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实用《捕蛇者说》教案设计(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38865

【导言】此例“实用《捕蛇者说》教案设计(精编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捕蛇者说》优质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二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段。

教学设想:

尽可能多读几遍课文。因为课文读不熟,疏通文意困难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本课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都规定了背诵四、五两段,熟读才好成诵。读课文的方法,尽量有所变化,使学生爱读、乐读。

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抓住四、五两段适当做些分析。理解全文主旨和蒋氏陈述的主要意思和感情。

疏通文意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要指导学生认真对照注解完成这项工作。但不搞对评。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熟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

⊙生自读一遍课文对照注解,出声朗读。

二人小组互读。纠正读音错误,读好句中停顿。

教师出示小卡片或小黑板,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è)御(yǜ)得而腊(xī)之挛踠(luán wǒn)

瘘(lòu)疠(lì)当(dàng)其租入嗣(sì)

几(jī)死者戚(qī)莅(lì)事者日蹙(cù)

殚(dān)转徙(xǐ)顿踣(bó)呼嘘(xū)

曩(nǒng)悍(hàn)吏隳(hūi)突

恂恂(xún)而起缶(fǒu)谨食(sì)之苛(kē)政

孰(shú)知以俟(sì)夫观人风者

[说明]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提示字义或词义。

请几位学生读课文,每位读一段。随时正音。

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每句的大意。

二疏通文意。

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每一句大意。

布置作业:

一熟读课文,至少读两遍。二完成课后练习三(做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解全文主旨。

二背诵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集体疏通文意。

二人小组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其他同学解答,都解答不了的,教师提示或自己直接解答。

[说明]书上注解比较详尽,学生能读懂大部分语句的意思。疑难多出在没有注解的语句上。例如“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教师引导学生先弄明白“若”“复”“赋”“甚”四个字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断句(读准句中停顿),最后结合“则吾斯役之不幸”引导学生考虑疑难句的句意,他们便会明白了。疏通文意,切忌逐字逐句的对译,着重在明白每句主要的意思。有时弄明白一个词或两三个词,整句就明白了,但即使这样,也是以疏通句子的大意为重点,不必讲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确有必要讲时,也要适度,为明白句意服务。同请几个学生每人一段串译大意。

二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判断课文主旨。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判断全文主旨。

理解第四段内容

讨论:

(1)全段话中,哪一句是蒋氏答话的中心?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这一句以下的内容,分作几层意思?具体说一说。

(分作两层:先说过去的60年,极言赋敛之苦;后说现在,极言悍吏扰民,索租之急)

(3)这段蒋氏的自述,哀而不伤,更令人感到悲痛。试举一两例并作简要说明。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蒋氏捕蛇12年,“几死者数”,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所以这样说。这是在重复压迫下的一种反常心理,表面上是庆幸的意思,却蕴含着无限凄苦之情。②“曩与吾祖居者……而吾以捕蛇独存”──蒋氏虽能“独存”,然而村中十室九空,生意寥落,亦可谓百无聊赖。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蒋氏“一岁之中犯死者二”,何“甘”之有?然而不受悍吏逼租之苦,也算是苦中有“甘”了。这种“存者且偷生”的感情,实际上包含着巨大的隐痛)

引导学生看“阅读引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说明]这一段是教学重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设计以上几步教学环节。其中,举例说明哀而不伤的要求,以举例为主,说明也不必照教案上所答的这样,学生有所体会即可以了。文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劳苦人民同情:“余悲之”“余闻而愈悲”“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背诵第四段。

强记:给5分钟时间,背下来。

范背:教师背第四段,学生心里默背。

试背:请三位学生分别背诵。

齐背:全体学生齐背两遍。

[说明]指导背书时,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对本段层次、内容的分析来背诵。

布置作业:

一背诵四、五段。

二完成课后练习四。

《捕蛇者说》教案2

教材分析:

《捕蛇者说》选自义务教育江苏版初三课文,这篇课文是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司马时写的1篇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罪行的文言文。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理念:

平时文言文教学比较烦索,字、词、句、篇等都要一一落实,学生学得比较枯燥,教师教得也比较乏味。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结论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

教学思路: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改变以往教师逐字逐句讲授的方法,变为让学生提问、教师检查双边互动的模式;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改变以往逐段讲授式或逐题提问式,变为以一点提挈全文,学生讨论式。在教学过程 中强化文章的朗读和及时巩固。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

a、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b、了解“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点:

a、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b、“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难点 :

a、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拔、朗读;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

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师板书课题,作者]

3、学习这篇课文,除了要掌握字、词、句的含义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以下两点内容。[师投影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

二、检查预习,讲授新课:

1、老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①指名简介作者;

②检查预习题中字音、字义两项内容。

2、通过检查的结果看,同学们课前作很认真的准备,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然后讨论。

①生自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

②生之间互相讨论;

③生提问老师。

④师强调文中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⑤归纳总结练习。

ⅰ古今义差别:

涕 病 可以 虽

ⅱ词类活用

乡邻之生日蹙

君将哀而生之乎

ⅲ一词多义

食 毒

3、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基本上理清了课文的大义。那么,捕蛇者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①生讨论发言,师归纳板书。[全部内容见板书]

②师小结:

ⅰ蛇的毒性之大,至使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捕蛇而死,可见捕蛇者是“不幸”的,然而他与乡邻们相比却又是大“幸”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的“幸”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ⅱ捕蛇者的“幸”与乡邻的“不幸”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就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又有何作用呢?并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其他的对比。(实际上就是“役”之幸与“赋”之不幸的对比,从而突出“赋税的沉重,人民生活的痛苦”。)

ⅲ捕蛇者是怎样形容这种现象的呢?孔子又是怎样说的?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目的?作者自己又是怎样评价的?

