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66380

【导言】此例“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范例(精选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第一篇】

摘 要 体育游戏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一般好胜心强、勇敢、机敏、灵巧,在家庭得到表现的机会不多,只有通过游戏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通过参加跑、跳、投等活动改善他们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游戏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都有积极作用。由于游戏对体育教学关系重大,广大体育工作者对此都非常关注。游戏在中师显得更为重要,师范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小学教学,然而华师游戏课教学是否符合我地区情况,目前还未有人研究。本文就师范游戏教学比重,以及游戏课质量的提高和游戏在华师体育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课 游戏教学

一、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级毕业班调查

目的:为了了解毕业生参加工作情况,对2014年毕业的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及内容(略)。

2.华师学生兴趣调查

目的:对华师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问卷设计及内容(略)。

3.小学四年级兴趣问卷

目的:了解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问卷的设计和内容(略)。

(二)实验法

1.对比实验

目的:验证游戏教学的效果。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得三年级两个班,2013(1)班为实验组,2013(2)班为对比组。

实验内容设计:

实验组:教材内容为篮球传球和运球,复习时间为50分钟。本次课打破三、四部分的常规教学,课一开始进行游戏,然后将传球和运球编成四个不同的游戏练习。此次课教案是经过体育教研组审查。

对照组:教材内容与实验组相同,时间和实验组一样,方法为常规教学。上课从整队报告人数开始,进行准备活动,然后过渡到基本部分。基本部分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模仿后分组练习,最后整理放松,小结本次课的基本情况。

实验组练习密度为42%,平均心率为145次/分,运动指数(安静心率为82次)。

对照组练习密度为26%,平均心率为132次/分,运动指数(安静心率为82次)。

2.单组实验法(自身对照法)

目的:通过实验对教学前后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

方法:每次课用5-7分钟进行与教材有关的游戏,并尽可能将教材排成游戏的形式教学。

比较指标:100m、立定跳远。

时间安排:2014年3月――2014年12月。

(三)数据统计法

根据调查(问卷)、实验对比、自身对照得出如下数据:

届毕业生专职体育教师2人占%,兼职4人占%,曾经当过体育教师改行的11人,占%,班主任15人占%。

2.华师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游戏前感兴趣的27人占60%,游戏中干劲最大最愉快23人占51%。

3.小学生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要求还要多上游戏课38人占62%,每堂课都要求上游戏22人占%。

4.对比实验:游戏课教学的密度大于常规教学16%,平均心率高出13次/分,运动指数大。

5.自身对比:女子一年后100m成绩提高1″4,立定跳远提高,男子一年后100m成绩提高1″6,立定跳远提高。

三、结果与讨论

(一)华师生的去向情况:有%的当专职体育教师;有%当兼职体育教师;有%当班主任,也就是说有%的人与小学体育教学有直接联系。这一结果表明,华师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如果不授予他们适合儿童特点的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的,华师不是专门培养小学体育教师,但由于当前体育师资奇缺,大量的体育工作由华师生担任。因此我们必须授予他们丰富多彩的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教学法,只有掌握了游戏教学法,才能很好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

(二)从中师华师生的兴趣看,最感兴趣的占60%,游戏中干劲最大最愉快的占51%。这一结果表明游戏教学对华师生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目前的华师生大多是16-18岁的青少年,故在心理上仍有较突出的少年特征。他们一般喜欢能表现敏捷和机智运动项目。多数同学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他们特别喜欢运动竞赛,非常关心自己班的运动队的胜败。游戏教学中,游戏者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达到游戏所规定的目标。

(三)从小学生的兴趣看,有62%的人要求将目前游戏比重加大。有%的人要求每节课都上游戏。由此可见,游戏对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吸引力。

小学生都是6-13岁的儿童,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不稳定,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较差,神经过程灵活性大。表现出好动,易疲劳,恢复较快等特点。因此,小学生喜欢竞赛性或活动性游戏,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故小学体育教学除完成大纲规定的游戏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在机动时间中进一步充实游戏教学,这样利于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思想品质。

(四)游戏在华师教材中所占比重多少合适?实验结果表明,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并把教学内容编成游戏的形式,其教学效果较好,且学生兴趣浓,对增强体质,提高运动素质,对今后的工作都有积极作用。为了验证可靠性,单组实验结果是男女生的100m成绩分别提高1″6和1″4,立定跳远的成绩分别提高25m和23m。根据该实验进行对比,游戏法教学效果显著。

单组游戏试验时间近一年,每节课均用5-7分钟进行不同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进行教学(除去考核外。)按此计算,若每学期64学时,每节课50分钟,那么游戏教学的比重是否可以为12%。

四、结论

(一)华师体育课的任务,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技巧;又要担负起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任。

(二)华师生和小学生对游戏学生兴趣占主要地位(中师60%,小学生62%)。

(三)增加游戏教学比例(比重12%),采取游戏法教学是符合华师生学习兴趣的,并且对今后的工作有重要作用。

五、建议

(一)华师体育教学大纲对游戏的比重要进行修改。

(二)加强对华师体育教材中游戏的编排。

参考文献:

