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七年级美术教案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4512

【导言】此例“七年级美术教案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出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傲雪梅花这一题材。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选择了不同颜色的梅花图片和关山月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活动一”以感受为主,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来学习使用国画工具,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过程图片和勾花、点花的图示,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重点传授。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动二中安排学生参照范画的某个局部,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明示了学习过程中借鉴与临摹方法的运用,以掌握规律,为己所用。

教材中学生作业注意了不同的表现方法的选择,以供学生参考。

在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构思、用笔和水墨、色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资料库中有关画家、名词和诗词资料,扩展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

学习大空间一栏收集了齐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学习梅花画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画里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菊、兰、竹等题材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表现不同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包含中国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篇首选择梅花图片可以用于课题导入。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置尝试表现的学习活动,选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步骤图和勾花、点花的图示,介绍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处理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梅干、梅枝的画法图例,构图的处理也应结合图例分析。

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梅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及书法作品。学生准备的宣纸应稍大些,便于笔墨表现。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以欣赏感受自然界和艺术表现中的梅花为基础进行笔墨尝试,通过对传统笔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绘画技能进行创作表现。

首先可以选用有关梅花的诗歌、散文、图片和中国画作品设置情境导入。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长习性,感受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体会梅花顽强、倔强和向上挺拔的精神。“活动一”应着重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艺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如描绘形态、色彩、情感的词汇,有关生物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体会、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梅花给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尝试创造表现的欲望。

使用以书法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中的线抑扬顿挫,疏密穿插,结合墨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味。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书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结合作品欣赏和比较,分析中国画作品中书法用笔的力度与韵律。教师演示作画过程的直观教学,在本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尝试、体会笔墨和宣纸产生的特殊效果,对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设置笔墨表现的练习,可以表现精神、情态的词汇命题,尝试运用水墨材料、工具,进一步感受、理解中国画笔墨运用中表现的意味。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作品和中国画作品,以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对梅花的描写,编辑成册或制作小报。通过类似的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中寓意、精神表现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二”以学生作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的辅导下,借助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对工具材料的尝试,水墨变化的体会和对书法意味的线以及穿插、组合、疏密关系的理解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和有关诗歌、散文,构思表现某种情趣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在表现技法方面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想,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结合兰、竹、菊、荷等传统题材的国画作品,以及有关诗词、散文,指导学生进行交谈和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并鼓励他们进行绘画尝试。

关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展示、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导向,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重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本单元是中国传统绘画课,对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分析作品、示范时应对用笔用墨重点讲解,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的评价建议。

四、教学选择

建议按照学习活动设置两课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例如第一课时可以通过梅花题材的国画局部临摹,感受用笔用墨技法,第二课时尝试画一幅梅花,可以扩展到其他表现人格精神题材的创作。

学习水墨表现技法,除按照传统绘画程式进行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其他方法。如:根据命题进行点、线组合的水墨抽象表现;参照书法造型局部结构、笔法构成画面的水墨表现;体会音乐表现的情感,进行水墨表现等等。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用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和画对应讲解,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图片和文字或依据图片进行写作,编辑成册、制作贺卡等活动。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的画家作品可供学生比较欣赏,但作为学生临摹的范画难度偏高,而借鉴、临摹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范图时应考虑构图简洁,利于学生临摹的作品。梅干、梅枝的画法教材予以了提示,教师示范时要边画边讲解,也可以结合图示说明,用图示明确基本画法,例如梅干的画法有勾勒法、没骨法、勾皴结合法。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梅花为表现题材,考虑了梅花象征精神的因素,有意识说明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诗文、音乐来渲染气氛,可以利用咏梅诗句设置悬念,导入课题;请学生朗诵咏梅佳句,感受梅花的个性;唱影视金曲,诠释梅花的象征意义;欣赏经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例如以欣赏教学,梅花图片和国画作品的欣赏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间交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讨论,能提高讨论质量;运用演示法,及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作画步骤、表现技法有进一步认识。

4、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本课涉及大量的图片、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有很大优势,也可以准备作品挂图,画梅步骤图,梅花、梅干、梅枝画法图示,咏梅的书法作品等。

“书画同源”,中国画强调一个“写”字,用笔、结构和布局,都与书法艺术紧密关联。通过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对笔性的了解,可以准备书法作品的局部放大复印件,以供学生参考,体会用笔韵味。

5、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技法学习可以用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梅的结构、造型、笔墨、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讲解和技法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借鉴与临摹也十分必要,通过临摹掌握画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学画梅,可以先练习勾梅,以求对梅花的造型结构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勾线笔以中锋行笔来画,行笔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稳健。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间大小宜均匀些,不要大小过分悬殊,花瓣勾好后用浓墨勾花心和花托。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学生分析

就最常见的画种来说,漫画对于学生来说应该算是最熟悉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然,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虽然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及欣赏性,却并不如漫画吸引他们。但他们对漫画的了解普遍简单,对漫画的创作思路,表现方法,类别特点等都缺乏认知。因此本课将使学生更系统的了解漫画知识。

