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6872

【导言】此例“《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渎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

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二、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

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三、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

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

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

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四、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五、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

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板书设计:

6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泪下分外爱惜失声痛哭

爱国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梅花魂教学实录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2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 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

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

学生学唱歌曲《红梅赞》《我的中国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重点词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⑴自由练读;⑵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⑶齐读。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读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

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

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

2,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3,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

4,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

5,让学生想象说话: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6,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7, 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8,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3

《梅花魂》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6篇课文,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在其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教学目标:1、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研究主题是自学自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发展性评价等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多媒体出示梅花图片,教师语言导入: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作者想起漂泊异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回忆一下,作者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指名回答并出示灯片:教我诗词 泪珠纷纷,斥我污梅 刮抹梅污,不能回国 痛哭流涕,送我梅图 教我学梅,随我登船赠我梅绢。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播放梅花图片,让学生欣赏傲雪凌霜的梅花,再通过饱含感情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情境。)

二、读文质疑

谁知道作者离开外祖父时是多大的孩子?(五六岁)

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外祖父的言行使她幼小的心灵产生了许多疑问,打开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不理解外祖父的言行。

学生查找、勾画、汇报。

一个幼稚的小女孩怎么能读懂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呢?时光流逝,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乡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现在的她读懂老人的心了吗?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学生找到最后一段,指名读。

终于读懂了的时候,老人已经不在了,他带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不能回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再来有感情的齐读这一段。

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梳理总结出一个大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学生针对最后一段,自己提出问题,由于问题情境创设得当,引导恰当到位,所以学生思维很活跃,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梳理出统领全文的一个问题来共同研究。)

三、合作释疑

每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件事入手来研究。

出示研究方法: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理解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理解课文;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理解课文;

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课文。

各小组分工合作研究。

四、交流汇报

汇报:(一)教我诗词 泪珠纷纷

教师补充: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外公教我唐诗宋词,也是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诗里是无边的愁绪,是不绝的乡思,难怪老人会不知不觉泪珠纷纷。

文中只有这一处描写老人哭吗?(不是,还有第三件和第五件事)学生汇报

读唐诗宋词时,老人不知不觉泪珠纷纷;当家人可以回国自己却不能回去时,他痛哭流涕;他坚持送家人上船时那朦胧的泪眼,这一次次流的是思乡的眼泪,你从中体会到老人眷恋祖国的心了吗?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接着汇报:斥我污梅 刮抹梅污

教师问;老人训斥我是因为墨梅图价值连城吗?文中写了老人对梅花的认识吗?汇报送我梅图教我学梅

背诵学过的关于梅花的诗《梅花》、《卜算子咏梅》《墨梅》,欣赏梅花迎霜傲雪的配乐课件,齐读关于梅花的一段话,使学生更深刻的领悟梅花的高尚品格。此时此刻梅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坚强、不屈不挠)梅花的精神象征了这样一种人:出示课件(几千年来……他们就象这梅花一样。苏武、杨靖宇、朱自清、文天祥、钱学森等都是有气节的人)

梅花的魂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句话是对谁说的?(是对“我”说的,希望我能象梅花一样有气节。)

“我”没有让外祖父失望。出示资料。

这句话也是他对自己说的,外祖父漂泊海外多年,但始终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气节,我们从他对梅花的喜爱中看到的是他不变的中国心!播放《我的中国心》。结束。

教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要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在教学《梅花魂》这一课时主要运用了鼓励学生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学自探;运用发展性评价等策略。

一、 鼓励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学生质疑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重要举措。只有学生自己主动质疑,才算主体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活泼平等的研讨氛围,巧设“疑”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方能做到“学”、“疑”、“思”相结合。 教学中,我让学生针对最后一段提出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由于问题情境创设得当,引导恰当到位,所以学生思维很活跃,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梅花图和梅绢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说这不止是花?为什么说老人眷恋祖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等等,然后我们梳理出一个统领课文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小组合作,学会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及交往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课中,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老人眷恋祖国的心?”这一中心问题,各小组任选一件事入手进行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有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出示了研究的方法: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理解课文;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理解课文;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理解课文;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课文。这样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盲目进行,不走弯路。

另外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训练学生在合作时: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这样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

三、及时恰当的评价

“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这些都是鼓励性语言,学生一听就懂,然后鼓励的评价过于单一,模式化,学生更希望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在教学中,我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到细处、实处。比如在小组汇报时,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他们从朗读的角度、研究方法的角度、查找资料的角度等方面入手评的很实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随时进行自我反馈与分析,自我调节与完善。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应当把机会留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对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必须是立体的,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让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课堂因自主学习而精彩。