[1] 罗炯,唐炎,彭莉等。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选择与制约因素的关系[J].体育学刊。(6):94-100.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第二篇】

5岁“涉水”,缘定终身

陈琦出生在天津塘沽,从5岁起,她每年假期都在位于北京体育学院的姑奶奶家过。守着偌大的游泳馆,陈琦哪儿能闲得住,一口气游1000多米算是正常发挥。

1984年,陈琦上小学四年级,正赶上中央芭蕾舞团招生。她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层层考试,在最后关头,父亲却给了陈琦另一个建议―――练体育。于是,年仅10岁的她顺利入选天津艺术体操队。

两个月后,花样游泳被列为奥运比赛项目,国家开始着手组建各个省市的花样游泳队,并为筹建国家队作准备。教练选择花样游泳运动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去游泳队找会跳舞的,一是去舞蹈院校找会游泳的。

教练问:“你们谁会游泳?”陈琦微笑着,第一个走了出来。就这样,她成为中国第一代花样游泳运动员。

近乎残酷的训练是陈琦没有想到的,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离开父母,为了一个尚不清晰的目标聚在一起,艰苦的训练望不到头。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半,除了吃饭和两个小时的午睡,剩下的时间都在不停地进行体能训练、重复某个动作。当时的教练又是出了名的严厉,动作不到位会挨打,训练偷懒也会挨打,教练一天不打骂队员在大伙儿看来无异于过年。每天晚上,小姐妹都会抱在一起哭鼻子,哭累了睡着了,明天一早爬起来继续重复昨天的动作。

压膝盖压脚背,1万米长跑,跳绳1万次或者从一楼跑到五楼往返10次不间歇。并不是完成了这些项目就能成为游泳队的一员,魔鬼训练同样伴随着残酷的淘汰。3年的时间,从最早报名的400人中逐渐淘汰得只剩下5人,陈琦正是其中的幸运儿,但她并不这么认为。3年艰苦的训练她早已受够,几个队友策划了一次“大逃亡”。当年的训练场是借用了北京文津街高干俱乐部场地,因而陈琦和队友偷偷地买火车票从北京跑回了天津。这一逃可惊动了体委的领导,“胜利大逃亡”的直接后果是“换教练”。

陈琦说,3年中,她曾有一次忍无可忍,找到这位教练提出“不练了”,这可吓坏了其他的队友,之前没有任何人敢违抗教练的命令,没有任何人敢跟教练硬碰硬。陈琦却用“教练,我想跟您谈谈”开头,一番表白硬是把教练说哭了,流着泪挽留她。虽然练功的日子苦不堪言,但直到现在陈琦也不憎恨那位教练,“她只是方法不对,初衷绝对是好的。”

陈琦曾经连续6次获得全国比赛的亚军,却始终与冠军无缘。花样游泳这项运动很多时候有印象分在里面,比如上次得了第一,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还是第一。而你这次是第二,很可能下次还是第二,其实双方水平难分伯仲。记得陈琦又一次屈居亚军后,裁判长拍着陈琦的肩膀说:“陈琦,我知道这一次打分又给你打低了,没关系,回去好好训练,明年还有机会!”可是,一个明年接着一个明年,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1993年底,陈琦在莫斯科世界花样游泳邀请赛上再一次获得亚军,回来之后,她病了,治了大半年的病,连奥运会都错过了。她想,也许是离开的时候了。

1997年,因为伤病以及到了上大学的年龄,陈琦选择退役。队里本来要留她做教练的,但是她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陈琦不喜欢从事一成不变的工作,她喜欢做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事情。因此,退役的她并没有彷徨、失落,她反而觉得能自由的选择,能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挺好的。

退役后依然精彩

大学里,陈琦读的是运动训练系,当时,全国正流行健美操等大众健身项目,她觉得这些项目都各有特色但又都跟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接近。因为从小从事花样游泳,陈琦觉得水对女人来说是一项特别好的运动。然而,花样游泳太专业了,普通人无法涉猎。如何把自己的专业与这些适合大众训练的陆上运动项目结合起来,成了她最想做的事情。为此,她认认真真地逐一学习健美操、舍宾操等专业教练课程。

接下来,该怎么办?她觉得走不出第一步就不会成功。如同离队的时候,家里人不太支持,他们弄不懂她怎么了,放着铁饭碗不干,却想去做一件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事情。陈琦必须得给他们一个交代。

首要的,陈琦需要一个场地,但投资会非常大。她刚下队,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如果贸然地投入一大笔钱,风险很大。

陈琦脑子萌发了“借力使力”的念头,她发现星级大酒店的游泳池大多非常好,很适合大众健身。而且,空着也是空着,酒店的各项成本都在,如果有人使用,酒店也不会增加太多额外的投入。陈琦想,如果她去了,反而会给酒店带来客人和更多的边际收益。

陈琦的第一家水中健身会所选择的是新建的天津美都大酒店。很巧,那儿的老总之前也是搞体育的,十分支持她的想法。于是,他们共同组建了天津首家水中健身会所,那是1999年的事。

天津的韩国人特别多,陈琦找了30多个韩国会员,她们的下肢普遍比较粗壮。练了3个月,基本每个人都瘦了10~15斤,腰围也细了很多。陈琦发现这个项目对减肥特别有用,于是,她把整个训练方法做成了非常系统的教案。

