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9305

【导言】此例“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精彩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第一篇】

2.我国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及反思褚金丽

3.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例谈李小芽

4.小学英语短剧教学初探石敏颖

5.口语评价促进低年级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尝试王朝

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万琰

7.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新尝试华丽青

8.创新英语作业的模式吕丽君

9.快快乐乐学数词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 谢月芳

10.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广东中山市《小学英语活动设计》课题组

11.小学英语测试题型交流杨秋萍

1.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教研工作闫赤兵

2.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表述王爱华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建议吴晓宇

4.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发散性思维训练王蓉

5.运用四步故事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王建凤

6.如何扩充小学英语故事资源林红

7.谈小学英语课的结尾策略吴彩凤

8.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践黄伟慧

9.孩子,你为何不举手?肖潇

10.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陈仕清,刘玉萍,杨丽萍,张丽卿,袁海红,赖丽莉

《清华一条龙英语》4B范敏

《PEP英语》Book5

13.小学英语测试题型交流王妙芝

1.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探索——赵刚老师SummerVacation课堂教学片段评析龚海平

2.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初探邱慧芬

3.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王春华

4.教学细节决定教学实效刘亚霜

5.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策略介绍高芳,谢大滔

6.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教学朱捷

7.消除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高剑玲

8.在EverydayEnglish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孙婷

9.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技巧吴晓宇

10.橘子的尴尬李瑛

11.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尝试祖贤芬

'sSkin陈亚飞,乐伟国

?张洪霞

14.小学英语教学案例选登

陈立力

16.小学英语测试题型交流北师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英语水平测试题贾秋林

1.与小学英语教师谈音标教学陈力

2.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轮转换对比分析与研究王志祥

3.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的失效及对策杜琛

4.转化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行动研究刘静

5.彰显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发展性评价实践李贤贤

搜索引擎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张柳珍

7.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例谈潘小琴

8.小学英语"三段式"阅读教学例谈张园园

9.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编及运用语篇的尝试王雪梅

王宜鸣,乐伟国

12.北师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英语综合测试题苏华

郭玮

1.儿童学习英语的制约因素吴一安

2.一节六年级英语科普课的观摩与体会谢幼娟

3.见微知著,异彩纷呈——沈洁老师APELesson课堂教学精彩片段评析龚海平

4.小学英语教学中真实交际策略的运用凌应强hHTTp://

5.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感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刘建萍

6.以教研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浙江省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郑文

7.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蓉

8.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 从一个案例感悟小学英语评价的方法周香球

乐伟国

石敏颖

?张洪霞

'sStore《小学英语》(北师大版)3B贾秋林

'sEat《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罗婧

张鲁静

15.《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测试卷

王文博

1.写好教案搞好教学赵凌凰

2.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凌顺诗

3.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和分析夏侯富生

4.校本培训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王媛

5.对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的思考吴蕊

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杨秀芬

7."看图编故事"案例两则张蕾

8.小学英语的读写教学吕丽君

9.一节难忘的课堂教学片段实录盛忠琴

10.小蜜蜂飞进了课堂闫少红

11.给学生选择作业的自梅妙聪

12.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广东中山市《小学英语活动设计》课题组

?(PEP小学英语〈新版〉三年级下册)

14.四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测试题冯丽玲

'sGarden刘桂林,张齐明,李科

1.听说读写教学序之辩章兼中

2.语音修辞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点拨作用刘腊梅,唐蜜

3.小学英语说课方法浅谈乐伟国

4.如何为小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家庭环境郝彤

5.谈教学环节的无痕过渡钱希洁

6.对英语公开课中误区的观察和思考昝淑华

7.老师讲的故事不好听卢锦

8.给考试增添一份乐趣梅妙聪

9.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陈晓琼

10.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 选登

11.成都市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小学四年级英语试卷

12.成都市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小学四年级英语调研测试分析报告

13.学习策略的培养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林肖慧

1.对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烨

2.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沈丹莹

3.浅谈小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林肖慧

4.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信息沟曹伟华

5.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韦懿

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链接方式王颖敏

7.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尝试蒋幼敏

8.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表演的尝试胡笑云

9.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乐趣、情趣和旨趣夏群

10.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陈仕清,刘玉萍,袁海红,杨丽萍,张丽卿,赖丽莉

《牛津小学英语》6A秦益锋

12.小学英语测试题型交流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英语教研室

(7)

课堂短剧陈达赞

1.实践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对接——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沈峰教学艺术研究之三龚海平