教材分析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不像其它画种以使用材料和工具来定名,它这个“漫”名,集中到一点,是指它的艺术形象。通过欣赏和学习创作漫画,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现象,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从而使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有更深层的了解与判断,以漫画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在学习漫画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联想力,表现力,可以使绘画水平不一的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漫画的创作中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漫画的基本常识,认识漫画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审美功能。体验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途径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简练的线条对事物进行夸张,提炼,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表现力的同时,利用漫画教育性、针对性很强的特点,让学生们用漫画对照自己的言行,去理解,去反思,使他们分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简练的线条将生活当中的事物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难点:怎样使学生通过联想将素材加工提炼,用漫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用具准备

漫画作品若干、简单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

大家能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公益广告,这个公益广告极其简单,利用英文字母(family)创意构思的,赋予字母于生命,并且至始至终都是由这几个字母在表演。大家可否还记得这个广告?

提问:这则公益广告是用什么样绘画形式创意构思的?(学生回答并板书:漫画)

2、教师提问:我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课桌上或多或少都有几本漫画书,大家为什么喜欢这类书呢?

学生回答:形象有趣,夸张,幽默,放松、讽刺、搞笑等等。

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绘画艺术,它介于绘画与文学之间,让人开心,令人发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它就像我们身边充满活力的伙伴,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笑声,富有情趣让我们在瞬间忘掉烦恼和忧愁。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欣赏感悟:展示(举例各类)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讨论课本图片和补充的漫画材料。让学生谈谈看漫画后的感想,体会并交流漫画的创作特点。

提问:漫画中的形象和事件从哪里来?

总结:漫画的题材来于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具有担道义、讽丑恶、弘正气、扬美善的社会功能,还具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

小结:通过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基本常识,明白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绘画。一般运用变形、夸张、比拟、象征、暗示等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三、合作互动交流分享

1、漫画特点:

有愉悦功能、表现方法多样性、构思夸张和造型夸张。

教师小结:夸张是漫画家手中的法宝,有些漫画夸张到荒诞的程度反倒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本钓鱼者)。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这种属性则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达的。

2、探究学习(漫画分类):漫画的产生形式多样,你能将这些漫画分分类吗?(学生举手上台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来分(展示漫画作品)

解析:

1)、幽默漫画:是一种含笑的劝说,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摒弃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的现象。

2)、讽刺漫画: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间接肯定,创造了高于现实的艺术美。可以讽刺大到国际问题,小到生活琐事。

3)、肖像漫画:用夸张手法,描绘人物形象(示范人物各种表情)

教师提问:姚明和潘长江这两幅漫画夸张了什么?

学生回答:夸张人物的特征。

教师总结:肖像漫画在强调抓住人物特征的同时,还要将这些特征夸大。就是要“合理夸大”这些特征,而不能“无理扭曲”。

(设计意图):用举例的方式介绍漫画种类,表现手法等,补充完善学生观点,扩宽思路,激发创作欲。

3、从篇幅分类(展示漫画作品)

1)、独幅漫画

2)、连环漫画(多格)

3)、长篇连环漫画

回想曾经看过哪些动漫作品?

教师给出漫画作品(动画展示),《熊出没》、《三毛流浪记》《名侦探柯南》请同学辨别

其种类,并讨论漫画的作用。

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总结漫画的作用:

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形象,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现象反映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可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4、绘制方法:

方法多样,黑白单色、水粉、彩铅、色粉、白描、电脑绘画等。

5、教师示范

教师当堂画一副漫画请同学根据老师的绘制过程总结一下漫画的技法步骤。让学生用可以掌握的简练的线条表现方法来完成。

四、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1、学生创作(张开想象翅膀,完善创作构思)(分层教学)

1)、命题创作: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的漫画肖像。

2)、创意小练笔:瓜果蔬菜大变脸

3)、表现创新: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用漫画的形式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现手法技法不限。

提示:可适当补充些对话文字,创作的难度可适当降低

作业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师生共欣赏评价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激情。

学生根据已学技能进行漫画创作练习。要求用简单的线条展现自己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评价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

展示学生作业,同学互评,既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起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作用。教师以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评价和激励学生,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通过本节课共同的努力,我们对漫画有了更全新、更全面的认识。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学以致用,用漫画幽默、风趣、诙谐、搞笑的艺术语言生动的记录下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六、板书设计

《漫画》

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风趣搞笑

漫画的分类:幽默漫画、讽刺漫画、肖像漫画

从篇幅分类:独幅连环长篇连环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1、教学目标: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表达物象,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

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③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4、教学用具:

①范例与相关图片。

②学生用具:纸、笔。

5、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欣赏:看flash线条先生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组成什么图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外宾旅游遇到困难,语言不通怎样去帮助他呢?(画一杯牛奶,一块面包)

导出课题:(定义)手绘线条图像:是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阿拉文库,他可以把表达不清楚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

组织引导观察思考创设情境

师生探讨

创新理解领悟

师生共同感受:

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玉米生长过程图项目开发示意图明确表明观点插图 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外的“第三语言”。

引导学生认识功能意义激发兴趣

师生探讨创新

我来画大家猜游戏接力赛:

任选一个图形展开联想,通过联想感受体验表达的乐趣。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具有丰富美感的艺术性,在没有文字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和交流今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由简单的图形展开联想及与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动手动脑,表达体验

表达: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用手绘线条图像大胆果断地表达,发挥想象力,运用丰富的手法进行表达。

1、画一张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告诉大家你喜欢的服装款式。

3、展示你的房间布局。

4、失眠了,你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来吗?

