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陈情表说课稿【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5185

【导言】此例“陈情表说课稿【推荐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陈情表说课稿【第一篇】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2、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我们走近李密的《陈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陈情,说服晋武帝的。

二、题解

《陈情表》:

陈——陈述、表述;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习课文

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

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速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1)为什么要“陈”?

明确“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陈”什么?

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3)如何“陈”?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他的“情”的:

①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祖孙更相为命

②叙写感激朝廷,进退两难的处境愿乞终养

③提出孝之大理,表明自己不矜名节不能就职

④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在李密这一番以“孝”为中心,环环相扣,入情入理的陈情之后,标榜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就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情了,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1篇精心构思的文章,以情动人,以理喻人,合情合理,环环相扣,不仅打动了晋武帝,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

3、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在我们学习闲暇的时候,想想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不要忘了他们在我们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

五、课外拓展延伸

1、阅读材料

(1)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2)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2、各抒己见

(1)看完以上两则事例,你有什么感想?(略)

(2)我们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呢?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总是把它挂在嘴边,说说而已,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孝顺父母呢?

①孝顺从现在做起

“子欲养亲不在”,同学们,珍惜这仅有的时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②孝顺从小事做起

每天主动给妈妈倒水,捶背;母亲节给妈妈买朵花、少顶嘴。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让老人家得到安慰。

③孝顺从心灵做起

“每月给父母寄点钱花花,就尽到孝心了”这是一些人的“常规做法”,如果只注重物的供养,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又体现在哪里呢?

不要把孝顺父母当作一种责任,“有父母可以孝敬是儿女的福气”——孝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最伟大的事业。

3.观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六、总结

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这孝心,

也许是一声轻轻的问候,

也许是一张灿烂的笑脸,

也许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

也许只是一次次短暂的陪伴。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陈情表》。

2、结合现实,写写你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书:

陈---陈述,表述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

身世孤苦

(孝情)祖母病笃尽孝日短

祖母情深

先尽孝后尽忠

沐浴清化

(忠情)孝治天下尽忠日长

蒙受国恩

陈情表说课稿【第二篇】

一、说教材: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的抒情散文。前面学的3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这3篇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借人、事、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而《陈情表》是晋朝的社会名士李密向晋朝的新任皇帝司马炎抒发自己因祖母生命垂危而不能就职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情怀,抒情的对象是皇帝,措辞上就要更加委婉含蓄。本文是1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语言关,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把握文中抒发的情感及抒情的方式。

本文用三课时来学习,第一、二课时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指导学生背诵,第三课时小结全文,分析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领会精彩的论辩艺术,赏析写作手法。本教学设计是第三课时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意识淡漠。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过高,要低起点小步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2、领会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事的构思艺术

过程与方法:

疏通文意,分析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祖母至真至诚的孝心,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作者的孝情和忠情,学习作者的孝心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从感化入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示人以弱的论辩艺术

二、说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备课组老师多次讨论修订而成。

1、讲解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作必 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2、点拨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拨开云雾,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

3、探究法:对于文中的难点,让学生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火花,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本文是本单元最后1篇文章,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对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难点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积极参与,在思维的碰撞中有所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忠孝难两全。晋朝的社会名流李密很小的时候父死母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祖孙两人相依为命。可李密遭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方面是官府催促他就任太子洗马一职,一方面是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刘氏危在旦夕。辞官就是不忠,就职就是不孝。在忠与孝之间该如何抉择?我们在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以李密遇到的两难问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检查语句翻译:

活动一:检查翻译: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弟弟哥哥,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我出身卑微身份低贱,担任侍奉太子一职,不是我牺牲生命就可以报答的。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如今我是亡了国的低贱的俘虏,卑微到了极点,受到过分地提拔,恩命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企图呢。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我希望怀着乌鸦反哺般的私情,乞求奉养祖母到终年。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我没有祖母,就后不到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无法颐养天年。我们祖孙两人,相依为命,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感情我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通过检测,了解学生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精准翻译文言语句。

(三)整体感知,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

活动二:本文是臣子李密呈给晋武帝司马炎的倾诉衷情的1篇表文,又是1篇抒情散文。李密写这篇表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文中到底倾诉了哪些衷情呢?

明确:

陈情目的:尽孝,侍奉祖母,不去做官

倾诉衷情:

苦情:父死母嫁,孤苦多病,内外无人,相依为命

两难之情:进退两难,就职与祖母供养无主矛盾

孝情:以孝治国 供养祖母

忠情:忠诚 两全办法:先孝后忠

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作者所陈的情是本文的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理解所有的情中孝情和忠情是关键,为下文的分析做好铺垫。

(四)合作探究,研讨论辩艺术

理解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是本文的一个难点,通过讨论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难度,也是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一种方式。

活动三:晋武帝读完奏章后,仿佛看到李密泣涕零落地站在自己面前,便喟然长叹:“密不空有名者也!”并“嘉其诚款,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特批了他的请求。那么,李密是怎样通过“陈情表”说服晋武帝让自己为祖母尽孝的?

