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87306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范文1

课堂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教学大纲范围内的课程理论体系,二是掌握与理论对应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案例式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师通过案例,引领学生去思考、分析、判断,把分析、解决问题的空间留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克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弊端,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并为学生营造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案例式教学是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有效手段。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培养他们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案例式教学可加强与其他各学科如:药物合成、药化、药理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案例列举

(1)用休克尔规则判断环丙烯、环丁二烯、苯、环辛四烯、轮烯、轮烯、轮烯哪些有芳香性?哪些没有?为什么?

(2)环上带有电荷而具有芳香性的物质很多,它们是一类重要的非苯芳烃。请同学们列举出带有电荷的芳环化合物,同时列举出一些已经合成出的非苯芳烃衍生物。

(3)内酯、内酰胺、环状酸酐、环醚为什么没有芳香性?吡啶、呋喃、噻吩等杂环化合物为什么有芳香性?问题提出后,把学生按每十人一组进行分组,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准备,统一时间集中讨论,老师最后把关。芳香性和休克尔规则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芳香性的定义虽然在国际化学会议上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机化学家们都同意的定义。因此休克尔规则也一直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是历届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的一节内容。学生们经过准备、课堂分析讨论,归纳如下:

(1)用休克尔规则判断:环丙烯没有芳香性,理由是环丙烯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是SP3杂化,不是一个具有平面的离域共轭体系环;环丁二烯、环辛四烯体系中π电子数分别为4与8,不符合4n+2,没有芳香性;苯为单环共轭体系,且π电子数为6,符合休克尔规则,有芳香性。轮烯、轮烯、轮烯π电子数分别为10、14、18应该有芳香性,但在轮烯分子中,双键如果是全顺式,由此构成平面环内角为144°,显然角张力太大。要构成平面且符合120°,必需有两个双键为反式,这样在环内就有两个氢原子,他们由于空间位阻相互排斥而破坏环平面,因此虽然具有4n+2个π电子,但非平面结构,故是非芳香性的。轮烯也是非平面结构而没有芳香性。轮烯虽然环内有6个氢原子,但环较大,可以是平面环,因此有芳香性。

(2)同学们列举出带有电荷的芳环化合物有:环丙烯正离子、环丁二烯双正离子、环丁二烯双负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及环辛四烯双负离子,这些带电的单环状共轭体系均符合休克尔规则,它们的π电子数分别为2、2、6、6、6、10;同时列举出的已经合成出的非苯芳烃衍生物有:二茂铁、环丙烯酮及杯烯等。

(3)内酯、内酰胺、环状酸酐、环醚不符合休克尔规则,因而没有芳香性;吡啶、呋喃、噻吩等杂环化合物符合休克尔规则,组成环的每一个碳原子、杂原子均为SP2杂化,是平面共轭体系,且π电子数为4n+2,因而有芳香性。通过用休克尔规则对化合物芳香性案例的判断、分析、讨论,使多数同学对共轭效应、立体效应以及杂原子孤对电子的作用、中性分子和离子等概念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案例二: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异裂而发生的。烯烃的加成反应属于亲电加成,为了证明该反应为亲电加成,首先我们做如下实验:在干燥的无水四氯化碳溴水溶液中通入干燥的乙烯气体。

问题

(1)溴水会不会褪色?

(2)如果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点水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3)如果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发现产物中有CH2ClCH2Br生成,又说明什么问题?会不会有CH2ClCH2Cl生成?(4)写出这个反应的反应机理。

经过同学们的准备、分析、讨论,教师最终总结归纳:

(1)在干燥的无水四氯化碳溴水溶液中通入干燥的乙烯气体,溴水不会褪色,因为烯烃碳碳双键的加成为离子型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异裂进行的,而乙烯与溴均为非极性共价键化合物,发生异裂需要有外电场(极性溶剂)极化。

(2)如果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点水溴水会褪色。说明该反应是离子型反应。因为加入少量水后,乙烯和溴分子会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相互极化,反应的结果证明了该反应是离子型反应。

