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教案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橡皮泥教案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橡皮泥教案范文1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调动每个学生的认知兴趣,顺应每个学生的认知需要。
科学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亲身经历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可以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提供了许多块重量相等的橡皮泥,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究。我组织学生每6个人一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些同学的橡皮泥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于水底。实验前请学生先猜一猜橡皮泥在水中是沉是浮,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高,纷纷要求上台演示,就连平时最不爱动手动脑的同学都举手了。
上台的同学都很认真、细致地做出各种形状的橡皮泥,当一个同学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时,大家都非常高兴,给予热烈的掌声,有的甚至兴奋地要跳起来。有的同学的橡皮泥沉于水底,急得满脸通红,很不甘心地要求再来一次。还有一个同学的橡皮泥开始是浮的,过一会又沉于水底,她非常沮丧,她在总结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原来橡皮泥船漏水,所以沉了。有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说:“我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很幸运,我赢了!”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学生发现,把橡皮泥做成空心或者是船形,浸入水中的体积较大,一般会浮起来;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的或者体积较小的形状,多数会沉。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玩中找到了自信,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科学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教育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如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我认真准备了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认真观察水在受热时体积的变化、水在变冷时体积的变化。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尽可能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到:水受热时体积增大,沿细管上升;受冷时体积缩小,水位下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看到学生沉浸在喜悦之中,我决定将探究引向深入:你们猜测一下其他液体如醋、食用油、豆奶、酒精,它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被激发,探究兴趣更加浓厚。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得出结论:以上这些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达到深层理解。
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教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我先让学生玩气球,把气球吹足气,让喷气口对准上、下、左、右四个不同的方向,观察气球怎样运动。学生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后认识到,气球喷气时,喷气口与气球运动的方向相反。我接着提问:“谁能安装一个像火箭那样驱动的小车?”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很快安装了一个喷气小车。然后探究小车的运动,学生很容易理解是反冲力的作用使小车前进,而且也掌握了反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谁知道火箭是怎么升空的?让学生由小车运动联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课要结束时,我要求学生做一个气球火箭,看谁的火箭飞得更高,把学习到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橡皮泥教案2
1 发现并分析问题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对猜想“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它的认识也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再加上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在课堂上表现茫然,觉得无从猜起,尤其是“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两个影响因素。不少老师采用将“电流”类比“水流”,借助“水管中的水流受到水管的阻碍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而联系到“水管的长度”和“粗细”,再迁移回“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效果仍然不佳,只是将一个抽象的问题换成了另一个抽象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结果成为教师的“启发式”猜想,学生思维被迫跳跃,难以理解。
2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了解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认识了一些常见导体,也知道可以用同一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来显现导体电阻的改变,电路见图1,为便于接入导体,图中M、N处接两只鳄鱼夹。
3 思考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很多时候华丽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能设计实验,为学生的猜想提供真实的猜想依据,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猜想。在实验中如果能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当我们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时,导体的电阻也发生明显变化,那该多好啊!只是在选择导体时,难以找到能轻易改变长度、横截面积的“柔软”导体,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进行突破。
实验方案1 能够“拉长”的铅笔芯。考虑到铅笔芯是学生比较了解的导体之一,准备采用将两支铅笔芯并排捆绑,然后进行局部“拉长”的方法进行。为使两根铅笔芯之间接 触良好,选择了普通文具店也能购买到的“考试专用”扁口铅笔芯。将两支铅笔芯叠放,用两枚小橡皮筋进行固定,注意两头分别露出一小段,便于用鳄鱼夹接入电路,如图2。实验时用两只鳄鱼夹分别夹在铅笔芯两端(单根),观察电流示数。然后将两只鳄鱼夹轻轻拉开一定间距(注意不要使笔芯脱落),如图3,此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减小,实验完成。
由于铅笔芯比较细,这种实验方案的器材可见度不是很好,所以又设计了以下方案,使实验的可见度和现象更为明显。
橡皮泥教案3
一节科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做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
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先拿出了半瓶普通的矿泉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然后把一块橡皮泥放在矿泉水瓶瓶口上;接着将两根吸管插入橡皮泥中,其中一根吸管插置水面上方,另一根吸管插置水面的下方;老师再往插置水面上方的吸管里吹气,奇迹发生了,矿泉水从另一根吸管像喷泉似的喷了出来。老师又试途把喷泉堵住,可是水又从吸管边沿露了出来。
