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机械效率教案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8257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机械效率教案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第一篇】

“机械效率”是人教社根据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而修订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最后一章第三节内容。它是学生在对“力”、“力和运动”、“功和功的原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比较综合的一节,且有所扩展,涉及到一定量的计算,在实际中有重要的应用,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因而,本节内容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而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大纲》也提出了“理解”的较高的教学要求。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其本质缺乏认识,“功的原理”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机械效率”时也必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几种“功”的表现形式、实质意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有相应的困难。学生们虽然对物理的学习也有近一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理解能力,但他们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仍然较低,对事物的认识仍主要借助于感性认识,需要靠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理性认识的建立和知识的获得,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智能的提高。

二、  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突出“以学生为本”,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上,要定位在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通过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和过程方法,感悟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人与人团结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情感态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相互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能正确认识几种功的表现形式,能利用机械效率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践,教师引导启发,培养提高学生的三种意识,即: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四种能力,即: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交流,感受到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感悟到合作学习的重要和知识的科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功的几种外在形式及意义,机械效率的意义,而教与学的重点则是实验启导,合作交流,自主建构,发展智能。

四、         教学设计思想

1.运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有关问题展开主动的探究和学习,谋求问题的解决,并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的迁移、巩固,最终达到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以及创新精神形成和实践能力提高之目的。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知道“效率”一词,但对“效率”的真正意义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热望,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上课伊始,老师就鼓励学生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或熟悉的生产实际,交流回答对“效率”一词的认识,指出在哪些场合下涉及到“效率”问题?教师可在肯定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本节课所研究学习的机械效率在物理学中有其独特的意义。接着组织学生做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实验中教师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滑轮组的工作情况,将实验全过程分解为重物升高和手拉弹簧测力计上升两个过程,指导学生分别计算两个过程中做功的大小,启发学生有何发现?能否提出相关问题?再引导思考、分析、解释其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这些概念。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P210图14-6中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认识趋同,进而认识机械效率问题。最后再安排学生做用斜面升高物体的实验,让学生再实践、再认识,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整个学习认知过程突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渐进过程。学生经过一个问题激发、实践探究、发现新知、解决问题、应用深化的获知提能和情感交流的体验过程,知识的获得有实践依托,真实可靠,理解自然,自然也掌握得比较牢固。

2.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学习情景和感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学习内容,对学生产生多重刺激,使其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集中注意,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3.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建构;二是教师适时的恰如其分的点拨、引导、激发、鼓励,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教师不说或少说,结论组织学生自己得出、自己表述,而不是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当“学生的教师”。

五、         教学手段与方法

问题激发,实验探索,合作互动,自主生成。

六、         教学流程设计:略

七、         教学过程实施

(一)新课导言:

1.简述前面已学习了功和功的原理,明确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机械效率,并板书课题或用媒体呈现。

2.说明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效率”的社会。鼓励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相互谈谈对“效率”的理解和在哪些情况下存在“效率”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说明物理学中的“机械效率”有其特殊的含义,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认识它。板书或媒体呈现实验探究题目。

(二)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器材放在课桌上,要求:⑴四人一小组合作实验(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准备汇报,四人都注意观察);⑵提高重物(两钩码)先后采用两种方式:①直接用测力计提起重物;②用滑轮组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10cm)看两种情况下各做多少功?⑶将记录数据填入表中并处理;⑷实验中应注意物体向上运动时保持什么状态?并注意观察滑轮组的状态。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第二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 《AutoCAD》 教学模式 改进

一、《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课程性质与关系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担当着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在素质教育方面,承当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工作作风的任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AutoCAD软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的重要工具,大大提高了工程图纸设计效率。《AutoCAD》课程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

两门课程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是AutoCAD图形绘制的基础,AutoCAD图形的绘制不能脱离机械制图的学习而独立进行,必须在全面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基础上,才能应用AutoCAD画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样。另一方面,AutoCAD软件的熟练运用是促进机械制图教与学的有效工具,在机械制图中引入AutoCAD,大大缩短了传统手工绘图占用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示空间形体及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转换过程,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及看图、绘图能力等,培养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教学模式

当前,《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在很多中职学校,分别由两位专业教师讲授,机械专业教师负责讲授《机械制图》,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讲授《AutoCAD》,这样安排不仅增加了学习课时,浪费了教师资源,而且教学效果不好。现在很多计算机专业教师根本不懂《机械制图》,讲授《AutoCAD》时纯粹是为了绘图而绘图,以练习工具命令为主,学生学习完大部分绘图命令后,仍然不具备工程绘图能力,画不出一张合格的工程图纸。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没有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的讲授,为了提高课堂上绘图效率,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往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样表达方法通常会通过AutoCAD软件绘图演示给学生,不会过多涉及AutoCAD软件的具体使用,这样学生也没有机会学好AutoCAD绘图。

