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学案例3篇
【导言】此例“初一语文教学案例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1
课标要求 训练策略 讲评要点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得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对七年级“写”的要求是:能独立起草简单的报告,能根据图片编写简短的故事;能将课文改编为短剧;能用恰当的语言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问候卡;能描述任务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能写出语义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显然,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写作更强调交际性,英语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英语新目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单元都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以话题为主的书面写作上来。这些话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广泛,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以及自己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因此决不能因为赶进度或别的什么原因忽略甚至删除这一阶段的书写训练,因为欲速则不达。七年级英语写作训练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写作训练,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写作。七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开始阶段大规模的chant练习能使他们背诵很多常用句型;丰富的表演,能使他们掌握许多句子;三五句的口头作文使他们信心大增,这时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小作文,要让学生感到:写作其实这么简单。怎样让七年级写作教学渗透于平常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呢?
一、造句
写作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任务,但是即使在七年级也可在句型结构练习和词汇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由于七年级写作水平较低,教师先要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训练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兴趣与能力。在此阶段,夯实基础,词汇听写、默写、连词成句、语法填空、完成句子、英汉互译、句子改错等任务学生都能轻松完成。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有耐心,只要学生能写出完整的句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一句话,教师也要予以鼓励,让学生产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后的写作学生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二、巧用课文内容
课本上的材料都是经过专家研究而确定下来的,所以最好每篇课文都能达到熟读、背诵并能进行复述的程度。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也为笔头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因此,除了复述课文的写作训练之处,进行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把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联系到其他人物描写,把课文中的人称改为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来叙述。这些练习可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关注周围发生的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看图写话
看图作文也是多用于低年级的命题作文的辅助手段,新目标教材每个单元第一页都有围绕本单元话题的主题画,教师可要求学生先看图,以图上人物、活动、状态的相互关系作为文章的脉络。此项练习一般针对某一句式、某一话题进行流水账式的描述,句型结构比较单一,表达的思想比较简单,非常适合七年级这样的起始年级进行书面表达训练。
四、仿写
新教材加强了写作尤其是仿写的练习,几乎每个单元都可在课文和听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性写作练习。此项练习有效地巩固所学的语言点、知识点以及词汇。由于模仿性学习写作因为有模式可以套用,所以比较容易。但这类写作容易使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局限,难以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所掌握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运用于作文中去,写出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
五、改写
利用学生学习的语言材料稍加变换进行改写练习,增加了仿写的灵活性。改写包括改变人物的姓名、国籍、性别、数目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情节等。七年级主要以改写课文和听力材料为主,教材中大量的听力材料可以这样利用来改写成叙述性的小短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身份改写听力材料,不仅学生加深了对材料文本的理解,而且还训练了写作能力,学生乐于尝试。
为了将写作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习作之后教师批改讲评的方式方法于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要知其所以然,错在哪里,怎样改正。首先,对学生习作中语言错误的处理,教师应把这种机会留给学生,尽量避免越俎代庖,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相应的提示语,甚至标出错误,提示学生自我纠正语言错误。其次,对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短语搭配不当、习惯用语误用等较严重的错误,教师要在班上讲评,而且要举例说明,讲清、讲透,最后再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如“Very thank you”“I’m go to school”等错误表达要彻底纠正,一定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从基础做起。再次,多用激励性评语。学生尤其七年级学生一般都很在意教师对作业的点评。教师的点评体现了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程度以及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教师的激励性评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教师的激励性评语是他们热爱写作,学习进步的动力。最后,及时表扬好作品。榜样激励是学生热爱写作的又一动力。当堂朗诵优秀作文,把优秀习作(书写流畅)张贴在学习园地里,为学生提供切实可模仿的榜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也非一日可成,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切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开展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听读、说写结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英语写作习惯,提升写作能力。只有从七年级就把写作训练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并进行最有效的书面交际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不断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上面的3篇初一语文教学案例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初一语文教学案例2
文/韩明霞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某。他是个老实的孩子,从不调皮捣乱。可月考后他老实得甚至整天很少说一句话,这不寻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重视。我逐渐了解情况,原来他在家也一直很少说话,很少和朋友玩,一直被爷爷娇惯着,经常还被妹妹欺负哭。平时课堂上他很少举手,经常丢三落四,作业乱,不主动打扫卫生。我从心底期待着有一天看到他活泼地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并且能主动些,大胆些。
有一次,我把他拉到身旁,他有些紧张,头低着,不敢直视我,我又是一番鼓励:“语文课上你的表现真棒,同学们都为你鼓掌,为什么不大胆一点呢?”他还是不敢说话,我没有强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次上课我都努力地寻找他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肯定,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力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和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因为我深深知道一个如此内向的男孩子要想融入这样的集体里是很难的。渐渐地,学生仿佛被我对他的欣赏有了同感,课下愿意与他接触了,他也渐渐地开始主动和同学玩了,最近几周还主动打扫卫生了。我便发动周边的学生与他交往,帮助他。告诫学生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在学生的帮助、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某这样的孩子我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抓住他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去鼓励他,引导他。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学生主动去和张某交流,叫他一起玩,让他感受到同学给他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同学的帮助、感染下,转化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3
