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高校教师资格说课教案【参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2587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校教师资格说课教案【参考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师资格证说课教案【第一篇】

一、《雨巷》和《再别康桥》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应试者XXX,我说课的题目是两首诗歌《雨巷》和《再别康桥》,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说

1、教材

①《雨巷》选自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一单元,本课在教材中的第二课。课文通过写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抒发了作者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丝微茫的希望。

②《再别康桥》选自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第2篇课文《中国现代诗 三首》的第一首诗歌。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2、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新诗的特点、朦胧诗的一些表现形式。

②.要学生了解作者复杂、朦胧的感情变化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③.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诗歌是如何透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实生活。

3、教学方法 教师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时我将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教学过程

①首先对上节课现代诗歌知识的复习回顾,导入新课。通过名家朗诵来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②领读诗歌开始讲授新课

③课堂小结:总结诗歌意象的表现手法 ④巩固练习:分析闻一多的诗歌《红烛》

⑤作业设置:解析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意象

5、教学效果

从课堂表现来看,同学们都十分积极踊跃,看来都明白了现代诗歌意象运用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意象表现意境的重要作用,相信这节课会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二、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应试者XXX,我说课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说

1、教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字词的掌握:婆娑(suō)噩(è)梦

嬉(xī)笑 撰(zhuàn)写雏(chú)菊

窒(zhì)息 剥(bō)夺 剥(baō)皮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③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教学。

4、教学过程

①向同学们讲述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简介并展示相关历史图片由此导入

②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解决陌生字词的读音 ③分析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主旨 ④引导学生进行对二战人类罪恶行径的思考

5、教学效果

从课堂氛围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人类历史上罪恶行为的态度是一致否认的,大家找到了对待这些行为的态度,亦是找到了对抗残暴和压迫的方法,因此这节课是成功的。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三、故都的秋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应试者XXX,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说

1、教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篇。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②、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③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3、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诵读法。散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内涵;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体味作者的情感。

②、研讨法。对于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和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4、教学过程 ①介绍作者郁达夫

②简述写作背景、分析文章结构内容

③通过比较阅读刘禹锡《秋词》,体会本文秋的特点 ④小结

5、教学效果

根据课堂表现布置作业来检验本课时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四、赤壁赋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应试者XXX,我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说

1、教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人教版),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④教学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⑤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3教学方法

①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②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③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④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4、教学过程

①导入课文:介绍作者苏轼

②疏通文句,通读全文,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③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④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并介绍下一节学案的侧重点。⑤布置作业

5、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其对文章把握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课后作业来检测评估结果。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五、动物游戏之迷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应试者XXX,我说课的题目是《动物游戏之迷》,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来说

1、教材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的1篇科普说明文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人类文明的尺度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志,激发想象,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在科学海洋中遨游本文思路清晰,内容生动,揭开了动物日常游戏行为的神秘面纱,摆出研究者的种种结论,既让我们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让我们明白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科普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概括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辨析各种假说的区别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难点、重点: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难点是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3、教学方法

①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②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4、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由快乐的童年游戏导入新课

②整体感知、学生速读,简要概括每一段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③合作探究: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科学、准确、简明(结合句子分析)、战斗游戏时,他们亲密的厮打、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④拓展延伸:生命在于运动—奥林匹克:积极向上,和谐发展

5、教学效果

根据课堂对话来评估,并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待本课时教学效果优劣。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或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教案【第二篇】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教案:《山中访友》

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

我是应聘小学语文的01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以及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篇课文。

这是1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词优美,感情充沛,同时,这是本单元的第1篇课文,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本单元另外几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我设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

1、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课后“邀”、“附”等8个生字,能认会写,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个生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阅读热情,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想象等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反复品读课文,品味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说学情

分析完教材,我将进一步分析学生情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但是对于准确体会一些词句的韵味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六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学习动机相对成熟、学习目的相对明确,而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因此,对课文传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能难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尤其不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本课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同时辅以感情诵读法、创设情景法、联想想象法等教学方法,此外,我还将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使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说学法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基于对学情和教法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读悟能力,因此,我将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则,主要选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的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说完教法和学法,接下来我将这样展开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说课的核心内容。

(一)品读唐诗,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已学唐代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品读诗歌内容,思考本诗中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做一件什么事。这首诗描写的正是诗人前去山林探访自己的一位隐居其中的朋友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山中访友》是否也就是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去看个究竟。

(一)新授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后,首先,我将带领学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疏通字词

要求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描写的是作者早晨出发去山林拜访“朋友”,在山上度过愉快的一天,黄昏归来的事情。板书:早晨 黄昏很明显,作者主要写了自己在山上的经历,那么我们要将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让学生依次找出作者在山中所拜访的“朋友”板书:古桥、树林、山中的一切(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

