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案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繁星》教案1
创意说明:这是1篇很优美的描写星空的抒情散文。它描绘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形。从全篇看,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而贴切的联想和想象呼之欲出。教学重点应放在比较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以及由眼前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上。
教学步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课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观看繁星的?
②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我观看繁星时的感受?
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结构全文的?由此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2、品读课文,感受情境,揣摩语言。
(1)作者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画出这些句子。
(2)结合“探究练习”二讨论:在描写观星感受的语句中,你认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句?读一读,想一想,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提示:“母亲的怀里”给人以怎样的感觉?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②“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提示:繁星和萤火虫有哪些相似之处?这样写表明了繁星怎样的情态?)
③“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提示:“我”既然“沉睡着”,怎么又“觉得”?这样写矛盾吗?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
④“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提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那个巨人”指的是什么?“还在跑”包含了什么意思?)
3、问题探讨:
(1)作者所描写的繁星哪些是观察到的实景?哪些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先画出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最后想一想,在作家的笔下,繁星为什么能这么多姿,这么富有生命?(提示:观察细致、感悟细腻、童心犹在、运用多种修辞、借助联想和想象等。)
(2)结合“探究练习”一、三讨论:如今,你仰望星空,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
4、熟读课文第3节,力求背诵。
5、课后练习:
观察某一事物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并写一段话,描写出自己观看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根据“教学重点提示”,精心设计若干思考题,让学生自我感知、揣摩、探讨、积累、训练,教者适当加以引导、点拨,协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
1、设计导读思考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从前“我”在家乡观望到怎样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2)三年前,“我”在南京观看星天时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如今,“我”在海上观看繁星又有什么感受?
(4)文中哪些词句表明“我”对星天的认识越来越细微深切?哪些是作者观察的实景?哪些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5)文中哪些语句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为什么能将繁星写得那么多姿,那么富有生命?
2、自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对各小组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相关语段的基础上相互答疑,教者相机点拨。
3、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探讨品味重点语句。
4、指导学生小结阅读这篇课文的基本方法,教者围绕“教学重点提示”再作简要总结。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以反复诵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究、比较作者三次看星的内在联系,理解、感悟运用修辞手法句子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同类美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本文的内在脉络和写作思路,设计并填写表格(表格要能反映观看星天的时间、地点以及观看到的情景和感受)。
2、再读课文,找出每段的关键句,讨论:哪些语句表现了“我”爱星天?
3、指导朗读,体会意境。讨论:
(1)作者通过描写繁星表达“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的?
4、四读课文,揣摩修辞。讨论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表达作用。
5、引导学生总结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选择具有相似特点的散文让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迁移。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巴金跨入了百岁大门
据新华社上海2月1日电(记者赵兰英)羊年初一子时,欢闹的爆竹声迎来新的一年,文学大师巴金跨入了百岁“大门”。
巴金的病房早被工作人员装点得喜气洋洋。凌空的彩带、飞扬的灯笼、盛开的鲜花、红艳的“寿”字……一切都透着一个字:“喜。”
两个半月前,巴金度过99岁生日。然而,前来祝福的人太多了,老人不幸肺部感染,呼吸急促、气喘,而且有点水肿。所幸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状有所好转。这一现象,对于巴金身边的医护工作人员和所有关心他的人更是一个“喜”字。
除夕夜,巴金的病房热闹非凡。硕大的圆桌台面铺上了洁白的桌布,巴金的亲人欢聚在巴金身边。医院食堂为他们送来一桌预订的年夜饭。子时,巴金时醒时睡。工作人员小张对记者说,巴老心里清楚得很,他明白自己已跨入百岁“大门”。
2、课文扩读材料
乡间小路带我回家
苏童
青春无罪,这句话的侧面意思是青春无辜。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机勃勃而杂乱无序的青春期,而人们在青春期喜欢迷恋上的事物往往也是不改容颜。它在你的心中永远保持着某种明丽如杏黄的色彩。
大约在十几年前,一首名叫《乡间小路带我回家》的英文歌曲风靡大学校园,那些稍具有英文基础而又喜欢唱歌的校园青年不约而同地学会了这支歌,几乎所有的校园晚会都会有个男孩怀抱吉他站在台上,或者老练或者拘谨地弹唱这支歌,而我作为一个极其忠实的听众,张大了嘴伸长了耳朵站在人群中。在乡村歌谣特有的清新忧伤的旋律中,我想象着一座高高的山,一条湍急的河流,一个在旅途上怀念家乡亲人的漂泊者。歌中的山是西弗吉尼亚的山(我错误地把它想象成著名的落基山),河流是一条叫香纳多的河,漂泊者不知为何人,我便自然地把他想象成自己,因此我被这支歌深深地感动了。我才不管它唱的是哪国的山哪国的河呢,每次唱到“乡间小路带我回家”那一句时,我总是被唱得浑身一颤。
我至今不知约翰丹佛为什么如此轻易地感动过中国的一代青年,就是因为乡村歌曲的柔情与感伤的魅力吗?抑或是异种语言歌唱的别国他乡易于俘获那迷惘的一代?我对其答案一直不求甚解,我想被歌声所感动是每个人的权利,而这份权利是无需用理性去层层探讨的。一个人因为被一支歌所感动,不管它是一支什么歌,那一定是一件单纯而又美好的事情。
时光机器当然是在不停地洗涤我们身上青春的痕迹,你年轻时喜欢的歌在劳碌或发福的中年期生活中会一去不返。有一次我偶尔翻出多年前熟听的约翰丹佛的磁带,所谓的怀旧心情使我把磁带放进了收录机的卡座,但我听见的是一阵刺耳的失真的人声噪音,那盒磁带也被时光机器销毁了,一种怅然心情油然而生。我觉得自己的青春时代也像那支歌一样无法拾回了,乡村小路,它似乎不能带我回家了。
