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优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师说》...(优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师 说【第一篇】
思路方法
教学思路:先积累后探究,先文言现象后文本内涵;由诵读而涵咏,先感性后理性。引导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对文章作整体把握,然后围绕教学重点合作探究,质疑激疑,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侧重关注对韩愈“师道观”的认识。
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掌握积累“师、道、圣、之、其”等多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学习课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3.在梳理文言现象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课文的层次架构,进而理解作者的“师道观”。
4.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探究课文的争议之处。
5.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前不久,在某著名高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据称该校有一位物理老师,教学能力突出,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可是有一回,一个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家长却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并公然提出让这位教师办“谢生宴”,舆论哗然。就此,我请大家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做法作何评价?另外,本校新高一实施了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入学基础分为提高班与普通班,不少普通班学生的家长却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进入提高班,并且声称“提高班教师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而普通班教师年龄偏轻,资历不够”云云,在校园内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同学们又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呢?(学生讨论“老师的作用”,教师巧妙地引入课文)那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韩愈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
故事导入
师:两年前的一天,我下班后回家,路过校园里一个卖火花(火柴盒的包装,有收藏价值)的小地摊,我以为是卖邮票的,随口问:“这邮票怎么卖?”围观的人哄笑起来,“还人民教师呢!连‘火花’和‘邮票’都分不清!”当时也有我的学生在一边,我顿时尴尬无比,脸一下子红了,正在这时,地摊的主人——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朗声说道:“术业有专攻嘛,闻道也有个先后嘛,今天一看不就知道了?”话音一落,没有人再笑了,我也不觉尴尬了。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韩愈的《师说》,从中领悟这一深刻的道理。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基础积累
(1)词语认读
①夫(fú)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无长(zhǎng)无少③官盛则近谀(yú)
④郯(tán)子之徒⑤老聃(dān)⑥其可怪也欤(yú)⑦李氏子蟠(pán)
⑧经传(zhuàn)⑨作师说以贻(yí)之⑩句读(dòu) 或不(fǒu)焉
(2)注音断句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特殊句式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句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4)通假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信息筛选
学生通读全文,理清课文各部分大致内容,编写课文提纲。
明确:
第一段: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第三段: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从师的道理。
第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合作探究
自由朗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把疑难处圈画出来,小组内讨论,仍难以解决的,待全班交流时着重解决。重要文言现象如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要点:
(1)整个句子是判断句式。
(2)“所以”是凝固结构,有两种用法:一为表工具或表凭借,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兰亭集序》中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等,可以译为“用来……”;一为表原因,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等,可译作“……的原因”。此处表凭借。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要点:
(1)此处两个“惑”,前者为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有了疑惑”,后者是名词“疑惑”。
(2)“其为惑也”译作“那些疑惑”。“其”作指示代词讲,译为“那些”;“为”是强意词,不译。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要点:
(1)四个“无”都译作“无论”。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不可译作“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应译作“道理所在之处,就是老师所在之处”。
(3)“之所”结构是“所”字结构的一种异变,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它强调“所”字后面的动作或行为是“之”字前面的主语发出的,故表示动作的从属关系,起强调作用。切勿将此处的“之”当作“主之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又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云“君之所知也”,《勾践灭吴》中有“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等。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要点: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中的两个“圣”与“愚”用法不相同。后面的“圣”与“愚”都是形容词性的,可以分别解释为“圣明”“愚昧”,而前面的“圣”与“愚”则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只能译作“圣人”“愚人”。
(2)此处的“其”应作语气副词解,表猜度语气,可译作“大概”。又例:《祭十二郎文》中有“吾其不久于人世矣”。
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要点:
(1)此处两个“其”作第三人称讲,“身”译作“自己”,表复指。“惑”作形容词“糊涂”讲。
(2)“耻”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释为“以……为羞耻”。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要点:
(1)课本上有关此句的译文实在可笑!何为“童子之师”?所谓“童子之师”实乃塾师也。最可笑的是教材竟将“书”释为现代汉语中的“书本”之“书”,大谬!其实,古代的私塾先生承担两个基本任务,一为教学生写字认字,二为教学生断句。这些全是启蒙老师所做的事情,至于怎样揣摩句子的意思,甚至于文章的章法结构,则只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关于这点,我们大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窥其一二,此不赘述。这个句子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际上,在当时社会上并未出现不从师的恶习,而是对“老师”的认识过于狭义化,也就是将“老师”的外延仅等同于塾师,似乎除了塾师之外,再无其他形式的老师了,这是对“老师”概念的片面理解,所以文章开篇即阐述自己的“师道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全新定义,显然作者是针对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相师”这一怪现象有感而发的。
(2)句中两个“者”都是具有称代作用的结构助词,可解释为“……的人”,整个句子其实是一个表否定的判断句。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要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是提宾的标志。“之”不仅可以做提宾的标志,而且可以做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等,此不赘述。