《梅花魂》教学实录4

一、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文中外祖父是一个身在异乡几十年的老华侨,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情感,因为这种深沉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特别是老人情到深处的无声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遥遥不可及。

(二)教材分析:编排意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难点是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a、导入:

1.(师在黑板左上角画一枝梅花)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梅花)你了解梅花吗?(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古词、名句等)

2.老师小结: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魂,并指导书写)“魂”是什么意思?(生自由作答)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魂”会有更深的理解。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2.展示初读:谁想读一下你喜欢的段落?(相机解决如下问题:星岛——新加坡,唐山——海外人对中国的别称,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法。)

3.课文讲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引导学生概括出:读诗落泪;爱惜墨梅;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教师相机将写有小标题的梅花瓣贴到黑板)

这五件事里,每一个小故事都非常感人,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读书,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一定能走进老人的内心,感受老人的情感。我们先来走进第一个小故事——读诗落泪。

c、细读感悟,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品读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结合起来。)

(1)“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①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读出怎样的情感?圈画有关重点词交流。(常常、一遍又一遍、唐诗宋词)

②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祖国的思念、热爱之情。

(2)“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品诗句意思、情感,生反复朗读感悟。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读诗落泪”这个小故事,我们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朗读,体会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四个小故事。

二、教学实施(精彩片段)

片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细细品读每个句子,每个词语,说说你能读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的?

生1:“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我从这句话里读出外祖父很思念祖国。

生2:外祖父每当读到这些诗句就会流泪,说明他非常想念祖国。

师: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诗?

生读。(毫无感情)

师:读得很流畅!还记得这首诗吗?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了王维在外地,每到佳节时加倍思念亲人。

师:外祖父像王维一样漂泊异乡,读到这样的思乡诗句,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1:由诗想到了自己,心里很难受。

生2:外祖父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生3:想起自己的祖国。

师:可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华侨们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只能隔海遥遥相望,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现在,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

生1读。(有些投入)

师: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生2较有感情地再读。

师:你动情了!是的,诗的每一个字都拨动着老人那颗思乡的心,老人是怎样在流着泪读每一个字的?

生3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仿佛真的听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在读诗!

(教师循序渐进地评价、引导,将学生的情感步步推进,逐步走入人物内心。)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略有沉重)

出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请一生读。

师:读出了你的感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明年春草绿的时候,您能回来吗?

师:是啊,野草尚且有一岁一枯荣,而外祖父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祖国。此时的外祖父就是一片从树上落下来的叶子,他多么想落叶归根哪!这种回家的渴盼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深情朗读。

师:你的朗读扣人心扉!谁想像他一样读一下?

生齐读。

(有了前一诗句的铺垫,学生很快融入人物情感)

师:可是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齐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比前一次沉重,较有感情)

出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想一想,外祖父那轻似飞花的梦是什么梦?

生:回国梦。

师:外祖父又为什么而愁?

生:不能回国。

师:这种愁绪像无边的丝雨飘满外祖父的心田。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入情朗读。

师:老人的情感已经融入你的内心!而年幼的我懂这一切吗?

生:不懂。

师:所以,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生(读):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声音沉重,感情深沉)

师:我不懂什么?

生:我不懂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师板书:思念。

(思乡曲音乐响起)

师:是啊,年幼的我当然不懂,因为这思念太深切、太沉重了。这思念里有无奈、有渴盼、有忧愁……所以,外祖父每当读到——

生感情接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接读: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三、教学反思

带着激动和感动,我和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教学中,我被孩子们入情入境的读书声所深深地感染,心中涌动着一种浓浓的情感。

在学习“读诗落泪”这个环节中,我重点让学生品味三个思乡的诗句,学生在初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情感与外祖父非常遥远,所以读起来毫无感情,在老师逐步地引导学生回顾了诗句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之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以“你就是外祖父,你会怎样读这句诗?”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读出了情感,但跟文中的外祖父还存在着距离,我又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你思亲,但没有感受到倍思亲,”将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推进,学生在较为深情地读完后,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外祖父是怎样在流着泪读诗的?在一遍一遍的诗句朗读中,将学生的情感升华,让学生渐入佳境。每一次诗句品味之后,老师便引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效果,一叹三读悟乡愁,学生水到渠成地表达出外祖父的惆怅与无奈,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在学生的心中荡漾,老人那绵长的乡愁弥漫在学生的心中……从同学们的深情朗读中,从同学们凝重的表情里,我感受到大家已经走入老人的内心,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专家点评

王老师的课教学脉络清晰,目标明确,以情感人,在教学中,教师披文如情,“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教师用情深意切的语言,唤醒学生心中蛰伏的情感,并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架起学生与外祖父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课堂效果良好。(烟台市牟平区宁海中心小学校教导主任名师宫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6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