我没想到我后来是在真实的落基山上拾回了那支歌,更没想到在落基山上想起那支歌想起的仅仅是一种虚幻的遥远的旋律。落基山没有那条香纳多河,落基山上的路是一条标准的盘山公路,山顶覆盖着积雪,山坡上到处可见赭红色的岩石和清澈的溪流,还有人工种植的杉树、松树林和受到保护的鹿和野兔,落基山的景色之美超出了我的想象,却不是我的想象。我对驾车陪我上山的友人说,歌中的落基山与事实不符。友人愕然,他不懂我在说什么,其实我知道自己词不达意,但有时候人是无法把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尤其是这种心情与一首什么歌有关的时候。
我在落基山上也没有发现乡间小路,我知道乡间小路已不能带我回家,带我回家的是汽车、火车或飞机。
使用建议:青春的憧憬和梦幻有着音乐般美妙的旋律,时光飞逝而去,成熟带来的失落感总是促使我们去寻找着青春的足迹。读完后想一想,本文围绕着歌曲《乡间小路带我回家》依次写了哪些片段?表达了作者哪些不同的感受?文章的内在脉络又是什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繁星》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认识作者对星星的观察及感受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表达对星星的深切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二、教学设想:
本课共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学。查工具书解决字词,再质疑问难,从而读通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为理解课文作准备。布置让学生搜集关于星星的诗文,夜晚观察北斗星并搜集关于北斗星的传说。第二课时着重探究作者是怎样观察星星并吐露真情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紧跟课堂练笔,学习写作。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1、导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作文赋诗描写星星,以各自的方式赋予星空无限深情。臧克家以星星为题写的自由诗,表达了对星星紧密团结的赞美;冰心以《繁星》为题结集为散文集,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爱……那么大作家巴金又是怎样描写星空的呢?我们今天来探究一下。
2、大家默读课文,讨论填写下表,了解作者看星的情景和感受
次数时间地点情景感受
一从前家乡密密麻麻的繁星忘记一切
仿佛回到母亲怀里
二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
光明无处不在好象就是我的朋友,常常和我谈话
三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遥遥欲坠好象看到飞萤,仿佛对我霎眼,与我说话,觉得是孩子,实在母亲怀里
3、这些感受,也正是作者看到星星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也正是作者对星星真诚而深厚的感情,请大家再讨论一下,感悟作者在这三个句子里表达的感情。
明确:一句表达了作者望星空所产生的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二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有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情
三句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之感,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4、精读第三段,进一步体会采用修辞来表达感情,试找出来,并加以品味
①比喻(见课本划单横线句)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②拟人(见课本划波浪线句)赋予星星眼睛、嘴巴、思想,使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③排比(见课本划双横线句)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5、让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深加品味
6、拓展运用:模仿课文,当堂练笔,写出你所观察的北斗星,然后交流评价
7、作业:①背熟课文
②巩固字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繁星》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巴金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空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爷爷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示巴金差异网差异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多媒体出示)
2、查字典理解词语。(多媒体出示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多媒体出示)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出示)
(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细微了。)
第一次:“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表达了思念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表达了对生活充满光明、希望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空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多媒体出示)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自然段,再读第3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
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6、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句子。(多媒体出示)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四、小结课文,复习词语
1、请写出几个描写星空的词语。
例:星群密布
( )( )( )
2、复习词语。
纳凉星群密布静寂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梦幻
五、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仿写。
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本文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本文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出示句式)
我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2、拓展。
(1)将自己看繁星的经历写成一段话。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巴金描写三次看星星的经历,作者着重地描写了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的过程,文章语言非常的优美。多角度的写景,在这一部分上,我觉得我处理的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这样的一种美景,我认为只有把气氛用自己的语言渲染的到位,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散文语言的美,才能达到这节课的最终目标与良好效果。
教学反思
《繁星》是巴金先生写的1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引发起我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1、教学效果(思效)。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感觉这是本节课最成功的的地方。
