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精编3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标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提示与建议
▲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
▲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
▲ 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
▲讨论:“金钱万能”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基础知识
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
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
能力过程
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难点
纸币
课时
教具
方法
导
入
新
课
拿出人民币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钱)好,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纸币,是货币的符号,具有流通职能。大家都很清楚“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张印刷精美的纸片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
教
学
过
程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
1、货币的本质(板书)
货币不是天神创造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商品和货币的紧密联系。(板书)
讨论思考p4探究活动问题(1)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要求学生由表及里,从表面各不相同的商品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劳动产品、用于交换)
▲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必须又有着交换的目的的)如母亲为你织的毛衣和商店的毛衣比较。从以上讨论我们知道
①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而且,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购买商品需要货币,但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②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用钱买商品的呢?(不是)最初的是物物交换。那时候还没有钱出现。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为了深刻体会货币产生的必要性,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思考课本p5探究活动的问题
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物物交换的缺点:红珍珠和牛奶的交换要几经周折才能实现。花时费力,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怎么样才更方便呢)人们在长期的无数次交换中,认识到,某一地方的市场上,必有一种或几种商品是人们比较乐意接受的。就好像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人们把自己手上的商品先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商品,再用它换回自己想要的商品,这样一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板书)
看名词点击: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有用性)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缺一不可。
最初,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一般等价物各有不同,比如有牲畜、贝壳、布等等。后来人们发现,牲畜等不便分割、保存等,于是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等价物,人们发现了贵金属金银(优点看书p3)。从此,一般等价物的任务就固定在金银身上了,货币就产生了。(含义p3)。所以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只不过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不随时、地的变化而变化。
(3)、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①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人们为什么要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又为什么能够交换?
因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基本职能(板书)
从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的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看出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板书)
①价值尺度的含义
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待售的商品前都会标上一个价格标签,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件商品值多少钱,那件商品值多少钱。(p4图)。货币的这种职能就是价值尺度(含义看课本p5),注意它衡量的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同时,由于货币具有价值,是一般等价物,它能够行使价值尺度的这个职能,用它自身的价值作为尺子,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就像尺子之所以能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也有长度;称陀之所以能称物品的重量,是因为它本身也有重量一样。
②价格的含义
(书p5图1)这些就是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价格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的表现。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价格并不需要拿真正的货币放在旁边,(注意:只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好像价格标签。因为它所表示的是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
(2)、流通手段(板书)
①流通手段及商品流通的含义
如果,现在我需要一辆自行车,就需要拿380元去买,而车主拿了这个钱就可以去买其他的东西。这样,货币就不再固定地在某个人手上,而是在运动了。这个运动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布 棉花 菜 衣服 ……
这中间的转换媒介就是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职能就是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公式就是:
商品 货币 商品
②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
货币出现以后,由于商品交换包括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所以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所以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要现实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上的货币。
以上两种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除了以上两种职能之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3、纸币的含义(板书)
(1)、纸币的产生及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板书)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其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金银条块——富商的打上印记的金银条块──铸币。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商品交换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要就产生了作为货币的纸币。纸币产生过程如图示:
金银条块→富(2)、纸币的含义(板书)
①、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如果不是本国发行的,就不是纸币,而是伪造的人民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国都属于犯罪行为。伪造假币的行为不加制裁,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及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②、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但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3)、纸币的发行。(板书)
纸币的发行要遵循货币的流通规律(回顾p7相关链接1)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看p8名词点击。这两者产生原因主要是纸币发行量和实际需要量不符或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符造成的,结果对经济都不利。
(4)、电子货币。理解货币的发展:金银—-纸币—电子货币
理解商品的含义还要注意交换之前、之中、之后是不是商品
对三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从物物交换到媒体交换的必然性
课堂讨论p7探究活动问题(1)使学生明确生产者能否把商品卖出去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之后再
设置问题:假如你承包我校食堂,你要如何经营,为什么?
课堂
小结
我们懂得了货币的本质以及其职能,也知道了纸币,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货币。
反
思
高中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识记的知识: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如何对待金钱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一个实例来阐述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拜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教材分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商品、货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刚刚踏入高中生活的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本框题的特点(知识含量大,知识跨度大,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在设计教案时,我着重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体验、师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侧重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似的课堂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我思考中形成对商品、货币等经济现象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含义和两种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问题诱导法
教具
黑板 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钱。现在我们常用的钱有人民币(展示图片),它是一种纸币。但在古代,人们常用的钱却是银子(展示图片),它是一种货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货币。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从何而来?货币与纸币的关系是怎样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教学]
1、商品的含义
我们知道,钱是用来买东西的,我们买的东西在经济学中叫做商品。比如这个粉笔(手持粉笔),厂商花功夫把它造出来,是为了把它卖出去挣钱。
[问]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商品有什么特点?