一个年轻女孩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运动项目。一时间,天津的电视台、报纸、杂志纷纷予以报道。此时的陈琦有了更大的愿望,那就是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国。

2000年4月,陈琦来到北京,拿着自己撰写的全部教学方案及天津的各大媒体报道,找到中国游泳运动中心的相关领导,说了她想创建“水中健身”这个全新行业的想法。领导看了资料后非常高兴地说:“你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如果需要投资,我们可以大力支持。”

而后,陈琦又通过朋友介绍,顺利地找到了投资方,于2000年5月初成立了中国首家水上健身公司。

在北京的首都大酒店,陈琦成立了北京第一家水中健身俱乐部。她把之前花样游泳队刚刚下队的队友请过来当教练,一方面是因为她们具有专业素质;一方面也解决了她们的再就业问题,达到了双赢。

之后的几年,随着事业的迅猛发展,陈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有上百家世界各地媒体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此外,她还出版了5本健身方面的书,而且在深圳开了一家文化公司。陈琦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挺好”和“留心”。

随遇而安,做好自己的角色

那时候的陈琦很要强,很多人都觉得她是女强人,她也觉得自己太爷们儿,甚至都快嫁不出去了。然而,2010年结婚后,她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合伙人。为何如此?很多人目瞪口呆。陈琦说:“这真没什么稀奇,人其实就是应该在什么时期干什么事。小的时候,我努力训练争取获得成绩;长大了,该上学时就上学,该创业时就创业;直到有一天嫁为人妻,就该好好享受家庭生活,多多陪伴照顾老公。我不喜欢把目标定得太过遥远,把眼前的事情一一做好,懂得知足、感恩,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爱情和家庭是第一位的,陈琦肯为之放弃事业。“当然,选对人很重要,我觉得我老公非常好,有才华有学识,让我很有安全感,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间。结婚前我也奋斗过了,体验过了。现在,老天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运动员的经历给了陈琦很多东西。“首先,是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艰难的事。小时候那么多苦都吃过,现在干什么都觉得挺轻松,乐观而且阳光。其次,就是开发和开垦的能力,很多人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不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非常聪明。再有,就是用心。反正我是这样的,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了。”

现在,每年的全国花样游泳比赛陈琦都会去出任裁判。空余时间,她还在做健康、旅游、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特邀嘉宾。说起上电视的经历,她笑着说:“当年做健身会所的时候,一直是健康、减肥类的电视节目来找我,合作很愉快。结婚以后,我在家里陪老公,偶尔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各种美食、周游世界的消息和图片。电视台的朋友就又让我去做情感、旅游和美食类节目了,我的爱好都能成为我的工作。这种感觉很爽。”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第三篇】

有人说,张家港的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是一方窗口,满眼的是教育风景;我们更愿意把它比作一场音乐舞剧,各种典型的角色,共同演绎了宏大的课堂教学故事。

指挥:寻找向上的力量

当我们试图粗线条感知张家港课堂教学的整体历程的时候,教育局马丽忠副局长给了我们这样的描述:“我们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十三年,可以说是张家港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的剪影,它大体呈现为四个阶段:一是重心转移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前后,逐步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重心由硬件设施的投入转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课堂探索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以行政推动、专家引领等方式,引导广大教师集中精力探索课堂教学;三是专题研究阶段,大体在2007年前后,立足本土课堂教学经验的提炼,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校本课堂教学模式;第四是内涵提升阶段,2009年以来,重点围绕课堂和名师,着力打造特色课堂。”按照这位分管教育教学的局长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张家港十三年的课堂教学展示,由最初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而建立起来的地方教学改革的平台,最终演绎成为不断寻求区域课堂教学改进之道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并散发出理想主义色彩,其背后始终生发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首先来自于决策者对课堂教学的虔诚。

1

1996年年底,泰兴市偏僻的天星镇,持续的低温加上连绵阴雨,让人倍感寒冷。在一家清冷的小店里,卢元钦(时任张家港教育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兴奋而急切地等待着一次会面,他要向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求教。

他知道,这样的会面,对于他和张家港教育来说,都有很重的分量。在当时,张家港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新建、扩建了一些学校,初步完成了对区域内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设备设施的改造。但是,与教育硬件水平的迅速提升相比,教育质量的提升则显得比较缓慢,课堂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管理简单、以考试管理追求分数效益……越来越多的调研信息反馈上来,让这位分管教学的副局长越发心忧。在近一年的调研中,他不是没有发现好课。一次在梁丰高中听完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后,他兴奋地连夜写了近两千字的评课笔记,并在局务会议上请这位老师和教研组长一起来评课,交流讨论课堂教学问题。可是,这样的课堂毕竟是太少了!这样钻研课堂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的教师太少了!要想改变课堂现状,让上好课成为教师的常态,让教学研讨成为教师工作的日常方式,单靠几位教师引领或单纯的行政力量推动,显然是不够的。这需要一种新思想的植入,需要一场持续的教学改革行动!

