课程建设分析框架。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在研究方法论方面提供了批判反思的武器。围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中国要构建什么样的课程理论,要形成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这一中心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理论层面的研究涉及课程本质、课程目的、课程价值与功能、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领域。学者们从中国国情出发,介绍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课程理论和流派观点。

在理论研究层面,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对课程问题的思考。深层次涉及: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是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使学生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是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是批判和超越;是强调现代化、国际化,还是强调本土化等诸多问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掌握好合理的“度”。

在实践研究层面,开展了广泛的教改实验。我们知道,教育实验,作为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它能超越狭隘的教育经验的局限,通过合理的控制和干预,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的内在关系,从而检验、完善和发展科学理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以教育实验作为发展的实践基础。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教改实验,是继20世纪20~30年代教改实验之后形成的又一次改革浪潮,不仅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而且产生了规模效应,开拓了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建设等新的研究领域。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1985年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教改实验,以“发展”为主题,以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为研究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以及先进理论为基础,以不同层次、多样化的实验类型和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为支撑,创建了中国教育实验观以及实验方法论特色。“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并论证,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在的巨大创造力,使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在了国际先进行列。

在教育实验研究基础上,不断提高研究的水平,将“形而上”理论引导与“形而下”实验研究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研究的基本范式:“理性+实验”。正是研究方法论的现代化变革,促进了现代课程观念的变革与现代课程体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基础教育研究》,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基础教育研究2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问题;对策

一、概述

(一)基础教育的界定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及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地说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广义来讲包括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在1977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基础教育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性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就好比修建高楼,地基必须扎稳固了,高楼才不会倒塌。下面用广义的说法来解释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出生率急剧下降,很多农村小学学生人数不足百人,有的甚至只有四五十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节约教学资源,相邻的村庄将合并教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团队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固定化,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的方式一成不变,更多的是填鸭式和单()一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刚从事教育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冒险精神与创新意识,但缺乏教学经验,不能熟练的掌握教学方式与运用方法,还应多与资质高的前辈交流探讨教学经验。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个教师担任多个学科的教学,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的专业性。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需要管理的事物繁杂,操劳过度,导致他们的身体一直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教学。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的严重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物质和文化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增长,更多的青壮年人士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渐渐突显出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教育问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由原来的6000多万留守儿童降到902万,尽管留守儿童在数量上有明显下降,但依然还是存在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严重不到位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与城市里的小孩差距甚大,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是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反之,幼年时形成的坏习惯将伴随终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管教,没有人给他们讲解最基本的礼义廉耻。中国的公民,尤其是农村缺乏教育的人,都存在一个看客心理,对留守儿童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旁人是不会去纠正或赞扬,他们这是在恪守本分而已,因此会有更多的孩子误入歧途。另外有心理学家根据照片中留守儿童的行为、眼神、神态,推测出约有20%的儿童将来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再而就是社会生活知识教育,这也本该由父母去做出正确的引导,先给孩子“预防针”,让他们客观的了解社会。但是由于父母的失职,没有在孩子身边去发现他们的错误,导致没人纠正这个错误,这明显不利于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设施、设备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教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们应做到由表及里,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农村教育先天的不足以及后天失调的矛盾日渐增加的问题。尽管近几年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资金拨款有所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本赶不上时代的脚步。农村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导致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置办教学应配备的相应的设施、设备。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师只能通过写板书的方式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太单调,导致学生对学习缺少热情。城市的教学水平远高于农村的教学水平,再加上农村教育设施、设备上的不足,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的差距将更大。有些农村学校操场的质量不过关,孩子们的锻炼达不到标准,身体素质差,体能测试往往不过关,都是由于缺乏锻炼造成的。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形同摆设,图书资源匮乏,破损严重,可读性差。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设备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三)师资队伍的薄弱

毫无疑问师资团队建设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以及整个教育环节。然而现在农村的老师普遍年龄偏大,教学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在现代化社会下,农村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农村学校,资历丰富的教师寥寥无几,有的老教师仅凭经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比较老旧。当然,还是有极个别的教师是相当优秀的,但是他们的力量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农村的教师团队与城市里的教师团队比起来相差甚远,农村学校给教职工提供优质的外出学习培训的名额有限,导致农村教师向城市学校优质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表现优秀青年的教师在农村任教几年后,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到城里的学校去应聘,导致农村教师数量下降。教师队伍没有新的“血液”流入,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在德、体、美、音等学科方面,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学。教师与学校之间存在单向流动,即在农村任教的老师表现优秀,有机会被调到镇上的学校教书,镇上的优秀教师则有机会进入县城里的学校。按照这种方式类推下去,农村学校就只能拥有较弱的师资队伍。