课前我只是跟学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作者巴金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然后以“美”作为线索让学生自由地品读文本,在朗读中找出文中觉得最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已的理由。学生对哪儿感兴趣就读哪儿品味哪儿,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他们被文中的美景深深陶醉时,我进行了及时的拓展,引导学生去欣赏文本之外的诗歌,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星空的美妙。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所学最终都将应用于自身学习和生活。学习完课文,让他们用文字描绘出自已眼中或心目中的星空,进行课堂小练笔。当孩子们朗读自已所写的小练笔时,我很为那些生动、有趣、唯美的语言感到赞叹,当教师把时间和自由还给学生时,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心中拥有着最美的世界。
本节课也有明显不足:由于课堂时间预设不足,导致小练笔时间不够,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留下一定遗憾。另外,课文品读也不是很到位。
2、教学收获(思得)。
(1)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让教学效果更好。上课一开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简介及作品等,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引领学生品味语言,重视朗读。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所以,找到“美”、读出“美”、品味“美”就成了本课朗读的主线:让学生找出文中觉得优美的句子,试着读出感情。同时揣摩语言并说一说:你找到的这句话美在何处?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美的?这样进行比较阅读,找出文中运用这些修辞的语句,认识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到这些修辞手法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感情。以读代讲的形式,不需要理解分析。
(3)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课文句式写一段面对夜空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当堂达到学以致用。
3、不足之处(思失)。
《繁星》这篇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多角度的写景,是1篇非常好的范文,但是遗憾的是:我个人感觉没有“用”好:
(1)这样的课文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美——让学生感受到散文语言的美,才有感染力。可惜的是,我在课堂处理上有点过于理性分析,感性不足。
(2)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感染力不够强,没有更快更深入地带领孩子走进文本。
4、改进措施(思改)。
最应该改进的还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应该留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比如,提问时,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不要急于给学生“要答案”,关注学生能力的锻炼、等待学生的成长。
《繁星》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教学难点
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中有什么?(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板书:4 繁星)
(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课件出示2)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模
mó 模型、楷模
mú 模样、模具
(课件出示3)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课件出示4)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5)
2、根据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6)(板书:从前家乡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三年前南京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出示7)
5、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悟、交流。)
(出示关键句)
比喻句——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句。(课件出示8)
拟人句——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排比句:
我们的生活是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课件出示9)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总结:
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
2、仿写:(课件出示10)
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3、拓展。
(1)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课件出示11)
板书设计:
4、繁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语言的美、意境的美,而朗读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及平时积累的基础,在课堂上我的范读比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一下子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不足之处:
这是1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作者写景写感想的写作手法引导的也不太到位,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所改进。
《繁星》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昧、坠、怀”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描写景物,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
2.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想象繁星满天的景象。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繁星”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观察“繁星”抒发了种种思绪。紧紧抓住“繁星”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等。他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赞歌集》等,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文学译著等。
写作背景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巴金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1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2.听音频朗读,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注意标记自己读不通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半明半昧(mèi)摇摇欲坠(zhuì)怀(huái)抱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阅读要求:
(1)画出表明作者观星的时间、地点的词句。
(2)找出作者三次观星中所看到的具体景物。
(3)画出表现作者观星感受的句子。