花功夫——劳动产品(板书) 卖出去——用于交换(板书)
[总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4页第一段)
[巩固]展示各种有形和无形物品,让学生判断是否商品并逐一分析。
2、商品的基本属性
[讲解]另外,商品还有2个基本属性,我们一起来看4页框1的内容。
[总结]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实用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价交换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忽略劳动的具体形式,人类的任何劳动都是人类劳动,搬砖的和打字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在人类劳动这个属性上是无差别的。
3、货币的产生及含义
我们购买商品需要支付货币,那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吗?我们先来看看4页框2的故事。
[板书] 盐 棉布
银子
马匹 茶叶 米
师:要让他们成交,需要什么条件?
生:有马匹的需要盐。
师:这样的交换是不是很麻烦,有没有让交换变得方便的方法?
生:找一个交换的媒介,比如说银子。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懂得货币的本质;
(3)知道货币具有五种职能,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4)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2)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2)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课的教学重点是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教学难点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及货币的本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1
1、“商品”是什么?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医院里的氧气瓶中的氧。
(2)农民将自己生产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卖掉2/3,剩下的。1/3一部分留作自己用,一部分送给了亲戚。
2、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区别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列不属于商品的有:
母亲为你织的毛衣
同学送你的笔记本
阳光、微风
菜市场待售的鱼
答:1、2 、3不属于商品
3、商品的属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假冒伪劣产品是商品吗?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吗?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吗?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4、小结
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二、探究2
1、商品与货币是“孪生兄弟”吗?
模拟游戏:山村里的“物物交换”的过程
19世纪,非洲某集市上曾上演过这样一幕:卖牛奶的人喊:“买牛奶的人拿盐来!”卖盐的人喊:“买盐的人拿矛头来!”而卖咖啡的人喊:“买便宜的咖啡拿珍珠来!”
思考:
①如果拥有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
②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
③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成交的方法吗?
2、因需交换
物物交换的结果,催生了一般等价物出现。
3、用曲别针换来一套公寓
26岁的麦克唐纳是一家快餐公司的送货工,和美国千千万万的普通小青年一样,麦克唐纳买不起房子,不过他有更富创意的办法:学习原始居民,物物交换。麦克唐纳有一枚特大号的红色曲别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为了通过这枚曲别针交换些更大更好的东西,他在当地的物品交换网站上贴出了广告。很快两名妇女用一支鱼形钢笔换走了他的红色曲别针。之后艺术家安妮·罗宾斯用一只绘有笑脸的陶瓷门把手换走了他的鱼形钢笔。接下来他换到的东西的价值越来越大:发电机、百威啤酒的啤酒桶、一辆旧的雪佛兰汽车、一次旅游机会……最后,麦克唐纳从一位音乐家处得到了去工作室录制唱片的一份合同。麦克唐纳把这个机会“给”了凤凰城一名落魄的歌手,歌手感激涕零地“给”了他一套双层公寓。
4、一般等价物的缺点:
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这些东西往往体积大、价值小、不便携带储藏、不易分割等等
5、延伸思考:
比一比:贵金属与其他一般等价物比较有哪些优点。P5
想一想: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是神灵创造的,还是圣贤发明的,还是历史的选择?
三、探究3
(一)、课堂情景剧
请同学们来化身顾客和商家,表演购买商品的情景。根据生活经历,商家自由标价,顾客自由砍价。并思考以下问题。
1.哪种商品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商家“砍”出来的数字和标价牌上写的数字表现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二)价值和价格
(1)价值尺度的含义: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四、探究四
(一)情境一:木匠将自己生产的桌椅卖出去,然后购买木材回家。
情境二:木匠将自己生产的桌椅卖出去,然后说:“暂时没有什么可买的。”将钱带回家,过了几个月之后,他才到集市上购买粮食。
思考:
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如果木匠卖不掉桌椅,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二)商品流通对生产者的启示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三)商品流通
(1)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必须要现实的货币。
(四)货币的其他职能
(1)贮藏手段
(2)支付手段
(3)世界货币
五、了解知识网络体系
六、总结全课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