ⅳ那么,作者对这种现象抱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呢?(进步性和局限性)

ⅴ其实不管是蒋氏,还是乡邻,他们都是不幸的。他们只是在沉重的赋税的压迫下,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作者这样来写,充分的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这篇“说”通过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曾经我们也学过1篇“说”,同学们是否还记得,那篇“说”又表现了什么主题呢?联系本文,思考一下“说”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阅读理解: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A),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B)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该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朝文学家,著有《 》。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A)是

(B)是

3、文中引用孔子的话,从议论文的要素考虑,其作用是 。

4、请从选文中摘出本文的中心句: 。

5、回答下列问题:

①余悲的是:

②余信的是:

③余明的是:

④余期望的是:

6、对作者所期望的,我们应怎样理解?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古文言文,清晰地看到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比毒蛇和老虎还要厉害,我们对当时的人们怀有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怀有无比的愤恨和批判。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集齐朗读课文,以加深理解。

师生一起朗读课文,结束本堂课。

板书设计 :

捕蛇者说

柳宗元

纲 “役”之幸 “赋”之不幸

(捕蛇者) (乡 邻)

不幸

以捕蛇独存 非死则徙尔

幸 驰然而卧,熙熙而乐 哗然而骇

后死 先死

课后反思:

这堂结束了,我教得舒心,学生学得轻松,甚至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就下课了,我还没觉得时间这样快过呢!”这说明了学生也比较讨厌逐字逐句的讲授,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喜欢自由的课堂,喜欢充满辩论味的课堂。这就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1篇文章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捕蛇者说》优质教案3

学习目标

1.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

4.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

2.学习文中词语的用法。

3.理解并掌握《捕蛇者说》“对比”的写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啮( ) 腊( ) 挛( ) 踠( ) 瘘( ) 疠( )

当( )其租入 嗣( ) 几( )死者数( )矣 莅( )

蹙( ) 殚(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隳( )

恂( ) 缶( ) 谨食( )之 熙( ) 以俟( )夫( )

四、朗读课文。

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五、默读,根据注释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弄懂词句。

2.思考各段段意。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1.第1—3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段意概括。

学习过程:逐段讲解课文

第1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永州①之野产异蛇,黑质①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①以啮人,无御②之①者。然得②而腊③之②以为铒,可③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①其始,太医④以王命聚④之,岁赋②其二,募有能捕⑤之②者,当③其租入。永⑥之人争奔走焉。”

三、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顶替租赋。

提问二: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

讲解:作者写这些是要说明永州之民的这种遭遇乃是皇帝诏令(“王命”)给带来的。

第2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

二、词句。

“有蒋氏①者,专其利三世矣。问①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②之十二年,几死②者数矣。’言③之,貌若甚戚③者。”①“者”:表停顿,“专”:独占,享有。“其”:指捕蛇以抵租赋。

三、内容。

提问一: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

讲解:这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之事的悲惨遭遇。

提问二: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讲解: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

第3段

一、全班齐读。

二、词句。

“余悲①之,且曰:‘若毒②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三、内容。

提问:这段写什么?

讲解: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第1—3段。

2.整理这三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3.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五、教后感。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

1.第4、5段的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2.衬托、对比写法。

3.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第4段

一、叫一名同学朗读本段。

二、词句。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则久已病矣。”这几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租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又安敢毒耶?这几句是蒋氏自述比起乡邻们因缴纳租赋而受悍吏骚扰蹂躏,天天遭受不幸,他干捕蛇这差事要有“幸”得多,一年中他只需“犯死”两次,其余时间就可“熙熙而乐”。这些话显然含着讥刺,含着怨愤。

三、内容。

提问:本段主要写什么?说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本段主要写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

第5段

一、全班同学齐读。

二、词句。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①以蒋氏①观①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②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③之说,②以俟夫②观人风者得焉。”

三、内容。

提问:结尾这段写什么?

讲解:结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其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比毒蛇之害惨酷得多的重赋苛政,同时言明写此说的目的。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为了表情明意,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讲解: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①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②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五、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为 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

已 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 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 ①恶疮。“可以已……瘘、疠’。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疠”。

入 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 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 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饲。“谨食之”。

观 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六、虚词总结。

之 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 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以 ①而,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 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 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

于 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蒋氏大戚……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自主检测》

八、教后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43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