这种将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单独讲授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学效率低的现象。现在,大部分企业工程技术图样都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所以学生不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毕业后即使能看懂工程图纸,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制约今后个人的发展。因此探讨如何改进《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三、改进《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模式的措施

由于《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的当前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将这两门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各方面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学校优先让同时具备《机械制图》与《AutoCAD》专业知识的教师独自讲授这两门课,给教师机会使这两门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节省课时又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教师能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使它们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机械制图》与《AutoCAD》专业知识,真正学以致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畏难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读图、徒手绘图基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

3.课堂上可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启发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4.课后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可以将每章提供的练习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课外上机练习,然后课堂上进行上机考核评比,作为平时成绩,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调动能动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安排相应的习题辅导课,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真正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

6.安排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从图纸设计到打印输出,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第三篇】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行为;简单机械和功;有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23-4

1 问题的提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复习是一种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和重现,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

复习课一般为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板块的复习,常采用“梳理知识―学生练习―教师讲解”的教学流程,梳理知识通常是对某个单元知识的简单罗列。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复习课之所以难上,主要原因如下:

1)实验复习过度知识化,缺乏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实验复习是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复习的难点。复习时,如果把实验重新做一遍,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教师往往采用口述实验、让学生看书复习实验、练习实验题等方式唤起学生的深层记忆,学生只是对实验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

2)知识琐碎,缺乏条理性。复习课的知识点零碎,复习的内容较多,而时间有限,教师常按教材上的顺序采用讲述、提问等方式进行复习,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到,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却并不了解,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3)知识遗忘,错误的前概念依然顽固存在。由于复习阶段距离新课教学的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的前概念又暴露出来了,如又出现了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等错误的前概念。

4)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方式单一化。复习课主要采用学生练习、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学生比较疲劳,复习课容易走神,课堂参与度低。

这样的复习教学,学生总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鲜有自己的思考,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创新复习教学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以“简单机械和功”为例谈谈复习教学。

2 根据课标重组、整合教学内容

复习教学必须熟悉课标和教材内容。如果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复习,复习模式单一,有些知识出现重复,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疲劳,打破原有教材结构,重组、整合教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简单机械和功》一章共5节内容,有1个学生实验,5个活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对本章的基本要求是:1.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3.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4.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材的逻辑顺序如图1。

功、简单机械是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所以笔者确定先复习“功”和“功率”,再把简单机械的知识点融合到“机械效率”中,具体教学流程图如图2。教学的重点是杠杆和滑轮的机械效率。

3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复习教学要驱动学生去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采用多种感官刺激,有效减少学生的思维疲劳。

“功”与“功率”的复习,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对复习课教学的情境创设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复习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复习课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复习主题,更容易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情境1:用“广西举重选手蒋惠花为中国摘得青奥会首金”的视频引入“功”,让学生分析举重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运动员对杠铃的做功情况,并让学生总结做功的必要条件、功的定义、定义式和单位。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功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行为和问题行为。通过多媒体教学行为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问题行为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回顾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情境2:创设“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情境:让某位同学分别从一楼走上和跑上三楼并计时,假设同学的质量是50 kg, 问两次做功是否相同?功率是否相同?怎么计算功和功率?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功率的教学采用了活动行为和问题行为。活动行为让学生很自然地从功过渡到功率,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复习功率。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回顾功和功率内容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杠杆”和“机械效率”整合复习,拓展实验锻炼思维

物理概念、规律的得出离不开实验。通过设计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再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却很少使用实验行为。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章重要的学生实验。如果在复习时仅仅讲过一遍知识点或按照书上的流程进行实验,对基础好的同学则没有必要,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则不利于唤起他们对已经遗忘知识的深层记忆。所以,复习时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请一个学生演示,再结合教师提问的方式拓展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案例1 复习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平衡条件,分类并回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回顾实验时,让学生说明实验过程,请一个学生演示,教师适当提问。

先给学生足够的钩码,不给弹簧测力计。

学生演示:先把杠杆挂在铁架台上,然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教师提问:此时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呢?

学生演示:在杠杆10 cm的位置挂上3个砝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挂上4个砝码,然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演示,学生发现很难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为什么用弹簧测力计就可以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呢?现在我们怎么做这个实验?

学生演示:先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让学生记录数据到表格1中)

教师提问:根据数据,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但是,有一位同学得到的结论却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是否合理?怎么操作才能验证这个结论不合理?

学生回答:将弹簧测力计斜着向下拉(图3)。

学生演示,教师提问:我们发现这个力比原来怎样了?为什么?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杠杆的教学主要采用了实验教学行为。通过学生演示、说明,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复习旧知识,同时进行拓展,锻炼学生的思维。

案例2

教师提出问题:1.用杠杆提升重物(图4),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2.什么是额外功?

