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4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83207

【导言】此例“4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篇】

第十五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3+1+4  6+1+2  1+3+6  10-3-7

7+2-1  8-3+4  5+2+3  3+0+7

10-2-5  10-3-6  8+2-3  5+1+4

3+2+2  8-1  9-3-2  10-7+2

4+4+1  4+1+5  2+3+2  10-5-5

二、练习

1、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去看吧。

课件出示:公汽图

1)一辆车上坐了4人,先上了3个人,又上了2人,现在有几人?

2)图片出示p77右图,看看下来了几个人?是从哪里下来的?又上了几个人?

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应用

1、p76 4

练习,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2、将横行竖行的数相加,各得多少?

四、游戏

1、出示纸牌,3人一组,各出一张牌,或加或减算出得数为14,即赢。看谁赢的牌多

2、思考题,p77

要拿出8角钱,有几种拿法?

五、作业本

第十六课时: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整理复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的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2、引导学生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3、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复习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数数

2、

3

5

9

二、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一想,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也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三、练习

课件出示

1、★△▲○●□☆

从左数,第5个是(  )☆排第(  )

2、 9 4

□ 5 □ □

3、△□△□△□

接下去怎么画?

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

四、课堂练习:作业本

第十七课时:10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教学内容

10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

教学目的

1、亲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3、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出示

10-3  4+4  10-6  2+5  5+3

10-5  8-7  7-4  9-0  9-8

6-6  9-2  8-2  4+6  3+6

9-0  2+3  9-5  0+7  4+2

二、整理知识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观察

a 出示10以内加法题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b 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

c 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

3、除了加减法式题,我们还学了图画式应用题

师出示p79熊猫图和书包图。

你能说出图意吗?大括号里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填括号

4、口算计时完成

5、连续加2

3连续加3:3、  、  、

1连续加2:1、  、  、

四、作业本

第十八课时:数 学 乐 园实践活动

数学乐园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p82--p83

教学目标

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2、在活动中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

5、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数字娃娃、迷宫图、口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数字娃娃去数学乐园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看哪组表现最好,得到的笑脸最多。(揭题:数学乐园)

二、情境体验

1、师:这些数字娃娃课前老师都已发到各小组的代表手里,现在请代表们带着你们的数字娃娃上来。(代表们带着数字娃娃上来)

师:(如)第一组代表是谁?他在什么位置?右数第二个是哪组代表?叫什么名字?这么多的代表在这,你喜欢谁?为什么?

2、走迷宫图

(1)(代表们面朝老师排队领迷宫图)

领了几个后,教师问接着要领的小朋友,如:你的前面已经有几个人领到迷宫图?你的后面还有多少人没领到?代表们领到迷宫图后迅速归位。

(2)讲解走迷宫的游戏规则:

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小朋友们按1到9的顺序走,小朋友们只要认真观察,还有许多不同的路可以走出迷宫,每小组都有一张迷宫图,比一比看哪组走的路又多又快,不同的路可用不同的颜色。

(3)小组活动走迷宫(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不同的方法)

(4)展示学生的作品

各小组介绍自己走的路线的方法

3、用数字:引导学生用一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1)指名学生说,如:我最喜欢8,它的本领可大了,妈妈今天买了8个苹果,8可以分成2和6……七上八下

(2)小组交流,说说你们组数字娃娃本领

(3)找生活中的数字娃娃,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

4、小小邮递员

①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式卡片放进信封。

②反馈比赛结果,并奖笑脸。

5、比笑脸

师:刚才在每个活动中,各个小组小朋友表现都很好,得到了不同个数的笑脸。现在我们来看看哪组得的笑脸最多?

师:看到每个组得笑脸的情况,你想说什么?

