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数学精编教案(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35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精编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七十二点五

百分之一百八十 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5

个别学生口答。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化成百分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 =24%

= = = =140%

= = =%

(3)请大家观察一个,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完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27%= =27÷100=

135%= =135÷100=

(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

3、 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教学例3

(1)出示例3: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没有蛀牙的学生人数占80%。

(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 = 80%= =

(4)想一想:%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

(5)完成P81“做一做”第1题。

5、教学例4

(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完成P82“做一做”第1、2题。

三、当堂测评

1、练习十九第1、2题。

2、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观察例题,再结合“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与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编排类似,因此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尝试、实践,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后记

小学精选数学教案优秀【第二篇】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活动准备:

1、 情境导入

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活动过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4)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5)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并与幼儿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第三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听说过“杠杆原理”吗?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吗?可能大家都没有想到,杠杆原理的背后隐藏着数学原理,那就是反比例关系。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体验它的奥秘吧。

⊙实践与操作

1.明确提出活动要求。

“有趣的平衡”活动由三部分组成。

(1)制作实验用具。

(2)探索规律,体验“杠杆原理”。

(3)应用规律,体会反比例关系。

2.小组合作,自主活动。(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3.展示制作实验用具情况。

4.汇报探索到的规律。

观察实验二、实验三的操作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只有把它们移动到与中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生2:若满足“左边所放棋子数×左边的刻度数=右边所放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则竹竿一定平衡。

生3:在“左边所放棋子数×左边的刻度数”的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右边的刻度数增大,所放棋子数反而减少;右边的刻度数减小,所放棋子数反而增多。

生4:在“左边所放棋子数×左边的刻度数”的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右边所放棋子数和所在的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

5.活动小结。

“左边所放棋子数×左边的刻度数=右边所放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在物理学上,这个规律叫做“杠杆原理”,拴绳的那个点就是杠杆的支点。

⊙典型例题解析

你能利用杠杆原理算出左边物体的质量吗?

分析 根据杠杆原理“左边物体的质量×左边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右边物体的质量×右边物体与支点的距离”进行解答。

解答 500×5÷2=1250(g)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

星期日,爸爸带小明和妹妹到公园去玩跷跷板,小明体重44 kg,妹妹体重35 kg。如果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至少可以想出几种办法?

2.小组讨论、分析、解答。

3.交流、汇报。

(答案不唯一)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原理。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有趣的平衡:左边所放棋子数×左边的刻度数=右边所放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

小学数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

进位,不退位)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在计算中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图讲故事)

二、 探究新知

1、 学生看图,结合老师讲的小故事,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

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2、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算的?

你是怎么想的?

谁能用小棒代替松果摆一摆?

(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松果边摆边说,说一说是怎么样算出得数的。)

3、 摆小棒,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1) 教师摆小棒,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2) 同桌一人摆小棒,另一人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4、 游戏:看谁算得快。

师:同学生喜欢做游戏吗?谁想和老师一块做游戏?

老师和学生做游戏。

老师举卡片,学生抢答得数。如:

师:45+3=。

生:得48。

师:67-4=。

生:得63。

······

5、 练习

6、 课本第23页第4题,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

学生做完后,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9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