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精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或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品析感悟课文内容,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爱国情怀。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下面这些词语,相信你能读正确,读出词的情义。
2.出示:悲 愤 悲愤欲绝 忧愤
不得不 彻夜 长眠
四处奔波
3.指名读。要求:正确 有感情
4.你能用这些词语大致说说文章的内容吗?
5.再读词语,体会情感。
(意图:这组词语,不但是文本内容高度浓缩,而且体现了文章的情感脉络。此环节既复习词语,又回顾文本,同时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走近肖邦,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一)探究激动原因。
1.默读第二段,谁能把这段话读成两个字?
(离别 送别等)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你能背一背吗?
3.汪伦借踏歌表达对李白不舍深情,高适以敬酒表达厚重的义。埃斯内尔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心中真情?默读第二段,思考。
(咏唱送别曲 言语叮嘱 赠送银杯)
4.感情朗读本段。(扣“特殊”“紧紧”“深情” 指点,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送别诗,联系旧知,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抓住“特殊”“紧紧”“深情”等词语诵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深情和期望。“泪水溢满眼眶”的原因水到渠成。一个情真意切的肖邦走进学生的心田。]
(二)扣“疾驰”,悟报国志。
1.上勾下连,悟“疾驰”内涵。
⑴泪水溢满眼眶的肖邦回首华沙城,不舍、留恋之情在同学们读中涌动, 既然肖邦如此留恋祖国,为什么不是依依不舍地离开,而是疾驰而去?“疾驰”似乎不合情理呀。
⑵仅仅如此吗?请大家默读课文三、四段。想一想,离别的18年是怎样的18年?
⑶他为什么而奔波、工作?肖邦真的没有时间概念了吗?
⑷这看似不合情理的“疾驰”还告诉我们什么?
(肖邦想尽快投入到为国家解放而斗争的新的战斗中去,一刻也不能耽搁等)
⑸那在“回首”和“疾驰”之间你现在感受到什么?
(肖邦对祖国和亲人的爱,为国而战的志向、决心。)
⑹好一腔爱国情,好一个报国志。读这句话!
[意图:此环节先将“疾驰”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再联系上下文,拓宽学生整体领悟语言文字内涵的背景,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触摸到词语内涵的质地。最后“回首”“疾驰”之间你感受到什么的追问,从整体上去把脉词语间内在的微言大义、言中之情,又为下文学生引导学生走进肖邦,感悟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做铺垫。一个胸怀报国之志的肖邦跃然纸上。]
三、走进肖邦,感悟爱国情怀。
1.一个彻夜工作的肖邦。
⑴走进肖邦的一夜。
出示: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①默读这句话,哪个词深深打动了你?为什么?
(彻夜)
②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③出示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回国失败的一段文字资料。生读谈感受。
出示:现在时晚上八点,肖邦在
时针指向夜里十点,肖邦在
铛铛,多么疲惫的钟声。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可肖邦还在
疲倦的时针指向凌晨三点,而我们的肖邦仍在
﹕
﹕
④创设对话情境:师:肖邦你不困吗?生(略)
师:肖邦你休息会呀!哪怕是一分一秒。生(略)
﹕
﹕
⑤感情朗读读这句话。
⑥这个夜是殚精竭力的夜,这个夜是废寝忘食的夜呀。18年呀,肖邦仅仅渡过一个这样的夜吗?(常常)让你真切的感受到什么?
⑦是呀,这也是肖邦内心深处的最强音-----播放《革命进行曲》
⑧感情朗读3-4自然段。
2.一个四处奔波的肖邦。
①出示:为了生计,为了祖国,他四处奔波。
②读句子,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出示:
清晨,当人民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此刻的肖邦
中午,当人们吃着特腾腾的饭菜时,这时的肖邦
晚上,当一家人享受灯光的温馨时,劳累一整天的肖邦却
③生说(略)
④师生对话:师:肖邦呀肖邦,请你停一下你匆忙的脚步好吗?生(略)
师:肖邦呀肖邦,能否驻足你行色匆匆的身影?生(略)
⑤18年呀,六千多个日子,肖邦度过了多少这样废寝忘食、殚精竭力的夜呀;18年呀,六千多个日子,肖邦度过多少这样四处奔波的日子,再细细读这些句子你分明感受到肖邦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呀?