这时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水会从吸管里喷出来呢?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我们往在水面上的吸管里吹气产生了不少空气,慢慢地空气越聚越多,对水产生了压力,所以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喷出来。这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橡皮泥教案4
[关键词]强化体验提升实效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42
在物理探究教学中,我们经常先让学生猜想:因变量跟哪些自变量(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然后教师针对各个因素设计实验进行逐个验证,排除无关因素,最后找到与因变量相关的自变量。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加上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往往出现学生不着边际的“胡想乱猜”,弄得教师“手足无措”,最后不得不以“自说自话”来圆场。为讨论方便,文章结合“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进行适当的分析探讨。
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前的重要探究活动,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天马行空般的猜想,常常让一线物理教师感到难以把握。笔者记录了建湖县汇文实验初级中学物理课堂中的这一教学环节。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不仅设计了多个实验,一一检验学生的各种合理猜想,同时通过这些师生、生生活动,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探究实验设计
1.浮力跟物体本身的重力有关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轻”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会沉入水底。导致有学生认为物体重力越小,浮力就会越大。为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探究实验:在一个玻璃瓶中,分两次装沙,让瓶浸没在液体同一深度(也有同学猜到“浮力跟深度有关”),如图1所示用称重法,观察测力计示数,比较两次玻璃瓶所受浮力的大小。
2.浮力跟液体的多少(质量)有关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那么液体越多,产生的“托力”越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探究实验设计如图2所示:把装有沙的密封玻璃瓶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下,浸没在液体中,观察测力计指针位置。再慢慢地注入更多的液体,观察测力计指针有没有变化。
3.浮力跟物体底面积大小有关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底面宽大的物体受到的“托力”更大些。探究实验设计如图3所示: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挂上锥形重物(用锥形瓶灌沙做成),分别测出锥形重物的锥尖向上和向下时,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并比较其大小。
4.浮力跟物体形状有关
实验设计如图4所示:将球形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改变橡皮泥形状,再测其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5.浮力跟物体表面积有关
在学生前概念中,扁平宽大的物体比“团缩”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要大。学生有了第4个实验的经历,先让学生进一步推理,寻找答案,再利用上述橡皮泥重复图4中的实验进行验证:首先将橡皮泥揉成球形,测一次橡皮泥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再将橡皮泥压扁,测一次橡皮泥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认为,压扁的橡皮泥的表面与液面平行放置受到的浮力最大,压扁的橡皮泥的表面与液面垂直放置受到的浮力最小。教师可以根据第3个实验的结论进行推理,再用实验证明:不管被压扁的橡皮泥如何放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
6.浮力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在学生前概念中,物体浸入液体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探究实验如图5所示:让锥形重物浸没在液体内不同深度,测出它受到的浮力,学生发现锥形重物受到的浮力都相等。
但是,生活经验告诉学生:在涉水时,越往深处走,“漂浮”感会越强,人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推断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常常把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分成两段述说。探究实验设计如图6所示,将锥形瓶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第一次让瓶底浸入液体,第二次让瓶口浸入液体,前后两次浸入的深度一样(但物体均未浸没),结果测得瓶受到的浮力不相等,学生一下子就发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7.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因为语文课上学过“死海不死”这篇文章,加上浮力导入时,教师可能用到清水、盐水等,所以自然会联想到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这个探究实验,教师都是有备而来。如图7所示:只要让同一个物体,浸没在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分别测一下浮力,马上可以验证学生的猜想。
8.浮力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浮力跟物体体积有关,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探究实验设计:如图8所示,选择一大、一小两个玻璃瓶,在瓶里灌沙,既要让他们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又要保持两只瓶和瓶中沙的总质量相等。首先让两个瓶浸没在液体中,测出它们各自受到的浮力,发现大瓶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瓶受到的浮力,学生的猜想似乎是“正确”。慢慢从液体中提起大瓶,发现当大瓶露出液面后其受到的浮力在减小,再往上提,大瓶受到的浮力还会小于小瓶受到的浮力。实验验证:浮力跟物体本身的体积是无关的。
实验到这里,教师追问:物体受到的浮力除了跟液体密度有关外,还跟什么有关?学生自然可以回答: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即液面下的体积有关。因为有量筒测不规则物体实验的经验,学生能接受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体积就是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二、教学反思
1.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没有想到的,就认为是“生成”;凡是教师想到的、准备好了的教学内容,就是“预设”,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都希望学生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其实,生成性学习与预设性,不是针对教师是否有准备而言的,恰恰