在学生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课文相应内容,这样便于同时纠正字音,理解生词意思。主要的有诸如: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波光明灭等。板书

2、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在学生找出作者所访朋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将这些大自然的事物称之为“朋友”,即思考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且进一步画出作者描写“朋友”的语句,初步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3、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刚刚找出的作者描写“朋友”的语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中的关键字词,如“凝望、知己、智慧”等充满作者感情的一系列词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事物的深情厚谊,是在用强烈的感情为我们描绘一幅大自然的魅力图画,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点明课文热爱大自然的主旨。

4、想象意境,陶冶情操

在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有所领悟的基础上,我将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由我为学生用深情舒缓的语调朗诵课文,让学生尽情想象与联想作者所描写的山中美景,进入作者所创设的美妙的大自然的世界中,体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感觉。学生想象完毕,我将与学生讨论感受,引导其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讨论作者是如何做到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这种独特感受传达到我们身上的。进而让学生思考传达自己感受的方式方法。引入下一步的教学步骤。

5、探究语言,领会手法

请学生先画出自己觉得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并讨论喜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出现较多的几种写作手法,即想象与联想,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进一步加深对这几种写作手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在新授过程结束之后,我将给学生布置练习帮助巩固拓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自然,将自己对大自然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描绘成有生命的人,让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让她们也成为我们的朋友。我将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汇报自己的类似感受。

(四)小结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上打算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的小结形式,即由学生自己分组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再安排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小组间互评以及互相补充遗漏之处,我将在最后给予整体评价。

(五)布置作业

加强言语实践是语文课改的两大方向之一,同时基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将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一处自然景色或一个自然事物,比如云、河、江、草坪、森林等,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几种主要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来写或者几种任意组合均可,写成100字左右的一个片段。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同时也能练习几种写作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

六、说板书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把握本节课的内容,突破难点,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山中访友

高校教师资格证说课稿【第三篇】

高校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叫XX,来自于X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绪论的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大学生迈进大学的校门,意味着告别了紧张的中学时代。人生历程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将跨入新的阶段。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觉得自己经过多年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现在目标达到,就可以彻底放松了的错误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较好的完成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完美转变,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时:3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涉及到“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四个方面。

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大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充分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和对如何养成优良学风的理解。

(2)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理解并掌握提高独立成活的能力;

2、初步培养新的学习理念;

3、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提高独立成活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易惯性思维在大学里只要把学习搞好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努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论断。

(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也是本节的重点。确定为重点的依据是: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大学阶段的学习和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刚进大学的新生而言,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是摆在每一名新生面前的首要问题。要正确引导学生认知大学教育是“开放式”教育而不是高中的“填鸭式”教育,只学好课本知识远远不够的,要尽快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二、教学方法:

根据大一新生的学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体、案例讨论、和播放视频等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多媒体电化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运用图片等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主要是学生活动和优良学风方面的图片),积极引导学生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

(2)案例讨论:利用学生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对个别优秀大学生事例的讲解,积极引导学生处理好提高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4)播放视频:播放一个由东华理工大学学生拍摄的讲述大学生活的视频短片《一英里》片段,带领同学们积极发表观后感,和讨论一名大学生从依赖到独立之间距离有多远?让同学们树立树立自信自律、自尊自爱和自立自强的信念。

三、教学对象:

现在的大一新生大多是90后,他们有着个性张扬,喜欢独立思考,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关注自身,追求趋向于实际,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关注时事和难事等特点,他们是从小接触着电脑长大的一代,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现代科学技术运用能力,电脑水平较高,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同学们的需求,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的讨论,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注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对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所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的课件;所需播放的视频。

五、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3分钟)

多媒体图片展示:有关高考和大学的照片展示

启发式提问: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大学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如何度过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课题: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适应人生新阶段)

2、讲授新课(35分钟)①活动一:(7分钟)

同学们对进入大学以后所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查

启发式提问:同学们所调查的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都有哪些?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回答、讨论、总结发言出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显著变化的三个方面。②活动二:(8分钟)

多媒体展示新浪网《大一新生入学时带够四年卫生纸,被称“齐全哥”》这一新闻

启发式提问:如何看待该生的行为?对于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学生根据新闻情况进行回答、讨论、总结发言出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③活动三:(12分钟)播放一个由东华理工大学学生拍摄的讲述大学生活的视频短片《一英里》片段

启发式提问:片中涉及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可取么?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如何搞好学习?

