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1666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美术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二)掌握、创作阶段;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小学美术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绐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

二、活动一

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

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

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

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生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三、活动二

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

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出示两幅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幅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幅画是将第一幅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

范画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

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分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四、活动三是关于妆片没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没

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

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小孩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区别,重要的是通过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

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

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

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绐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小学美术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3、收拾与

4、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小学美术教案【第四篇】

《巧用肌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湘教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7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划分为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肌理,学习拓印肌理,创作肌理画,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三、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学会体会,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认知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肌理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并能使学生掌握拓印法的创作技法。

难点,运用肌理丰富绘画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质地的物体表面,所呈现出的不同肌理及规则和变化,丰富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并产生有趣的想象,从而创作肌理画。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程视频、作业纸、树叶、油画棒、彩铅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课程开始前先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猜一猜老师带来的两个物体树叶和石头,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学习内容认识肌理,创作肌理,运用肌理。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肌理的定义,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我们的脚印、手印、指纹都是肌理。肌理又被引申为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并展示有关肌理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

2、小组讨论,并请学生回答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教室内,有什么可以成为肌理创作的实物,教师加以引导总结。

3、讲授获得肌理常用的方法——拓印法。通过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拓印法的合适的创作工具是油画棒和铅笔。并总结出拓印法的第一个优点,形体准确。

4、播放微课程,讲授拓印法的具体拓印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微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肌理进行联想创作,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微课程播放结束后老师提问。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总结出拓印法的第二个优点,快速。

5、图片欣赏运用拓印法创作的肌理画,给学生以创作启发。

(三)学生创作练习

根据自己现有的绘画工具,创作一副肌理画,小组内绘画工具实现共享。本环节让学生自己创造性的练习,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时,老师巡回指导,使每个学生真正掌握拓印法的技法,并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使更多学生得到启发。

(四)学生作品展示

创作结束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用三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做到如下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指出不足,帮助完善提高。

(五)课堂拓展

本环节讲授除了拓印法之外,常见的几种获得肌理的方法,压印法、吹彩法、手绘法和泼洒法,这几种方法作为了解欣赏,拓展学生思路。

(六)课堂总结

以老舍的《猫》中的“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美丽的肌理随时在我们身边,需要大家有双发现美丽的眼睛。

总结本课所学重点,要求学生课下练习巩固所学。板书设计

巧用肌理

拓印法

工具:油画棒、铅笔优点:形体准确、快速

第5篇:精品精品苏教版小学美术四上《第18课适合纹样》word教案 (4)

适合纹样

课型:设计?应用

/

造型?表现

课题:苏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课>

执教者: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冯蓉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到“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两个学习领域,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花头花叶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掌握了一些图案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能用对称和均衡的规则设计简单的图纹。适合纹样是在此基础上推出的新概念,以巩固加强对图案的认识,并结合生活中的体验,感受适合纹样的生命力和实用性,为今后学习工艺设计奠定基础。

《适合纹样》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导入阶段用直接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在发展阶段,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借助多媒体展示图案作品,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了解在图案设计中由自然形态向装饰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学生尝试设计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学生在掌握了设计原理的基础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从而感受到图案的丰富表现力,积极投入到创作过程中。在小结时,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技能和审美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自己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2、情感领域:通过欣赏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的审美能力。

3、操作领域:能够运用适合纹样的设计原理,采用多种材料和工

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适合纹样要与特定的形状相适应,设计完整,布局匀称。

建议教时:

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等工具。

学生:多种绘画工具、彩纸、剪刀、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买了个圆形的盘子,你们觉得好看吗?(白色的,太单调)

谁能想个办法帮我把它变得好看点吗?(画画、剪贴)

2、听说我们班同学的剪纸挺棒的,有谁愿意帮我剪一个吗?(学生剪纸)

3、比较学生作品:谁剪的图案最适合盘子?