(3)如果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发现产物中有CH2ClCH2Br生成,说明烯烃碳碳双键的加成为亲电加成反应,即试剂中正的部分首先加到电子云密度大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然后反应体系中的带负电部分再加到碳正离子上,最终的生成物主要是CH2BrCH2Br,还有CH2ClCH2Br,但不会有CH2ClCH2Cl。(4)该反应生成的中间体是CH2BrCH2+,分两步完成,碳正离子的生成是关键步骤,一旦碳正离子生成,马上体系中的负离子部分就加了上去。

通过上面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讨论,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提高,对离子型反应、亲电反应、马氏规则及后面要介绍的亲核反应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与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亲电试剂,什么是亲核是试剂。

3结束语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2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氢气+氧气水

氢气+氧化铜铜+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B.32gC.22g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gg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与评价。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3

关键词:氯气性质;灵活处理;驾驭教材;以人为本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5-0016-03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处理教材、整合知识、设计并组织课堂教学?前不久,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公开课――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从教材处理、课堂设计、表现形式、知识拓展、联系实际,都有独到之处,体现了平中见奇、常中见新。师生的交流与合作、生生的相感与互动,新课程理念的充分展示一直在我大脑中徘徊。

1精彩回放

[诗歌引入](大屏幕背景:左边是德国法西斯在屠杀战俘,右边是氯气用途的发散图片,中间字体醒目)

氯气黄绿密度大,德寇用来把人杀,正确使用也有益,漂白消毒就有它。

[分析过渡] (老师朗读后)引导同学(自发)简要分析诗歌中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复习),再强调正确使用:

[新闻链接](转换字幕――全黑背景、白字;录音――男声、低沉厚重)椐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时突然晕倒,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后这名主妇停止呼吸。法医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氯气中毒。分析原因,是这名主妇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能力,把家用洗涤剂、浴液和洁厕精等三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和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氯气,导致悲剧发生。

[激发兴趣](停顿,引问)通过以上新闻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发热烈讨论。问题与感想颇多:生成Cl2的化学原理;这一家庭主妇不懂化学知识或不应用化学知识;我们要努力学习并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问题](老师追问)Cl2是怎样产生的?先了解Cl2的制法

[板书课题] 五、Cl2的实验室制法(注:接前一次课)

[引导分析](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引导、提示,板书)

[实验探究] 2.条件选择(学生分4大组2人一小组分别做一个实验,引导并强调防止污染的方法――控制用量;用蘸有浓纯碱的棉花堵塞试管

口,操作后,各组汇报,归纳板书如下)

实验1MnO2与稀HCl――冷、加热均不反应。

实验2MnO2与浓HCl――冷,不反应;加热,反应。

实验3 KMnO4与浓HCl――不加热,可反应。

实验4NaCl与MnO2――不反应;加入浓H2SO4,加热, 反应。

[归纳板书](先由学生自己试写,同座互查,然后板书)

[提出问题] 3.如果在实验室里制取要注意什问题?

[引导讨论] (学生讨论热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药品:固体MnO2;浓HCl――(溶液变稀后反应停止)

(2)条件:加热

(3)吸收挥发出来的HCl:用饱和NaCl溶液

(4)收集Cl2: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Cl溶液法

(5)检验氯气:用湿润的有色纸条或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6)吸收多余的Cl2(尾气):用碱液[NaOH或Ca(OH)2等]强调环境保护问题

[实验演示] 边介绍仪器名称及用途边安装(屏幕上相继出现装置图及下述板书)

① 装置安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试剂;④点火制备

⑤撤除装置――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与安装顺序相反)。

[知识拓展] 指出以上即气体制备的一般方法

[知识介绍] 六、Cl2的工业制法――电解法

[巩固应用] 结合中考试题(该年级学生中考时考查了洁厕灵与洗洁净的酸碱性的判断),回答前述中毒的问题:

洁厕灵――由盐酸勾兑而成(浓度较大);漂白粉、消毒剂――含有Ca(ClO)2

强化正确使用――科学知识的正确应用

[启发讨论] 提出问题:遇到Cl2在空气中扩散的事故怎么办?――根据Cl2的物理、化学性质思考

[学生情绪高涨,发言踊跃:向高处跑、用碱液(纯碱或石灰水或尿液)浸湿毛巾或衣物等捂口鼻、……]