3.汇报展示,品析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首句在段落中的作用。这句话开篇点题,一个“爱”字表露出“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引出下文“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仿写训练:我爱,但我也爱。
方法拓展: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应看其在文中的位置。(1)在开头,总领全文、开篇点题、引出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等。(2)在中间,照应上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等。(3)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篇末扣题等。其内容上的作用,应先判断句子的表达方式,如果是描写性句子,还应继续判断是描写人物的、景物的,还是描写环境的。要结合内容具体作答;如果是一般叙述性句子,可能是交代记叙文的要素,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议论性句子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或是表现人物的观点态度,强调抒发某种感情;抒情性句子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
②作者第一次看繁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景象?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读第1自然段的第2句话,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回答。作者第一次看繁星是从前七八月,在家乡庭院里纳凉的时候。他看到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2)学习第2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第二次看繁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景象,产生了什么感受?
预设:引导学生阅读第2自然段,在理解段落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关键信息。作者第二次看繁星是三年前,在南京住处后面的菜园里。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感觉到星光虽然微小,但是光明无处不在。
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预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在讲解前适当铺垫巴金的人生经历,并且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作者当时正值青年,胸怀宏伟理想,微小的星光“无处不在”正体现了青年人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盼。
仿写训练:写一写自己观看星空的经历,以及从中产生的感想。
示例:夏天的夜晚,我最喜欢看繁星满天的景象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第3自然段,指名学生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三次观看繁星的情景,将之和前两次进行对比,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找出这一自然段中表明作者和繁星之间关系的词。(很熟)
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想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教师可以出示星空的图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被繁星包围的景象,进而体会这句话中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满天繁星比作飞舞的萤火虫,写出了繁星闪烁的美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④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想象一下:如果星星会说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站在星星的角度设想它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
⑤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同,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在不同的境况中三次观看繁星,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致,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越来越强烈,甚至还融入了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这个不相同不仅是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作者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细了,还因为他远走他乡特定的心境。
⑥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与课文的描写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贾平凹《月迹》
示例:都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繁星和月亮的美妙、可爱,营造出一种童话般的意境;并且都是通过人物对繁星和月亮的主观感受来衬托繁星和月亮的可爱的。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夜空的繁星是美的,它们激发了巴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沧海日出也是美的,它又带给峻青怎样的感受呢?现在,我们就通过欣赏下面的片段来体验一番吧!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学生朗读。
早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橘红,以后又变成为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峻青《沧海日出》
2.教师出示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分小组交流,选举代表汇报。
(1)日出前,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早霞的颜色变化;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日出的过程的?(时间顺序)
(3)沧海日出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美;壮观)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们的课堂表现。
过渡:美的事物无处不在,巴金先生正是用心观察、体验,才发现了这些美,并且为我们呈现了出来。其实,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也能像大家那样,发现事物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再读课文,体会繁星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妙吧!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具体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作者在对星空的描写中所寄予的真实意图。这不是1篇简单的写景散文,而是1篇美文。文中优美、生动的描写,动人的意境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即便没有真正观察过星空,也能在作者的文字中想象星空的美。这就是好文章的魅力。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为学生分组,引导他们交流学习收获。
3.引导学生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并学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