他想到了隔江相对的洋思,想到了蔡林森。上世纪90年代,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办学的洋思之路。能不能学习借鉴“洋思经验”,寻找本地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方向呢?在教育局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卢局长开始筹划借力搭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计划——问道洋思。

1997年3月,蔡林森亲自带领六名老师来到张家港,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做讲座,把洋思教学模式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张家港教育人面前。

短短两天的活动,给张家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听课观摩的老师把教室围得水泄不通,讲座会场更是座无虚席,只有一江之隔的“洋思经验”对于渴望改革、寻求突破的张家港教育人来说犹如春风,催发了萌生的冲动。睁开眼睛才有发现,走出自我才知道差距。不一样的课堂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也随之展开,一场教学变革在思想领域已经悄然生成。

2

2007年,张家港提出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张,2009年,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学理论证,并开始课堂教学实践,经过近4年的研究与实践,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66所学校参与到这项实践研究中,占整个张家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60%,生态课堂在张家港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所遵循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

2010年4月23日,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丹阳华南实验学校举行,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的戴建丰老师来参赛,眼看着前面的选手一个个顺利完工,戴老师想:作为张家港市的参赛选手,必须要上出自己生态课堂的特点来!于是,他悄悄地把学生座位编排成便于小组讨论探究的U型模式,准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让各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果。课堂上,新颖的座位安排,愉快的小组学习,真实的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学生参与热情高,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和谐,课堂上学生多次爆发出轻松的笑声,在交流时甚至有的学生发言后突然又想起还有内容没有说完,而不顾一切地站起来抢着说:“老师,我还有话要说……”这一举动,引起了包括评委在内所有听课老师赞赏的笑声。

今天,可以自豪地说,张家港区域性的生态课堂催生了一批像戴建丰这样优秀的青年教师。

“低碳高质、和谐共长”,这是时任张家港教育局副局长的黄大龙对生态课堂提出的目标追求。课堂的低碳是指课堂的能耗要低,主要表现在教师“精讲少讲”,学生“轻负精练”。课堂的“高质”体现为高效率、高效益和高品质。当生态课堂的建构者在为课堂教学模式寻求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的时候,张家港的一线教师更是体验到了实践生态课堂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在课堂主体的师生身上呈现出来。

2010年9月,张家港暨阳高中开始推行“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朱建兴校长亲自带领课题研究小组,选择高一年级语文、数学、化学三门学科开始进行实验教学。课题组每天由同学科老师开设两节同题异构课,小组成员一起听课,并利用周三下午两节课时间进行集体评课,研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由小组成员继续上课,再讨论,并形成第三个课堂教学方案。接下来,由研究小组成员面向全校开设公开课,并组织教研组层面的分析讨论。

一个学期下来,这种小规模的教学实验活动,却在全校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的老师这样说:“以前上课教学目标只有老师知道,现在老师和学生都知道;以前上课老师先讲,现在学生先学;以前上课老师怕学生出错,现在老师希望学生暴露错误;以前上课老师只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现在让中等偏下的同学板演、回答。长期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但是,思想与行动往往有很大的距离。要让教师改变自己熟悉的、恪守多年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谈何容易。

“教师都是高素养的专业人员,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要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让他们体验,是能够得到认同的,”朱校长对暨阳高中的教学改革实验充满信心,“课程改革必然带来两种结果,淘汰和创造,面对陈旧,必须改革,必须让教师作出选择,不想被淘汰,就必须选择改变自己,适应变革;而校长引领改革,更要讲究策略,改革不能简单地硬性推进,如果教师消极地被课改,只是行为上被动地模仿,就会与课改精神貌合神离。只有观念的认同、心理的悦纳,才会有变革的激情、创新的灵感和有效的行为。”

“珍惜独特性、尊重多样性、强调关系性、追求和谐性”,刘贵华教授在研究了张家港生态课堂实践之后,为生态课堂的价值取向作了这样的界定。

由一种思想具化成一种行动,由一个课堂延展到一个学校行为,由一种远距离的欣赏变成众多的课堂实践,生态课堂悄然改变着张家港教师的教学行为。

只有建立了一种区域性的、为全体教师接受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这是区域课堂教学的“兜底”行动。生态课堂为张家港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但是,这毕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平台,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向上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和不断创新的力量来引领。

3

“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具有了‘水乡风土的味道’,弹奏着‘心灵的音符’”,这是江苏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在参加张家港举办的“苏派名师”教学研讨活动时对“苏派名师”内涵的阐释。在2011年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聚焦课堂教学,展示名师风采,提炼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发展”再一次成为活动的主题,“课堂特色”和“名师风格”成为课堂内外讨论最热门的话题,这标志着张家港的课堂教学改革正走向更深的层次——培养教学名师,打造特色课堂。

“当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我们越来越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区域的整体教学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教师建设高效课堂或者是朝着高效课堂的方向迈进。但是,对于建设特色课堂或者高水平的课堂来说,有课堂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具有创造性的名师的引领和推动。”马丽忠副局长对张家港坚持了十三年的课堂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有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