[回归主题] 简要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是Cl2的实验室制备

[录相回放] 用多媒体课件再现Cl2的实验室制备的全过程

[趣味总结] (大屏幕背景增加了一幅Cl2制备的图片,诗歌完善)学生朗诵(分读,齐读):

氯气黄绿密度大,德寇用来把人杀,

正确使用也有益,漂白消毒就有它。

工业制备电解盐,实验室制氯氧化,

浓盐酸加氧化剂,二氧化锰氯酸钾。

加热生气速率快,溶液变稀再难发,

食盐水截氯化氢,多余氯气碱擒拿。

[布置作业]发放程序练习题

[课外延伸](下课后,很多同学还在背诵,或评价、补充此诗句)

2余音绕梁

2.1 曲中主韵

(1)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氯气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相关知识,包括反应的原理、原料和反应的装置。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实验、总结等手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了学习者从未知(不知或模糊)到知(清楚)的认识过程,使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学习态度的培养在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

(2)本节课的设计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诗歌――顺口溜的形式引入和总结。再穿插一个新闻事实――一份生活小资料作为链接,不仅可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能够学以致用,最后联系中考问题,使知识得以连贯并延续。整节课利用学生几次分组讨论,通过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交流、实验探究、多媒体录象回放等多种形式,探讨了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相关知识。并及时联系实际进行归纳、总结和对知识进行升华,化具体为抽象,逐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基本思路。

(3)整节课是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指导,以知识为思维的载体,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形成,重在展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强化重点知识――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及常规原理,加强了对学生学法――观察、分析、讨论、比较、思考的指导,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元化知识的学习――在内容上突出主干知识,在目标上注重应用、启迪思维的主旋律。

2.2 弦外之音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中学生的年龄与思维特点,“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兴奋保留得更持久。因此,在教学的策略上要时刻体现出“新”字,即引入新课的切点要“新”;内容安排的组合要“新”;提出问题的视角要“新”;联系实际的材料要“新”。这一节课,教者是巧妙地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窗口,通过一系列的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对氯气的性质进行了归纳、总结、发散。整个活动过程犹如一本课堂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且余韵久存。

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应重在“理念”上。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灵活,将教材也仅仅作为教学大纲来对待,要敢于打破教材的束缚,驾驭教材,做教材的主人。不能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做教科书的奴隶。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和打仗一样,确定各种预案,才能根据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课堂的实际形势去灵活选择与应变或调整,并能急中生智。不能不顾学生的“喜、怒、哀、乐”,老师唱独角戏,自我欣赏,固定模式,强迫学生。当然,根本的原则还是应该从实际(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学条件的实际、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实际等)出发,启发讨论,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讲究实效。若照搬教材、老调重弹、演示教案,肯定提不起学生的精神;而故弄玄虚、脱离实际、无限发散也只能是曲高和寡,学生感到茫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4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在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通过使用教材和教师之间的集体讨论,体现任课教师对教材的再理解、再处理及教学智慧,形成“个性化教案”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笔者认为,同课异构是基于教师教学价值观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本次实践中,笔者选择高一化学教材的第六章《揭示化学方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三节《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的第一课时工业制硫酸为教学主题,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尝试,最后面向全上海市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取得了一点成功经验和一些教学感悟。

本课的初步思想是:工业制硫酸是比较枯燥的知识,同时工业生产又是个性化的,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常规教学易落入知识罗列的俗套,能否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作为本堂课的灵魂主线呢?经过认真分析,终于发现:(1)工业制硫酸的三步反应不是氧化就是化合,均为放热反应;(2)三个相应工业设备中均采用了“对流”原理。于是初稿出来了,课题暂定为“放热与对流――硫酸和硝酸的工业制法”,为了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的需要,所以补充了硝酸的学习内容。接下来笔者对初稿进行细节的处理和推敲,使教学环节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情化,同时避免学生对标题“放热与对流”产生歧义,所以课题名称改为“放热、对流之工业制硫酸硝酸”。此课在浦东新区骨干教师活动上一展示,突出了“都放热”“都对流”的两大特点,立马让人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很好。