明确:

(1)动之以情:孝情、忠情

(2)晓之以理:法理:以孝治天下

事理:理性节制,先孝后忠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孝治国,李密身体力行,符合时代的主旋律

(4)示弱法:李密敢在强大的晋武帝面前坦露自己的家庭悲苦,坦露自己的一片忠诚之心,卑己敬人,把自己弱的一面展示出来,以此博得别人的同情与理解,达到终养祖母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本文李密说话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怎样交际呢?学以致用,探讨交流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本文语言极其委婉谦恭,比如“慈父见背”“猥以微贱”“犬马怖惧”等等。有人认为在个性张扬的今天,这种说话的方式太过保守是不可取的,你认为呢?

明确:李密陈情的对象是晋武帝这样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采用这样的语言方式博得晋武帝的同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说话,对人格没有任何的损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要清楚交际的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不损害人格、国格,采用一些委婉的说法,外圆内方,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孝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天的我们怎样做算是尽到了孝心?当忠孝二者冲突时,你会怎么做?

通过背诵,加深印象,深入体会文章的魅力。

学习本文,学生零距离触摸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的“孝”道,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体力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植于学生心中,传承并发扬,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关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

(七)课堂小结:

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解决了了这一问题,跨越千年的时空,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华夏子孙,要传承并发扬这种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争做尊老爱幼的典范。

小结再次强调孝道,突出了主题。

五、说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人:李密(臣)晋武帝(君)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事:供养祖母,辞不就职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情:孝情---忠情 辩 示弱法

理:以孝治国,先孝后忠 语言委婉

板书突出了主题,体现了本文的重难点,对学生理解本文有指导意义。

六、说教学评价

本节教学设计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以“孝”贯穿始终,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将语文课的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在研讨论辩艺术这一环节,学生预习不充分,认识有限,气氛不够热烈,还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教学中,作为教师自己在评价方面总觉得不尽如人意,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陈情表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本单元4篇文章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得以流传。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

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

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

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

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

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文章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 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文章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诵读课文:

为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围绕“情”“孝”二字,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衷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诵读时,要求:

注意文章层次,做到情发于心地诵读。

本文以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构成了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诵读时要读出节奏感。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正音,并比较此前自己的阅读处理与录音有何异同。

品读课文:

借助注释,积累词义,疏通课文。

从文中找出后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体味,并尝试写一段话,陈述自己的某种无奈之情。轻声朗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会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切合”。可见,好的构思,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才能发挥文章感人的。力量。鉴于此,对于文章语言的赏析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研读课文:

让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以孝治国,忠孝两全往往被看作一种传统美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题目,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今天,我在教学中设计这一环节,也是本着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来设计的。探究的终极指向也是要学生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体验。当然,思维起于文本也要归于文本,所以这样的拓展延伸也是必须紧密联系文本的。

陈情表说课稿【第四篇】

一、说教材

《陈情表》来自人教版第四册的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主要讲中国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欣赏重点是语言特色和古代散文在叙述中兼以议论或抒情的手法。就《陈情表》来讲,在语言上骈散结合,自然纯粹,在构思上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来看,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1、 教学目标

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和文体的有关文学常识

积累文言文词语,背诵。

赏析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以及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2、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把握行文层次,体悟以其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特点

3、 教学难点

理解诸多实词和虚词,并进行分类归纳。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分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学生采取的学法是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拟定两个课时。

(一)说教学过程

1、 导语设计

以后人的评价导入课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2、 整体感知

1.首先多媒体投影作者及写作背景及文体常识

2.听读,放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读课文,体会的语言的节奏感以及感情。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学生自己小结。自由朗读课文中,理清思路。

3.归纳每一段的大意

3、研读赏析:

问题:作者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打动晋武帝的心?

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讨论后明确:因为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为了达到奉养祖母的目的,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在“孝”字上大作,情辞恳切,字字发自肺腑来打动晋武帝,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妙。

讨论: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个两难的处境中,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李密是怎样化解这个矛盾的?(换位思考、列数字)

孝:身世凄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报养刘之日短也(情) 解决 先尽孝

忠:沐浴清化——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理) 矛盾 后尽忠

语言的个性鉴赏(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

4、拓展阅读:

让学生讨论一下《出师表》和《陈情表》的异同。

不同:《出师表》全文无不流露出作者忠君爱国之情。

《陈情表》则通过陈述自己的“苦情”“亲情”“忠情”

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

四、说板书设计(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7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