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教案范例(实用3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三级跳远教案范例(实用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级跳远教案1
一、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技能的能力”“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中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指学生。
二、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不但空洞而且无法评价。一位体育教师在教案中这样表述:“初步掌握本套舞蹈中的基本步伐”,什么是初步?教师怎么去定位初步这个标准?到底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才能达成目标也很不明确。
体育教学的目标按领域目标可以分成五个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其中,“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目标,在目标表述时可以明确指出结果,从结果中表现目标的达成与否。以“基本掌握排球正面扣球动作”为例,行为动词是学会,在前面加了“基本”来修饰“学会”表现为不可操作性。那么,是不是行为动词前就可以不加任何修饰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在低网的情况下”学会“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明确提出动作的环境或者器材因素,而比“基本、初步”来修饰就更具体明确。
三、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前滚翻”“通过本节课的学练,知道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一分钟内,投进三个球”“以多种单双脚的跳跃动作为载体,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等。
四、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至少能运用三种投篮方法”“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完鱼跃前滚翻动作后,完成5次动作时,至少有3次以上能做出明显的腾空动作”“在急行跳远时,要求学生达到3米以上”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五、体育教学目标表述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1.知道“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最常用的跑动中的投篮技术,并能积极参与学习,知道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部分同学能高质量完成“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并有较高的投篮命中率;
3.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积极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帮助同学进行学习。
案例二:
1.知道并能说出三级跳远动作结构名称,了解羽毛球正手发球的动作要点;
%以上的学生能按正确的动作结构完成三级跳远;90%的学生能做出正手发球动作,并能完成对打练习;
3.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练习,同学间相互合作,努力达标;
4.单级动作跳:(8次×3组)×2;组合动作跳:3组;短程助跑三级跳4~6次。
以上两个案例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就充分考虑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个要素,目标的表述就比较清楚、准确、可测量。供广大体育教师借鉴。
总之,教学目标的表述是严谨的,需要规范,在运用时必须考虑以上四个要素,不可凭主观地、想当然地随意一写了之,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象等因素相结合,才能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级跳远教案2
关键词小学体育;低年级;情境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思想品德教师的关注和青睐。作为紧张学习的一种调节,情境教学将体育课打造成生动有趣的乐园。然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领会情境教W的精神实质,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经验,致使情境教学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二年级《跳跃》教学一课,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开展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同行参考。
一、案例介绍――情境预设
1.学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青蛙跳”的动作要领,收腹提膝伸小腿,一摆二蹲三起跳,双脚连续向前跳,平稳落地跳得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和力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教学设计
以青蛙过河跳荷叶游戏带领学生练习“双脚跳”,掌握“跳跃”的动作要领,在合作、创新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与弹跳能力。
二、片段呈现――活动情境
1.情境导入,愉悦热身
教师站在课前事先画好的2个同心圆的圆心位置,学生统一站在外,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青蛙”这一主角。并让学生想一想小青蛙是怎样叫的,是怎样跳的。同学们纷纷积极的模仿起来。这时,我追问道:“如果小青蛙遇到了危险,它会怎么样呢?”“它会跳着跳跑!”“对呀!小青蛙只有跳的又高又远才能及时躲避危险啊。小朋友们,带上你们的青蛙头饰,赶紧地跳到安全的圆内吧!”随着老师的一声口令,同学们纷纷从圆外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随着学生反复的练习,教师适时导入歌谣: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又轻巧。
2.掌握技能,育心强体
来到事先准备好的篮球场地,我以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拉开练习的帷幕: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调皮的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耍了。但是小河很宽,身材娇小的小青蛙该如何过河呢?这时,我指着绿色的体操垫,继续说道:原来河面上有很多绿色的荷叶,聪明的小青蛙只要借助一层又一层的荷叶,就能轻松跳到河对岸去。这时,由教师示范小青蛙过河,并提醒学生注意:跳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双脚同时起跳,和小青蛙一样轻轻落地,才是正确姿势。话音未落,就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迫不及待地抢着跳了起来,虽然跳的很好,但是因为跳的太急,还是不小心掉下“河”,教师为了不打乱正常的上课秩序而未加制止和指导。随后,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快,不能掉到“河”里。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如果不充分起跳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要领。教师在课堂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对于技能掌握熟练的个别优秀学生,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示范,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领悟能力。集体练习。
三、案例分析――情境反思
1.案例的成功之处
其一,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运用游戏情景的形式,在创设好的场地情境中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玩,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我表现,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其二,情境教学中,思路清晰,教学步骤明朗,通过“看、说、试、练”等方法,成功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三,就地取材,利用场地创设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练习并参与活动,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案例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在“青蛙过河”的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过于胆小、害羞而没有放开来跳,这时,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我没能及时给予其鼓励和重点指导。而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如果能给这部分学生以信心和鼓励,相信他们能做在课堂做的更好。另一方面,有个别男生调皮捣蛋,平时就爱蹦爱跳,所以在课上特别兴奋,想要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节奏和一贯的偏见,忽略了这部分同学生的强项,对他们的表现既没有肯定也未表扬,反而致使他们热情下降,开始影响其它同学的正常练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其正面的评价,相信更能激发他们展示、创新的热情,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一名优秀的教师,贵在具有自己别具匠心的教学见地和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多年来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而努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通过情境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使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在反思中不断前行,真正促进学生良好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参考文献
级跳远教案3