2.在教学反思中成长林肖慧

3.小学英语教学中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运用的因素洪涛

4.优化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活动效率黄娱

5.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宫文胜

6.活用英语单词卡谢月芳

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之思考与对策沈秀兰

8.小学英语体验教学的尝试邓黎莉

9.课堂上你怎样激励学生?宋雅敏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How are you?Fine,thanks。说出并且听懂Nice to meet you。

2、能在真实地环境中进行会话。

3、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How are you?Fine,thanks。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How are you的其它回答方式。

2、You can call me.的用法。

三、教具、学具:Mr。Wood的图片,收音机

四、教学过程:

㈠ Warming up

1、 Free talk 。复习:What’s your name?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How many?How much?How do you feel?等问句及回答。

2、Sing a song“How are you?”为学生学句型作铺垫

㈡ New concepts

⒈先教单词fine。教师先把nine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出示fine让学生试读,反复带读fine一词并检查学生的发音。比较fine,nine,five,bike等读音,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律。

2、教师指着自己对学生说:I’m fine,today。用表情来表示出自己今天很好(指身体)。并把fine一词写在黑板上,可向学生用汉语解释fine一词意思是身体好。强调书写时注意开头字母要大写,逗号句号位置及I’m的缩写形式。

3、教师和一个学生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然后指着黑板上fine一词,启发学生回答:Fine,thanks或I’m fine,thanks。同时教Very well。 Thank you。的回答方式。

4、教师把very well。写在黑板上。解释very well意思是身体非常好。

5、教师带读very well,并检查学生发音。

6、师生之间进行打招呼问候,如

T:Morning,boys and girls。

Ss:Morning,Miss…。 How are you?

T:Fine,thanks 。 How are you?

Ss:Very well,thank you。

7、同桌两人或前后两人进行会话练习。

8、听会话录音N1,模仿语音语调。

11、出示Mr。 wood的图片,向学生自我介绍“Hello!I’m your new teacher!You can call me Mr。 Wood。 Nice to meet you。 ”告诉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也可以说You can call me…,先生用Mr。女士用Miss。或Ms。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自我介绍。You can call me…

12、让学生听会话录音N2两次,第二次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13、三人一组作对话,上教室前面表演。

14、做课堂练习A连线题,并且结对练习一问一答。

㈢ Homework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对话,用上“How are you?Fine,thanks。/Very well,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五、板书设计:

Lesson One:How are you?

nine fine five bike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s。

Very well,thank you。

六、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第三篇】

关键词城乡留守儿童 二语习得现状 支持网 分别教育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分层样本中随机抽取对象,分别访谈了四名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及其母亲,同时抽取了来自城市的四名留守儿童及其母亲,访谈人数共计16人,全面深入地了解安庆市山湖村和安庆市华中路留守儿童的二语习得及其支持网状况。

二、分析单位和调查对象

为了全面、有效、真实地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习得现状,笔者对四名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本次调查的分析单位是个人,以安庆市的山湖村村内的所有留守儿童为总体,按村内留守儿童的不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再从分层的群体中随机抽取四名调查对象,两男两女,以期全面了解不同年级结构的留守儿童的二语习得现状。被访者基本情况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

何某,男,10岁。山湖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其父在温州打工,常年和母亲在一起。其母,林某,初中毕业,知道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

程某,男,11岁。山湖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一年。其父外出打工,其母初中毕业,了解一点英语知识,现为镇上一超市的售货员。

曹某,女,12岁。山湖五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年。其父外出打工,其母在家做家务并照顾孩子。文盲。对英语一无所知。

叶某,女,13岁。山湖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三年。其父外出打工,其母在家照顾孩子。初中文化。对英语略懂一点,但学习程度无法辅导孩子的英语。

(二)城市留守儿童

陈某,男,9岁,华中路第三小学三年级学生,幼儿园开始接触英语。其父在广州打工,母亲初中毕业。对英语有所了解,但无法辅导孩子英语学习。

方某,男,10岁,华中路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幼儿园开始接触英语。其父外出打工,常年与母亲生活。其母高中毕业,可以辅导孩子简单的英语学习。

王某,女,11岁。与方某是邻居。其母初中毕业,家境与方某相似。

吴某。女,12岁,华中路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幼儿园开始接触英语,接触英语六年时间,其父外出打工,其母初中毕业,当过幼师,后因幼儿园拆迁遂改行[],现为一百货公司员工。无法辅导孩子英语学习,但会给孩子购买相应的英语书籍。