三、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为改善生活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在农村务农所取得的经济收入和在生活中所必要的支出基本持平。很多人明白靠务农取得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提高父母和子女的生活水平,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途,孤身一人去城里找工作。农民到城市工作的方式往往是干苦力,在建筑工地上砌砖。虽然很辛苦,但工资与汗水是成正比的。逐渐的,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减少,城市的劳动力增加的格局。由于大量的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家里基本上只剩下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儿童也随着产生。父母虽然把在外打工挣的钱寄回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有所改观,但是在子女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阶段,他们却不在身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农村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低,观念老旧,认为孩子成绩不好也没关系,只要长大了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就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的生活中缺少父母,父母也没有对子女的学习引起重视,放任孩子,认为只要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基本需求,供其上学就行,学习的事是靠自觉,但是生活在这个科技时代,留守儿童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抵抗力弱,容易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二)农村学校资金短缺,使用不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教育的发展,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毕竟我国资金有限,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国家、政府财政拨款,划分到农村地区学校的资金相对比较少。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学校的资金也是入不敷出。由于教学资金的短缺,中小学的基本教学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虽然花钱置办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仪器等,但学校缺少精通这些仪器设备使用的专业人士,也不能充分满足全校师生的使用,对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也是个大问题。使用的不恰当,导致这些仪器设备都成了绣花枕头。学校的资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有严重的浪费现象,使用效率低下。学校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仅被用来做宣传,方便招生。在课堂上,投入使用的成本大,所以学校所购买的设备一般不轻易使用,除非“上级领导来视察教学工作”。

(三)农村教师工资低,优质教师更愿在主城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整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繁华的生活,不愿再回归到僻静的乡村,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教师也是需要生活的,在农村担任教师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而且所有的教师本应受到同等的待遇,但因地域、学校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别待遇。农村教师与城市里的教师相比在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农村学校在很多青年教师心中的好感度直线下降,多数教师对农村学校的生活环境,工资待遇而望闻生怯,导致很多人不愿在农村担任教师。有基层教师表示:农村教师的月工资平均2000余元,生活环境不尽人意,缺少工作的激情,无法把心思放在教学上。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农村教师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所处的环境中无法得到满足,缺少一个让他们发挥真实水平和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优质教师流向城市教学。

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在城市教学点增收农民工子女,为其提供平等教育

为了消除大众文盲,提高中国整体素质,中国开始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改革开放后,为响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培养精英,渐渐地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与城市里的孩子的教育水平相差太远,这样下去会导致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差距越大,农村的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而且连父母的疼爱也不曾享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城里的学校每年面向农民工子女增收学生,让农村孩子可以和在城市里工作的父母一起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孩子在城市里上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减少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培养更多的对社会以及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政府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正确利用社会舆论导向,引导建立一个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观念,消除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与不满,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城市里的学校应相应的调整农民工子女的学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降低入学门槛,城市里的市民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民工子女,学校更应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社会上更应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动态。

(二)增加教育投资,购置教学设备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是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因此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差距,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步伐,应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这一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需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让学校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其次,当地政府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应向社会宣传当地开办学校的困难,寻求社会帮助,让外界的更多社会人士、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对当地学校相互了解,在国际上也有很多教育基金会,只要当地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拉拢资金,让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加入到基础教育的建设中。这样可以多种渠道筹集教育资金,真正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差,设备不够完善,最基本的教学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学校可通过筹集而来的资金来改善教学条件,包括对教学楼、学生宿舍的改造,给学生们建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的场地,增加图书馆的书籍、教学设备、器材、课桌椅子板凳等的置办,以确保教学需要用到的基本设备,为学生排除学习上遇到的阻碍。为防止学校资金存在滥用、挪作他用的情况,应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做到对每一笔教育资金开支进行公示。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应对每一笔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职工待遇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学校的教师,教师是学生和教育发展的领跑者,只有教师教学能力高,才会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在的农村教师队伍十分薄弱,特别是我国西部偏远地区,与城市里的教师团队相比,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弱、素质低。所以必须对农村教师团队的结构进行调整,把不合格的代课教师和年龄偏大且教学不过关的教师辞退,引进年轻富有活力的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新老交替的合理格局。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差是农村学校的一个致命弱点。农村学校,教师更新信息慢,接受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其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与城市的教师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增加教师的福利,奖金等级制度等,各级政府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所需的费用,在财政拨款上有所偏向。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这项重任也是刻不容缓的,学校应对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加以重视。多参加培训,相互交流心得。