4、为什么有的合适,有的不太合适?(因为盘子是圆形的,所以外形为圆形的图案最适合它)

5、揭题:象这种适合于一定边框形状中的图案纹样就叫做——适合纹样。

二、欣赏感知

1.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可以装饰盘子以外,还可以用它装饰其它地方,想一想:你平时在哪儿见过适合纹样?(学生回答)

2.老师这里有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课件)

教师分别讲解:1.碗2.糕点3.菜肴4.包5.布6.故宫7.地面8.玉器9.中国结

3.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艺术家们设计出的适合纹样:(出示课件)

a.这两个图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外形都是方的。

不同点:一个是两边对称,另一个两边不对称(均衡)。

b.归纳总结:适合纹样的结构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均衡型两大类。对称型图案两边相应部分形状相同,颜色相同,显得整齐稳重。均衡型图案则不需要互相对应,颜色随意,显得自由灵活。另外还有向心式,离心式以及螺旋式等不同形式。

4、学生互动,讨论研究: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然后讨论一下: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可以表现哪些题材?(植物、动物、人物)

三、引导创作

1、欣赏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我们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也想来设计一个适合纹样,但是在创作之前,还需要弄清它的制作步骤:

a.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外形,适合纹样的外形大多以几何图形为主,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菱形、梯形等等。也有一些其它的图形,如:心形、扇形、花瓣形等。

b.然后在这个形状中画出骨架线。

c.接着画出图案的外部轮廓。

d.最后涂上颜色。

2、这只是绘制的方法,老师这里还搜集了一些其他同学的作品,大家想不想看一看,他们都有哪些奇思妙想?(欣赏课件:学生作品)

3、欣赏了这些作品以后,你们还能想到利用哪些方法和材料来设

计?(泥塑、彩纸剪贴、实物拼贴等)

四、创作实践

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班内竞赛:分四个小组进行设计,每组六人,看哪一组同学的作品完成的最快、最好、最多。

选择绘画的同学坐到第一组;选择彩纸剪贴的同学坐到第二组;选择泥塑的同学坐到第三组;选择实物拼贴的同学坐到第四组。

作业要求:纹样与所选外形相适应,图案完整,布局均匀,色彩协调。

五、作品展示、评价

1、大黑板和展示台出示学生作品。

2、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a.你是怎样设计的?

b.哪一幅作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c.还可以有哪些改进?

d.你觉得自己的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装饰什么?

七.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了解了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掌握了一些适合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同学们设计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适合纹样。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用它来装点美化你的生活环境,和你的家人共同分享你所创造出的美。

八、收拾整理

请学生将自己的工具材料收好,有用的收起来,没用的`扔进纸篓或包好带走。

第6篇: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二上《第12课巧用瓶盖》word教案

废旧瓶子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地、不同的色彩,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制作成别致、美观、有趣的实用装饰品。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欣赏、探索、创作、表现和评价,从而使学生认识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美。

本课通过欣赏了解装饰瓶制作的一般方法。分析瓶子的自身结构。采用游戏的方式把范作“变出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并根据材料分类讲授“缠绕法”、“拼贴法”等制作方法。在欣赏范作时,在精美范作的基础上,特意加入“糟糕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什么呀!我能做的比这个更好!”

在分组创作时,学生们相互学习,综合运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发创造了创作了具有个性的瓶子装饰品。这装饰瓶色彩很漂亮,有的品味很独特,还有的看起来很不像样,却体现了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创意,我也给予了很多鼓励。在辅导过程中,将个别学生的好方法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虚心学习的意义。课堂上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

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把学生的作品统一摆放在讲台上,学生集体欣赏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创意和思想的碰撞。让他们找一找优秀的作品,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将欣赏评价变得生活化,让他们体验到友谊和竞争。

在课堂小结时,展示设计师的废旧瓶子再利用的创意,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带着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美、创造美,就可以把更多普通的东西变成更多美丽的艺术品,起到了课堂的延伸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6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