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浮力》教案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年级科学《浮力》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浮力》1
第十二章 浮 力 第一节 (1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和的方向。
2.理解产生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二)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三)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这些都是有关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
板书:"第十二章 浮 力
一、浮 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从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作用吗?
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以及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
教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力分析图,弹簧秤的读数(F)=重力(G)-(F浮)总结、板书:
1.什么是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
(3)=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秤读数。F浮 =G - F。"
2.产生的原因
(1)提问: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以上讲解可结合下图进行。 (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 启发学生回合,教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 板书2.产生的原因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即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可启发学生举例答出。
3.物体的浮沉
提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为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学观察物体在水中运动情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仔细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学生讨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关系如何?说明力的方向。
教师结合实验,边讲边画出浸没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观察实验: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动。教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板书:
3. 物体的浮沉
(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悬浮:F浮=G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教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3)完成课本图12-3中的填空题。 三、布置作业 :
1. 完成本节课文练习1~5题。
2.思考题: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返回页首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2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水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是怎样产生的?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石块在空气中重( 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N)
石块受到水的( N)
小桶和被石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小桶中的水重( N)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跟它排开的水重量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 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研究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跟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木块重( N)
木块漂浮在水面受到的( N)
小桶和木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木块排开的水重( N)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几个实验小组分别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教师总结得出:漂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说明:实验表明,木块漂浮在其他液体表面上时,它受到的也等于木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教师总结以上实验结论,并指出这是由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说明: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大小的数学表达式,即:F浮 =G排液 =ρ液·g·V排。
介绍各物理量及单位:并板书:"F浮 =G排液 =ρ液·g·V排"
指出: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强调物体全浸(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等于物体的体积;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小于物体的体积。
例1:如图所示(教师板图),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大?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由于F浮 =G排液 =ρ液·g·V排 , A、B浸入同一容器中的液体,ρ液相同,但VB排>VA排,所以FB浮 >FA浮,B受到的大。
例2:本节课文中的例题。
教师板演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
(1)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理量。
(2)确定使用的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在相同的物理量符号右下角写清角标,以示区分。
(3)解题过程要规范。
5.教师讲述: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体积是1米3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等于这个气球排开的空气受到的重力。
板书:"2.阿基米德定律也适用于气体。
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 三、小结本节重点知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计算大小的公式。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文后的练习1~5各题。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一)教学要求 1.知道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和解答有关的简单问题。(二)教具: 弹簧秤、玻璃水槽、水、细线、石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木块、橡皮泥、烧杯。(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学生笔答课本章后的"学到了什么"问题1和2。然后由一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评。
2. 270克的铝块体积多大?浸没在水中受到的多大?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演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在黑板上的计算进行讲评。二、进行新课
1.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①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提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是否相等?
学生回答并说出分析结果和道理。
教师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先称出铁块重(由学生读值)。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由学生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的大小。比较两次的大小,得出: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可得出同样的结果。
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无论物体位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由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改变。因此,这个物体无论处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它受到的都是相等的。
②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相同,它们受到的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取一块橡皮泥,将它捏成立方体,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称出橡皮泥重。将它浸没在水中,读取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以上读值和计算由学生完成)将橡皮泥捏成球形,按上述实验步骤,求出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
总结:比较两次实验测得的大小,得出: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③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提问: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的大?
演示: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测出它们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比较它们受到的大小。
总结: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
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定律解释上述实验结论。教师总结,并结合复习提问2的分析指出,有的同学认为"较轻的物体受的一定大"的看法是错误的。
④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无关。
提问: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后放手,铁球下沉,木块上浮,哪个受的大?
学生讨论,教师用阿基米德定律分析它们受到的一样大。总结出: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无关。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析,教师总结并板书:"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与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2.例题:(出示小黑板)
①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体积相同,浸在水中静止不动。哪个球受到的大?为什么?哪个球较重?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解:甲球受到的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是部分浸没在水中,故甲球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球排开水的体积。因此,甲球排开的水重大于乙球所排开的水重。所以,甲球受到水的较大。板书:"F甲浮>F乙浮"
浸在水中的甲、乙两球,甲球较重。分析并板书:"甲球悬浮于水中,G甲=F甲浮
乙球漂浮于水面,G乙 =F乙浮
因为:F甲浮 > F乙浮
所以:G甲 > G乙"
小结:解答问题要学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对于漂浮和悬浮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题:有一个空心铝球,重牛,体积是分米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是多大?放平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它静止时受到的是多大?
要求全体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演算,由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针对演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要求学生答出:
由于铝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 =V球 =分米3 =×10-3米3。
F浮 =G排液 =ρ液·g·V排=×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3米3 =5牛
因为:F浮 > G球,所以铝球上浮。
铝球在水中上浮,一直到露出水面,当F浮 =G球 =牛时,铝球静止在水面上。此时铝球受到的大小等于铝球的重。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铝球是研究对象。判断上浮还是下沉以及最后的状态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应用公式计算求解。
3.总结计算大小的四种方法:
应用弹簧秤进行测量:F浮 = G - F。G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F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根据产生的原因,求规则固体受到的。F浮 =F向上 - F向下。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液 =ρ液·g·V排。此式可计算浸在液体中任意物体受到的大小。
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浮 =G物,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物体受到的。三、布置作业 :本章课文后的习题6、7、9。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五年级科学《浮力》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浮力》2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差异网○(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浮力教学反思3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
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创造思维习惯,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知识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结合信息化教学,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本节课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概念,进而展开计算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浮力的特点,继而给浮力下定义,这样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思想。
学生展示的课堂,同时也是多元评价的课堂,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小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浮力教学反思4
1、经过教学的实施后,对这节课的教学,本人有很大的感触和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构建正确的概念需要充裕的时间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能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观察相一致的理解。例如,在他们没有做实验之前,很多同学认为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之后,以后就算大部分的人认为沉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但是他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3、科学教育,促进思维发展。
科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目标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不能凭空产生,学生不能在抽象中推理,他必须对某个实验进行推理、归纳,因此,科学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课堂学习情境,提供大量的推理材料或问题让学生在解决感兴趣的问题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其次,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学生对水的浮力有所了解,但要想出体验浮力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帮助大家体验水的浮力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想到用手压乒乓球(或泡沫物体),体验手上的感觉,从而体验水的浮力。
《浮力》5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学准备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教学过程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研究的问题:实验方法:所需器材:实验结果: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
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水中的重力
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小石块
中石块
大石块
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水中的重力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