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登飞来峰》赏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96107

【导言】此例“《登飞来峰》赏析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登 飞 来 峰1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角度”单元的《古诗二首》中的《登飞来峰》。  板书: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生:王安石

释题:来,一起读课题。

飞来峰,你了解吗?(学生可简单说,大部分不了解)

师:飞来峰,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现在山东飞来,所以得名。

(看飞来峰图片,配乐)

疑问:不知要还是不要???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来,谁把这首诗读一下?

1、指名读(如果有错,立即纠正,正确的再叫大家读)一个人都读得这么好,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2、齐读

三、学习古诗:

(一)自主合作学习:

这么短时间内就能读正确、流利,真不简单,那么,这首诗究竟什么意思呢?我想弄明白以后会读得更好!

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1、借助工具书或者同桌交流弄懂诗意;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感情;

3、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

(二)、交流学习结果

(一)学习前两行

1、学生试说诗意。

师引导说完整:

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听说站在塔上鸡鸣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阳光灿烂。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师:不错,诗意理解的很正确,看(出示幻灯颜色不同诗)你发现了什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2、了解写法

前两句其实是说塔怎么样?(高!)

到底有多高?是3000米吗?(告诉学生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作手法)

来孩子,带着你的理解一起读读前两句!

3、分析理解

作者等登上飞来峰,就联想到能看见光明灿烂的奇景,你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心情好的时候看一起都是灿烂的)

4、了解时代背景:(幻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当时,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师:看来,一切景语皆情语!那这两句诗,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幻灯出示后两句

师:心情好,景都那么灿烂,王安石也不失时机留下了豪情壮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层理解(站得高,望得远)

仅仅是这个吗?

(出示背景)这首等高游览的小诗,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其实是作者对未来的---------(对未来的憧憬,抱有美好的希望,自己远大的抱负)

2、朗读,指导读出豪言壮志

3、学习相关诗句进一步理解诗意

幻灯资料: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师口头简介:天宝年间,诗人因受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登上凤凰台,观赏浩浩汤汤的长江,感慨当今,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大自然的美景才是永恒的存在!这首诗既描绘了江山壮丽的景色,也在吊古幽思之中,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忧郁失意,面对现实,自身报国无门,表达了对“浮云蔽日”的奸邪小人的痛恨之情。)

(点击再出示)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新语  慎微篇

师:同学们,现在再读这两首诗,你又体会到什么?

(第二层理解)(作者不害怕奸邪小人当我的路,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师: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他这种坚决果断的的意志,在诗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孩子,能读出这种情感吗?

(反复读,各种形式读)

诗人自己身在塔德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其实也揭示了一条人生哲理:

(第三层理解)(幻灯出示: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生读哲理)

小结: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是(抒情),抒豪情之时,又喻深理在其中。

四、质疑:

整首诗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拓展延伸:

王安石让我们知道了登高能望远的哲理,再看这两首诗:(出示,《登鹳雀楼》和《题西林壁》)

自己读一读,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看能否知道它们的大意?

(学生简单说)

师:题西林壁作者站在(山中)登鹳雀楼作者站在(楼中),而王安石却站在最高处。

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得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要站得高!

来,孩子们,让我们再次朗读古诗,体会王安石的豪情万丈!

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千年以来,人们兴许不记得飞来峰在哪,兴许忘记了是谁曾经留下这样的诗句,但却将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4篇《登飞来峰》赏析,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登飞来峰的相关认知。

登 飞 来 峰2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入新课

1.谁能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着同样道理的诗—《登飞来峰》。

4.质疑: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5.哪个同学可以帮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古诗。

2.初读、正音

3.检查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获得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事情?

三。品读古诗

1.齐读

2.讨论:如何读好这首诗?

(要求: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节奏)

3.师指导朗读,并范读。

4.学生试读

5.指名读(两三个)

6.学生评价朗读

7.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8.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9.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同学们,这首诗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其实诗人是要借景来抒情,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10.教师小结:

四。学生畅谈生活经验

1.说一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

2.师小结: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登 飞 来 峰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2、赏读品析:以诗言志,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3、回味人生:书写壮志,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走进文本感知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导课:在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文库里,有大漠孤烟的塞北,有杏花春雨的江南,从山水田园的牧歌,有金戈铁马的阳关,今天我们来到杭州的飞来峰上,看看北宋诗人王安石会写下怎样壮丽的诗篇?