(四)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学交流的平台

城市里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发展迅速,因为它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相比而言,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学习环境与城市的学校是无法相比较的。为了改变现状,可以建立一个城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农村学校的教师没有城市的老师拥有那么多的公开课或者比赛的平台去磨练自己或者从中找出自己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也没有专家对其进行专业的评价和指导。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摸索,根据教学结果的好坏来判断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在实践中去寻找不足,在课堂上做教学实验,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成长。因此,政府可以实施“教师交流平台”,让农村的教师可以通过去城里的学校实习,听他们是如何授课,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互动,与城里的老师多沟通交流,掌握城市里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城市里的教师到农村支教一个月或半年,这样农村教师也可以有个学习、交流的对象。古人云:“如芝兰之室久染其香”,周围的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通过与优秀的教师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会发现自身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同样的,政府也可以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学校可以挑选部分学生与当地主城里的学生交换学校学习,让农村的学生亲身感受班级、学校的学习氛围,从负面刺激学生让他们充满危机意识感,相比城里学生的家庭条件,依旧在努力学习,自己更应加倍努力才是。

参考文献:

[1]车丹。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J].时代教育,2013,24.

[2]侯玉辉。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珠江教育论坛,2015.

[3]张岚。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使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4]孟晓东。一切为了孩子[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3.

[5]王彤。河北省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研究[J].学周刊:C,2011.

基础教育研究3

25.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集中语法教学在农村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李双燕,马江涛,魏印卿,郭树芬

26.农村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初探张烨

27.浅谈"活动单"作文教学模式许震

28.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初探肖明镜

29.让自行车"骑进"初一体育课堂张成军

30.构建情理交融的课堂——《月光启蒙》教学案例反思夏玲红

31.计算教学:在单一走向多维中凸现实效郑秋萍

32.音乐课上的艺术综合实践探析赵敏

33.例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李传德

34.让生成性资源在价值引导下亮出精彩韩斌

35.细节决定成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点思考周密,刘刚

36.对美术课程改革的反思徐蕾

37.教而不思则罔——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反思包俊莉

38.对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王祥年

39.还生活本色阅读积累创意表达——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霍建香,秦成义

40.全纳教育视野下对学困生问题的审视柏杨,吴乐乐

4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樊建安

42.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吴学华

43.课堂提问的几个误区探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陈建新

44.浅谈高中生"好课"的三大问题柯宏

45.走出课堂新误区构建政治新课堂王寅建

4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STSE教育的探讨方洁

47.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调查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邢捷,谭兰

48.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金德召

49.小学语文课内外作业效果对比调查分析束长青

50.浅谈中学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和创新姚家佳

51.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改革化学课堂教学史妍妍

52.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陈树茂

53.刍议初中物理教学的激趣技巧陈素云

54.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葛丽屏

55.加强实验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黄裕云

56.浅谈初中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李萍

57.浅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王燕春

58.浅议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王运尤

59.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孙艳丽

60.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情趣王虹

61."学生评教"要避免负面影响王家鹏

62.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张贯永

63.浅谈情境教学的教学效果何志权

64.让联想点亮灵感——初中作文教学感受点滴吴东花

65.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背诵技巧的重要性何淑梅

66.新课标指导下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袁芙蓉

67.吃透新教材做好『数学活动何立德

68.初中作文思维模式培育探析钱正荣

69.方寸之间评价无限——自制美术作业本开拓评价新天地蒋国尧

70.巧用音乐成长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曹金凤HttP://

71.将音乐的耳朵"唤醒"——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倾听的艺术钱鹏

72.课堂巧提问事半功倍增——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探寻吴丽颖

7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陈伟

74.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陈明伟

75.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课堂收口的教学策略刘生艳

76.以兴趣敲开智慧之门——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夏宇

77.高中通用技术专题网站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祝声彦

78.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龚传芳

基础教育研究4

在分析问卷调查需求大数据基础上,以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和产出最大化理论耦合指导下,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关键词:

