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717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分析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解读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启迪同学们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对话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钱锺书曾写过1篇文章题目叫《窗》,说人们最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是没有窗户的,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再建造房子的`时候便有了窗。

透过窗,屋子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面的人在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外面的人也窥探到了屋子里面的秘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看看里面又会有怎样别致的故事……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品析人物形象

2.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尾

3.联系生活,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光辉与黯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3、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重难点突破

重点:学习具体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自读点拨法:结合学习过程,点拨学生研读文章,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引领学生感受勃朗峰景色之美。

学法:

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研读与细致品味等活动,深入文本,感受这篇游记的独特魅力。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充分准备,学习游记的语言和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CAI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约5分钟)导入法一:

出示勃朗峰的图片,介绍: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90米(20xx年9月15日),它是西欧的峰。勃朗峰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滑雪、登山等等,勃朗峰也深深吸引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去游赏。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位大作家走近勃朗峰。(板书课题:登勃朗峰)

导入法二:

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本文的作者是美国小说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有一次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因此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刊登了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电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这位幽默大师真是机智幽默啊!今天,他给我们带了怎样的惊喜呢?请看他的散文《登勃朗峰》。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同时运用图片导入生动形象,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趣闻轶事导入,可激发学生对作者作品的阅读兴趣,同时加深对作者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解决生字读音。(投影)

翌日(yì)尘埃(āi)络绎不绝(luòyì)

辚辚(lín)焦炙(zhì)俯瞰(kàn)

蠼峻(chán)独踞(jù)苍穹(qióng)

纷至沓来(tà)霓裳(cháng)骤然(zhòu)

皑皑(ǎi)拾阶(sh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投影)

(1)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

(2)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指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5)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6)名副其实:副,符合,彼此相称。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7)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8)骤然: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9)拾阶:拾,轻步而上。逐步登阶。

3、介绍作者及著作。(投影)

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誉为“文学的林肯”。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等。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

①文章记叙了作者一行登勃朗峰的过程。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描写作者登上勃朗峰的见闻

第二部分(第7~11段):叙述作者一行下山的经历。

5、具体分析:

(1)本文是1篇游记,请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梳理作者登勃朗峰的过程。

学生在默读的同时进行圈点批注,探究答案:

明确:

早晨八点多,徒步上路,路上见到很多坐车的男女。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看到诸多美景。

拾阶而上,看到巍峨壮观的勃朗峰及其周围的山峰。

就地而坐,饱览美景,心有所悟。

雇了马车,美餐畅饮。

车夫车技高超,一路颠簸疾驰,先于其他人到达沙蒙尼,住进旅馆的上等房问。

(2)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登勃朗峰途中所见美景。凉爽的树林,巉峻的岩壁、巍峨的勃朗峰,奇形怪状的山峰,色彩斑斓的彩霞,瞬息万变的光影,无不令人神往。

(3)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人叙事。这一部分主要刻画了车夫的形象:他性格豪爽、车技高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夯实基础,因为语言文字是感情的载体。

介绍作者,加深学生对马克?吐温的印象,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入文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批注、勾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逐层深入把握学习重点,结合文章内容,由整体到具体,

三、合作探究。

1、理解重点句子。

①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乘坐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学生交流后回答:旅游,本就是置身自然、亲近山水。作为游客,应该尽可能脚踏实地,徒步而行,感受自然的魅力。而这些人乘车、骑骡,不但“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在树林中避暑纳凉”,而且失去了旅游的乐趣和意义,岂不“可怜可悯”!

②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物有所值。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朗读?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学生交流后答:这段话要读得轻松、轻快。作者为自己感受到了旅游的乐趣而喜悦。“物有所值”一词褒义贬用,表达了作者对乘车、骑骡的人的含蓄嘲讽。

③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学生交流后答:这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感慨:生活中美丽精致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美丽的肥皂泡终会破裂。因此,我们要珍惜当下,乐活当下。

④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后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由于车夫的技术高超,他们才能够赶上并超过长长的游客车队,得以住进上等房间。作者对此欢欣庆幸并对车夫驾车的技术表示赞叹。

2、归纳写作技法。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多变的笔法。

小组合作交流后,教师明确:

作者写上山,用的是散文笔法,绘景抒情:通过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和变幻的光影,表现勃朗峰周围的奇妙景色,引出作者的无限感慨;写下山,用的是小说笔法,写人叙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幽默风趣,吸引读者。

3、小结:

本文记述了作者一行人登勃朗蜂的过程。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勃朗峰美不胜收的景物,并刻画了一个驾车技术高超、性格豪爽的车夫形象。研读、揣摩句子含义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揣摩语言,养成揣摩语言的习惯可以加深其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理解,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文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小结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性。

四、对照梳理。

(约6分钟)本文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为游记,但阅读后的感受大不相同,请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同桌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

1、两篇文章都是游记,都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景。不同的是,本文写景重在表现自然的赏心悦目,令人热爱与赞美;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重在表现自然的庄严神圣,令人敬畏与崇拜。

2、两篇文章都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全文。本文运用变化的笔法,先以散文手法描绘景物,抒发感慨;再以小说笔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细细读来,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则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突出了雪域高原的壮美、神圣,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崇敬,给人印象深刻,让人久久回味。这一环节,通过比较阅读把两篇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鉴赏,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识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19、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上山见闻:浓墨重彩绘景抒情 表达多样

下山经历:简笔勾勒写人叙事 笔法多变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杂说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说”及其文体特点

3、理解课文字词及其比喻义

二、引入

1、关于“说”的文体,你知道多少?学过哪些文章?

2、说说你对韩愈了解多少,韩愈的诗文你学过哪些?

三、引导自主学习

1、了解关于“说”的常识及作者、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及重点字词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

四、小组合作学习释疑

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第二段

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第三段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五、疑难探究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么?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 乐:能发现、提拔、任用人才的的人

食马者:寓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示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六、课堂检测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课文对译: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

——选自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

注释

[1]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字伯乐。以善于相马著称(事见《战国策·楚策》、《庄子·马蹄篇》等),因此历来又作为善于识拔人才的代表。[2]骈死:相比连而死。糟枥:盛马饲料的器具叫槽,马厩叫枥,槽枥为并列复词,即指马厩。[3]一食:数量词,犹言一顿。[4]食(sì肆):用作动词,即饲,喂养。下同。[5]见(xiàn现):通“现”,表现出来。[6]策:鞭马用器,这里作动词用,鞭策、驾御之意。[7]也:通“耶”,疑问语气词,这里是用反问加强语气。

七、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