学生根据视频短片中的内容回答、讨论、总结发言出树立新的学习理念。顺便引出下一个话题—培养优良学风。④多媒体展示:(8分钟)名人名言: 勤奋: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也曾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份才。”

严谨:爱因斯坦说:“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求实:英国的卡莱尔说:“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要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创新:我国教育家陶行之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通过幻灯片放映名人名言引出培养优良学分的四个方面。

3、课堂小结:(2分钟)通过对优秀人物的分析,重点讲述提高个人能力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回顾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树立学习理念的方法。

4、目标检测与矫正:(3分钟)

启发式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谈谈你该如何应对大学生活? 学生踊跃发言,畅想自己的大学美好生活。

通过教学练习,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学生的发言并纠正学生的误解。

5、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如何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

6、教学反思:

①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②课堂上的活动会占用较多时间,在授课时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

7、板书: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知大学生活特点

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说课【第四篇】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xxx本科2006年毕业于xxx专业,研究生2011年同样毕业于xxxx专业,2012年开始在xxxx任教。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药物化学》第九章化学治疗药第一节内容,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授课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重要性

我们用的教材是尤启冬主编的《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08月第七版。我讲的是第九章化学治疗药物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本课设计一个课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广谱的化学治疗抗菌药物,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头孢菌素的抗菌药物。第三代喹诺酮抗菌药疗效可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媲美。。这类药物的研究已成为抗感染药物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喹诺酮类药物也是整本教材重点讲解之一。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及要求

1.熟悉喹诺酮类抗菌药发展和结构类型。

2.掌握代表药物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3.掌握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4.掌握盐酸环丙沙星化学合成方法。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喹诺酮类典型药物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难点在于典型药物体内代谢以及环丙沙星化学合成方法。这是教材分析的一些内容,接下来了解一下授课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学生情况

授课对象是全日制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大三学生,有一定的临床药理学基础和化学基础,这对结构、活性、理化性质等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但是这两方面的学习又存在不深入的缺点,对化学合成(机制)方面的教学比较困难。三、教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讲授法为主,提问法、实物模型演示等方法为辅。多媒体讲授法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对教材分析,对教学重点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采用多媒体演示与提问法并重的教学法,通过提问让学生查找分析结构母核与典型药物的结构差别,典型药物与典型药物之间的结构差别,查找抗菌活性的差别从而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同时可以利用模型让学生熟悉药物立体结构的空间概念。

对教学的难点,选择信息延伸,演示化学合成的机理、化学结构和合成路线,增加的授课的信息量,对比研究其他药物的合成路线及优缺点。四、学法

对于本节的学习,指导学生采取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的分析对比法,以结构母核为基础结构,对比与典型药物结构不同的官能团,对比典型药物与典型药物之间不同的光能团,对比理化性质和抗菌活性的差异。在对比中学习中掌握每一个基团的与活性的关系,从而也掌握了应用到临床的药物。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一个课时进行说课。在教学教程中我设计五大环节(45分钟)1).导入:首先讲解本章化学治疗药物与抗生素的关系,再有第一喹诺酮药物诞生的偶然性导入,揭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发展和进展引发注意、激发兴趣进入课题。2分钟

2)展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前展示,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

3).精讲与分析

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包括三代喹诺酮药物的代表药品、抗菌谱、结构特点和临床应用。(5分钟)

第一代:主要代表药物:萘啶酸和吡咯酸(Priomidic Acid)等。第二代代表药物:西诺沙星(Cinoxacin)、吡哌酸(Pipemidic Acid)等。第三代药物:代表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第四代药物: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

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图片讲解抑菌机制(8分钟)

喹诺酮类药物是DNA回旋酶(gyrase)和拓扑异构酶Ⅳ(Topoisomerase Ⅳ)的抑制剂。

3、构效关系:以喹诺酮药物的母核为基础,讲解结构与活性、与生物代谢的关系(10分钟)

 1位和8位之间可成环,形成的S构型的异构体抗菌活性强。 3位的羧基和4位的氧为必要基团。 5位被氨基取代可使活性增加2-16倍。 6位引入F原子有协同作用。 7位侧链的引入可扩大活性和抗菌谱。对抗菌活性及抗菌谱贡献的大小以哌嗪基最好。

4、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代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代谢。熟悉环丙沙星的合成路线。(15分钟)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OFCOOHHNNNCH2CH

3由于分子中引入6位氟原子和7位哌嗪基团,使得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比庆大霉素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还强。

Norfloxacin的问世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重要进展,并且对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氢吡啶酮部分是药效的基本结构,氟原子及哌嗪基为不可少的取代基。构效关系见图9-2。开发出的常用药物见表9-2。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OFCOOHHNNN

Ciprofloxacin分子中1位位环丙基取代,虽然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但对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为~2μg/ml,这显然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及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本教学内容逐步展开,以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4)、总结小结,强调学习本节课构效关系及其结构的特点这一重点和难点,通报现阶段关于喹诺酮药物研究进展,提出其优势及发展趋势,引起学生兴趣,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概述性知识(2分钟)

5)、习题,强化本节知识(3分钟)六、教学反思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授课方式,对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补漏。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评委指正,谢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825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