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自然产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动机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发,所以对教师的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预设”的。上述案例,教师根据她的教学经验,几乎准备学生会猜到的影响浮力大小的所有(相关或无关)因素,通^教师“预设”的实验,探究学生当场“生成”的问题。学生经历一个个实验,去伪存真,为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构建起生动的物理模型。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因课前准备不充分,无法应对“生成性”的问题,常常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探究,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多角度认知,而且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也许有教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初中课程标准中,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已经降低了难度,我们花这么多的精力去探究,值不值得?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有专门的器材,当重物浸没在液体中时,测一下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测一下溢出液体的重力,马上就可以得出阿基米德原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去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呢?我们教师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站在终点看起点”,用我们有经验的成人观去看待学生当前的学习,教学过程能简单则简单,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忽视了教学内容潜在的教育价值。孙子兵法有一个主张,叫“以迂为直”,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看似走了点“弯路”,实质上学生除了收获知识与技能外,还可以体验更多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收获严谨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橡皮泥教案5
关键词美工教学;智障学生;精细动作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精细动作缺陷明显,在精细动作的发育上要较同龄的普通学生迟缓得多。中重度学生刚入学时在美工方面表现出来的缺陷犹为明显,例如,涂色方面:有的学生不会握笔,基本上都是先围绕着一个局部重复地涂,然后又开始在整张画纸上乱画;剪纸方面:能用手拿着剪刀,但姿势不协调,纸张剪不开;撕纸方面:能用手拿着纸张,但不能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简单的撕纸活动;折纸方面:折叠时对不齐,容易将纸撕坏。这些能力不经过训练,可能长期不具备。精细动作的缺陷严重地影响与阻碍了智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但是经过美工教学,这些能力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康复和提高的。
一、涂色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美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依照样本进行涂色。学生第一次学习绘画技巧是从涂色开始的,运用正确的方法动手涂色,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观察和肢体协调能力。
第一步,通过儿歌和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学习绘画姿势。在教授绘画姿势时,我先做了示范,同时讲解绘画姿势的要点:头要正,背要直,胸部离桌要一拳。眼高画纸一尺远,才能画出好图画。然后辅助学生练习绘画姿势。
第二步,边示范边讲解握笔姿势:“使用铅笔画图画,拇指中指握住它。指离笔尖一寸远,眼不近视又好画。”“蜡笔质松易折断,握笔需要靠笔端。涂色用力要均匀,涂出色彩才好看。”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辅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握笔,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位置及体验手指使用的力度。
第三步,进行平涂练习。当中笔者安排了三项平涂方法的练习。例如,在长方形里练习横线平涂;在三角形里练习竖线平涂;在苹果图形内练习斜线平涂。学生虽然学会了绘画姿势和握笔姿势,但是假如只是重复地练习姿势,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这样,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平涂方法在不同的图案里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增加了涂色的兴趣。同时,在辅助学生进行平涂练习的同时也要提醒他将图案涂得均匀、饱满而且不超出线外。
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学生的涂色能力提高了许多,从最开始的围绕局部涂色甚至常常将画纸弄破到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地较为均匀地将一个图案涂满颜色了。同时,肢体协调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二、绘画
智障学生的绘画基础差异很大,在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后,笔者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在绘画里,画线是基础。学生学会涂色了以后,已经掌握了握笔的方法,对于画线也有一些基础。笔者采用了下面的训练步骤教学生画线:
第一步,给学生定好两个点,然后请学生把点连起来,连好后,引导学生认识竖线、横线、斜线。
第二步,让学生在点线里连各种线:直线、折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第三步,描画。在图案中连线,图案由简单到复杂。
经过了连点、描画线段、描画图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手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绘画技能也有所提高。运用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对画画有了更大的兴趣,增进了学习信心,提高了绘画能力。
三、泥工
苏姆霍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泥工活动在小学美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技能技巧、提高素质,开发智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加强泥工教学,并同时使之与绘画相结合,从而逐步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
泥工是以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在泥工活动中,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在训练中,分成以下几个步骤:(1)让学生自由随意地捏橡皮泥。每个孩子都对橡皮泥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没经过教师指导前,有的学生会自己将橡皮泥分的很碎的泥,然后凭借经验给他们命名:豆子、苹果、香蕉等,虽然从外形看来一点都不像,但是学生们还是玩的很开心。(2)在捏塑简单的泥工作品中学习基本泥工技巧。①筷子(搓条)将适量的橡皮泥置于双手掌心,通过双手摩擦,将橡皮泥搓成长条,用同样的方法再搓一个长度相同的长条 ,就成一双筷子了。②汤圆(搓圆)将适量的泥放在右手掌心,左手逆时针搓,直至搓成圆。在搓圆的技能掌握后,加入新的学习内容――制作冰糖葫芦,将做好的圆串进小棒里。刚开始时,学生们很容易将圆捏变形,或者串偏了许多,需要耐心地指导与示范:一手小心翼翼地拿着圆,一手轻轻地将小棒对准圆的中间。③水饺(压扁、粘合)将搓好的圆放在桌面,利用工具将圆压扁成水饺皮,在水饺皮的中间放入几颗豆子,将水饺皮粘合起来。
在泥工活动中,不仅仅制作出了一些渗透其个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得到自由广泛的运用,训练了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个性化发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拓宽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