⑥读第五第1-3句。
[评析:本环节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悟中想像,在想像中表达,并通过对话方式模拟情境,一个为祖国而殚精竭虑工作的肖邦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逐渐丰盈起来。]
3.一个要“长眠”于祖国的肖邦。
出示:弥留之际,肖邦仅仅握着姐姐路的维卡的手,喃喃的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⑴读这句话,那些词让你感动,为什么?
(紧紧 喃喃 长眠)
⑵紧紧握表达的是爱国情,喃喃地说表达的是爱国心,长眠更表达了回归故里的愿望。短短的一句话45个字,但肖邦爱国的心声响起三次,作者让你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
⑶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肖邦的心声。
四、回读前文,抒写升华。
1.肖邦离去了,带着亡国之恨,带着对祖国,对故乡深深的眷恋。18年呀,18年前分别的情境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
生读:1830年……《即使你远在他乡》;
师:18年呀,恩师的嘱托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
生读:埃斯内尔紧紧地握着肖邦的手说:“孩子……请收下吧。);
师:肖邦疾驰而去的情境永远会定格在你我的心中:
生读:肖邦在也忍不住了……疾驰而去。
2.此刻,你的内心肯定涌动许多感触,写下来吧。
3.生写后交流。(在《革命进行曲中》交流结束本节课教学)
[意图:本环节既巧妙地完成背诵任务,又使得课堂教学整体性强,同时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也为学生的抒写打开思维大门,做到言意兼得。]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过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 谈话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
2、 读课题,自由谈谈感受。
二、 自读课文:
1、 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 读后交流:
可能提出的问题:
1、 为什么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2、 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
3、 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反抗?
……
四、 再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
五、 采用多种形式读懂、读好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1、 第一自然段,相机理解“瓜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
2、 第二小节(重点指导)
(1) 指导阅读埃斯内儿的两句话,感受师生情深,爱国情浓。(采用评读、议读的方法)
(2) 最后一句,在朗读时指导学生从肖邦的动作、神情“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
3、 第3、4小节,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
4、 第5、6小节,抓重点句“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与祖国的地下。”激发学生理解肖邦对祖国的赤忱之爱。
六、 轻声自由再读全文,检查对问题的理解,交流。
老师相机评论,总结。
七、 默读,感悟。
八、 交流感悟。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3
教材依据: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1册)的第一单元第3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文15-17页的2至3小节。
设计思想: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知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同时,也蕴含多门学科的知识,其知识覆盖面之广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学习语文,就要使学生受到多方面地教育。在教学中通过巧妙地提问,引导学生入情入景,感受肖邦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肖邦对祖国得深深热爱,并能理解相关的词语。
3、自己深有感悟,明白爱国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去更好地理解“爱国”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关爱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那些爱国的故事?看谁讲得好。
那他们是用什么行动(怎么)来表达对祖国地热爱的?
可见爱国的方式有很多,那肖邦是怎样来热爱自己祖国的?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地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
把 我 的心脏带回 祖国
↓ ↓
肖邦 不得不离开 波兰
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让人难忘。
2、学生自由读文,讨论交流文中写了哪几个场景?
(1)、指名说,看谁的语言最简洁。
(2)、师生交流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3、练习朗读这三个场景,看谁读的最有感情并让学生进行点评(注重读时的表情和语气)
4、思考: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
5、朗读全段,进一步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
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老师的叮嘱,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早异国他乡,他做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解“悲愤欲绝”的意思
为什么“悲愤欲绝”?