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产出最大化理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优质师资”争夺而产生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教师、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各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各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上述问题,追本溯源,在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环节脱节。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接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教育阶段,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在充分调研论证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现状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有效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对接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在职各阶段已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扩大“优质教育”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彻底解决“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的矛盾,总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据中国知网1979-2015),仅有单永志[1]就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三、理论基础

需求主要指“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2]。需求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国家需求。社会、国家需求主要是指国家和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优质师资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人需求。个人需求主要是个人为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求群体的需求迫切程度(而非宏观微观层面,亦是为了突显当前研究的人文重点与民生特色),将诸多需求群体分成两个序列:社会(中小学家长,本文研究需求主体均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下不一一说明)、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这三个需求群体为第一序列,着重其需求诉求的反映;高师院校发展需求为第二序列,着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需求理论“接地气”,反映基层各群体的基本诉求,是本文前期问卷调查和后期理论模型诞出的核心理论。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多个策略中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在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及课程设置领域,博弈主体多种多样:社会、用人单位(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师范专业开设院系、师范生等博弈主体。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4],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中小学家长)、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三个需求主体,来研究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问题。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下图:从图1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中小学校作为需求双方在优质师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不理想。

四、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中小学学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卷三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分析、总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辅以与家长座谈的形式,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得出破解教师教育改革难题的动态模型。问卷内容及数据见如下系列表:调查显示,普通小学%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属义务教育,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同时%的家长在选学校时,考虑收费问题(这里的收费主要是额外的赞助费,一万到几万不等)。可见跨学区就读费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也是资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一种畸形社会现象。

五、高师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高师院校开设课程严重脱离现实需求高师院校所开设课程“老、旧”,严重脱离现实需求,尤其是脱离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小学校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需求,造成尖锐的社会教育矛盾:一方面是优秀公立学校“倍受青睐”,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稍差、社会影响弱的公立学校“门可罗雀”,同时给私立学校异军突起留下广阔空间。但私立学校办学也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具有优质师资的私立学校学费极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私立学校则面临与“二、三流”公立学校一样的命运。

(二)大学生攻读学业课程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传统设置的专业课程“沿袭”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课程几十年不变,基本体现不出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新课程充满求知欲,而且已认真考虑当前所学专业课程对日后就业的作用及影响。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各地诸多高师院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实习作为毕业生一门课程,加之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使之基本流于形式,而开设理论课比重过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实战能力不强,大多用人单位基本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招聘新人后,直接先开展“岗前培训”,待职场新人实用能力提升后再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师专业培养体制滞后于时代的尴尬。

六、基础教育需求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优质师资急缺优质师资急缺,不仅优质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所有教育资源的各种师生比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网上收集相关数据引用)。该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从优化高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对接、壮大各级教育师资队伍上下真功夫。

(二)课程开设“少”、“旧”,良莠不齐当前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开设课程主要依据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很难严格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10-08)》所严格规定的课程开设标准及门类。经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座谈得知,他们之所以“就地取材”,主要在于长期积累造成的相关课程师资比例严重失调,且扭转乏力:高师院校批量培养的毕业生,只能够改变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师资缺乏窘境,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与学校需求呼声极高的新型课程,却如“隔靴搔痒”,爱莫能助。该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基础教育阶段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高师院校;二是高师院校太过于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基本忽视了实用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

七、对接分析与讨论

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的关键,在于占需求群体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所代表的社会需求。该需求群体诉求的顺利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充实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的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缓解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追求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大提高高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高师专业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师院校提升其办学社会影响力,助力高校突显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开发多方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平台系统平台设置以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需求为轴心,尽最大可能拉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距离,从需求群体的不同视角,凝练基于满足各级教育需求的高师专业课程开设体系。

(二)优化高师院校理论课与能力培训课比例大幅度缩减高师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比例,大规模增设针对实践各个环节能力培养课程,确保高师专业毕业生在就职后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

(三)引入监管阳光,加大各方监督加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对接改革的监督力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用社会需求群体监管的阳光,确保该项改革落到实处。

(四)突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高等院校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中,应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满足社会对建设者的实际需求,更好服务社会,彰显教育的社会功用。