三、资料收集和整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访谈和录音相结合的资料收集方式。当日访谈结束后及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转录和整理,采用连续接近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个案访谈是针对特征鲜明的个体进行访问,故笔者分别访问了四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以期了解不同年级结构,不同教育水平的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二语习得状况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7月23日至7月29日对安庆市山湖村四个典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问,于8月2日至8月10日对安庆市四个典型的城市留守儿童进行访谈并及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转录和整理,于2011年8月底完成资料整理工作。

四、结果与分析

经过为期近一个月的走访访谈以及后期的资料整理,影响城乡留守儿童二语习得现状的因素及其支持网的差异表现如下:

(一)城乡留守儿童二语习得现状的影响因素

1 学校及其任课教师的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学校资源配置情况都会对留守儿童的二语习得有很重要的影响。其中,启蒙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对儿童的关爱程度对留守儿童二语习得有直接深远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城市留守儿童因其接触英语时间较早,所处学校资源配置较好,故英语成绩及其素养普遍比农村留守儿童要高。

2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二语习得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水平能间接决定孩子的二语习得素养。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在英语习得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在与孩子英语学习方面的交流易受到阻碍。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对儿童的二语习得产生很大影响。调查发现,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其父母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补救,比如请家教,购买各种英语类书籍,因此城市留守儿童在二语知识方面相对懂得较多,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就很少有这种意识。

3 儿童自身的学习欲望。儿童自身的学习欲望会对二语习得产生重要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属于工具性动机,内部动机还未完全激发出来。

(二)城市留守儿童城市二语习得支持网现状及差异

城乡留守儿童的二语习得支持网来自:

1 父母的支持。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留守儿童因为情况特殊,无法获得一般正常家庭的家庭教育,一般都是父亲在外打工或者父母均在外打工,常年与母亲或爷爷奶奶生活。因此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自身素养直接决定了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状况。

2 老师及其学校教育资源的支持。城市留守儿童的二语习得主要是来自学校资源及英语老师的直接传授。因此英语启蒙老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留守儿童对英语的兴趣。

3 同伴的支持。同伴的支持是影响留守儿童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同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守儿童。

4 亲戚邻里的支持。调查发现,农村的留守儿童得到的亲戚邻里的支持要高于城市的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因邻里关系淡薄,亲戚联系不紧密,很少在亲戚邻里那里得到学习上的支持。

5 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支持。近些年由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都投入大量资金来配备资源。

格兰诺维特认为,个人间关系的力量是不同的,按照互动所花的时间量、熟识程度(相互信任)、情感紧密性和互惠服务等概述关系特征的因素来衡量。关系可以是强的或弱的。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同样存在着强支持与弱支持,在给予留守儿童支持的力度上是不一样的。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第四篇】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 questionnaire data,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er resources,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other aspectsof the current bilingual education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expounds some views of the author on conduc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offers proposals on intensify pre-employment training,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ability, setting up reasonable bilingual courses, implement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Key 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questionnaire;curriculum setting up;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32-02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涉外纠纷日益增多,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而目前最稀缺的就是能用英语进行知识产权实践操作的人才。从教育部于2001年9月做出的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双语教学的通知至今已近10年,法学作为教育部特别要求急需开设双语课程的专业之一,为数不多的高校开设的法学双语课程主要是涉及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开设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寥寥无几。为贯彻教育部通知,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双语教学,我们对本校的法律专业四个年级学生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份,经过对问卷的分析,结合国内现状,笔者对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1师资力量

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师资力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事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与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本次调查中,师资力量来源的选项为外国法律专家学者、国内法律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外国法律专家学者的占56%,国内法律专业教师的占28%,英语专业的教师占16%。由此可见,有外国法律专家学者到高校任教当然是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首选,其次,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位,并在国外的有关学科领域开展过前沿的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样也是高校迫切需要的人才,只是前两者可谓凤毛麟角。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师资基本状况是: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低下,难以胜任双语教学任务。

在现有高校双语师资匮乏的情况下,无疑应加大相应师资力量的培养。知识产权法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主要有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两种。①职后双语教育师资培训,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育的专门训练或短期再教育。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学教师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具备了外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经过强化外语和双语教育原理及技能、技巧的培训,借助现代多媒体外语教学技术的帮助,将能够逐渐用汉语和外语进行双语授课。职后培训的主渠道是教师进修院校的脱产培训,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出国进修。通过职后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校对知识产权双语教育师资的需求,但从长远看,职后培训无论在人数、质量还是效果上,都存在局限性,它只能成为知识产权法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辅助途径。主要的教育师资应由职前培养来担当。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指对就业之前的人员进行正规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和训练。笔者建议在开设的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招生的高校中,大量采用双语教学授课,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这一途径不失为当前培养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双语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它依托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教育为基础,不用单独开设本科专业,比较灵活,易于实施。