(二)推测诗人,品题目。

1、诗人登上飞来峰,猜测诗人是以何种气势来“等”飞来峰的?他会写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2、诵读古诗,悟气势。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2)感悟诗人磅礴的登高气势。

(三)走进文本,品意境。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运用了哪些意象?(交流要点:峰、塔、云、日等)

(四)以诗言志,悟哲理。

1、师: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志向,诗中哪句话强烈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呢?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2、师:诗人借助“浮云”,想要表达什么?(在政治上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3、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五)追寻古人,悦人生。

诗人借景抒情,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让我们跟随诗人,赋诗一首:

杨柳依依景色幽,闻说九中学子秀。不畏_____________,自缘__________。

(六)结束语。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那豪迈的气势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为之喝彩。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蓄能量,提高自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最后让我们携带行囊,追寻古人,一起诵读这首诗,来结束本课。

登 飞 来 峰4

清代纪昀说:“东坡、半山,旗鼓对垒,似应别有佳处,方惬人意。”(《批点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三》)认为苏轼与王安石在新法上政见分驰,互相对峙,似乎冰炭不能相容,故希望这两位奇人在别的事情上能有某种相通之处,才能使人们满意。

其实,苏轼与王安石虽然年龄相差15岁,确有很多事迹不独相通,而且巧合。比如:两人都21岁进士及第,享年都65岁。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字号用意的情趣隐合。苏轼解职黄州、赴任汝州、途经金陵时,曾与王安石一起居留一月之久。据苏轼在《与荆公书》中吐露,两人曾相约在金陵买田卜邻,相从林下。两人平素多有诗歌唱和,并且见解吻合。据《西清诗话》:王安石在蒋山时,以近作《寄蔡氏女》示苏轼,苏轼看后说:“离骚句法,乃今见之。”王安石亦说:“非你见谀,我亦自负如此。”又据宋人笔记称:王安石在钟山,有人自京师来,王安石问:苏轼近来有无诗作?来人说:近闻苏轼游庐山,有《题西林壁》一绝,即诵之。王安石听后,颔首称善。两人都以文章盛名跻身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相通巧合的事迹使人感到,半山与东坡似乎是一对传奇人物。这里有二人的诗作为证:一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东坡志林》第7条载:“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登飞来峰》层次井然,安排稳妥。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据《杭州图经》:峰自天竺飞来,故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转句直入情语,着“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题西林壁》为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题壁之作。西林即西林寺,晋江州刺史陶范所建,为庐山重要景观之一。苏轼《东坡志林》第7条《记游庐山》说:“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即指此诗。他先后写了7首庐山记游诗,这是最后一首。这首诗对庐山作总体描述,作者立足西林寺,全诗景状从平视、俯视中写出。起句写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平视庐山,奇势叠出。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庐山的峰岭走向,基本如此。据南山宣律师《感通录》:庐山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向庐山之东,会合而成山峰,故姚宽的《西溪丛语》说:“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承句写庐山远近高低的山势,俯视庐山,变幻莫测,补足起句未尽之景。可见起、承两句写景不失其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景语,亦是情语。过去有的注本对这两句的注解多有穿凿,如施元之《施注苏诗》卷二十一,特引《华严经》中的话:“于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平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转法lun”,来坐实“远近高低各不同”句所自来。又如《冷斋夜话》记黄庭坚评此诗说:“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此又“搔痒不着”的赞语。似此注诗评诗,俱无足取,早有注家批驳,认为“凡此种诗,皆一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三)转、结二句作情语,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习见的理念,即:人的主观认识,各自都有局限性。寥寥14字,道尽人情事理,故此诗一出,立成典故,雅俗咸通,竞相援引。从全诗看,后联的理念,全从前联的景语熔铸铺垫出来。理念的产生,来自奇幻瑰丽的想象,而隽永深刻的理趣,自会启发出新鲜贴切的妙语。故历代评家咸推此诗深含哲理,评价极高,最著者如《宋诗精华录》卷二云:“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现代《唐宋诗词探胜》说此诗“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非禅偈所能比拟,所评极是,似可定论。

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 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真是英雄所见极同,何其相似乃尔!世界上有这样的奇人奇诗,岂不是惬人心意的一大佳事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49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