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精彩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九年级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精彩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第一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盼望的感情变化,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理解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这一想像在全诗中的线索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想像。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适当介绍戴望舒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被捕狱中)。
3、指导学生找一找诗的线索、找一找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词语。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 将这首诗分成二个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2) 两部分是如何构成鲜明的对比?
3) 如何理解诗人有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
4) 举例说明诗人在想像中充分融入多种感觉经验有什么好处?
5) 诗人用残损的手牚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6)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的含义。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戴望舒《狱中题壁》、闻一多《七子之歌》。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这首诗中,当诗人表达心中的爱和希望之情时往往用一些语积极的`、暖色调的修饰词语,当表达内心深处的恨与愁怅时多用消极的、冷 色调的修饰词语,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请你学习这种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抒写一种感情(如思念、欢喜等)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第二篇】
〖创意说明〗
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十分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也体现着他对诗歌韵律的追求,因此,教学可从“朗读”切入。充分朗读之后,“个性解读”——“多角评析”——“自主链接”,分层推进,由发现诗的美,到评价诗的美,再到发现更多的美,学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教学步骤〗
一、充分朗读
1、第一遍,教师教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
2、第二遍,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
第一层(师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第二层(男生读),“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第三层(女生读),到结束。
3、第三遍,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
描写沦陷区的一节,读得凄楚忧愤;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
二、个性感受
1、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在想像中描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由手掌的触觉联开去,从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多种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可以这样描述: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
“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南海上,一片死寂。荒凉的渔村里,只有残留的破旧的渔网和白森森的鱼骨;偶尔有人在村里走动,他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我恨!不是因为侵略者强占了我们的国土,人民怎会是这般模样?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那么柔软、那么亲切、那么令人依恋!这土地是美好的、温暖的;是令人向往的、无比香甜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地,是美丽的地!
3、学生交流。
三、多角评析
自选角度,评析文章。用“我发现________”说话。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1、我发现文章在构思上用了“一线串珠”的手法,即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将全诗贯穿起来,所以文章描写的对象虽多,但一点也不觉得芜杂。
2、我发现文章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在写沦陷区时,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而在抒写解放区时,情绪却陡然变化,变得热切,充满了憧憬。
3、我发现文章语言上很有特点。诗人选用了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来描写解放区,而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沦陷区,很好地表达了情感。
4、我发现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巧妙,他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使得抽象的心绪变得具体可感。
5、我发现诗歌前后部分写法不同,有一种摇曳多姿的美。前半部分写沦陷区采用的是实写,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画面缀连;而后半部分对解放区侧重于写意,充满了抒情意味。
6、我发现整首诗歌都是在诗人的想像中完成的,因此,诗歌的意境既有现实的真实性,又具备超现实的广阔性,两者水x交融、巧妙和谐。
……
四、自主链接
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为本课学习资料库添加相关内容。
点拨:
添加的内容可以有:
《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名家朗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的音画欣赏,戴望舒的同期作品《狱中题壁》;“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戴望舒《论诗零札》摘录,杜衡《望舒诗论》,张新《戴望舒:一个边缘文化型诗人》……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从语言的角度学习诗歌,不仅能从一个别致的`角度领略到诗的美,而且有助于培养语感,提升语言鉴赏力。
〖教学步骤〗
一、自主发现
1、要求学生从语言的角度阅读课文、发现课文。
2、教师示范:
从词语的搭配来看,作者很善于用修饰语来表达情感,如用“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来写沦陷区,传达出一种忧愤悲苦之情。
3、学生交流:
从动词的选用来看,作者用语富于变化,如“触到”“滑出”“蘸着”“沾”“轻抚”“贴”等词紧紧扣住“摸索”二字,文章思路清晰明了。
从形容词的使用来看,因为作者的主观情感蕴含其间,所以既形象又含蓄。如“残损”一词来修饰手掌,既是写实,点明作者在狱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又如一面旗帜,宣告着诗人的坚贞不屈。
从比喻句来看,既新颖贴切,又启人联想。如“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掌中乳”,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调动读者的联想,形象感受到对如恋人般美好、如母亲般亲切的解放区的向往之情。又如“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亦是如此。
从句式来看,作者在写解放区时多用短句,活泼、跳跃,以表现解放区的生机和活力、明朗和幸福,如“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从韵脚来看,有时是四行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既和全诗的情绪流变一致,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的节奏。
……
二、一点聚焦
1、确定品析重点:诗歌中的修饰语。
2、学生自选一句,品析诗中修饰语。
3、学生交流,内容可以如下: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一句,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拟人手法,用“寂寞”来表现祖国遭受日寇蹂躏后荒凉衰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描写诗人轻抚解放区时的内心感受,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恋人”“柔”,传达出一种纯净而美好情愫;“婴孩”“手中”写出了解放区的亲切和令人依恋的,十分贴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依恋和挚爱之情。
……
4、教师小结:
诗中的修饰语给诗歌涂上了“冷”和“暖”两种色调,形成了对比,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三、理解背诵
根据诗人情感的流动,边想像边背诵,力争最短时间内背下来。
导语设计【第三篇】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借此了解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都处在十四五岁的花季年龄,这个年龄是诗的年龄,一段回忆、一种感动、一丝忧伤、一份甜蜜都是一首动人的小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好诗,诗的名字叫《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板书课题)
二、读品悟
1、师配乐诵读
明确读诗要求: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诗中的物象。
学生练读。
2、介绍社会背景、作者(学生介绍为主,教师适时补充。)
播放1942年抗日战争视频。
3、学生自由朗读,品悟诗句内容。
思考:①你怎样理解“残损的手掌”?诗人在想像中用残损的手掌做了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更深刻地理解诗句所包含的感情,并作朗读指导。
②诗人“摸索”到了什么?
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这广大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祖国。
摸索着被蹂躏、被践踏的沦陷区,诗人饱含痛惜之情,引导学生诗出这种低沉和痛苦。男生齐读1-16行
③诗人“轻抚”的“那辽远的一角”指的是哪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的解放区,寄托了作者的爱与希望。
朗读指导:诗的后半部分,感情发生了变化,朗读时也要读出这种变化?
由低沉痛苦到高亢激昂。 女生齐读17-26行
4、学生质疑,大家共同释疑。再齐读诗歌。
三、拓展延伸:
欣赏戴望舒的《寻梦者》,请学生朗读。
四、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诗人拥有一颗爱国、追寻、坚强、乐观的心,诗中才会涌动着切肤的沦亡之痛和对解放区必胜的希望。正是这种力量,让他一生都在追寻。如果我们衰老的时候,能有一个开出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了娇妍的花的梦,那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是最幸福的、最无憾的了。
五、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戴望舒的其他作品,如《雨巷》、《我的记忆》、《烦忧》等。
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摸索轻抚
沦陷区爱追坚乐解放区
国寻强观
心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