此外,培养双语师资,还可通过以研读双学位的方式和主辅修的方式。但因高校师资的高学历要求,此两种途径仅为权宜之计。

2学生英语能力

由于近年的高校扩招,直接导致了地方性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下降,笔者在13年来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对此深有体会。扩招前,法学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0%左右,上课时极易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扩招后,以2008级学生为例,通过四级的学生为60%左右,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我国的英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偏重读写训练,忽视听说练习,即使通过四级的学生大多也只能阅读英文文章,却不能用英语来进行相互交流。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知识产权双语教学课程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一项中,12%的学生认为上双语课的前提是通过六级,19%认为应通过四级,有44%的同学认为不仅要通过四级,还应通过相应的口语考试,否则双语教学无法开展。在其他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听说能力不足也是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坚持学习双语课程的主要原因。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数学双语教学,一开始有100多人左右报名学习,可仅有53名学生坚持下来并参加了考试。而清华大学开设的物理双语必修课中,听课的学生两周就从130人降至102人。②在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的前提下,是否有必要在各高校全面推广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另外,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知识产权双语教学尤为如此。

3课程设置

开设课程时间就词汇量而言,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听、说、读、写能力均较差,如果这时候实行双语教学,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较差。就专业知识而言,知识产权法属于专业课类型,不适宜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对知识产权法学双语课程的设置,最好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高校的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在大学三年级,相当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较小。

前期课程的设置为了配合知识产权双语教学的开展,在开展该课程教学之前,应设置一些前期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积累的原有普通英语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专业课和专业词汇教学。①结合学生的听力,口语现状,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增设针对发音、听力和口语开设特别选修课,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双语的课堂教学互动做好铺垫。②把《专业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准备课程纳入双语教学的整个流程,并提前开设。由于课堂教学十分有限,而知识产权法律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或是其词义与日常词义大相径庭,因此在课堂上有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专业词汇,这不仅导致双语课堂的信息量缩小,也有悖于双语教学的初衷。因此,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尤为重要。

教学大纲的修订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传统教学目的基础上,主要注重专业文献的教学与训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增强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因此,知识产权法双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应围绕这一目的作相应修订。

4教学方法

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现有的主要模式有:一是全外型。即所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学生作业和最终考核都用英语进行;二是混合型。这种双语教学模式,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而教师板书和学生作业以及最终考核用英语进行;三是半外型。即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板书亦是汉语,学生作业和最终考核仍用汉语进行,这种模式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较初级形式。

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有72%的学生选择了混合型教学。采用混合型授课方式,建议课堂教学时首先用中文对本节课的内容简要介绍,然后将本节课内容涉及的重要和常用专业词汇板书,最后开始正文的教学。教学语言尽量用英语,课堂答疑阶段,鼓励学生用英文提问,实在无法表达时,亦允许用中文进行表述,然后由教师或是别的同学用英文复述。在进行法学双语教学时,还有以下方法可以采纳:

采用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原版资料易于收集。目前,美国的判决资料在网络上被法律界人士广泛使用,上至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下至各州法院判决,都能从网上获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课前必须细心研读有关案例,上课时,老师对该案例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对该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和原则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素养,也推动学生驾驭法律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

采用调查表的方法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产权双语课程的适应程度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反馈交流。除了课后和学生聊天,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之外,发放不记名的“教学情况调查反馈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主要调查学生能听懂的比率和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据此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③

采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由于使用两种语言教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缩小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是解决双语教学时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任课教师设计制作全英语或兼有中英文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节省大量课堂板书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消化理解。尤其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时,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多媒体大信息量、大容量性也节约了案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观看影像式的教学手段毕竟不能代替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仅凭多媒体手段,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反馈,无法了解学生理解程度及实际需要。因此,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整体课堂组织教学中,难点疏通、提问、回答、答疑甚至讨论之类面对面师生间交流,仍是帮助学生理解、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多媒体手段只有结合这些传统性环节,课堂教与学才可能成功进行。④

开设网络课堂知识产权双语教学的开展,应充分利用校园网提供的电子平台,开设网络课堂,进行辅助教学。授课教师可以编写出双语课程的电子教案和专业词汇汇总,将其和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一些教辅材料放到互联网上。通过网站,学生可以下载相关内容,并能和教师进行网上答疑和交流,对双语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注:本论文为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教改课题《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成果,教改项目:2007Y-020。

注释:

①杜秀花。初探双语教育及其师资培养的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90-91.

②任长虹。高等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17-1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00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