近几年,张家港通过推进“三名工程”(聘请名家、挂钩名校、结对名师)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名师,名师提升了课堂的高度,而名师的效益往往超越课堂对区域教育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蔡明团队”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和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蔡明不仅是张家港区域推进生态课堂的领军人物之一,还肩负了课堂以外的更多责任,他是苏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共同体的主持人,是苏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同时还担任着张家港特级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诸多头衔,其实目标指向很明确——通过发展教师、培养更多的名师来推进课改,来建设课堂新文化。

2012年3月,“蔡明团队”把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张家港锦丰中学——一所新市民子女比例相当高的农村初中,组织了包括特级教师在内的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走进课堂,为来自全市的几百名农村教师展示课堂,并开展广泛的“生态语文同题异构开放式课堂研讨”,活动不仅推动了这所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课堂引领。“发展中心”、“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共同体”,是“蔡明团队”的三个核心元素,近年来,他们集中组织了近20次大型活动、30多场讲座,三个层次的组织有分有合,名师资源通过整合,实现更多人共享,辐射全市。

正是由于这样的蔡明团队,也正是基于创生“苏派名师”的共识,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尤其是《江苏教育》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张家港结缘“苏派名师”,在以十年之功夯实了课堂教学改革平台的基础上,又给课堂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让课堂成就名师,让名师引领课堂。

领舞:做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

总理指出:一个好教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归根结底要靠教育者用汗水、智慧、爱与责任去守护,张家港坚持十三年课堂教学改革不动摇,恰恰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好的教研团队的引领,有了一批好老师、好校长的坚守,有了一批优秀学校的承载。

4

夜已深。初春的风还有些凉。

张家港市教研教科室的一间办公室,灯光依旧明亮。灯光下,张家港教研教科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侯友成还在伏案工作。过几天,几个青年教师要参加苏州市“双十佳”课堂教学评比,他在帮她们修改教案。

如此风景,在这间办公室早已习以为常。

在苏州市各县区教研员们眼里,侯友成副主任是一座“高山”,此称谓虽有同行间友善的戏谑,也不乏真切的称道。作为年逾五十的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他注重学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教育生态学》《道德体验论》等书刊,总是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或工作包里。他集教育管理和实践操作于一身:他深入一线做了大量讲座;他亲自“操刀上阵”,为全市语文老师上示范课,尽现“精巧细致、活泼洒脱”的教学风格。2011版课标刚刚公布,他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为了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快速成长,他组织建立了“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协作组”,实现了跨校的联合研讨;为了推动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他创立了“三人行”教师发展团队活动展示,实现了一人说课、一人上课、一人评课、大家参与的群体研讨氛围……

张家港教育一直秉承“教研先行”的理念,打造优秀的教研团队,引领区域教学的发展。教研室陈国平主任认为,只有教研员的高素质,才有课堂教学的高度和学科发展的高水平,教研员要“沉得下去、静得下心”。陈国平主任提出了教研员的“三可”标准,即做可敬、可亲、可信的教研员,要用自己的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让教师有敬重感;用真正的关爱、真诚的服务、民主的作风和平等的姿态,让教师有亲近感;用公正的行为、严明的纪律、客观的评价和一致的言行,让教师有信任感。

在张家港市教研室办公楼底楼走廊的墙面上,有一块“教研室人员外出去向告知”栏,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教研员们一天的行踪:教学调研、课堂研讨、学术报告、专题学习……这块本为方便来访人员联系的记录栏,恰好真实地反映了张家港教研室的工作状态:走进学校、深入课堂、研究问题、带动发展。

如果说外在的规范也能鞭策人不断前行,那么当这一切成为教研员自觉的行为之时,其创造力是巨大的,在张家港市教研室这个小小的团队中,就有蔡明、袁建中、钱爱萍等三位特级教师,具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以上称号的教师比例达到60%。这样一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又充满无限学习能力的团队,努力扛起了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旗帜。

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指出,一个好的教研室就是区域教育的品牌,区域的教研水平就是区域的教学水平,一名好的教研员就是一门好课程。张家港教研室正在以自己的努力实践着这样的判断。

5

2011年10月,被秋色层层围裹着的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校园格外生动,一年一度的六省名校教学联谊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友好学校的老师和梁丰高中的老师围绕着“同题异构”的主题展开了深度的课堂研讨活动,连续三天的教学研讨活动,不同的教学理念,风格各异的课堂诠释,独特新颖的教育表达,指向着相同的主题——高效课堂。这是梁丰高中近几年持续关注的课堂命题,而六省名校的“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活动,也只是这场持续关注的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个画面。就在一个月前,梁丰高中刚刚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对外大型开课活动,骨干教师和优秀的年轻教师围绕着“高效课堂”的主题,面向全省开课;而在一个月后,梁丰高中又要参加全市的教学展示月活动,将进行学校整体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研讨活动,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碰撞,在收获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梁丰人对教学的集体认同的同时,梁丰高中以自己的姿态表达着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执着。

持续关注、执着研究必然带来课堂教学的全新状态,夏彤校长认为,课堂是让学校走向成功的根本,梁丰高中始终坚持以一种开放、多元、探究、发展的理念建设课堂,而课堂也应该成为师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张家港高级中学特别注重课堂建设,始终把师生对课堂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始终关注生活对课堂的介入。在2000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树立了文化立校的理念,首先引入了“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尤其是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读名著、看名片、赏名曲,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把生活的发现引入课堂。张高中语文组是该校书香校园文化浸润下成长的爱读书、爱语文的优秀团队之一,在全组老师十年的坚守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别具生面的大语文教学活动,每堂课的三分钟演讲,每日一诗的文化积累,每周一文的练笔写作,课堂人文气息浓郁。