发展性学习评价可以界定为以学生动态发展的进程为对象的学习评价,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改善。具体说,要求每位教师以学生为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学生发展现状和潜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与价值判断,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教学评价活动。下面就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策略阐述如下。
一 注重差异,因势利导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首先,从生源看,有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五年制的学生外,还有以高中毕业生为起点的三年制高职生。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年龄结构等存在极大差异。其次,教师体育教学观念陈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都是由原先的中专、电大或技术学校升级或合并而来。尽管在升级后,办学层次上来了,但体育教师队伍中缺乏新生力量的加入和体育新课程改革涉及高等职业学院体育教学并不多,使高职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中专或技术学校那种老的教师关注“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观念。教师仅仅满足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至于学生学得如何却很少关注。致使体育教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力具有多元性、文化性、差异性、和开发性等特征,各种智力只有领域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每个学生都有可挖掘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向智力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并给教师评价学生提供新的理念。教师评价学生不是以体育考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要以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为最终目标,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对待每位学生,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面对的是数十名学生,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个性、身体素质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确保每位学生在自己智力优势领域充分展示。如在大一男生跳马复习提高课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让动作技能掌握较好或身体素质强、但动作掌握存在缺陷的又不善言语的二类学生做动作“示范”;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对上述学生的示范动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不同问题让其他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做可以更大程度地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其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相反,我们教师如果忽略了这些差异,坚持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注意反馈,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不可预知的。教师再充分、再精心的预设都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评价应该在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过程中及时反映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授课计划,帮助教师不断地修改和提炼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并获得进步。如我们在短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中,要求学生步长逐渐加大,身体逐渐抬起,二脚着地点逐渐合拢。但练习中学生一听到起跑信号,往往第一步步长大,身体抬起过快。针对问题我让学生观看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挂图,寻找原因及纠正方法。反馈时一名学生表述他的观点:“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有的同学思想上认为能尽快进入途中跑,或是二腿蹬地力量不够,冲力小。如要纠正身体抬起过快,我们一是要加大蹬地力量,同时可以在该同学练习起跑时在他的背后让一同学斜放一体操棒在练习者后面限制他。”当他说完后,另一同学说:“你的办法太烦,我们只要在起跑线前拉一根橡皮筋就好了。”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在不可预约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 关注个性,拓展空间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先天禀赋也存在差异。根据后现代主义理论,鉴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绝对、统一的标准来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是要在学生不违反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技能时保留个性特征。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评价不仅要注意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评价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更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我们教师在三级跳远教学中,讲述三级跳远技术动作的上肢技术动作,摆臂方法就有三种,第一种是单臂摆,第二种是双臂摆,第三种是单双摆臂的混合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三级跳远技术第一跳是单足跳,在技术结构上说单足跳应该是单臂摆动;而第二跳跨步跳技术一般都以双臂摆动。从动力学的理论来分析,双臂摆动与单臂摆动的力量传递都有所差异(双臂摆动力量比单臂摆动的力量要大);第三跳跳跃技术动作,它包括有平衡收腹落地的技术动作,所以也是双臂摆动技术动作较为有利。但学生在实际掌握动作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也有同学第一跳单足跳和第二跳跨步跳都采用单臂或双臂摆动。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教育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反对用同一目标培养人,同一标准评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学生得到了尊重,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才可能创新和超越。
四 关爱学生,和谐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节奏快、强度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部位、运动轨迹多是局部的、重复的。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确立“以人为本”,即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的观点,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不注重培养健康心理和有创造性的人,必然会影响其人才培养的质量。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能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和情境,那种只单纯要求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那种压制个性、排斥标新立异的环境,都极不利于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志、动机、需要等;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心灵才得到解放,学习自然地转化为一种乐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体育课堂的学习评价中,我们教师首先要确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而教的理念,把每个学生当作朋友、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切不可教师说了算。如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坦诚交往,欢乐共处。使他们在共同学习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中,学会互相帮助、激励、交流、启发和合作。并在合作中发展,提高动作技能的掌握能力、思维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评价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就是说体育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强调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评价自己当中,不自觉地根据自己所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去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行为,朝自己所订立的学习目标前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变动的,师生互动的关系。
总之,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及时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确立科学的发展性学习评价机制,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陈碧英,浅谈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01)
2 颜晓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3 麦曦,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广州市教研网,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