(五)设置教育改革监督系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统筹教育改革在“阳光”下健康运行当前不同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且步步升温,除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对接存在严重脱节外,“优质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社会各界处于被动合作地位,亦是一直接原因。由于教育信息的获取和建议反馈渠道不畅,造成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当前教育格局,因误解而升级教育矛盾。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为确保改革举措不走调、不变味,落到实处,须通过设置教育需求信息交流与监督系统,全方位接受教育改革各方、尤其是社会各界的“阳光”监督,逐步实现各方教育信息享有权和话语权的对等,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谐运营,健康发展。此举亦有利于调动教育改革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难”、高等教育阶段师范生“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教育成本、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教育教学质量产出提供监管保障。

八、模型描述

在需求理论驱动、博弈理论支撑、产出最大化理论统筹指导下,前小节单视角结论可耦合表达为: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将该需求信息暂时存储,等待与师范生学业需求信息再次求同;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此,本研究成果模型诞生,简称“阳光-花-盆”模型。本模型采用教师教育课程于基础教育课程对接开放式动态设置形式,摒弃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效性差的缺点,引入需求机制,实时收集、反馈社会及中小学的需求信息;同时该系统是动态的复合系统,其中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组成部分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复合运行,动态发展,实时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顺应发展潮流。

九、结语

本文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各界对各地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俱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体系,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博取单位教育的最大产出,从宏观上符合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正确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推动作用”这一基本辩证法思想,顺应了时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期待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与各级教育领导主管机构及大中小学校的肯定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单永志。浅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J].教育探索,2010,(1):53-55.

〔2〕Berwick,R.NeedsAssessmentinLanguagePro-gramming:fromTheorytoPractice.InJohn-son,R.K.(eds.).TheSecondLanguageCurricu-lum.Cambridge:CUP,1989.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赵平.新微观经济学———基于投入—产出比效率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重构/高校社科文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基础教育研究5

2.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崔玲玲,张天云,Cui Lingling,Zhang Tianyun

3.坚持成就学校特色——浙江磐安二中德育特色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周生民,Zhou Shangmin

4.多元智能理论下诚信童谣活动的具体建构 冯玲丽,张微,Feng Lingli,Zhang Wei

5."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策略 沈黎明,Sheng Liming

6.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蒲英杰,Pu Yingjie

7.尝试改变自己——注重对优秀教学传统进行创新 黄河清,Huang Heqing

8.中小学教师知识分享的策略分析 蔡梓丰,邹双秀,Cai Zifeng,Zhou Shuangxiu

9.试论"课堂笔记"在聋生学习中的教育功能和实施策略 陈瑞英,Chen Ruiying

10.对藤县部分村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 韦仲光,Wang Yong

11.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王勇,Wang Yong

12.如何认识文学阅读中的"披文入情" 殷文杰,殷文娟,Yin Wenjie,Yin Wenjuan

13.中学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视角浅议 尹晓军,Yin Xiaojun

14.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韦静,Wei Jing

15.唤醒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何启玉,He Qiyu

16.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认识 黎会明,Li Huiming

17.计算教学不仅仅为计算 于惠玉,Yu Huiyu

18.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探讨 陆洲,Lu Zhou

19.注重教材内涵透视与加工策略——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为例 祝祖岗,Zhu Zugang

20.新高考模式下怎样提高高三政治复习实效 鲍勇为,Bao Yongwei

21.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利民,张美兰,Chen Limin,Zhang Meilan

22.读懂孩子这本书 陆贤,Lu Xian

23.基于信息技术营造园本文化的实践研究——以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为例 何磊,金林艳,He Lei,Jin Linyan

24.根植生活指导写作 霞,Zhang Shuxia

25.教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 吴民益

26.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借鉴——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曾茜

27.爱生二三事 黄宏娟

28.学校中层要有"力气" 孙长青

29.愿景管理:校长有效领导的秘诀 李霞

1.农村中学创业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冯光伟,Feng Guangwei

2.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与素质教育 楚少保,Chu Xiaobao

3.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 蔡伟,孙娇,Cai Wei,Sun Jiao

4.走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两难困境 宣昊,Xuan Hao

5.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初探 冯坤,Feng Kun

6.尝试改变自己——打造教学风格和特色 黄河清,Huang Heqing

7.浅议学生主动发问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顾润生,Gu Runsheng

评价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的运用 朱丹,Zhu Dan

9.一个普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追寻 曹卫星,Cao Weixing

10.小学生读经的生命道德意义 王峰,Wang Feng

11.学生体育权利保护不足的法律分析 王喜霆,Wang Xiting

12.浅析"高中文理分科" 甘岸献,李天凤,Gan Anxian,Li Tianfeng

13.语文教学幽默运用的技巧 周晶晶,Zhou Jingjing

14.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人文价值取向 邓过房,Deng Guofang

15.习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评改模式探析 宋立华,Song Lihua

16.数学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新探索 沈坤华,Shen Kunhua

17.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陆平,Lu Ping

18.浅谈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刘军森,Liu Junsen

19.精心打造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底色——品德课教学方法谈 吴志魁,Wu Zhikui