(①哪组最多,哪组最少;②多多少,少多少;……)

三、课堂总结

的减法【第二篇】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另外,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加强练习。整个安排体现了以下特色:一是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二是重视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探索算法,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三是重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体会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四是重视计算的整体知识结构。五是重视发展学生估算的策略,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经能熟练地笔算和在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比较熟练地笔算和在1000以内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有的学生由于学前教育充分,也有的学生迁移学习能力较强,已经能笔算1000以内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但对笔算的算理,尤其是连续退位的算理,大多数学生还不理解,更谈不上清楚准确地说出。所以理解连续退位的算理,在笔算中能准确地依据算理进行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合作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的算理。

五、说教学过程:

(1)从实际问题引入减法计算。

这里以“美丽的云南”为题材,标出云南三个旅游城市的位置,在各个城市旁附有著名风景点的照片。昆明附的是石林,大理附的是大理三塔,丽江附的是玉龙雪山,并给出了昆明到大理和昆明到丽江的公路里程。下面以师生乘车旅游的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昆明出发到达了大理,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三城市之间的里程。

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讨论:这幅图反映了什么事情?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解答有困难,可以用线段图帮助分析。

(2)估算。教材仍以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估算的问题,提示了估算的方法。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的方法,针对517-348,讨论分别应该把517和348看做多少来进行估算。因为在加法例1的估算中,都是把加数看做最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的,对348,可能有学生提出看做300,也可能会提出看做350,可以结合估算的结果进一步讨论看作哪个数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结果更接近?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在练习中,教师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使学生逐步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3)笔算。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因此教材在竖式计算的处理上,给出了个位的结果,提出“接下来该怎么做?”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十位仍然不够减,要向百位借1。教材要求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采取先尝试再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围绕教材提出的“接下来该怎么做?”进行讨论。要注意在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结论,理解“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计算法则,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做一做”安排的是一个果园果树数量的统计图,要求看图提问题并计算。这里包含了看统计图、提数学问题和计算的综合性训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集中提出问题,教师用板书或多媒体将问题呈现出来,然后要求先解答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注意纠正计算中的错误。计算较快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4)例2。

例2的教学内容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连续退位减法中的难点。教材是在例1的基础上,把被减数517改为507,提出思考的问题: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出本例需要探究的问题“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这个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如果学生的理解仍有困难,可以借助计数器或多媒体演示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

关于这一计算原理,一般只需学生理解即可。竖式计算时仍然是应用“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的计算法则。

《加减混合》的【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出示课本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片的意思。

(2)指名学生回答:这道题怎样列式?

2、提出学习目标:

(1)观察算式提问: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加减混合计算的算式)

(2)看了这个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的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整理出示学习目标:

①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

②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与探讨)

2、全班各小组展示

(1)算法展示

可能出现两种算法:a、67 42 b、 67

-25 +28 -25

42 70 42

+28

70

(2)错例展示:(略)各小组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质疑。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由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用竖式进行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选择算法。)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生活中的数学。

课本练习五第2、4、5题。

2、思考题。

在ο里填适当的数,使每行三个数相加的和是90。

《加减混合》的【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单项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复习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说出各题的计算过程)

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知道连加、连减表示的意义,那么如果一个算式里面内有加法,又有减法,它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出示图片“金鱼图”

鱼缸里有几条黑金鱼?有几条红金鱼?求共有几条金鱼?应该怎么算?(板书: )如果捞走2条,求还剩几条?怎么计算?(板书: )

(1)如果我们把刚才演示的内容用图来表示(贴例题图)你能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叙述题意:鱼缸里有4条黑金鱼,3条红金鱼,捞走2条,还剩几条?)

谁会列式?板书:

(2)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3)加减混全式题应该怎样计算呢?结合这道例题,谁来说一说?(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板书: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计算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2.教学例2.

(1)出示图片“鸽子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吗?(学生分组说一说图意,然后指名叙述:有4只鸽子在吃谷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多少只?)

(2)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这也是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齐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

3.比较质疑。

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减在后,另一道是减在前,加在后)

说明: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只要有加有减都叫加减混合,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与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这一教案由第二教育资源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出处!

的减法【第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卡,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生:好。

师: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听老师说清要求了:

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卡和汇报卡拿回去。

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卡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注意:如果不摆小棒也会写,你们这一组就可以直接写出来算式。(学生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拿数卡,8张数卡拿完后,剩下的小组随意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数。)

[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师:写的一样的小组,比一比,谁的汇报卡写得漂亮,把谁的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对程度较差的小组进行辅导。)

3.讨论活动结果。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在评判的同时,加深印象。]

师:小朋友们都把算式展现给大家看了,可是这么多算式都贴上,有点太多了。老师提一个小建议。我们评一评,找出最好的留下,其余的先取下来,好不好?

生:(略)

生评(略)(从字体上评,从对错上评。)

师:被淘汰的小组不要气馁,向别的小组学习,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用10去加的。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

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评价。]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给他们取名字。那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38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