身处这样的校园中,师生是幸福的,陈志君校长对此颇有感触。他说自己是一个课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他会把自己写给儿子的信,在学校工作例会上读给全校老师听,他有时会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收集下来,随时用电子邮件发给语文老师,他会时不时地把一些文学名家包括时尚文学作者请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作主题演讲……“我总觉得教育的外延很大,课堂的意义也不是空间意义上的教室,应该是广阔的生活。我们严密而科学的知识、紧张有序的教学、精彩典型的案例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却有意无意地在固化着学生冰冷的认识;而有时偶尔的生活体验却能让孩子瞬间成长,懂事明理。我们必须要思考我们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陈校长这样简明地阐述他对教育的基本看法。

十三年的课改,张家港的老师们就在夏彤、陈志君这样一批校长的引领下,专注课堂,他们等待与倾听、追问与发现、关注个体、激发创造,课堂充满着智慧的闪现与生成,“生态课堂”的种子以各种美丽的姿态成为教师共同的思维方式与行走常态。

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鼓舞,能认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审视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和应当成为一个什么人。对于学校或者校长而言,能把关注的视角始终聚焦于课堂,聚焦于教学,并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应该是真正的教育的开始吧。

6

学校是有风格的,这是由学校的发展历史、社区文化、师生心理等各种元素决定的。学校的风格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必须走特定的道路,而打造特色课程和建设特色课堂则是出发点和归宿。

张家港市一中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由于受到老城区地域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的发展一直难以提速。2009年,学校抓住了张家港市推行“生态课堂”教改实验的契机,在全校实施“目标—探究式”生态课堂的大讨论,把学校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上,很快,学校就显现出了久违的活力。徐浩明校长对这种变化深有体会,他说,学校的改变其实不难,关键是要摸准了学校的“脾气”,找准了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子。

所谓的学校的“脾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所学校教师群体的性格特点。一中有百年的基业,有往日的辉煌,教师群体性格鲜明:思想有些保守但敬业,行为固执但专业素质较好,思维惯性强但自尊,对过去的辉煌常有怀念……

摸清了这些之后,徐校长带领班子成员一起制定了学校发展方案,试图通过课堂改革激发教师创造激情,通过做精品课堂唤醒教师的荣誉感。借生态课堂的舞台,让教师在课堂上找回精彩,学校发展的道路摆在了全体教师面前。

事情往往是这样,寻找方向是痛苦的事情,而一旦有了选择,奔向目标的努力即使再艰难,也只是走向成功道路的事情了。

一个学期之后,张家港生态课堂节在市一中开幕了,市一中老师以全新的姿态做了精彩的亮相。

一个学年之后,由张家港市一中发起的“一中联盟”成立了,联合了周边常熟、太仓的优秀学校,开始了更大范围的精品课堂建设。

一年半以后,在张家港市第十三届教学展示活动中,市一中参与了生态课堂整体展示活动……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延续可能平庸,改变或有风险,但是,学校的发展则不能犹豫和摇摆。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到学校的问题所在,为学校设计发展的方向是教育者的使命。在张家港,这样的学校有很多,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坚持“责任文化”,打造“责任课堂”,使课堂始终焕发着时代的风采。护漕港中学,不甘平凡,几年坚持,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让这所农村中学一直彰显着蓬勃的活力。新塍初中,以“广义阅读”的生态课堂文化为抓手,覆盖所有学科和学校所有工作,在生源质量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盘活了整个教育教学工作,走出了市内有影响的语文学科团队,也走出了学校发展的一片新天地。而同样是农村中学的崇实初中,十几年来坚持与洋思中学进行对口课改交流,校长历经几任,校舍多有变迁,但是,借助名校思想,提升课堂内涵的发展诉求从来没有动摇。

群舞:点染每一处精彩

舞台的绚丽是每一片舞的点染,每一处细节的勾勒。而恢宏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传奇,是每一堂的课连缀的片段,是每位教师的皴皴点点……

7

在张家港,不懂教学的校长不是一位好校长。无论是市区的大校名校的校长,还是乡村的小校的默默无闻的校长的,他们都把自己的根扎在课堂,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投身课堂。

张家港实验小学蒋俊兴校长是“智慧教学”的倡导者,他认为,每天最大限度地贴近课堂、靠近老师、走近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体验,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

他喜欢课堂,经常组织“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专题叩问,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横向切块与纵向比对,他经常选择同类课文进行不同年段的教学设计研讨,经常对教师的一个课例进行“麻雀的解剖”,也不断安排同题异构、同题连教、同题多上等活动,让不同语文教师呈现不同的个性风格,努力探寻同年段教学的共性表情。他更喜欢带领全校教师去探究课堂,把探寻“智慧语文”之路作为前进的方向,采取各种方式激励教师彰显教学的智慧,促进学生智慧地学习,把研究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资源的有效遴选、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课堂生成的有效处置和教学评价的有效监控等方面,试图打磨“民主、和谐、灵动、高效”的智慧型课堂。