关键词:爱学;乐学;会学;自学;新课改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从传统的主体地位“退居二线”到主导地位上来,引导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自学初中语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概述
新课改,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爱学、乐学、会学、自学”四个方面进行,这里的“爱学、乐学、会学、自学”分别是从态度、情绪、技巧和能力四个方面而言的。通过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爱学的态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相互启迪学生(乐学的情绪);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学的技巧);促使学生养成自学能力,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学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考
1.“爱学”――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良好的开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新课导入法具有吸引力与否,对教学效率水平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状态之前就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仅就笔者自身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到目前仍然没有关注这一问题,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在状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有的班级一上课就闹哄哄,需要几分钟才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基本原因,从而对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教师为创设教学情境做足准备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学态度,为新课导入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春》为例,笔者首先播放一段音乐(《春野》,班得瑞,轻音乐版)让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完这首轻音乐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回答这首歌主要讲的是哪个季节、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又问学生如何利用微博的形式将这首歌的听后感表达出来。学生的回答大多是春天,有的说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有的说是生机盎然的春天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学生由于听不懂而没有端正学习的态度,爱学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在这之后笔者并没有急于导入新课,因为前面所播放的音乐毕竟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过,笔者随后又播放了一段歌曲(《春天在哪里》,小蓓蕾组合版)给学生欣赏,轻快的旋律勾起学生儿时的回忆,歌曲的熟悉程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再导入新课,开始《春》的教学,学生在爱学的心态下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2.“乐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启迪
在新课改中,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同样是重要的理念之一,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因而作为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法的应用,做到“对症下药”。教学过程中遇到师生之间意见有分歧时,教师要理智地分析和引导,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自由讨论,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举一反三,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学生有乐学的情绪,就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启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由于文言文教学是初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因而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笔者就以《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主要探讨文中孙权、吕蒙和鲁肃三者的人物形象。在导入新课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意和节奏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背诵全文。其中的分角色朗读最耐人寻味,如孙权对吕蒙说:“不可不学!”以坚决的语气,严厉而又不乏关心与厚望;又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说明孙权不悦和责备吕蒙;再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则是孙权以恳切的言辞,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吕蒙要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吕蒙对鲁肃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则是吕蒙从内心深处感到自豪。而鲁肃对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则是鲁肃对吕蒙所得成就吃惊之余的感叹。这一教学案例表面上看起来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启迪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实则不然,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就学会与人交流,吕蒙从厌学到乐学的转变,是鲁肃对吕蒙的称赞。尤其是“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是吕蒙从内心感到自豪,而不是取得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的体现。此时提问假如你是吕蒙,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假如有一天你功成名就能做到吕蒙那样吗?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情绪,只有拥有乐学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学习初中语文。
3.“会学”――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来一堂课就只有短短的45分钟,老师在这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怎样才能确保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呢?答案可以说是否定而又没有被完全否定的,说它否定是针对一堂课而言的,没有被完全否定则是由于有可能经过多堂语文课才能确保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即达到会学技巧,但其前提是必须确保每一堂初中语文课的高效性,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在结合新课改要求和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生本原则,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交出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听课过程中接受能力的波峰和波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前5分钟接受力较低,后来随着时间增长会显著提高,最后十分钟又会呈下降趋势,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安排好时间,将重要的内容放在中间讲。例如,老师在讲《观书有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这首诗时,前五到十分钟,可以安排讲诗的背景,十分钟后则可以讲诗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学习这首诗的灵魂。到课程的最后几分钟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一下诗句,讲解一下诗句的具体意境。
4.“自学”――促使学生养成自学能力,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而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各科的自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拥有良好自学态度上,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根源就是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重点就在于自学方法的掌握,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就是良好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总之,“爱学、乐学、会学、自学”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为确保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相互启迪,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养成自学能力,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从心。让学生快乐地阅读[J].新课程:教研,2011(08).
[2]邓传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西江教育论丛,2009(04).
[3]缪海燕。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20).