指导启发深入观察

展示评价图片展示:明确手绘线条图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图片参见课本8—9页。

共同赏析,交流感受。

注重自评和互评找到闪光点

小结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和在各种场合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把难以用语言表达和表达不清楚的内容,清楚地表达给对方。

七年级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

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水粉颜料等工具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1、同学们,在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看到的景物大自然都赋予了其各自的颜色。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等等,那么,向日葵是什么颜色的呢?(生答)揭示课题:《向日葵》

2、欣赏各种在生活中的向日葵图片

提问:

①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是怎么样的?

②它本身代表了什么样的精神?(生答)小结: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生长,生机勃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正因为向日葵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它成为许多画家绘画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画家——凡高。

(简单介绍生平事迹)

2、欣赏凡高的《向日葵》。

提问:感受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谈感受)

师提示:可从色彩上和笔触上进行分析

讲解的过程中可根据生的回答可适当的色彩的有关知识,如对比色、邻近色、色调等。

总结: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发现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手段。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感受色调

欣赏两幅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让生思考在同一幅画,画面色调不同,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

(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

2、感受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

(出示黄色在不同颜色的衬托下的图片)

(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

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3、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对喜怒哀乐的理解与感受。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感受不同的笔触)。

1、出示不同笔触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师评价。

2、出示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再次感受笔触带来的情感体验。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小活动: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与感受。

①风和日丽

②狂风暴雨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学生自评和互评,从中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展示中,学校、老师、学生对我的的配合和帮助,让我真的很是感动。课后经过专家、领导和其他老师的点评,心中感触颇多,最关键的是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高效?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美术课的快乐?我想这些都是值〈WWW.〉得我好好思考的。在此先简单谈谈本次教学展示课后的几点感悟。

一、导入中的遗憾

通过对向日葵图片的欣赏为导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便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感受用不同方式表现同一题材的作品的区别。引导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切入至了教学重点。与其他两位老师相比较,我觉得本课导入显得比较简单与平实,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强,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下一次试教时,我想是否可考虑直接从作品对比分析设计导入?或者找更贴近学生的关注点入手?也许这样效果会更好,希望下次这个遗憾不要再重演。于我而言,高效而有创新的导入,是一个挑战,我想我会积极努力去应战。

二、目标达成上的遗憾

色彩与情感的联系,笔触与情感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我要达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然后具体分析讲解梵高《向日葵》从色彩、笔触上的变化传达出的色彩与情感的联系,最后又通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如此设计的本意是想从学生的看、听、品入手,通过讲解、感知、探究、对比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认识美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预设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个难点讲的比较少,未能分析透彻,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对学情的不了解,加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引导还欠缺方法,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同学们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三、生成上的遗憾

我知道,真实的课堂教学是靠课堂的“生成”来诠释的,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行进”过程中,教师难以预计和预料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事情,对学生的“反应”也难以预测。有效利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这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就本节课而言,自我感觉总体教学环节较为清晰,特别是在讲色彩与笔触之间的衔接时,我觉得用音乐的节奏诠释色彩中的节奏,这一点较为满意,学生接受也不错。但整体感知部分有放不开的现象。比如,对学生的提问方式上不够多样化,小组的合作等方式也难以体现新课程所要求的。,有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有些地方还好,但教学设计上不够倾向于某个知识点,有点讲得太散,尤其是色彩方面总觉得有些泛泛而谈,结果导致许多学生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我自己讲得太多,不仅掩盖了检验学生知识获取情况的机会,更糟糕的是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生成的东西太少,因为学生的想法肯定和我的想法有一定的冲突,这正体现他们的个性特点,是我们不能磨灭的东西。在这方面没能突破,也是本课最大的遗憾。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多创设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教学情景,备课时细细斟酌,做到少讲多练,有主有次,将知识点真正讲透,并能由点到面有所拓展。我想,每一节课堂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能抓住他,发展他,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精彩。

四、作业设计上的遗憾

美术作业在美术学习中担任着特殊的角色,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交汇,它是检验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次在作业的设计上我采用书本上的建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在统一的向日葵白描稿上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作业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和其他两位老师相比,就显得沉稳有余创新不足,过于偏重传统形式又过于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忽视了作业形式的创新与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性。我觉得精彩的美术课堂,应该有更精彩的作业形式来配合它,单一枯燥、机械重复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所以今后在作业的设计上我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多下功夫,通过富有色彩,充满情趣又关注差异的作业,让学生能真正主动又兴趣盎然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这次的教学展示让我学到了学到,看到了许多,更明白了自己许多的不足。记得叶澜教授曾对“好课”提出了“五个实”的标准:

(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我想有“问题”的课并非都不是“好课”,它也是留有“遗憾”的课,一堂平时的美术课,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暴露,如果我们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研讨并反思改进,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实现有效、高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90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