3.三者什么关系?

练习:假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钩码的重力为 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m,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杠杆的机械效率并不是本课的重点,在杠杆中通过问题串和例题简单复习杠杆的机械效率,帮助学生回顾机械效率的知识。

“滑轮”和“机械效率”整合复习,串联问题帮助回忆旧知

问题行为是复习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难度不大,没有必要采用实验行为。“再探动滑轮”是建立在“探究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基础之上的。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功》一节的知识储备,教师采用问题行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复习旧知,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计算机械效率,这样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案例3 教师让学生判断图5和图6中的滑轮分别是哪种滑轮,并让学生回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要测量图6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怎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交流,展示汇报。

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并计算机械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哪个功是有用功?哪个功是总功?哪个功是额外功?如何求出该动滑轮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学生回答、计算)

教师评价:不同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办法能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教学行为的选择及其依据:该教学片断中主要采用了问题行为、实验指导行为等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唤起定滑轮、动滑轮和机械效率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验。

结束语

“简单机械和功”的复习,教师把重点放在了“杠杆”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上,复习过程以问题行为贯穿教学的始终,还采用了实验行为、多媒体教学行为、活动行为等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缓解课堂疲劳,集中注意力,锻炼思维,提高复习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机械原理;教学改革;机械创新

中图分类号:TH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25-02

一、引言

“机械原理”是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安排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它在机械类人才培养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机械原理的内容较繁杂,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机构的组成原理、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和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以及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等问题,且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公式较多,方法技巧性要求高。“机械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它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必要基础[2]。

在机械原理教学课程中,学生与一些相关的设备、结构进行接触的机会比较少,缺乏将力学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和转换的能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一些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难对比较抽象的机械原理问题进行正确分析。而机械原理中较多的定理与公式的教学内容,以及部分学生数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是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深化,随着新时代大学生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传统机械原理的教学改革的开展势在必行[3]。

二、基于机械创新项目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

针对以上机械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对机械原理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机械创新项目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是要求学生以机械创新项目为依托,实现给定项目的功能,完成项目产品的设计,并最终形成产品的样机,达到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机械原理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

在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然后对各兴趣小组提出要求,需要完成一个特定的项目。目的进行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制造一个课堂上已经学习了的常用机构,如凸轮机构,四杆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包括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这些小的项目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对机械原理课程里面的基本机构,这就实现了学生对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牢固的掌握;第二步是实现一个复杂的机械创新设计项目,这类项目不应该是一个单一的机构,至少是几类机构的组合,如硬币清分机或纸币分离机、自动化装卸设备、自动化定位装夹装置等,这些项目具有一定复杂性、综合性,完成时需要结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数控加工、机械制造基础等知识,完成整体方案设计,最后能够加工制造出实物样机。

将创新设计项目[4,5]引入到机械原理教学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去学习,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在制作创新设计项目过程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制作过程的乐趣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机械创新设计实践

在引入机械创新设计项目进行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并充分利用湖南文理学院的校办工厂,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及样机的制备。本文以其中的硬币清分机为例,说明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引入机械创新项目对学生机械原理课程的促进。首先给学生布置课题,完成市面上已有硬币的自动分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总结了现在的硬币分离装置有以下不足:①功能单一,只能实现硬币的分离或硬币的传输;②分离效率低,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的将大量硬币加以分拣;③装置结构复杂,导致硬币分离装置体积大成本高,不利于进一步推广。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次创新设计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丰富、效率高、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全自动硬币清分机。最后获得的清分机样机如图1所示,清分机工作原理如下:将硬币放入进币盒中,打开开关,在电机的驱动下,曲柄摇杆机构带动进币盒上下摆动,硬币从分币盒中有规律的进入进硬币分离装置进行硬币的分离,其中分离板每一行有三个孔径不同的孔,是用来进行一角、五角和一元的分离。将分币机构倾斜放置,使其向前和向左倾斜,依靠重力势能使硬币通过进币口落在进币轨道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硬币通过轨道经过有小到大的孔时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依次掉进各自的轨道内,在经过计数器进行计数进入收集盒,收集盒由带传动传输,由斜面机构直接滑入指定位置。完成的硬币清分机的优点总结如下:①能同时实现分币、计数、运输,功能丰富;②采用三层分币导轨,极大地提高了分币效率与分币的准确性;③主体结构采用有机玻璃制作,价格低廉环保,相比于同类产品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前景。

四、结束语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增强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的适应能力和挖掘其开发创新能力,通过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机械创新项目,可以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形成“教学-机械创新项目-教学”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赵永杰,程西云。机械原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4,(5):141-143.

[2]施火结。机械原理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5):69-71.

[3]吴迪。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2):83-8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2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