20.中学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胡安华,Hu Anhua

21.教学智慧决策对有效促进地理课堂发展的研究 赵军,Zhao Jun

22."图说历史":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郭晶,Guo Jing

23.信息技术课教学七法 王浩宇,Wang Haoyu

24.引导学生追求答案标准而不是标准答案 张日华,Zhang Rihua

25.延迟满足实验研究方法述评 王茜,Wang Qian

26.课程涵义的多维理解及其对研究学前课程的启示 李传英,杨晓萍,Li Chuanying,Yang Xiaoping

1.论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李宜江,Li Yijiang

2.儿童成长危机的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 宗令平,Song Lingping

3.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考及建议 崔素芹,Cui Suqin

4.校长必须恪守的"三纲五常" 向长征,Xiang Chengzheng

5.节假日学生离校安全事件的反思 李依娟

6.校长办学理念的三维视角——幸福学生,成功教师,发展学校 杨新春,Yang Xinchun

7.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 王革玲,Wang Geling

8.青春万岁——我的班主任之路 王君

9.课改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应对 蒙坤,Meng Kun

10.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问题的一些思考 王晓红,Wang Xiaohong

11.从公开课"砸锅"看课堂教学完美 吴希成,Wu Xicheng

12.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写作教学 赵洪林,Zhao Honglin

13.为学生构建创新作文的"动力场" 赵锁庆,Zhao Suoqing

14.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一些做法 宋振

15.设计练习,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梁雪梅,Liang Xuemei

16.浅谈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韦谊萍,Wei Yiping

17.反向思维增分值——也谈高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李垂强,Li Chuiqiang

18.实现"三方对话",走出"教教材"的藩篱 房玲,Fang Ling

19.实现"五转变",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孙定洋,Sun Dingyang

20.黑箱方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杨封友,Yang Fengyou

21.健康亲子关系培养的"六步走"方略 余明友,Yu Mingyou

22.关于区角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探讨 高媛媛,Gao Yuanyuan

23.我这样对待工作调动的教师 吕赟,Lu Yun

24.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英语剧目表演竞赛反思 何颖屏,He Yingping

25."跟风盲从"为哪般 朱彦体

1.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探讨 李文俊,Li Wenjun

2.综合高中教育病理现象研究 闫昌锐,Yan Changrui

3.孔子言语思想对教师言语批评的启示 刘佳,王红,Liu Jia,Wang Hong

4.学校管理中如何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 李建文,Li Jianwen

5.挖掘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关于青春期情感教育的思考之三 王君,Wang Jun

6.农村小学教师压力过重的成因与对策——以苏北某县为例 段军,吕大洪,Duan Jun,Lu Dahong

7.高中课程创生的有效切入点 李国华,Li Guohua

8.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乔志鑫,刘力,Qiao Zhixin,Liu Li

9.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周宏伟,Zhou Hongwei

10.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与责任感教育的整合 黄天赞,Huang Tianzan

11.放飞心灵,吟唱和谐之声——在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王文静,Wang Wenjing

12.大局处立意细微处入手——数学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吴汝萍,Wu Ruping

1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梁耀凡,Liang Yaofan

14.高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刘美玲,Liu Meiling

15.语言石化现象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成因分析 文晓凝,Wen Xiaoning

16.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作业的探索与实践 吴建华,Wu Jianhua

17.贴着"童心"教——品德教学提效的实践与探索 王静娟,Wang Jingjun

18.叩开学生思维之门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 王锦飞,Wang Jingfei

19.谈和谐课堂的构建 翁倩,Weng Qian

20.落实新课标理念,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赖昭强,Lai Zhaoqiang

21.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梁敏锐,Liang Minrui

2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方案初探 陈作锦,Chen Zuojin

23.离异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徐宇晨,Xu Yuchen

24.农村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腰冰,Yao Bing

25.我的青春我做主——男幼师职场风采一瞥 周云岚,Zhou Yunlan

26.今天还有多少读书的校长? 王淦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3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