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精编教案(实用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孙权劝学》精编教案(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孙权劝学》的教案1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孙权劝学2
教学案例
孙权劝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
设计要素
设 计 内 容
教学内 容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文本,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形象地感知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关键字词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并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解决 办法
本文是故事性的文言文,应抓住“朗读”来进行教学,以读促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积累文言文的能力。搜集了有关作家、作品和相关人物孙权、吕蒙、鲁肃的资料。对本文已做了预习,能够熟练朗读。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上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成语上有一定的坡度。积累名言警句上可能有所欠缺。
学法指导
1、在读中体会人物的语言情味。 2、引导学生理解、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指导学生学习要有所思。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借助背景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解、探究课文内容
1、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2、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3、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幻灯演示)。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节奏。
3、抽读,了解学生读的情况,矫正字音、节奏。
4、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等。关注学生评价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勾划出不理解的字句在班里讨论。
2、请各小组提交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3、请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4、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多媒体显示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2)辨析古今异义(3)翻译重点句子
5、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6、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介绍
学生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词的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课文
并互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各组代表发言,全班一起解决
口头翻译
生回答最后归纳: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生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生2:“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让学生
了解作
品和作者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互评可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概括出故事大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研读课文,揣摩人物语言、形象
五、体验反思
六、拓展延伸
七、结课
1、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多媒体显示):
1)孙权如何以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读书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言一写的?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请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2、点拨、评价、总结。
3、组织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引导学生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
与《伤仲永》对比阅读,联系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们一起 多读书,读好书。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多媒体显示)
思考并回答,相互补充
查字典解释并造句
表演课本剧
生1:从吕蒙一开始不愿读书,到接受孙权的劝告,最终学有所成,我感受到读书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生2: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生3: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使自己不断得到完善。
生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生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生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齐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通过谈感受和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中心,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课外知识积累是语文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方面,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名句朗读使学生进一步升华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认真听,进入文本中的情境
教师用《三国演义》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通过有效的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抽读、分角色读并注意人物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读并互评
理解、探究课文内容
学生合作学习翻译课文并探究文意,小组代表表演课本剧并互评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翻译课文并探究文意,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
体验反思: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对比阅读联系生活体验谈感受。
学生谈启发并联系生活谈感受,明白开卷有益
教师引导学生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与《伤仲永》对比阅读,联系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名言警句
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名言警句
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
结课
教师赠学生名言共勉励
学生齐读名言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 (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 (关心) 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 (惊赞)
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反思)
本文是1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绐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琅琅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力图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
在授课的过程中,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编了两个版本,一个基本与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另一个版本属现代创新版,这是我之前未预料到的,所以课时有些紧张。但是学生的创造性是很令人吃惊的,真正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挥,自我创新的舞台。所以学生的预习及课本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上课造成时间紧张。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教师讲故事,出示课题、作者并板书孙权劝学)
2.作品、作者介绍
师提问学生,师生齐说,《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谁能说一下《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是一个什么人?(提问学生)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教师介绍《资治通鉴》的命名由来并出示。当年宋神宗之所以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希望同学们通过孙权劝学这个小故事,也能有所收获。
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目标是:出示课件,生齐读明确。
1、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意;
2、通过诵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出示多层次朗读要求,讲读明确。
(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下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如果碰到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在下面后面的合作朗读中与大家讨论解决。(教师口述)
2.全体起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先交流自己画出的字词,互相质疑答疑,再小组集体朗读课文。(师提出要求,生起立朗读)
3.小组展示朗读成果。(两个小组)
4.出示全文,教师强调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和停顿不当之处。
5.全班齐读课文
(二)读懂文意,理解内容
1.小组合作,通译全文。(起立)
2.二人小组合作,读译全文。
3.学法点拨
通过我们对文意的疏通,我们知道,我们依然用到了以前翻译文言文常用的五字法,
就是,让生说(留替调补删)并出示。明确文言文翻译五字法翻译课文最基本的方法。
(三)读出语气,品味语言
1.要点归纳
通过读译课文,相信大家对本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出文章的内容或写法吗?(先小组讨论,后自主发言)
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并得到鲁肃赞扬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正所谓开卷有益。(板书:孙权劝吕蒙学鲁肃赞开卷有益)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文中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品析)
⑴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 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听录音
2.分角色朗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呢?一位同学朗读作者话,另三位上台分别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3.谈感悟
刚才我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想一想孙权三劝的魅力、吕蒙乃始就学后的变化,鲁肃的爱才、敬才,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呢?下面我们先小组讨论,再自由发言。(起立)
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我们不能总用老眼光来看待别人,人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
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方仲永的变化与吕蒙的变化有何不同,对你有什么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努力读书,开卷有益。)
2.隔空对话
假如仲永和吕蒙穿越时空相遇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哪两位同学能既兴表演一下。
3.现场劝学
学与不学,使吕蒙和仲永的结束发生了很大变化。纵观我们周围,也有些同学上课常开小差,课后时常完不成作业,成绩总是提不上去,你如何才能劝导他努力学习呢?
四、总结、作业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而得到鲁肃赞扬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是有用的。最后老师把宋代苏轼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们一起共勉。它就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作业
1.背诵全文:劝学——就学——论议——结友
2.收集与读书、学习有关的名句、格言,写在摘抄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