但质疑声也出来了,主要是以教材为本的教师认为:本章主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但本课在这上面明显体现得不够,是否有重点不够突出之嫌呢?同时硝酸的内容是高三的知识,放在高一也有超纲之嫌。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不同,对课的设计和处理就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同课异构的原因之一。

到底哪一种设计更好?当然是实践出真知。笔者马上设计了第二稿,紧扣本章主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就化学方应速率提炼出一个字“快”,因该工业制备的三个反应中仅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牵涉到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笔者提炼出一个字“好”,替代了“多”,于是关键词“又快又好”比又好又多内容更丰富,寓意也更深刻了。由于有上一节课的实践经验,发现加入硝酸的知识后,一节课的容量太大,反而达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索性还是删除掉。于是第二稿“又快又好之工业制硫酸”新鲜出炉了。经过课堂实践后证明,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住本堂课学习的主题,学校效果更胜一筹。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同课异构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又针对教师和学生做了两份调查问卷来辅助说明。本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关于中学化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问卷调查》,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种,都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教师卷基本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对中学化学同课异构活动的参与度及认可度的调查,教师对同课异构活动的作用共三个维度。因考虑到问卷调查不可能涉及很深层次的问题,本问卷的问题设计是粗线条,主要是为了解高中化学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参与度、认可程度与对其作用的粗略认识。为方便应答,节省答题时间,问卷内容控制在一页范围内,采用了选择题形式,每个题自均提供选项供选择;只有最后一题为开放式问题。笔者对教师卷中的问题2、5、6、7、8做了重点分析。问题2选择C或D的达75%,说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的方式很普遍。问题5的回答中,大家对每个选项都有选择,且还有多项选择,说明通过活动和学习,教师普遍认为收获肯定有,只是各人关注的方面不一样。问题5、6的回答中,多数教师普遍认为同课异构的目的是要帮助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也是为了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对问题8的回答中,只%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能够最大限度地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教师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从教师的层面,而对学生的需求关注相对欠缺。对开放性的问题9,总共有55人次做了回答,其中有近30人次用了“多开展”“能锻炼教师”“有利学生”等词语,明确地表达出对同课异构活动的认同。另有19人次表示通过自己的实践,同课异构在促进教学反思、帮助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体现教学特色、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等方面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其中有2人明确地用了“受益匪浅”一词。更有教师写道“有比较才有进步”“教学相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够学到同行的优点”等等赞誉之词。

笔者对学生卷的3~8题做了重点分析,如本次课的表现是______。A.认真听、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言的百分率39%;B.认真听、积极思考但不主动发言的占31%。你对老师本堂课的感受是______。A.问题分析和能力培养相结合;B.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高达63%。在本堂课你学习的效果是______。A.理解掌握了本堂课的内容占72%;B.听懂了但是题目有的不会占23%。综上所诉,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我们再看你喜欢这种课堂吗?A.很喜欢35%;B.比较喜欢54%,合计占到89%,学生良好的反应就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当然我们看看这一问:你认为教师同课异构最终达到的目的是______。A.帮助教师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45%;B.最大限度地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30%;C.帮助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55%;D.鼓励教师对教材的多元解读和不同的授课方式35%,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值得玩味的,说明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被动学习的思想占据到主要地位,认为课堂主要还是看老师的表现。而最后一道开放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对同课异构知之甚少,所以没能讲出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在本次的实践中,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生成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差异教学理论为基础,发现同课异构正是基于每个教师价值观的不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历经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建构过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效果。

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同课异构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改进课堂教学,在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创设良好的发展氛围起到了理论引领、方法指导、行为跟进,对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有着良好示范作用。同课异构活动中,授课教师选择相同的内容,针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教师眼里,会衍生出不同的理解,不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同课异构,就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教材自我解读的机会与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有了相同材料的限制和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更可以看出教师处理教材的独具匠心。总而言之,同课异构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提倡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以实践促反思,以反思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使教学研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研究日常化,从而使职后培训日常化、工作化、团队化,由此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28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