(2)两个“或”教材解释为“有的”,不确切。究竟是“有的人”,还是“有的时候”?考察前后语境,整个句子其实是讽刺了某些人糊涂的“师道观”——像句读这些小节要从师学习,而对待“惑”却耻于相师。因而,此处的“或”最好作“有时”讲,作“有些方面”讲亦通。
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要点:
这是一个省略句,应补充为“(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这里省略的主要是谓语动词“师”,此种现象颇罕见。全句可译为:以地位低贱者为师就觉得羞愧,以官高职显者为师就有阿谀奉承之嫌。
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要点:
(1)此处之“古文”乃指作者所竭力倡导之先秦两汉散文。所谓“六艺”指儒家六部经典,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而《乐》今已失传。儒家另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六种基本技能,有别于前者。
(2)“经传”之“传”特指对儒家经典著作所作的解释。比如“春秋三传”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
(3)“不拘于时”是个被动句式,“于”表被动,同时该句又是个介宾结构后置句,应重点掌握。“学于余”之“于”是介词,表引进对象,可译作“向”。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要点:
(1)“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以”为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作“来”。
(2)“贻”此处为赠送之义,《诗经•静女》中亦有“贻我彤管”的语句。但“贻”除了该义之外,还有“留下、遗留”之意,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现代汉语中“贻害无穷”“贻人口实”“贻笑大方”,这三个成语中的“贻”都不能解作“赠送”。
方法点拨
归纳文言现象应充分利用好文下注解,但应注意辨析,不可迷信。此外,应对典型文言现象作类化整理,从理性的角度加深对文言规律的认识。如前面提到的“之所”结构等。
对于疑难文言实词与虚词,应从词的基本用法着手,结合具体语境,仔细辨析,如对前面提到的“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的理解。
合作探究
1.有人说,第一段是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展开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整体来看,韩愈在第一段里着重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它包含两方面,其一从师学习是必要的,其二从师学习不仅是必要的,更要破除年龄与身份的限制。这两层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开篇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只是托古言事,既引入话题,又间接肯定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作者给“师”下了个定义,阐述了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紧接着从每个人都难免有惑的现实说起,又一次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最后进一步阐述从师学习还应破除年龄与身份地位的限制,也即“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显然并非要探讨“古之学者有没有老师”的问题,而是阐述作者自己的“师道观”。
2.第二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证方法?
明确:本段作者慨叹“师道之不传”的现状,批判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染上了耻于从师之恶习。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共有三组对比:第一组是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于从师的不同态度加以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第二组把某些人“重塾师”而“轻相师”的怪异行为作对比,反衬出其行为之悖谬;第三组把巫医乐师百工从师的态度与士大夫们从师的态度加以对比,更突出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问题的严重性。文章借助这些对比,营造出一泻千里的气势,形成一种无可置辩的批判力量。
3.怎样去评价韩愈“师道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明确:此题实则涉及今天学习本文的意义。在内容方面来讲,我们要批判地吸取其中一些有关从师求学的正确观点和合理见解。如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它突破了儒家“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从正面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这在今天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是有启发的。再如讲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就涉及一个能者为师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这个见解也是可取的。我们今天向科学进军,就提倡虚心地向有知识的人学习。特别是文中讲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官兵互教”“师生互学”的作用和意义。
当然文章也流露出一些错误观点。如把“圣益圣,愚益愚”,单纯看成是一个教育问题,不谈政治上的原因;又如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则明显地表露了作者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这些都是今天的读者所要加以甄别对待的。
分析鉴赏
第二段文字在表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课文的第二段充分体现了韩愈散文的特点,讲究行文的错落变化。韩氏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喜欢“错综合叙”。古人行文通常喜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将两并行内容分别表述,而韩愈却很喜欢合叙,比如本段中在谈到某人对待子女的教育与自己面对疑难时的态度作对比时,偏偏讲出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令人费解的语句。其实此处正是韩愈合叙风格的体现。通俗的叙述流程应为“(某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且)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若有)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此之谓小学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且)惑之不解,则不(师)焉,(此之谓大遗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的错综合叙风格还体现在其他作品中,比如《答李翊书》,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课堂小结
(一)主题:《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这是韩愈散文中1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在当时具有移风易俗的影响。
(二)结构:本文开篇即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其一为“无师而不成学”,其二为“择师还应摆脱年龄和身份地位的束缚”,紧接着作者针砭时弊,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习,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然后作者又引经据典,并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师道观”,师也不必贤于弟子,至此作者就将自己的“师道观”系统而完整地阐明。最后简要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再次呼应了篇首之从师之必要性。纵观全文,先立后破,破后再立,破立结合,文气贯穿始终,浑然一体。
(三)艺术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作业设计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设计点评
求真务实是做学问之根本,教材教参对文言现象的解说仅供参考,不可奉为圭臬,要大胆质疑。本教学设计之最大亮点即在于能挖掘出教材自身蕴藏的“宝藏”(文本信息),促使学生质疑思考。通过比较、批判、争鸣,最终达到澄清知识巩固所学之目的。
(设计者:仲跻成)
师 说【第二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 贻yí(赠送)
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 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 “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 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 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古之学 者⑴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 道 受 业 解 惑也⑵。人