2010年12月2日上午八点。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馆。全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正在进行。场内两千多个位置座无虚席,气氛略显紧张。十多个来自各省的评委目视主席台,个个神情专注。台上,40多岁的陈静正在执教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九寨沟》。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个年逾40的一把手校长,因而在一群青春亮丽的年轻选手中,显得有些突兀。陈静的课上得从容、大气。张家港市每一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她几乎都参加。三尺讲台上,她一直希望学生“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次次的摸爬滚打中,她的“重情景渲染,重朗读感悟,重思维过程”的教学特色日渐凸显,其清新幽雅、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也逐步形成。

一个个活跃在课堂一线的校长们的身影,成为张家港教育的一道美丽风景。

8

课堂的每一次变革和建设,都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动参与。

梁丰高中的任小文老师就是一位智慧的发现者,一位高效课堂的建设者。

有人羡慕她“金牌教练”的荣誉,平均每年一块奥赛金牌的辉煌更是让很多老师认为她非常人所及。可是,任老师却认为,成功来自于自己的课堂。她对课堂有着自己的理解:“课堂其实简单,简单得就像我们每天走路、吃饭一样。可是,你必须明白,它是教师是和学生一起走路、吃饭,每走一步都要有明确的指向,吃了饭,要有成长。”简单的描述,有深刻的思考,优秀的课堂是在与学生一起发现的过程中建构的。任老师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刚放学的女儿:今天过得怎样?女儿回答:不怎么样。这个对话触动了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不会提问题。看似关心孩子,嘘寒问暖,但问的问题属于一类指向不明或类似于抛出去的球无法接住的。如果我们向孩子提问:今天你过得如何?今天你上课了吗?今天你上了几节课?今天你数学课上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掌握得如何?等等。在这些问题中,“今天你上课了吗?”、“今天你上了几节课?”等属于无效问题;“今天你过得如何?”问得过于宽泛,不好回答,也属于无效问题。而“今天你数学课上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掌握得如何?”这类问题指向明确,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属于“有价值”的问题。以这样的案例进行类比,可以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很快抓住什么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钱丽华老师的幸福在于每一堂课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她和她的学生是其中生动的意象。她创造性地在班里开设“作家讲坛”。班里每四人组成学习小组,共同选择一个作家,以作家介绍、作品特色、佳作欣赏等分配任务,中外作家就这样被学生巧妙地搬上讲台;但她绝不是旁观者,补充学生材料,避免喧宾夺主,如学生讲海子时补充《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歌曲,学生听三毛的《橄榄树》时补上一首《滚滚红尘》,学生讲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时补充张晓风的《秋天秋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张爱玲的《秋天的雨》……别样的语文课,学生喜欢。她的《散步》一课,获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让来自全省各地的800多名同行老师感动得流泪。她的《目送》在第二届“苏派名师”讲坛上成为一段佳话,让同台的名师们啧啧称道。

像钱丽华这样,因为诗意的生态语文引领而成长起来的新秀,在张家港可以列数出一大批:他们是朱治国、王开东、黄芳、陈芳、徐艳霞、申明霞、韩建萍、周喜悦……更为让人感到敬佩的还有年近半百的朱建荣、蒋冬娟等一批这样始终坚守课堂、致力课改的老教师,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张家港课堂改革的蓝天,演奏着课堂文化建设的动人乐章。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案【第四篇】

在去年与铁五局子校合并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合并成果,做好教职工的融合沟通工作。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员工183人,有学生3438人,小学达到39个班,有学生2421人,中学达到22个班,有学生1017人,比上年多增加学生279人。为解决怀化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加强校区管理,目标考核到部门。

中小学分校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突显了中小学不同的教育特点,提高了分层管理的有效性。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校级领导共商学校大事,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学校建设项目,布置阶段性工作任务。对两校区各处室实行目标管理,学期结束按照岗位职责,通过工作汇报,查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评出等级,给予奖励。本学期学校校长因人事变动,充实了校领导班子,分工进行了调整,明确了责任,加强了管理,两校区师生精神面貌呈现出积极进取,富有主人翁责任感的良好态势。

二、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确立“抓好常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指导方针,立足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以人为本,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抓师德师风建设,以师风正教风,促学风。

1、针对家教家养日趋严重的现象,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请怀化学院刘忠阳教授主讲“市场经济下的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课,使全体教职工提高了认识。小学部还从黄花树村请来李慧老师讲述她二十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班主任,还有意识地培养年轻教师做班主任。中小学分别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通过看影碟、专题讲座、相互交流等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小学与芷江新店坪学区部分班主任一起交流,受益匪浅。

3、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全省中小学教职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知识竞赛活动。还组织教职工参加“五五普法”学习和考试,进一步掌握国家教育法律法规。

4、认真评选学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优秀年级组,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校进行表彰。

<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成长。

1、继续与农村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上半年与中方县卢阳黄花树村小互帮互助,捐赠XX余元的文化用品。下半年又与中方县花桥中心小学开展活动,送教下乡,选出两名优秀的语数教师上公开课,捐赠电子琴等物品,两校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