从中你还可以体会到什么?
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
肖邦是怎样做的?
从肖邦行动中你体会到什么?
2、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3、交流。理解“彻夜”的意思。
4、指名读这一小节,同时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
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
5、小结:
肖邦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
四、指导背诵
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把 我 的心脏带回 祖国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 ↓
肖邦 不得不离开 波兰
教后反思:
从设计提问的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第四节时,学生竟深有感触地说:“战争带给人类的只是灾难和痛苦。”是意料之外,是以表明对课文的理解在原有基础上又升华了,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热爱祖国的方式有很多,但都需要付出,要始终如一,学得越多,做得也就越多。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4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十一册第3篇课文。课文讲述波兰被外国侵略者占领,音乐家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他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从编写者的意图来看,是为了表达钢琴诗人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
肖邦的爱国是不容质疑的。1836年,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家里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最初里平斯基表示同意,后来拒绝了,理由是他不久要去俄国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感。这个理由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斯基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无疑给沙皇一记响亮的耳光。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不少。我要质疑的是,课文为什么要扭曲历史的本来面目,非要给肖邦这个浪漫的钢琴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文章第一段写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肖邦离开波兰前的确时局震荡,但并非到了非得流亡国外的地步。他的出走,起决定因素的是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他出国去深造,通过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肖邦是个钢琴天才,大家希望他能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音乐成就。“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肖邦日记)”,但最后,肖邦还是选择了离开。因此,课文中“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之说,把他的离开完全归结于政治因素,是不恰当的。
第二段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课文为了强化肖邦的爱国情,先写老师和同学的送别,此时的肖邦只是“感动地点了点头”,后来老师送给他一杯泥土时,才“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而我所查阅到的资料却是这样的:“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课文把这两个场景的先后顺序故意颠倒,以此来突出表现肖邦的爱国情,不知这种“艺术加工”是否可以。
第三段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的确,去世前两年的肖邦的作品已不多见,他的高产期大概是在1838年至1847年,但他的创作激情更主要的是来自于爱情的归宿。1835年,肖邦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热恋。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一个音乐家”,遭到玛利亚父亲的拒绝。失恋后的肖邦,两年后结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奥罗尔·杜德旺夫人,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请看以下资料:“肖邦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其后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诺昂乔治。桑的别墅里度过的。这些年也是肖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1847年,他和乔治·桑的关系走向破裂,他的健康也逐渐变坏,这正是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后来提到的“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段中有这么一句话:“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但资料显示,“肖邦很快就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资料中还提到“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显然,课文这么写是为了美化肖邦,把肖邦打扮成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在呼唤教育人文的今天,教材的作用举重若轻。多年以前我们学习政治,我们义愤填膺地感受着西方国家人民的苦难,恨不得一步跨过去把他们全部解放到我们社会主义的天堂来。这种神圣的滑稽到了今天已无可置疑地成为一种感叹,一种无知的羞愧。我想,倘若我们顺着教材把课文中那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样的肖邦形象,根植于学生脑海的话,这与当年学习政治的情形何其相似。翻看六十年代的教材,你会读到众多诸如“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常常要用到分母是一百的分数。例如:先锋电机厂无产阶级革命派掌权后,坚决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今年第二季度的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八,六月份的总产值相当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二百;东方红纺织厂,今年上半年棉纱的总产量,完成了上半年生产计划的百分之二百零九点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农村中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光明生产队夏熟作物的总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九。像上面这些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的革命教材、政治教材,时代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事自然不能重演,但这种政治教材思想却总不能从人的脑海中完全剔除,于是,我们可爱的肖邦成了一个牺牲品,这样的教材之下,牺牲的又何止是一个肖邦呢?要知道,读者是千千万万的孩子啊。
人文的起码底线是真实。人文的重要内涵是把人当做人,既不把人当作鬼,也不把人当作神。肖邦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是一种中国式的神化,其间折射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典型,也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