求学的人 名师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非生 而知 之者⑶,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 师, 其 为 惑也⑷,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却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⑹ 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⑺;生乎吾
在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 道也⑻,夫庸 知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识别
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是故⑽无⑾贵 无贱, 无长 无少,
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于:表比较,比 无……无……:无论……还是
道 之所存, 师 之所存⑿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第二课时
嗟乎!师 道⒀之不 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唉 从师的风尚 没有传播 超出
之:取独 也:表句中停顿
人⒁也远矣,犹且⒂从师而问(于)焉;今之众人⒃,其下⒄圣人也亦远矣,而一般人 尚且 向老师请教 一般人 低于 却 焉:代词代老师
耻学于⒅师。 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⒆。圣人之所以为 圣人,愚人之
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更加圣明 愚昧 成为
耻: 以……为耻,形作意动 前一个“圣”,作名词,后一个“圣作形容词,前一个”愚“作名词,后一个”愚“作形容词。 之:取独 所以:……的原因
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爱其 子, 择师而教之;于 其 身⑴也,
大概 这个原因吧 自己的子女 来 对于他们自己
其:表测度语气,大概 其:活用为第一人称
则耻师⑵焉, 惑 矣⑶。彼 童子之师,授 之 书而 习 其
以从师为耻(真)糊涂啊 那些孩子 教给他们书(帮助他们)学习其中耻:意动 焉:语气词 之:代词,代童子 而:表承接
句读⑷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⑸,惑之不解,
文句 向他们传授道理 的人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或 师 焉,或不 焉⑹,小 学 而大遗⑺,吾未见 其明也。有的从师 不从师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放弃 看出 聪明
焉:语气助词 小、大:形作名。
巫 医⑻乐师⑼百工⑽ 之 人,不耻相 师⑾。士大夫之族⑿, 曰师 曰
巫婆医生 各种工匠这些 互相学习 这一类人 称老师
之:指示代词 耻:意动
弟子云者⒀,则群 聚 而笑 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 相若⒁也,道
学生等等 就成群聚集 嘲笑他们 他们 年龄相似 懂 之:代巫医乐师百工 之:代嘲笑者
相似也, 位 卑 则足 羞, 官 盛 则
得的道理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 (以)职位高(的人为师)就
近 谀⒂。”呜呼! 师 道 之不复⒃,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
近乎谄媚 从师的风尚 恢复
师:名作动 之:取独
不齿⒄,今其 智 乃⒅反 不能及, 其可 怪也欤⒆!
看不起 他们的智慧竟 反而 赶不上 这可真 呀
也欤:两个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
圣人无常 师⑴。孔子师郯子⑵、苌弘⑶、师襄⑷、老聃⑸。 郯子之 固定的 曾经以 为师 这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徒⑹,其贤 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 人 行, 则必有我师⑺。是故
类人 才能 几个人一起走 (其中)就 所以
弟子不必⑻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 业 有 专攻⑼,
不一定 强比 懂得 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
如是 而已。
像这样罢了
李氏 子 蟠⑽,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 传⑾皆通⑿习 之,不
家的孩子叫蟠的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普遍学习它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拘于时⒀, 学于余。余嘉⒁其能行 古 道⒂,作以贻之⒃。
受时俗的限制 赞许 奉行古人从师的道理 来赠送他
第三课时
小结:
一、托古立论,正面阐述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提出论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开门见山,明确表明观点──为学必须以师。
托古是为了讽今,总领第二段。
老师的职能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今天基本上是这个范围, 但内涵不同)
从事学习的必要性──人均有惑,不从师无以解惑。
否定了“生而知之”的说法,但认为“从师”是“解惑”的唯一途径,忽视了社会实践探索,有片面性。
从师应有的态度、择师的标准──不问年龄大小,闻道先乎吾,即从而师之,这一看法是可取的。
二、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破
从论证角度看,从反面来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内容丝丝入扣;从论证方法看,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逻辑性、说服力都很强。
三、用具体事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立
┌论据一:圣人的行动──孔子师不如己的郯子之徒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论据二:圣人的言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正面论述能者为师) └结 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一结论完全符合“能者为师”的道理,与第一段总论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照应,并扩展到“业”,照顾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着重在“立”──树立一个标准。至此论证过程结束,道理阐述得清楚、透彻,无庸置疑。
四、交代本文写作原因
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不拘于时”照应第二自然段,“学于余”照应第三自然段,“余嘉其能行古道”照应开头。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师说》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四、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1.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苌(cháng)聃(dān)郯(tán)欤(yú)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
2.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3)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闻道在先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无以解惑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课后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师说》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师说教案。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车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俪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师说教案》。因此二人影响巨大,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字词疏通
2、内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明确:
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简析
如前所说,本文有着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般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文势如暴风骤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叹发端,由从师学习的理论分析转入对今人“耻学于师”的批判。
2)下面作者运用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结果 作者态度
古圣人与今众人
对子女与对自己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3)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加强,具有很强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