2、结合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传统美德教育。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开展“情系灾区”、“为奥运加油”活动,师生为灾区捐款20279元,还为学校身患癌症的韩铁梅老师捐款元,培养了学生同情之心,善良之心。

3、强化学生养成教育,注重文明礼仪,行为规范。通过开展争当文明小市民,小手牵大手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还设立校园学生文明督察岗,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建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出心理健康教育专刊,结合创建省文明卫生城市,普及健康知识,优化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体的健康发展。

5、创新德育机制,开展榜样班级的评选活动,实行班务责任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实现自我教育,增长才干。

6、共青团、少先队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开展有效活动,发挥了团队的先进作用。初中部举行了校园集体舞比赛,广播体操比赛;小学部举行了“六·一”艺术周活动,中小学分别举办了田径运动会。还有中学生篮球、足球比赛。通过多种有益的校园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三、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教研水平。

1、重视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中小学分别请市教科院的专家陈乐蓉、成思铁、李重莹来校作理论讲座。中学各科先后请来教研员一块听课评课,专家引领,教研思路明确,热情高,进步快。中学英语组还与辰溪二中的老师一块交流,共同探讨,互相提高。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激发教师们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使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小学语文组的省级实验课题“创建书香班级”,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书籍,扩宽视野,体会读书之乐。小学数学组的省级课题“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优异成绩,参加了课题中期评估,反应很好,促进了小学数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中学省级课题“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研究”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中学数学组积极申报“十二·五”市级课题“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得成功,现已开始进行研究。

3、教研组工作落到实处并能积极创新。中学开展的教研组成果展示周活动,有教案展示、公开课、课题资料、作业批改等供大家借鉴学习。小学大力开展语数教研课探讨活动,认真观摩,认真讲评,促进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学校被评为省十一五优秀课题学校。

4、教研活动丰富多样,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小学举行了中青年教师板书设计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优秀论文、录像课、教学设计等评选推荐活动。中学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和中年教师赛课活动,还开辟了“教研论坛”,出版了《寸草心》第十五、十六期。

5、承办了市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学习的平台。参加省教学比武有2人获奖,参加市级教学比武有8人次获奖,有市级以上论文67篇获奖。有91名教师外出学习,开阔了眼界,获取了宝贵经验。

四、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与评估。教导处从教案、听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入手,按时检查,及时反馈,保证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质量。

2、抓好初三、小六毕业会考,以及鹤城区对初一、小四肄业班的抽考工作。小学六年级在市直五所学校统考排名中人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第一名,小学四年级参加鹤城区统考各项也都排列第一。初三毕业班在市十一所学校排名中,三项排在第五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落实校队管理与检查,保证校队训练效果。小学建有八个校队,确定带队教师和参训人员,规定训练时间,认真严格进行训练。在参加鹤城区体育竞赛和市“三独”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4、办好家长学校,开展亲子活动。每期培训两次,参培人数达90%,家长上交心得体会60多篇,参加结业考试人数300多人。在庆六一亲子活动中,有两百多名家长参加了名为“携子持球向前冲”活动,并为81名家长颁发了活动的优胜奖状。

5、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及日常事务性工作。

五、做好其他工作,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1、党总支、工会、团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党支部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年度吸收两名积极分子入党。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局机关先进党总支。工会关心教职工,上半年组织教职工到新晃夜郎谷游览。组织全体教职工体检,开展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活动。接受关工委任务开展系列活动,组织筹备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团委办好业余团校,发展团员185人。开展适合青少年的校园集体舞比赛,组织青年自愿者活动,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委。少先队继续组织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体验教育活动,社区体验教育活动,发展新队员464人。

2、学校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学部围墙加高,南院厕所改造,花费10万余元。中学保坎重建,预算经费40万元,都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两校区计算机室电脑全部改造升级,花费12万余元。两校区还新建了宣传橱窗,进行了校园绿化改造。我们多方节约开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六、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实验室仪器设备短缺,特别是初中生物实验室显微镜急需换新。

2、学校创收渠道受到限制,经费大为减少。学校压力大。

3、用人机制不活,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

4、教师办公条件有待改善。现代化教学有待加强,但愿早日进入议事日程。

5、中学校区科教楼修建希望能够早日动工。

七、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省合格学校创建文件,对照细则找差距,落实学校目标管理责任制,力争各项工作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积极筹措资金,争取硬件达标,争取年省合格学校验收过关,早日成为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合格学校。

重新修订教职工奖罚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教学秩序充满活力,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教育教学格局。

<二>主要工作

1、组织选拔学生参加市直学校“三独”竞赛(4月)。

2、举办“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5月)。

3、抓好小六、初三毕业会考工作。

4、继续搞好城乡学生“手拉手”实践活动。

5、推行新眼保健操工作。

6、探索小学英语特色教学之路,力争特色兴校。

7、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规范学科课堂模式,突出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8、加强校本教研和“十二五”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展评活动。

9、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及骨干教师示范课。

10、多媒体设备进教室开始启动。

11、争取资金在中学校区空地上筹建科教楼。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86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